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4800000014

第14章 红白镇上红白事(1)

来到红白镇。

这个小镇的名字吸引了我。

在大震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它。到达灾区采访时,我看到了重灾区之-的什邡市的一份内部材料,说这里有几个学校和工矿企业同样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失,痛心之余,我想看看红白镇。

我心底有一份存念:中国人的习惯里,把喜事和丧事放在一起称为红白事。那么,这个红白镇的红白事是否也隐喻了什么?

我企求获得答案。

崇山峻岭深处的小镇之行,给了我巨大的震撼与悲伤。

从德阳到什邡,没用一个小时就到了。但从什邡再往里走,我的目光和脚步就变得特别的沉重与缓慢……

第一个看到的是洛水镇,这里有所小学,三百多人,大震当天也遭灭顶之灾。三百多个孩子只有少量活着和被救。

在我经过的时候,洛水镇已成落泪镇--百姓和镇干部不时地流着泪在清理学校和清理自己已成废墟的家园……

再往里走,是蓥华镇。

这里的惨状明显比洛水镇严重得多。沿公路可以看到的是一座据说是震前什邡最为骄傲的大型国有企业--蓥峰化工庀这是个知名度极高的磷肥加工厂中国的不少磷肥专家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着。大震将一栋专家楼震塌后,当时里面埋了三名掌握我国磷肥生产核心技术的国宝级专家,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国家救援队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抵达这里,想尽一切办法救出了这几名专家,这才似乎让人喘了一口气。蓥华镇虽小,但分量之重可见一斑。

我眼里的蓥峰化工厂完全是另一种面目—根本无法看的一堆废铜烂铁:高炉弯着腰倒在半空中,以往长城一般雄伟的各种管道组成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磷肥加工车间,已被扭成几里长的钢铁麻花……路的另一边,是人民解放军某空降部队的官兵穿着雨衣,在铲填废墟与焚烧残渣及各种碎体--包括人的与动物的碎体。

蓥华镇其实已成落花镇。

国家主席胡锦涛那天到这里,面对如此重要的国家级重要企业的惨重损失,眼里也噙着泪水。

蓥华镇变成落花镇,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的一座中学与都江堰的聚源中学等中小学一样,死的比活的要多得多。庆幸的是这里的一所六百六十八名师生的中心小学,竞无—人遇难,成为什邡山区唯一一所无伤亡的小学。

但蓥华镇的工矿企业和百姓的损失之惨重,足以让这个小镇四周的野山花倾洒泪雨。

在这个镇上,老乡们指着唯一的一栋依山而建、仍然屹立在那里的小楼房说,这栋房子的主人是本地有名的豆腐王,他做的豆腐卖到成都好多饭店和超市,发了大财。这栋楼是他赚了钱,回家盏的。盖房子时,他对建筑包工头说:你得把我的房子建得结结实实的,任何时候都塌不了。包工头笑着说:老子的技术保证没得问题,不过要是碰到地震,我可保不了你的房子不塌嘛!主人瞪起眼珠子对包工头说:个老子就是要你盖栋地震都不怕的好房子嘛!后来这房子修得真是结实,用了近三年时间才盖好。这回大震,周围的所有房子都倒塌了,唯有这栋私人小楼毛发未损。

这算是蓥华镇上唯一一朵没有流泪的野山花了。

过蓥华镇后,再往山里走就非常难了。许多记者和志愿者都被捎在这里。进不进?同行的绵阳本地作家钟亚林问我,天下着雨,还是有很大危险的。

大震后你进过里面没有?我知道钟亚林的老家就在里面的深山里。他是村上唯一的走出大山的有出息的年轻人,至今父母和两个弟弟都在山里生活。

已经进过几次了。钟亚林说。

既然你能进,我们为什么不能进?我说这话时,心里其实还是有不少余悸:看看通往红白镇的山路,狭窄而陡险,每走一段,就遇见一处滑坡,地震时滚落的石头横七竖八地到处都是。你无法估计那些已经松动的山体什么时候再滚下巨石……显然走这条路十分危险。这并非勇敢不勇敢的事。

