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0300000012

第12章 辛酉政变(1)

1861年,26岁的慈禧太后,在25岁的慈安太后的密切配合下,在30岁的奕及其集团的支持下,经缜密准备,以闪电般的行动,发动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成功的宫廷政变,即辛酉政变。这是慈禧太后一生中发动的三次成功的政变的第一次。由于此次政变,使那拉氏握取了中国最高的皇权,成就了第一次“垂帘听政”。

这次政变,上下呼应之巧妙,舆论准备之完善,军力配合之恰切,行动掩盖之周密,爆发时间之准确,善后处理之明快,无不令观者瞠目结舌。

从中也可看出慈禧太后之机敏、狠鸷、巧诈、沉着、决断……

第一、激争回銮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七日,咸丰帝在北狩热河之前,急匆匆地发下一道上谕,撤掉了载垣、穆荫的钦差大臣职务,命恭亲王奕为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督办和局。在危难之际,咸丰帝还是相信自己的六弟能承担这个重任的。

八月八日(9月22日),咸丰帝率亲近大臣及后宫妃嫔仓皇上路,北撤热河去了。

八月九日(9月23日),咸丰帝在赴热河的途中又发一上谕,任命豫亲王义道,大学士桂良、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周祖培、吏部尚书全庆为留京办事王大臣。

留京的还有唯一的一位军机大臣户部左侍郎文祥。

这样,在北京便形成了以奕为首的,包括义道、桂良、周祖培、全庆和文祥等王大臣在内的北京集团的雏形。

而热河集团是咸丰帝北狩热河带走的部分王大臣,主要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

两个集团在咸丰帝回銮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咸丰帝于八月八日北狩,路上且走且停,走了8天,于八月十六日抵达热河行宫。在到达热河8天后,即八月二十四日(10月8日),他在奕等的奏折上朱批道:“著俟抚局已成,不致别生枝节,即加紧驰奏,以便回銮,慎之!密之!” 热河行宫总不如京城舒适惬意,他是有回銮的打算的。

同一日,不谙战情、不识时务的前任户部右侍郎杜翻,忽发奇想,上一奏折,“吁恳皇上迅回銮舆,以安人心而固众志”。 他担心三点:一是担心“逆夷长驰直入”;二是担心“粤逆捻匪亦更乘机肆起”;三是担心热河“无多宿卫”。这道敦促回銮折,实是表忠信。但当时京城十分紧张,英法侵略军就在八月二十三日(10月6日)刚刚纵火焚烧完圆明园,而且奕等也就在二十四日才被迫释放巴夏礼。因此,这个时候劝说咸丰帝回銮无疑是痴人说梦。但这道奏折也反映了在京官绅切盼咸丰帝回銮的心情。

九月六日(10月19日)咸丰帝在廷寄中指示奕与英法画押盖印,互换和约,并明确表示:“此时天气尚未严寒,该夷如能早退,朕即可回銮,以定人心。” 这是说,他是想趁冬天到来之前赶回京城。

九月十一日(10月24日)和九月十二日(10月25日),奕分别与英、法互换和约,并签订了新的《北京条约》。

九月十八日(10月31日),咸丰帝在廷寄中说:“现据恭亲王等奏,英、佛两夷,已于十一、十二等日互换和约。一俟该夷兵退,不再反复,朕即可回銮。” 口气仍未变,还是表示尽快回銮。

九月二十五日(11月7日),奕奏道,英军将自二十六日(8日)陆续退回天津,月底全行出京。法兵也必跟踪撤退。在这一奏折之后,咸丰帝作一朱批,与以前表态迥然不同:“览奏已悉。二夷虽已换约,难保其明春必不反复,若不能将亲递国书一层消弭,祸将未艾。即或暂时允许,作为罢论,回銮后,复自津至京,要挟无已,朕惟尔等是问。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致令夷酋面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 这一朱批的主题是对“亲递国书”一条极为不满。咸丰帝从来认为他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所谓“君权神授”。只有中国是文明的中央之国,其他国家都是他的属国,是蛮夷之邦。夷酋面见御弟,已经不成体统,还想见朕本人,简直“肆行无忌”,胆大包天。咸丰帝自认为是君临天下,不能以平等的礼节面见夷国使臣的。但担心是担心,他仍然表示要回銮。

