登陆注册
3258300000029

第29章 结语 (1)

引言

本书通过对中古汉语判断句较为详尽的调查描写,使中古汉语判断句的面貌得以真实地呈现,同时这种研究结果也启发我们对语言事实和语言理论作更深的思考。

一、中古各类判断句式的共存与竞争

主谓相续式无系词句是一种老牌判断句,在上古汉语判断句中独领风骚。中古时期无系词句仍然在延续使用,并且还有相当多的数量,特别是中古前期还占有较高的百分比。与上古汉语无系词句相比,中古无系词句基本是沿用,没有明显的发展。上古无系词句的各类句式、充当主谓语的各种成分、所表达的各种语义关系,在中古无系词句中都能得到明显的体现。但是,作为一种判断句式历经几百年的使用,不可能没有丝毫变化。中古"......,是/此......也"式判断句主要复指代词实现了由"是"到"此"的转变,并且打破了上古时期"此"后谓语须是体词性成分的潜规则。

"......,......是也"这种上古常见的句式,到了中古时期,由于句末"是"字虚化变得少见了,或者说句子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代词复指举证式的无系词句变成了系词后置的有系词句。以上两点变化都是系词"是"的发展影响所致,从无系词句的角度看并没有多少积极的发展。另外,中古无系词句还出现了句中"者"与副词共现、助动词修饰判断谓语等现象,这是东汉口语与书面语分家、创新与模仿交织造成的动荡使用,对于一种旧式判断句来说都不是建设性的发展,无系词句日益没落的趋势不可逆转了。从中古内部来看,由前期到后期,无系词句出现频率不断下降,体词谓语判断句和归类式判断句在无系词句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说明无系词句在人们口头使用得越来越少了,一旦使用人们倾向于仿用典型句。无系词句在中古发生的量变也显示出其衰败迹象。

"为"字判断句是作为对无系词句的补充而出现的,它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弥补无系词句在降级使用时表意的不足,它一开始就充当配角的角色,到了中古时期"为"字句的配角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但是,历经几百年的使用,"为"字句还是有了一定的发展。与上古时期相比,中古"为"字句使用频率增加了,句中副词等修饰成分多样化了,"为"字发生了由系词向关联词、副词、词尾的虚化。不过,这些发展毕竟有限的,面对"是"字句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字句根本无力对抗,它仍然是一种弱势判断句。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为"字句也无明显发展,主要在句式规范化、表达灵活性上作了一点努力。总之,系词"为"字是由动词虚化来的,"为"字作为动词一直以来使用得多而广泛,在人们头脑中有着深厚的基础,而其作为系词使用,被人们接受就相对困难了。系词"为"字使用频率低,并且没有完全发展成熟。但是,"为"字的系词性无可否认,"为"字的关联词、语气副词、副词词尾的用法就是在系词用法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是"字判断句产生于战国晚期,经过两汉的发展,至汉末已经基本发展成熟。然后再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中古后期,"是"字句基本取代了无系词句的判断句主角地位,成为主流判断句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充满活力的判断句式,"是"字句在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几方面表现出复杂性、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中古时期汉语本土土壤孕育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这种句式与梵语判断句句法结构相一致,这使它能够在汉译佛经中得到广泛使用。系词"是"字在中古继续虚化,表现为用作焦点标记、助成副词和连词语气、用作泛指性范围副词等。从"是"字句的使用频率、"是"字句句末语气词的脱落情况及"是"字进入否定判断句等几方面判定系词"是"字到汉末可以稳定地、独立地使用了,系词"是"基本发展成熟。由中古前期到后期,"是"字句稳中有进,在巩固其优势的基础上,使用频率不断提高,结构容量继续扩大,语义关系更为灵活复杂,这样"是"字句在判断句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总之,无系词判断句到了中古时期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发展,反而处处显示出萎缩的迹象;"为"字判断句也难有开拓性的发展;而"是"字判断句却昭显出极大的活力。但是无系词句尽管是走在下坡路上,作为一种使用了上千年的判断句式,在语言中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仍然在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否定判断句中,它依旧是主力军,"为"字句和"是"字句还不可望其项背。"为"字句本是作为无系词句的补充而出现的,"是"字句产生后,"为"字句所发挥的作用基本为"是"字句取代,因此它在中古也失去了问鼎判断句主角的机会。"是"字句与前两种判断句相比更有优势和活力,比如"是"字句结构形成更为多样,句法成分可以更自由地省略,在语义表达上更为灵活多变,这样使得"是"字句能够击败其他对手,在竞争中胜出。从历时的角度看中古汉语判断句的发展,主要的变化就是"是"字句取代了无系词句,占据了主要角色的地位。

总的来看,中古三类判断句式处于一种共存与竞争的状态之中,旧式无系词句作为没落的贵族还不愿立即退出历史舞台,新兴生力军"是"字句蓬勃发展,"为"字句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古汉语判断句研究实践