我们是没有办法。自己的父母亲和弟弟都在里面,所以就得往里走,看看到底怎么样了!钟亚林其实说的是对的。大震之后,许多地方的路早已断了,但山里山外的人仍然走来走去,他们是在寻找亲人。而对我们这些远方的来访者,冒这种险是否值得,当然另当别论。

掂量了_—下,我还是决定往里走。因为我知道红白镇和这个地区的灾情其实一点不比映秀镇轻,其原因一是这里与汶川的映秀镇仅一山之隔,二是里面有我国著名的一个大磷矿--金河磷矿。

因为金河矿的存在,什邡也成了全四川省的县级单位中名列第二的财政富县,而金河矿总部所在地的红白镇,更是因矿而富的山区小镇,大震前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富镇。

然而,此次到了什邡后,就听人说金河磷矿在地震中所遭受的损失是毁灭性的,正在矿上工作的人没有m来几个。

我的老家是红白镇的青牛沱村,就在磷矿上。方圆二十多公里,全是矿山。有一部分没有开发矿区,一个成都老板,蛮有钱,前几年在里画投资了好几个亿的钱,建了_一个旅游景区,叫西部惊险欢乐谷。我们什邡政府也给予这个景区很大支持,修路建基础设施,至少也是几个亿。但现在欢乐谷彻底毁了,成了死亡谷……钟亚林说到这儿,声音变得很低沉,除了欢乐谷,山里还有几百家农民自己办的农家乐也毁于一旦。乡亲们一直引以为豪的由国家投资几亿元的巴蜀电站、青牛沱电站等七个—二级电站,这次全被崩裂的山体掩埋进几十米深处,连一块水泥板的影子都见不着了。

大震的威力,令人胆战心惊。

我一时觉得乘坐在群山包围之中的车子,如一叶颠簸在海浪尖头的小舟,充满了险情…一

天已经开始下雨,蜿蜒曲折的盘山路,被阴沉的迷雾笼罩着,顿生恐怖--山体滑坡随时可能发生!

要不要往回走?钟亚林在不断提醒我。

走走再说……我犹豫着,又不甘心。来一次太不容易,能够深入重灾区一线也是难得的机会。

车子继续在滚落的山石间穿行。

要不是地震,其实这里的百姓生活相当地好。钟亚林谈起家乡以往的日子,内心充满了-一种自豪感,我家所在的青牛沱,就是他们要建欢乐谷的地方,过去风景很美,城里人特别喜欢来。成都的一些文化人每年都要我为他们联络到农家乐度假避暑。我老家的农民就做两件事:要不上矿里做工赚钱,要不自己开农家乐,做生意,两件事都能赚钱。所以很富的。我的二弟过去当生产队长,后来不干了,2000年投资九百多万元建了_一座三星级宾馆,他的钱就是前些年搞农家乐积蓄出来的。可瞄,这次地震他的宾馆全毁了……

人没出事?你家人都还好吗?我问。

人没事。二弟那天没砸着。我父母也没出事,但房子都倒了。我们的青牛沱过去是一个大队,现在叫村。下面有八个小组,也就是以前的生产小队。我家和旁边的两个自然村死亡的人不多,但在磷矿上的几个自然村,基本上没跑出人来,全被埋到地下去了!

怎么会这么严重?我感到不可思议。

矿山塌了。地震来时,十几座大山全都坍塌下去了,其中有两座山峰现在拼成了二座峰……这中间是几个自然村的老百姓和两个电站,还有火车站、欢东谷,全部埋在里面,谁还出得来?