既然咸丰帝一再表示回銮,九月二十九日(11月11日),奕、桂良、文祥和胜保联名上一奏折,请求咸丰帝预先定下回銮日期,以便早作准备。他们的理由是,一为京师是全国政治经济的中心,“为各省拱极之区”,如早回銮,“不但京内人心一定,即天下人心[亦]为之一定”。这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二为关外已到冬季,气候不适,有碍健康,“皇上以亿兆仰赖之身,岂宜久驻关塞”。这是身体健康的需要。以上说的都是实情,是留京王大臣的一番好意。但咸丰帝变成了好龙的叶公,真的要他回銮,他又犹豫不决了。他在此折上朱批道:“览奏具见悃忱,惟此时尚早。况胜保系带兵大员,抚局亦不应干涉。” 原来想尽早回京,现在请他回去,他又说“此时尚早”了。又批评了带兵的将军胜保不应过问夷务。咸丰帝担心的仍是两条,一是英法军队尚未撤净,二是亲递国书。针对咸丰帝的心病,奕等于十月一日(11月13日)又上一奏折,除申明两国军队上月末已全部撤退,只留数名外,主要是说明亲递国书应如何看待。奏折说:“亲递国书一层,据该夷称:系两国真心和好之据,非此不足以昭美意,若不呈递,难以复命。察其情词,似无诡谋。” 奕借用洋人之口,阐明了亲递国书的意义。由驻在国的外交使节向该国君主亲自呈递国书,是真心和好的标志。不这样做便不能表达真诚美好的意愿。若不面交,也说明使节没有完成本国君主托付的使命,回去不好交代。关键是奕的评语:“察其情词,似无诡谋。”说明奕认为亲自接受国书一事是应该办的。这是清朝的高官显宦们第一次正面提出亲递国书一层是可行的。奕的看法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并且他又提出:“其意必欲中国以邻邦相待,不愿以属国自居。”一针见血,咸丰帝正是把其他国家都看成是他的属国。

同一日,趁热打铁,奕并没有因咸丰帝前天的朱批而退却,又联合留京王大臣上一奏折,恳请回銮,全文如下:

窃惟皇上举行秋狝,驻跸滦阳,原为集师之举,以期绥靖京师。查夷兵现俱撤尽,市肆渐安,腥膻已远,中外人心,切望及早回銮,以期镇定。窃思皇上巡幸之初,尚在秋间,今已时届冬令,塞外寒冷较甚,迥非京城气候可比,久居似非所宜。况臣等远隔天颜,五旬于此,依恋之忱,萦诸寤寐。伏思皇上为天下臣民之主,而京师乃四方拱极之区,恳请銮舆早日还宫,以定人心,非独臣等之欣幸,凡在率土臣民,无不为之欢抃也。

这次上奏的内容与上次的基本一致。但有两点不同,一为上奏者阵容不同。上次是四位王大臣,此次是恭王及留京全体王大臣,阵容及声势都大多了。显示这次上奏的分量之重;二为在这三天之内京师的英法侵略军已全部撤退,危险消除。撤兵自九月十七日(10月30日)开始,每日或千余名,或二三千名不等,其余定于二十六日分日续撤,到月末即已全部撤净了。

但是,出人意料,咸丰帝竟发下一道上谕,明确表示暂不回銮了。上谕说:“谕内阁:本年天气渐届严寒,朕拟暂缓回銮,俟明岁再降谕旨。” 与此同时,又发下了由热河集国代拟的一个廷寄, 进一步说明暂不回銮的理由。其理由是:

一、担心“亲递国书”。“然退兵后,而各国夷酋尚有驻京者,亲递国书一节,既未与该夷言明,难保不因朕回銮,再来饶舌。”咸丰帝还不如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娇羞的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总算露面了。而我们的咸丰帝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二、害怕“去而复返”。“诸事既未妥协,设使朕率意回銮,夷人又来挟制,朕必将去而复返。频数往来,于事体诸多不协,且恐京师人心震动,更有甚于八月初八日之举。”这说明热河集团对英法侵略军的了解要大大地落后于北京集团。

三、认为“足资控制”。“且木兰巡幸,系循祖宗旧典,其地距京师尚不甚远,与在京无异,足资控制。”这纯粹是强词夺理了。你的逃跑怎能和祖宗的木兰巡幸相比,同时京师和热河也不是“无异”的。

这三条暂不回銮的理由均属勉强。但不难看出,热河集团的王公大臣们是坚决反对回銮的。这个廷寄末尾一句:“再,本年回銮之举,该王大臣等不准再行渎请。”表示决心已下,不准再来聒噪。

