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4800000011

第11章 龙门山:天堂与地狱的轮回(2)

你真不知道?村民们对我有些不以为然,好像我这样见多识广的作家不应该不认识他们的支书。有人看了我的名片,几分惊喜地说:你也是全国劳模!我们老书记他也是。

看来宝山村的老书记是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路人了!老书记叫贾正方,名人,我们宝山村是他一手搞起来的,以前天天有参观的人到我们这儿来呢!宝山村的村民似乎忘了他们现在是身处绝境的灾民。

我可以去见见他吗?

没问题。他在公司呢!有村民主动给我芾路。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大震中心地的龙门山、在大山深处和四周皆是废墟的峡谷间,一栋三层大楼巍然屹立在那里,大楼前面的小广场上,一面五星红旗和宝山集团的企业旗帜高高飘扬着……

这、这楼为什么没有倒塌啊?在我连连发出惊叹之时,一位戴着墨镜、被人扶着的老人出现在我身边,笑呵呵地告诉我:我们宝山村不仅村委会的办公大楼没有倒,而且多数农民别墅也没有倒。不信一会儿带你去看看我们村民的家。

您就是贾老书记?我猜到他是谁了。但想不到的是这位已73岁的老模范,原来是个双目失明的残疾人。

老人一听说我是北京来的作家,好像特别高兴似的。我跟作家蛮有缘的。老人坐在我咫尺之距,他的第一句话就把我们—下拉近了距离。当我说写过江苏华西村的吴仁宝时,老人更高兴了我和吴仁宝也是老朋友了。他在华西搞得好。我们都是当年学大寨学出来的,他吴仁宝也是。所以我们对大寨都有感情,也都曾帮助过大寨。这回大寨反过来又帮助我们了。郭凤莲听说我这边大灾了,前天派人给我们送来二十万元捐款。我很感动。农民穷兄弟之间的帮助很重要。一看贾正方就是个饱经风霜、非常乐观的老人。

我现在视力0.03还不到。基本瞎了,所以坐得离你近一点。前些年成都一位女作家写过我……老人念叨着一个名字。

这位大姐这次也是我们作家抗震救灾前线采访团的成员呀。我高兴地把这消息告诉了老人。

是吗?老人显然也很兴奋。于是我们两个完全因灾难而相遇的人拉近了感情。

我这眼是四十多年前刚参加工作,在地质队野外作业时给炸瞎的……老人快言快语地自我介绍起来。

你是学地质出身啊!因为曾经在当年的国家地质部工作过,所以我和这位老人又多了_一分缘,你说这次大地震怎么这么厉害?

这一地区是大断裂带,地壳运动一直比较活跃。小震不断,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原本不占主导的汶川断裂带的活动,—下诱发了龙门山大断裂带的剧烈活动,结果出现了这么大面积的悲剧……老人仰天长叹了一声,转而又平静地说道,其实从地质角度讲,这个地区发生这样的地震属于很正常的事情。只是我们对它的防范少了所以造成巨大的伤亡与损失。

为什么别的房子都倒塌了,你的大楼还好好的?看着老人身后巍然挺立的宝山大厦,我早已期待揭开这个谜了!

老人笑了,说:我是学地质的。当然懂得选址的重要性。你能看得到:虽然我们的楼与后面的山距离不算远,基本也是紧挨着,但这山就是没有崩塌。主要是它的岩体结构和走向并没有与我们的楼成平行,这一点很重要。其二,即使在断裂带上,岩体也有坚固与不坚固之分,而我们选择了前者,这样才没有造成灭顶之灾。我们给村民们新盖的农民别墅也没有倒塌,道理是一样的。但其他村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老人带着几分内疚,悲切道,本来再过一段时间,全村人都可以住上新别墅的,可是地震比我们先行了-一步。