我再也不想问什么了。

红白镇、欢乐谷、金河矿……这些美丽的名字,因为一场地震,完全改变了它们以往所有的美好。

也就两分钟时间,几代金河人用了近五十年的奋斗时间,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见到金河磷矿矿长陈城时,他说的话里字字带着血与泪。

我们的一个岳家山分矿'那里有矿井、办公区、宿舍区,还有化工、电力公司、机修厂汽车运输公司、销售公司等一系列相关企业:还有一家医院、一家派出所,两千五百八十五名在编职工和五百余名外来工人。地震发生后,两山竟然并在了一起,一百多米宽的水磨沟转眼竟然没了!当时在矿上七十一个人,其中包括四十四名职工、八名农民工、两名正在矿上检查易爆品的红白镇派出所民警和十七名职工家属,除了40岁的销售科科长赵兵被强大的地震波从楼里甩到了树枝上幸存外,其余七十人全部罹难……你说地震是啥力量?这哪是地震?是给我们矿办丧事嘛!

我们终于到达红白镇。钟亚林指着公路边的一片几百米的废墟,说这就是金河矿原来的总部机关,陈城矿长就在这里办公。

矿和办公楼都已没了,不知陈矿长以后怎么工作。

唉,我还没有来得及想这些。陈矿长长叹一声,指指峡谷间到处弥漫着消毒药水和尸体味的已经见不到一处完整房屋的小镇,说,这些天我们都在这里办丧事,啥都顾不上了。

来到红白镇的第一印象,果真印证了我内心的那份隐约的猜测:大震后的红白镇,正处在悲切的丧事之中……

这是一个簇拥在群峰之间一块狭小地带的山区小镇,通向外面世界的只有一条贴在半山腰上的公路和一条矿山专用铁路线。我们去的那天,小雨蒙蒙,更使得小镇特别压抑,空气里弥漫的各种味道十分难闻,必须戴上口罩。于是白色成了这个小镇当时的一种特别的颜色--与这个刚毁灭的矿山小镇显得似乎特别贴切。

白色象征了一种悲情。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悼念与追思的色调。

我的心感到了阵阵的痛楚,这个曾经繁荣热闹的小镇,在我来的十天前就已经完全变了样—所有来去匆匆、忙忙碌碌的人,都在做一件事:为死去的家人和亲友及同事掩埋遗体举行简单的丧事,或者是预防消毒……

我有意在已经变成废墟的小镇街头走了几十米,但随后又折了回来--我感到有种恐惧,因为两边的废墟里没有一点几声响,而我耳边又感觉有无数死去的鬼魂在痛苦地哭叫着,令人心悸,甚至害怕。

关于红白镇的真实含义,我后来从《什邡县志》上查到,说的是前清时此地有祭太阳的红墙宇和齐天宫的白墙宇,四周百姓常来此朝拜和贸易,所以习惯上称此地为红白二场。红白二场其实是分隔开的,中间有距离,但依庙宇而兴的场镇相距并不远,据当地人传说,赶罢红场赶白场,一般应赶两场,即赶了红场就得赶白场,或倒过来也行,但如只赶一场会认为不太吉利。

难道上苍就注定要红白镇经历红白两事不成?我心头在想。

红白镇曾经非常美丽,一位在这参加救援的空降兵战友搜索到的一篇游记这样描述道--

过红白镇宜早晚。清晨,燕子涉水穿行的时候,东边金家山的剪影被山后的晨光托起,宛如贴在东边的天空一般。黛色的剪影线条峻拨刀削斧劈一般,严严地将整个镇挡在了它的阴影里。山梁之上,干干净净的白云飘上来,阳光水一样一点点漫过来,先是一点,后是一片,最后便仿佛听得轰一声响,整个红白镇都沐浴在阳光的雨中了。这时候,便有佛光寺、莲花寺、观音寺的晨钟和通溪河、石亭江的潺潺水声远远而来,市声渐起,红白镇算是从安宁的睡梦中醒了过来。傍晚时分,先是一阵一阵的云从四围山顶一声不响弥漫下来,淹没了峰顶,填满了山谷,山腰的松林渐渐隐去了踪迹,蜿蜒的公路不见了尽头,蓥华山、香炉山、八卦顶……仿佛都消失了一般。暮色四合,炊烟隐约,灯火如星,市声消失,小镇沉浸下来,托起一轮弯月穿云破雾而来。

真是够美!