不料,奕于十月二日(11月14日)又单衔上一奏折,针对上一廷寄的“去而复返”,说明“洋人现已退兵,不致再有反复”。内称:“现在夷酋已退,夷兵撤尽,人心尚未涣散,非始愿所能料及。为今之计,惟有仰恳圣驾回銮,俾臣得早抒依恋之忱。”并声称“该夷现既撤兵,似不致再虑反复”。但是,咸丰帝仍然不为所动,朱批道:“览奏已悉。不肯自蹈欺罔,究无确实把握。” 他不完全相信奕的话,认为英法侵略军随时有回来的可能。当然,他也没有怪罪奕个人的再次上奏,因为毕竟是亲弟弟,同时在互换和约中也是起了关键作用的。

咸丰帝在是否回銮的问题上颇费踌躇。他本有回銮之意,但又感前途险恶。同时,刚抵达热河时,生活诸多不便,但经过肃顺等一番经营,咸丰帝渐感环境适应了,就懒于回京了。吴相湘记道:“载垣等不之顾,且大兴土木修缮行宫,导帝射猎或娱情声色,肃顺亦建筑私寓作久居热河计。凡此均足以影响帝之回京意念者。” 李慈铭记道:“上未有返跸意,又闻车驾时出打围。” 了解晚清政情的薛福成记道:“迨和议成,英法兵退至天津,留京王大臣疏请回跸。上将从之,为三奸所尼,屡下诏改行期。” 三奸指载垣、端华、肃顺。由于他们三人的控制,使咸丰帝不愿回銮。吴相湘进一步记道:“载垣肃顺端华之辈进奉声色,原为固宠揽权之计也。帝既耽心于此,彼辈之谋就矣。适帝躬又时常违和,益少闻问国事,于是百政皆委诸三人手。” 以上所记,都说明了由于载垣等三人在热河行在大兴土木,修缮行宫,导帝射猎并进奉声色,使咸丰帝如蜀之后主刘禅一样“乐不思蜀”了。

回銮之争实质是权力之争。热河集团反对回銮固然原因种种。但主要的一条是远离京师,便于对咸丰帝的控制。北京集团看破了热河集团的用心,因此坚决主张咸丰帝尽快回銮。

传统的说法是咸丰帝是被所谓“三奸”操纵的毫无主见的傀儡。但笔者认为,咸丰帝直到临终一直握有实权。回銮与否固然同三人的影响有关,但最终的决策者仍然是咸丰帝本人。因此可以说,在是否回銮这点上,热河集团用种种方法影响了咸丰帝,而暂缓回銮的决定是咸丰帝作出的。而以奕为首的北京集团力争咸丰帝回銮的苦心并未奏效,奕很识趣,也就不再勉为其难了。

其实,回銮与否同咸丰帝奕和恭亲王奕之间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第二、兄弟嫌隙

道光帝有九子,第四子为奕,第六子为奕,第七子为奕。奕的生母钮祜禄氏,开始册封为全嫔,累进为全贵妃。道光十一年六月己丑(1831年7月17日),奕降生。十三年,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立为皇后。二十年逝世,时年33岁。道光帝亲定谥为孝全皇后。

孝全皇后死时,奕只有10岁。孝全皇后把年幼的奕托付给奕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她开始是静贵人,后来累进为静皇贵妃。“贵妃舍其子而乳文宗,故与王如亲昆弟。”奕的生母对待奕如亲生儿子一样,因此,奕和奕也如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一般。

奕继位后,命奕为恭亲王并兼首席军机大臣,委以重任。同时册封博尔济吉特氏为太贵妃。但自此之后,奕和奕开始发生了矛盾。主要分歧点在册封奕之生母为皇太后与否这一点上。

奕对奕册封其生母为太贵妃是不满的。因此,他一再奏请咸丰帝应尊静皇贵妃为皇太后。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咸丰帝就是不表态。对此,太贵妃也是不满的。王闿运记道:“会太妃疾,王日省视,帝亦省视。一日太妃寝,未觉。上问安至,宫监将告,上摇手令勿惊,妃见床前影,以为恭王,即问曰:‘汝何尚在此,我所有,尽予汝矣。他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也。’帝知其误,即呼额娘,太妃觉焉。回面一视,仍向内卧不言,自此始有猜,而王不知也。” 康慈贵太妃显然对咸丰帝满腹意见。“他性情不易知”是说咸丰帝的心理不易把握,不好了解,告诫奕要谨慎小心,豁达大度,“勿生嫌疑”。即使发现自己失言了,她仍然倔强地背对咸丰帝一言不发。这里明显地表现了她对咸丰帝的不满。其原因是咸丰帝没有尊她为皇太后。她感到咸丰帝辜负了她的养育之恩。而这一切,奕是不知晓的。