我已经了解到宝山村和宝山集团其实都是贾正方老人几十年创下的伟业。他16岁因公受伤后,从吃皇粮的国家地质队回到家乡,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当年的宝山村并没有什么宝,只有一个穷字。那时村民一天的劳劫值最高时是两角五分,最低的只有六分钱。人均全年口粮仅有七十斤。带着残疾身躯的贾正方,自回村当上村支书后,便以非凡的毅力,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宝山村从此走上一条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创业之路,成为全国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村民人均年收入超万元、村总资产达四十多亿元的富裕山村。然而,大震太无情,一刻间,贾正方和村民们创下的亿万万宝山财富,化作了废墟和烟尘……真是鬼哭神泣的悲情。

这场灾难太严重,我们村和宝山集团所属的十七座水电站中有十四座被毁,以回龙沟为龙头的旅游产业瞬间消失,六百多户民房全部倒塌,没倒塌的只有办公楼和三十多座村民别墅,全村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二十七亿元。可以说,人人都是灾民,几十年的奋斗转眼之间化为泡影,尤其让我痛心的是死了五十四个人、伤了一百多人!我看不到老人藏在眼镜背后的那双眼睛,但他的悲沉语气告诉了我这位不屈的老人内心的痛苦。

听我们一个采访团的陈大姐讲,贾正方老人当村支书的头几年,生产大队几乎一无所有,是他带领乡亲们上山砍柴和卖山石换回了-电积蓄,才慢慢有了填饱肚子的基本生活。创立闻名的宝山集团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那时已经半瞎的老贾,整天待在龙门山的回龙沟星,不知摔倒过多少次……老书记是个乐观派,他说他从来没有怕过自己会摔死在里面,他说他熟悉龙门山的脾气,龙门山上的阎王爷不敢给他安排坟地。这就是我们的老书记!乡亲们特别敬佩老书记,觉得有他在,龙门山就是他们的致富宝山。就是大震来了,它龙门山也没有震倒我们宝山村!更没有震倒我们老书记!乡亲说的是真的。

大震来临之后,方圆几百里的山里人,全都成为灾民,山崩地裂,没有了家园的人,不是死就是想方设法逃到山外,但唯有宝山村的人没有走。我们全村两千多人,除了几个震前震后因为有事到了山外去,没有一个人离开过龙门山。贾正方老人自豪地对我说。

令人难以置信!

一个四周充满恐怖的天塌之地,竟然有这么一个两千多人的村寨,从大震发生起自始至终地坚守在家园,这是何等的豪气!我曾是一个经历过战场考验的军人,但扪心自问有没有胆量在只有废墟、只有死亡的龙门山镇独自留上一两个夜晚?真实的答案是:我没那胆量。事实上只要走过龙门山镇那条已经死亡了的街道的人,我想他基本上会与我有差不多的想法。但宝山村人却出奇地镇静,他们并没有把逃出龙门山视为唯一的生路。他们竟然一天也没有离开自己的家同,这在整个灾区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不为剐的,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老书记在,我们就什么都不怕。老书记在,宝山村就不会塌,龙门山的鬼神爷斗不过我们的瞎眼书记(贾正方年轻的时候,人家都这么称呼他)。

那一刻起,贾正方在我的心中,远远高过自以为是的挑起汶川大地震之祸的龙门山!

坐在我面前的贾正方老人是何等的大气,尽管他的眼睛看不到手臂之外的任何物体。

老人平静地向我讲述了灾情发生时他和他的宝山村: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他正在驶向成都的车上,地面的一阵强烈晃动,使地质队员出身的他立即意识到:糟了,地震!深知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宝山村会有极度危险,于是他马上给村干部们打手机询问情况,但一切都中断了…,,

赶快调头回村!贾正方对司机说。车子立即急速向龙门山转回,如出弓之箭。

什么声音?无法看到世界的贾正方的耳朵很灵,山间的轰轰巨响,令他更加不安。司机告诉他:是山上的石头在往下滑,是路两边的房屋倒塌声……

严重吗?贾正方着急地追问道。

刚才有块大石头差点砸在我们车上。司机说话的声调都变了。

别怕!我老贾与龙门山斗了几十年,就没有输过它一回。

老书记,这回我们斗不过它了……司机突然哭了。他看到几具躺在路边的血肉模糊的遇难者遗体……

别怕!