认知语言学是近二三十年来兴起的一个语言学流派,它是在对生成语法的批判与反动中成长起来的,这一流派自产生以来发展迅速,引起国际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成长为主导语言学研究风尚的主流学派。范畴、原型、隐喻、转喻、意象图式、象似性等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引导着当今语言学研究的新潮流。认知语言学引入我国后,为汉语学界所重视,学界同仁将该理论与汉语研究,特别是现代汉语的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长期以来,汉语史学界存在着重事实、轻理论的倾向,以至于在很多问题上难有突破。本书尝试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与中古汉语判断句的研究相结合,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审视语言事实,解析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语言现象发展演化的规律,可以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比如,判断句的界定问题是一个难题,本书借助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较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根据范畴理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形成各种范畴,范畴与范畴之间是非离散的,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部各成员依据家族象似性聚合起来,各成员根据典型性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对判断句的范围有着不同的看法,名词性成分作谓语和表达等同类属关系的句子是判断句没有异议,但是有些谓词性成分作谓语的句子和语义关系较复杂的句子是否是判断句?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存有争议,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也是使教师和学生感到特别困惑,而用范畴化的原型理论来说明就迎刃而解了:名词性成分作谓语和表达等同类属关系的句子是典型判断句,在此基础上有扩展用法的句子是非典型的判断句。有了这个界定原则,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语料,分析语料,展开对判断句相关问题的解读和研讨了。

三、从系词"是"、"为"的虚化看语法化现象

语法化理论可以指导历史语法学的研究实践,反过来历史语法的研究成果又可以验证、补充语法化理论,系词"是"、"为"的虚化启示我们:

(一)句法环境是引起语法化的必要条件

适宜的句法位置是导致语法化的先决条件。就系词"是"的产生来说,"是"字在判断句中本是处于主谓之间的一个复指代词,上古无系词判断句是"NP1+NP2"的结构,"是"字正处于名词性谓语NP2前面,而这个位置是一般句子普通谓语动词所处的位置,受汉语SVO语序的类推影响,"是"字由代词语法化成了一个系词,在句中不是动词但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谓语动词的角色。

句法结构中,搭配成分的变化也会导致语法化的发生。以假设连词"若是"的形成为例,最初"若是"后面跟的是名词性成分,"若"表示假设,"是"字是表达判断的系词,后来"若是"后面出现了谓词性成分,"是"字在谓词性成分前面判断作用不明显了,语义变得较虚,主要附于"若"字后面帮助表示假设,"若是"只表达"如果"的含义,久而久之,"若是"凝固成了一个连词。选择问句中关联词"为"的产生也是这样,起初"为"字在选择项中是一个系词,后面跟名词性成分,"为"的判断作用较明显。后来,"为"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谓词性成分,那么"为"的系词性逐渐模糊了,主要起连接作用,久之,语法化成了关联词。另外,"为"、"是"向副词词尾方向虚化也是组合关系中搭配成分的变化引起的,不赘述。

在一定的句法环境中,语义相宜性成为导致语法化的一个重要诱因。就"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的产生来看,"是"字在"A,B是也"句式中本是一个复指代词,其作用在于说明B就是A这样的情况,A一般是个谓词性短语或小句,B是名词性短语。后来A的性质发生了变化,A变成了简单的名词短语,或者仍是谓词性的复杂结构,但是被说明的部分只是其中的一个名词短语了,这样"是"在语义上由说明B就是A这样,而变成了说明B即是A,也就是复指作用隐退了,多了肯定联系的作用,于是慢慢虚化成了系词。

(二)重新分析和类推是语法化进行的机制

同类推荐
  • 高考向何处去

    高考向何处去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曾经令万众欢呼。无数怀才不遇、承受整整十年压抑的知识青年终于久旱逢春雨,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时至今日,高考已经进行了整整三十年,它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同时,以高考为轴心的中国的应试教育,也日益显露出其难以抑制的负面效应……
  •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通过模拟读者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构建了“加速学习模式”,帮助读者获取和保留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教改典型案例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教改典型案例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非常注重实用,包括:教改典型案例、校园暴力防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心理诊断、学校管理表格大全、学校管理制度大全等图书。
  • 美国教育借鉴力

    美国教育借鉴力

    本书从亲和力、激励机制、社区协同等几方面,对美国的教育最新研究进行了编译并作了点评分析,并与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研读。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将中国史学放在世界现代化运动的背景中加以考察,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四段进程”与“三大流派”,论述了史学与经学的关系,东西文化交融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以及文化经世致用、抑制主义、民族史学的形成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全书论点鲜明、脉络清楚,视野独特,集中了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历史系多位著名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不愧为“211工程”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热门推荐
  • 游戏人生之君临天下