奕没有因咸丰帝的态度而退缩,他仍然固执地为其生母上皇太后的尊号。但直到太妃死时才捕捉到了难得的机会。王闿运记道:“又一日,上问安,入,遇恭王自内而出,上问病如何,王跪,泣言已笃,意待封号以瞑,上但曰:‘哦,哦!’王至军机,遂传旨令具册礼。所司以礼请,上不肯却奏,依而上尊号。遂愠王,令出军机,入上书房,而减杀太后丧仪,皆称遗诏减损之,自此远王,同诸王矣。” 没有得到太后的封号,太妃死不瞑目。奕巧妙地利用这个机会逼迫咸丰帝表态。而处境尴尬的咸丰帝既没说赞成,也没说反对,却只说了个模模糊糊的“哦”,以为搪塞。但乖觉的奕便装聋作哑地利用这个“哦”,再运用军机大臣的权威,传旨让有关人等为太妃上封号,咸丰帝被逼无奈,怕得个不孝的恶名,只好依从了奕的做法,封她为康慈皇太后。因为奕的行为有违咸丰帝的初衷,他很恼恨奕,除减杀太后丧仪外,又处分了奕。《清史稿》记道:“孝静成皇后崩,上责王礼仪疏略,罢军机大臣、宗令、都统,仍在内廷行走,上书房读书。” 这是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的事。兄弟失和,奕被搁置一旁,直到五年后,即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咸丰帝在北逃热河时才又想起了这位有才干有决断的皇弟。

其实,他们之间的矛盾尚不止此,还可以追溯到他们为争得道光帝的宠信而努力表现自己的童年。

道光帝对奕和奕都很宠爱,在传位给谁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很费心思。这主要是:

第一,奕的生母和奕的生母都是他宠爱的妃子。奕的生母钮祜禄氏,24岁时生奕,26岁升为皇贵妃,27岁时立为皇后,即孝全成皇后。但不幸于33岁时突然死去。关于她的死有种种猜测,《清朝野史大观》载:“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崩,事多隐秘。其时孝和皇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亦不敢违命也。故特谥之曰全。宣宗既痛孝全之逝,遂不立他妃嫔之子,而立文宗,以其为孝全行出。” 这段记载透露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即孝全皇后于33岁之死可能是非正常死亡,“事多隐秘”,是说有许多事没有完全披露。同时又说作为婆婆的孝和皇后尚在,“家法森严”,道光帝也“不敢违命”。似乎由于婆媳不和而导致孝全皇后之死。道光帝哀痛孝全皇后之死,而爱屋及乌,遂立孝全皇后之子奕为帝,就顺理成章了。

但奕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也是道光帝的爱妃。两位爱妃,一亡一在,对待两位爱妃的爱子就不免踌躇不决了。

第二,奕和奕各有长短,都是他宠爱的皇子。但

同类推荐
  •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描绘女主人公和三位罗马人交往的过程。这个让世界为之心动的女人不只是一段伟大爱情的完美化身。也是一位身兼多种角色——情人、母亲、战士和女王的不朽传奇。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希腊语意为“种族之光荣”,她比大多数女性更具有女人的气质。也比大多数男性更拥有力量和决心。这个无与伦比的女人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美艳和智慧,保全埃及的独立,重现古老王朝的辉煌。由传记大师艾密尔·鲁特维克创作的这部传记。从古人质朴且细致入微的记录中探寻历史真相,并通过对与女王命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三个罗马男人——恺撒、安东尼和屋大维的描述与分析,厘清克娄巴特拉的生平轨迹。心理活动资料的缺失。
  •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写日记,就是为了提醒自己,要将自己的努力,牢牢的锁定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畴之内。但是有意思的是,他频繁的玩出界,于是他的一生,就变得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起来。终其一生,曾国藩孜孜以求的,是成为一个普通人,斗室书斋,揽月自赏。然而这个人生目标,于他而言太过于艰难了。一旦抵达智慧之颠,再求诸于普通寻常,必然是劳而无功。再没有一条路径,比得上对日记的品评,更易于走入当事人的心中。我们品评曾国藩的日记,追溯他生命中的跌宕起伏,其目的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完美的标范,寻找到人生智慧的真谛。这种对纯净智慧的汲取,不唯具学术上的、思想上的,也包括了丰富我们自己生命价值及意义的必要性。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绍兴名人传略