你什么都看不到自然不怕嘛。呜呜……司机哭得更悲恸起来。

双目失明的老人不再说话了。他的耳边被一阵阵救命声和哭喊声淹没了……他知道这次大地震的严重了。

决点!再快点!他着急村里的人和宝山集团下属的那些企业与企业所属的那些旅游景区内的情况……假如地震发生在龙门山,那就麻烦大了!

嘎嘶!陡地,司机一脚急刹车,惊慌地说:书记,小鱼洞大桥断了!

小鱼洞大桥离龙门山镇还有—二十里路,是通往龙门山镇的咽喉,怎么办?贾正方虽然无法看到大桥拦腰断裂的惨景,却已知地震的严重性了,于是果断地对司机说:把汽车丢了,我们步行回去!就这样,73岁的他,在司机的搀扶下,向汹涌的河水中走去。

这时,老人听到河道上人声鼎沸,有哭有闹的。原来都是从附近乡镇上逃出来的灾民,他们要到彭州市去避难。你们还进山干吗?路全堵了,人都死光了,你们还嫌没死呀?有人在冲贾正方化们骂骂咧咧。

老书记,你看怎么办?司机带着哭腔问贾正方。

贾正方在急流中站稳双腿,定定神后,说,回去!越是地震严重,我越得回砝!说着,他一挥手,走!

过河后,已经半身湿透的老人,冒着不停的余震和塌方,一脚高、一脚低地踩着坑坑洼洼的道路,跌跌撞撞地行进在堵满飞石的山路上。

这是一条通向地狱之路。司机事后说。

而到达家乡—龙门山镇后,贾正方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人间地狱:已成废墟的街景他虽看不到,可扑面而来的呛人的灰尘和一阵比一阵撕心的房屋倒塌声,以及到处哭爹叫娘、呼儿喊女的悲号声,贾正方他感受得真真切切。

死人没有?有没有啊?老人急切地问着。

有!好多好多!有人告诉他:通往银厂沟和回龙沟的白水河大桥上已经摆放了好几具尸体……

老人执意要上前摸一摸。当他的手触摸到死者身上黏糊糊的血迹时,那双干枯的眼窝里淌下了两行泪水……

回到村里,贾正方把找得到的村党支部委员叫到跟前,这也许是整个汶川灾区紧急召开的第一个村级基层党组织会议,距大震发生仅两个小时。听取幸存的村干部们的简要汇报后,贾正方明白了_一个事实:宝山村和村民们已经步人了最危急时刻,必须马上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待安排妥当后,贾正方支着拐棍,站起身,说:考验宝山人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关键时刻到了!大灾面前,我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宝山精神不能倒!

此刻的龙门山一带,尤其是已经夷为平地的龙门山镇上,灾民们一片恐慌,失去家园的他们纷纷在寻找逃生之路。成批成批的幸存者拥在镇口的唯一下山通道上。

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宝山村的乡亲,你们要去哪里?你们不能走啊!这里是你们的家,还有你们的亲人被困在山上!逃出去只有增加社会的负担,救灾不能只靠政府,还是要自救,要自力更生,才能奋发图强!

是老书记!乡亲们停住了脚骧鬃戮㈣黼嗡㈣徒步进入映秀的谶士们毒太山壁救助并运送伤璇

秦撩.摄。黜删㈣蒸步。有人说:老书记,其他地方的人都走了,我们害怕呀!假如再来震—下,我们不是全完了吗?你跟我们一起走吧,老书记!

我不会走的!贾正方用拐棍使劲地在地上敲了敲,说,我眼睛瞎了都不怕,你们怕啥子?你们真要走就走吧!我绝对不走,还是一句老话:只要人还在,就没有翻不过去的坎!

乡亲们一听这话,便纷纷停下了脚步。只要人还在,就没有翻不过去的坎!这是老书记几十年来常说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激励和鼓舞了宝山村人跟着他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富裕村。

现在大震固然百r怕,可他们更相信老书记的话。

对啊,老书记都不走,我们干吗要离开家乡呢?

对,老书记—只要你在,我们大伙就不走了!

对,老书记在,我们就不走了!