    游戏人生之君临天下

    守护者会所:会所隶属于游戏公会“守护者”起源:在三年前,被七个小有所成的年轻人所接手。这七人,从那时起就开始了守护之路。谣传,七人守护的是珍宝等贵重东西。更有甚者,守护的是五行魔法晶石。。。。至于。真假我们也无从考察。只能做罢。(七人的游戏生涯最辉煌的时候,被称为“守护七贤者”)
  • 金仙剑士

    金仙剑士

    孤单,他无法习惯。欺压,他无法无视。感情,他无法逃避。成长之路,必有坎坷。
  • 穿越之懒丫头

    穿越之懒丫头

    穿越到大户人家,身无分文,来历不明,被当成一个小丫头使唤,脑袋笨笨也就罢了,如果再懒得一塌糊涂,那后果简直是…怎一个惨字了得!一部医书《千金方》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让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的江湖再次掀起波澜…一块什么样的玉佩,能让李隆基本已争斗不息的后宫天翻地覆,朝野震荡…
  • 当心情透明的时候

    当心情透明的时候

    本书为我社“新生代作家小说精选大系”的一种,收入了当代80后作家林静宜的10部纯美文字的短篇小说,如《告别蓝调》《爱在水之湄》《当心情透明的时候》《扑克先生的魔法盒》《那夜残香》等等,作品主题明朗,文字轻灵,温情时尚,在叙述爱情、友情、音乐中流溢着一种叙事散文的风格,也反映了80后一代青年对于都市生活的憧憬,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 美人乱:孽世妖姬

    美人乱:孽世妖姬

    【强宠,一对一】他,是天下第一公子,喜好雪肤白肌的纤弱女子,但性情诡谲多变,陪伴在身旁的宠姬无论有多么爱护,总会被他厌恶成为的祭品人俑,死状恐怖。只因不是她。他,一方大国太子,性情淡漠,手腕杀人于无形,喜怒不形于色,不喜有人接触,但心里一直有个柔软的地方被保护着。只因是她。她,绿眸灵动,乖戾绝卓,莫名穿越时空妖惑异界,将原本宁静的天下格局打破创新。遭遇他们,方知二十年的血肉蜕变皆为她一人。上部为《腹黑小白兔:小姐危险》
  • 娇妻萌萌哒:金主大人追爱36计

    娇妻萌萌哒:金主大人追爱36计

    “不要过来!人家这么弱小,你舍得欺负人家吗?”某女躲在床头,水汪汪的大眼睛直直地看着床尾边正缓慢向她爬过来的半裸男。他勾唇,笑容美得摄人心魄!声音含着无限的磁性,带着点儿让人想沉沦的吸引力!“别怕,我会慢慢来的!”某女在饿狼面前,成了扑倒对象!“蓝朵儿!你居然敢穿低胸装!”舞会上,他为她的衣服醋意大发!某女委屈地撅起小嘴,“夜大少,我喜欢低胸装。”夜景帝眉头一跳,二话不说打横抱起蓝朵儿走向房间,再次扑到!
  • 活出最好的自己

    活出最好的自己

    当有一天年华最终带走青春,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时间的反转剧中。女人,你用什么来维护你一生的荣光?气质?贤惠?忍让?整容?钱?都是,又都不全是。职业心理咨询师江夏老师从情商,外貌,智慧,爱情,心灵,修养等方位解读女性容易走入的误区,帮助女性调整心态,重新规划人生,活出最好的自己。
  • 超能iphone

    超能iphone

    王天宇,一个大四的学生。脸皮厚。暗恋刘欣雨已经三年了,情人节那天终于鼓起勇气表白。结果只迎来一句委婉的拒绝。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激活了小艾。小艾,王天宇发家致富的外挂,比王天宇还能扯。自从有了小艾,王天宇就走向了人生的巅峰了!
  • exo之殇是离别的笙箫

    exo之殇是离别的笙箫

    一个阴谋让他们失去了她,几年后她回来了,可是她却不记得他们了。小夕,这次我会紧紧抓住你的手,在也不放开了。——这是他们给她的承诺。抱歉,我们不熟。——这是她给他们的沉默。可是她却不知道一种叫爱的萌芽在她的心里渐渐生根发芽。
  • 重生之女配很傲娇

    重生之女配很傲娇

    前世,她是道上一姐,贼枭的头头,江湖上手段狠辣,经典台词怎么残暴怎么玩。今生,一不小心重生为女配,看一姐如何力挽狂澜,简单粗暴狂虐白莲花,踩死负心男,翻身做特警,走上人生巅峰,当各色优质美男皆为她倾心时,咱这位大姐只有一个字:跑!某女:别这样,我只是想来要个情报!某大:呵呵呵,怀了我的娃,你丫还想去哪?Orz,女配攻略,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