    绍兴名人传略

    选入本书的传主,包括大禹、勾践、文种、谢安、王叔文、李光、沈炼、姚启圣、邵力子、周恩来十位名人,侧重于政治家系列。从洪荒时代的大禹到20世纪的周恩来,均为历史上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青史留名的人物。本书是绍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 一代谋圣——张良

    一代谋圣——张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乱斗的异世

    乱斗的异世

    五个不同性格的兄弟,千年不遇的轮回,这是怎么回事!天界的错误,会造成人间的怎样的毁灭?五天帝家族、五元素家族,能否力缆狂澜?五族的精英们如何封印住妖魔的恶念?最后,原来只是轮回而已......
  • 泪殇,情魅异世

    泪殇,情魅异世

    【腾讯原创(未央)出品】她是一个因失恋而莫名穿越到异世的孤女,偏在最不相信感情的时候遇上了这个隶属极品祸水的男人,还阴差阳错成了他唯一的小妾,穿越的第一天她便扬言要把这个小三角色扮演到极致,至此命运的车轮开始旋转......“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生活在黑暗、无声世界的盲女海伦.凯勒在老师安妮的帮助下,开始顽强地探求内心的智慧和光明。最终获得了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女子学院的毕业文凭。她投身于慈善事业,不屈不挠地在黑暗中寻求人生的意义,用慈爱的双手拥抱世界。她被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本书讲述了她传奇、美丽的一生。本书是美国当代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这部自传性作品,被世界称为“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 傲雪逍遥剑

    傲雪逍遥剑

    问世间谁人无忧,唯神仙逍遥无忧。白脂雪岭,燕国大司马查仁桂率百余铁骑护送仙剑“五贼”去那极北之国北傲,却不料遇得雪山悍匪偷袭,损兵折将,冥冥之中只得入那北傲冷氏皇陵寻求一线生机。机缘巧合遇得活尸上仙“凌逍”相助,方才脱离险情,而那煞气腾腾的五贼剑有何秘密,这凌逍又是何许人也?一代仙侠的奇事,渐露端倪。书友交流群:97945989
  • 康震品李白

    康震品李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康震教授通过详实的史料、客观的分析,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李白,一个伟大的李白,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李白。在这个诗歌文化逐渐没落的年代,让我们用这种方式向这位永恒的“诗仙”致敬!
  • 盗墓行迹

    盗墓行迹

    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奇异的梦,因为一个意外,老舅把我卷入了一场盗墓的风云之中,五凶护墓并不是结局只是起点,我一直以为,在这个故事里我只是个配角,最后我才知道真正的主角现在才开始。。。作者有话说:这本书整体是按照第一人称的模式写的,我也算是一个盗墓的书迷,但这本书内容胆大、新颖,绝不逊色。里面一切有关历史、人文、地理、以及相关知识等等,均为个人幻想瞎编的,大家看完哈哈一乐就完了,不必深究。
  • 东京喰种之错误的世界

    东京喰种之错误的世界

    这是一个无数喰种存在的世界,这是一个白鸠与喰种命运纠葛,宿命厮杀的错误的世界......。当一名来自中国的喰种到达日本,将会引起怎样的风波呢?24区的存在,青铜树的威胁,还是潜伏在黑暗之中的喰种。当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喰种齐聚东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哈哈哈,CCG也管不过来!(本作背景以re剧情为基础,喜欢的欢迎去追吃货漫画)qq群号:465728480(感兴趣的可以加下,刚刚创的)
  • 灭世之书

    灭世之书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圣裁者

    圣裁者

    康斯坦丁世界,七大天使种族生活的地方,智天使,炽天使,座天使,力天使,月天使,雷天使,堕天使。原本平和的生活因为一名天使的诞生——光天使,米迦勒,而变得有些不安定,上帝将天界的权利交给了米迦勒,自己去寻找未知的创造之力,而这一决定让整个天使一族彻底动荡,堕天使一族在路西法的带领下开始反抗米迦勒的统治,其余种族相继起义。一场战火硝烟之后回归的究竟是和平还是蛰伏,下一纪元的到来是否真的能迎接到希望的曙光。
  • 销售客户沟通

    销售客户沟通

    怎么说才有效,怎么做才有收获,本书告诉你与客户沟通的所有细节和重点,让你轻松搞定大客户、难缠客户、顽固客户,打破销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