震后的龙门山谷间,第一次响起了这气盖大震的英雄豪言。

一位宝山村民对我说:其实,不管地震前还是地震后,贾书记一直都是我们的主心骨,只要看到他,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了。

在贾正方的精神鼓舞下,宝山村很快稳定了下来,全村两千多名幸存者竟没有_人擅自逃离出山,并且在震后十多天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们不仅没有出现新增的伤亡,相反积极展开自救与帮助周边村子的灾民们解脱困境.成为灾区一个最坚强的战斗堡垒。

贾正方的独生子、曾当过兵、有硕士学位的现任宝山村村委会主任贾卿,在大震之后的几分钟内,从村民手中抢过一辆摩托车,迅速冲进到处是垮塌和乱石飞滚的龙门山中,冒死沿着回龙沟、三河坪等地四处检查灾情,并和宝山集团副总经理赵正祥等一起组织民兵和村民们,在废墟中搜救和转移伤员。他们没有工具,就用手扒;没有担架,就把门板拆下来代替。民兵队长苏永洪在山崩地裂时,赶回回龙沟内的回龙宾馆。当时宾馆一位厨师和一位营销部经理已经死亡,多名工作人员受伤,苏永洪一边指挥一边脱下自己的外衣做成简易担架,指挥幸存者把受重伤的人往村委会抬。而自己又只身在宾馆和附近的农家乐进行搜索抢救,前后一个小时内,他就救出了十多人……

到13日,宝山村的两千多名幸存村民都得到了安置,大伙的心也开始平静些了。然而贾正方依然坐立不安,十分焦急,原来在他的宝山集团下属的旅游景区还有一部分游客和村民被困在山中,他们的生命揪着老人的心。从回龙沟里逃出的村民向他介绍的可怕场景更使贾正方心急如焚:几层楼高的大石头,从头顶砸来,整个电站就像落地的鸡蛋一样,被砸得全无踪迹!那四周坍塌下来的飞石,多得像雨似的,落到山里,要不像响雷,要不就像打机关枪一样吓人。现在的回龙沟,连鸟都飞不过,想进山,爬也难啊!

回龙沟是什么地方?回龙沟是龙门山里面的一条风景秀丽的峡谷。而整个龙门山风景区还有一个别称,叫银厂沟。顾名思义,银厂沟是一条盛满人间万物之宝的藏金纳银之沟。据说这里是大禹治水时曾经过的地方,沟内的巨石上至今还留着大禹的足迹。沟内的景色以幽、深、奇、险著称,然而8级汶川地震,让发怒的龙门山大断裂伤筋动骨,于是它有些恼羞成怒,大发其威。专家估计的龙门山震起之地的震级应在10级以上,便是此理。

龙门山的沟沟谷谷,此时已成与世隔绝的死亡之谷!

明天,我带人进山去救人!已担任抢险救灾突击队队长的贾卿向父亲请战。

老书记,你不能让他去送死!现在去太危险了!村民们纷纷在老书记面前劝说求情。

现在去才能救人!晚去了还去救谁?儿子对父亲说。

你们说得都对。此刻进山就等于送死,可救人晚去了也是白去。

贾正方因此什么话也没谠,而当他看到儿子义无反顾地带着民兵们进山那一刻,老人站在办公楼前久久不肯离去,他用看不见的目光在为儿子送行,并祝他一路平安……父亲相信儿子,这—点已经在之前的几十年里得到了验证。瞎了双眼的父亲能够创下宝山这么辉煌的业绩,假如没有儿子的相助,老人知道也是不太可能的事。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文明的成长

    文明的成长

    近年来,宁夏的杂文界颇为活跃,在出版杂文学会会员文集《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杂文:宁夏十人集》《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的同时,连续举办了四次宁夏杂文大赛,有力地推动了宁夏杂文作者的创作势头。宁夏杂文人很清醒,我们知道,杂文不能兴邦,更不能乱世。但是,宁夏杂文人始终遵从内心的选择,担起一个匹夫的责任,我们是和谐社会的自由言说者。最近,宁夏杂文学会要向社会隆重推出十位杂文作者的杂文集。这套“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的出版,是为了向社会集中展示杂文家的实力。通过读者集中的审视,期望拓宽宁夏杂文作者的创作之路。以如此规模来推动地方杂文发展,这在全国各省市区杂文组织中也是罕见的。
  •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她的很多小说,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精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样,萧红的散文创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散文文字优美,凄切忧婉,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深刻强烈,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开拓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 琐窗闲记