这个差不多占了什邡市三分之一山区面积的大镇,共有332.93平方公里辖区,下辖六个自然村,三十八个村民小组,一个居委会,镇内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异常丰富。四周景点星罗棋布,最高海拔4984.1米,最低海拔800米,有蓥华山、八卦顶、青牛沱、黑龙池、南天门、太子城、佛光寺等风景名胜和前朝遗迹。红白镇不仅旅游业发达,还有十六个开采型企业煤矿、七个磷矿、十二个水电站。老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总人口达三万余人。

红白镇是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中心,全镇辖区内的一半人生活在这里,所以平时菲常热闹,人称小成都。然而,震后的红白镇,我所看到的则尽是废墟,甚至连几间房子都难找到,尤其是小镇上的街景,根本见不着半点儿昔日的美意,唯有废墟与悲惨。

退出小镇的废墟,我便来到了红白镇中心学校。这是又一个在地震中惨遭毁灭性打击的学校。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你是在电视里露过面的那位老师吗?

对。我叫周明……他的名字与我们文学界的知名人士周明一模一样。但红白镇的这个周明要年轻,看上去40多岁。他说他的妻子也是地震的遇难者,他是本地人,从地震那天开始,他一直在这所学校的废墟上。也不知他是来守护那些亡灵还是为了保护现场。

现场塌的也是一栋教学楼。与教学楼紧挨着的是一栋塌了半边的教师宿舍楼。听说该校孟校长的妻子和孙女也被埋在里面……

当时现场的情况到底怎么回事?周明对我的提问似乎已经不愿再回答了,大概地震以来,问他最多的都是这样同一个问题,他的眼神告诉我:他很反感这样的问题。

可这是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第一想知道的事。后来我还是从采访空降兵部队的郭晓哗等几位部队作家那里知道了这栋塌残的学校宿舍楼里留下的一个传奇故事--

14日下午,千里奔赴红白镇的空降兵某团官兵们已经全部派出救灾,有老百姓跑到指挥所的帐篷报告,在倒塌的原钢钎厂废墟下有微弱的呻吟声传出,估计有幸存者埋在地下,急需救援。团政治处副主任殷防当机立断,带领留守的机关干部和战士共十二人,迅速赶到现场。因为工具全部被执行任务的部队带走了,这十二名官兵全靠双手挖掘石块,搬移废墟上沉重的断梁,一只手裸露出来了,轻轻挥动了一下。官兵们士气越发高涨,也越发小心地搬移石块,生怕发生塌方危及废墟下的伤员,最终将一名20岁左右,昏迷中一息尚存的男青年从废墟下营救出来。

50岁的红白中学食堂职工李克成,于5月17日凌晨被黄继光团的官兵救出,他在废墟下困了一百零六个小时。而这个靠喝自己尿液存活下来的人,空降兵官兵们将他救出与他自己在废墟里顽强自救的事迹组成了红白镇上的一个完美传奇。事隋是这样的:

16日晚1l时50分,营救官兵完成红白中学教学楼的搜救,转向家属楼。因此前专业人员用生命探测仅没有发现生命信号,直接采用挖掘机推进。当巨大的铲车在高楼倾颓的断壁残垣中撕扯时,一个断水断食近五天、濒临死亡的男性的微弱呼喊竟然穿透了轰隆的马达声。

校长,快来救救我……废墟里,正在作业的挖掘机司机突然听到了喊声,立刻停止作业。再听,这次喊声更大。

下面还有人活着!在旁的司机和搜救的空降兵官兵们几乎同时喊了出来。

同类推荐
  • 醉春风

    醉春风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留给了梦想与奋斗。趁还年轻别浪费了你的激情与潜能。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 李叔同全集之文艺·诗词(06)