    琐窗闲记

    琐窗闲记是作者应坚的散文集,抒情、诗意、唯美———写这路散文对应坚来说并不是难事。这从他文集中偶尔惊鸿一瞥般闪现的诗意情怀和扎实的古典文学的功底可以洞知。但是,他不炫才,也没有读中文的男生那种特有的忧郁气质。他为文,温和平易,如老友品茗,娓娓而谈。
热门推荐
  • 纨绔千金的千面魔君

    纨绔千金的千面魔君

    曾几何时,某然是如此的正常,自从跟了个无良师父之后,她的人生就与正常分道扬了。“大姐,节操掉了……”“没事,随便捡,节操……多的是……”“这真是我们的女神大人吗?难道传说都是对的”传说中,有一句话叫:俺的眼睛欺骗了俺的心……
  • 花千骨重生之神界

    花千骨重生之神界

    摩严耗尽功力只为救花千骨,是因为他知道自己错了。失忆的花千骨与白字画生活在花莲村,但是当花千骨恢复记忆后还会与白字画生活在一起吗?是与东方彧卿在一起?还是会以神界女娲之女水灵的身份来掌管神界?一切请看花千骨重生之神界
  • 重生农妇当自强

    重生农妇当自强

    郑宝珠重生回到八岁时,家婆尚在,丈夫安好。前世她看尽世态炎凉,且看她这一世一定要活出精彩。
  • 网游之穿越风流

    网游之穿越风流

    绚丽的魔法,华丽的技能,实力的冲突,鲜血淋漓的战斗。在《幻胧》世界里,没有狗血逆天的运气,有的只是精湛的实力和一颗永不放弃的心。且看段晨以失去一切为代价得到隐藏职业“天魔”之后,重新开始,在奇幻世界里,如何立于群雄的顶端!
  • 传奇七剑

    传奇七剑

    在敖游大陆某一天夜晚,突然间空间发生了撕裂!七把剑从空间缝隙中飞了出来,但不久突然间七把剑就如约好一般,向着七个方向一瞬即逝…………某一宅男,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努力地玩着galgame!却没到这会是他在这世上的最后一个晚上!
  • 风雪引

    风雪引

    一首惊天动地的曲子,为各方势力所争夺,殊不知那是夺人生命的邪物;一个为梦想追求的热血少年,为了父亲的遗命,拜入洛仙门,问道求仙;万顷东海,天上地下,迷之山谷到处都是驰骋生命的轨迹。
  • 幻世天幕

    幻世天幕

    他自绝境中归来,十载如烟,故地满目沧桑。浮华褪尽,他放下执念,祸端却再度临头。命运又开始飘零,幻世里,长生的阴谋笼罩了整个天地,眼前只余一场人心凋谢的黑幕。落叶轻舞漫飞扬,唯笑人间少年郎,不知生死是何物,不知离愁断衷肠。
  • 清微天主

    清微天主

    修仙觅长生,热血任逍遥,踏莲曳波涤仙骨,凭虚御风塑圣魂,万古长青我自留,今朝天骄名李清。
  • 优秀员工要读的365个故事

    优秀员工要读的365个故事

    张瑞敏曾经说过:“我常想《圣经》为什么在西方各国深入人心?靠的就是讲故事。”小故事中蕴藏着大道理。现在被广泛接受的管理理念,有很多都来源于故事,例如愚公移山的故事让人感悟到执行的分量,海尔砸冰箱的故事让员工将质量意识谨记心头……故事在企业发展、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是企业和员工成长过程中不可错过的良师益友!
  • 黑人狂魔日记

    黑人狂魔日记

    正魔大战之后,魔道被封印在另一个位面,正道高阶修真者亦纷纷陨落。只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遗迹和传承。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渐渐忘记了曾经的大战,终于在上个世纪的一次文化浩劫,这些记忆几乎是被执政官抹除的干干净净。故事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