    李叔同全集之文艺·诗词(06)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浅谈绘画、浅谈书法、浅谈篆刻、浅谈文学、浅谈音乐、诗词、《护生画集》配诗等。
  •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1937年到1941年,苏联共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包括空军志愿队2000多名飞行员。志愿队出现在几乎所有正面战场,击落日军飞机986架、战舰100多艘,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巡洋舰。谨以此书,纪念中华民族与苏联空军志愿队为赢得反侵略战争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刘国芳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型小说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就读过刘国芳的微型小说。《荡不起来的秋千》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热门推荐
  • 炼域记

    炼域记

    现代孤苦普通瘦弱少年鬼使神差越至异世魂武大陆,却身受重伤浑身经脉尽段成为废人,但为了生存,为了有尊严、有价值的生存,他历经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客服重重艰难险阻,炼域强身,秉持苦修,杀出一条震慑异世的强者血路来!终赢得绝世美女青睐,奸吝小人胆寒、万民顶礼膜拜之盖世英豪!
  • 黑天魔狱

    黑天魔狱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
  • 重生之名门宠妻

    重生之名门宠妻

    她是沈家千金,医学奇才,前世,胞妹与未婚夫勾搭,害她死于非命。重生,回到十年前,她发誓,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让对不起她的人生不如死,想死不能。他是敌人口中的阎王,亦是爱她如生命的男人,他的财富,他的地位,包括他的性命都是她的。
  • 嗜血公主的复仇

    嗜血公主的复仇

    她们。是这个世界上的王者。喜欢伪装自己。她。喜欢用冷漠伪装自己的懦弱。她。喜欢用调皮伪装自己的懦弱。她。喜欢用可爱伪装自己的懦弱。为了复仇她们准备了十年。等的就是让那些曾经伤害过她们的人生不如死。她们的复仇结局到底将会如何呢?
  • 海南登陆战

    海南登陆战

    广东解放后,退守海南岛的国民党10万残军在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的指挥下,企图凭借天险,把海南岛当作反攻大陆的跳板。为歼灭该敌,解放海南岛,中央军委决定以第15兵团首长指挥第40、第43军,在岛上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发起海南岛战役。根据渡海作战的特点,第15兵团按照“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方针,于1950年3月组织了两批4次约1个师的兵力偷渡海南岛成功。增强了岛上人民解放军的力量。4月16日人民解放军主力实施强渡。经彻夜强渡,在岛上部队的接应下,胜利登岛,并迅速向纵深发展。
  • 浩然斋词话

    浩然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本书详细讲解歇斯底里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那年今日此间城

    那年今日此间城

    从那时起,记忆被尘封在时间的角落里,孤独变成了无形的牢笼将她囚禁,骑士再也不会将他的公主守候。
  • 花与梦(06)

    花与梦(06)

    此情凝思/纳兰(新“望夫崖”,婚后的痴缠绝恋)寒夜炙爱/梅子(现代都市追妻A计划)秀心绣/晓情(假小子的啼笑姻缘)胆小鬼/洛炜(校园超胆小灰姑娘VS狡诈天才王子)
  • 遗伤

    遗伤

    千古文人侠客梦,不知有多少人幻想过手执长剑,除暴安良,成为一代大侠。当年的金梁古温为文学开创了一个武侠的时代,给了中国奇幻文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本人虽没有大才,却希望可以将自己幻想的武侠世界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本《遗伤》并不是传统的武侠小说,可能会出现一些类似玄幻小说里的东西,但是我想让他表达出的主题就是一种侠客情怀。这种情怀是对人生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的企盼。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才把这本小说归于武侠的类别中。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此书,这是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我第一次尝试长篇小说,其中肯定会出现一些纰漏。希望大家能指出其中的差错与不足,以便我能及时做出修正。谢谢关注此书的每一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