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500000003

第3章 品牌(3)

就在世界开始挖掘我们的文化金矿时,令人震惊的是许多中国品牌还在竞相模仿西方。一方面,这可能是对自己文化能否在世界市场中立足缺乏信心;另一方面,中国的设计师在处理中国文化元素的时候似乎总是被限制在一个先入为主的框架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国设计师在将中国元素融入现代方面似乎有更大的自由想象空间。在我看来,由一个香港企业家创立的借鉴中国元素的奢侈品品牌“上海滩”,只是在被一家法国奢侈品品牌收购后才得以发扬光大。

没错,世界都在注视中国和中国文化。我们注意到西方商人正在挖掘我们的文化金矿。我们必须迅速作出反应,认识并利用日益流行的中国文化,打造我们自己的强势中国品牌。

3.鼓励创意

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已经将自己打造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我们建造了世界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基础设施:三峡大坝、青藏铁路等等。我们为自己赢得了“世界工厂”的名誉。我们为世界各地的顶级品牌生产高品质产品,不管是世界最酷的MP3,还是最新潮的时装。要想取得进一步成功,我们必须开始创新,创造那些由我们自己的流行文化支撑的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必须发展创新文化,吸引全球消费者瞩目。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资产至少与资本和固定资产同样重要。内容比硬件更具赢利性。知识和内容都是创新和创意的产物。我们必须要把社会建设在这两个要素之上。我们应该支持音乐、电影、艺术、时装、建筑等产业发展,这些是创意经济的中坚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以人才为基础,而非以低成本竞争的高价值劳动力,使中国经济在未来持续保持竞争力。

瞄准文化张力

品牌如何借用文化冲突为消费者需求搭桥,并让业务蒸蒸日上

钟桥轩 奥美摩托罗拉团队亚太区策划总监

营销企业与品牌经理经常听到“基于事实的管理”或类似的商学院术语,他们以“硬事实”为名,从未停止过对一致表决的追逐。通常来说,在这些公司中,消费者由充满热情的市场调研部门来呈现,重要性可以被该部门很便利地量化排序。即使在简单的小组座谈会的定性调研中,这种“以事实为基础”的企业文化也经常不顾消费者偏好,在两个小时会议之后,举手表决:选方案A还是B,做还是不做?追求“事实”文化的公司,常常无法快速、准确地理解松散多变的消费者文化。在这些公司里,便利性优先于文化,这就意味着他们对消费者的理解常常陷入一叶障目的境地。而那些最强大和最有赢利能力的品牌,正是那些能够顺应文化演变而改变的品牌。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实。

共识文化

市场营销充斥着共识。小组座谈会是为了得到点头认可或举手同意。当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希望座谈会早点结束时,那些在两个小时的会议上没有提出或没有解决的事情就会被放在一边,并最终被遗忘。当时间就是金钱,并且营销投入由季度投资回报能力来衡量时,通常就没有时间进行长期和确定的消费者调研。而参与小组座谈会的营销人员也不会在意调研的发展。消费者趋势与文化研究也很容易因此被束之高阁,因为虽然这“很不错”但“无利可图”。

导致这种思想的另一个原因是追求受众群体最大化的策略(这是由于覆盖面比相关性更重要,以及在较小范围内定义目标受众将必然导致低销量的误导)。在企业缺乏自信的时候,更会简单认为没钱负担探索细分受众的新想法,而焦虑也会导致通用法则,多数人同意的观点是最保险的观点。

但是,共识驱动型营销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往往掩盖了能够对品牌产生重大影响的深层文化冲突。随着经济和社会变化不断前进(或后退),变化无处不在成为唯一真理。变化的元素像冰山一样冲击着未曾改变的现状,在新与旧之间产生许多社会张力。只有那些勇于顺势而动的品牌才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可口可乐--始于爱国主义,回归爱国主义,60年的成长史

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特殊角色,可口可乐与友谊、联盟和国家荣誉等强大信念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联系使得可口可乐在战后20年的美国经济繁荣中快速向前发展。可口可乐成了美国战时与和平时期成就的象征、庆典的符号。

但是,由于有争议的越南战争,美国人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彻底改变。20世纪60年代的自由主义加上越南战争的失利,使战争成为极具争议的话题,与“二战”时期形成鲜明对比。民族主义声誉扫地,并与社会冲突、家庭纠纷以及种族冲突联系了起来。可口可乐与爱国主义长达数十年的不解之缘此时不再令人自豪,反而令人想起仇恨和暴力。

闻风而动,可口可乐也改头换面。1971年,可口可乐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支“基于情感”的电视广告。在广告中,不同种族的人齐聚在一个山顶,合唱“我想请全世界喝可口可乐,让我们一起放声歌唱”。这则广告使可口可乐再次成为欢庆的中心,但其背后的文化语境已经迥然不同。

不管他们是不是有意为之(据说这则广告源于创意团队的直觉,没有任何客户、调研或策划人员参与),他们已经从消费者与饮料之间关系的微观诉求转向更有力的社会诉求。结果是,历经60年沧海桑田,或者正是由于这种变迁,可口可乐仍然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品牌之一。

中国移动--贫穷与数据的和谐

不管是不是出于政治因素,中国移动在全国农村推广电信和移动数据业务如同神来之笔。虽然世界正在变成“平的”(正如托马斯·弗里德曼的名言),但还有很多地方是“圆的”和不平等的。如果从文化角度来看科技对生活方式(文化)的影响,我们可以说,我们的需求、要求和期望在过去10年里发生了深刻变化,因为不管在哪里,我们现在都希望与外部世界保持联系。

但是,更多的信息渠道以及随之而来的观念必然与抗拒变革的文化元素发生冲突。随着科技成为传递新信息的媒介,对某些人来说,它成了反抗那些文化变革抵抗者的象征。中国移动的高端年轻人品牌“M-Zone”成长得如此迅速,是因为它的广告语将信息渠道与年轻人解放的主题联系了起来。西方的嘻哈主题和街头篮球文化将“M-Zone”定位成一个逃脱传统文化的符号。“M-Zone”品牌成为年轻人通向“国际化”生活方式的桥梁,而并不需要公然挑战其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M-Zone”品牌帮助年轻人消除了其对文化独立的向往与孝道方面的冲突,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也因此发展起来。

机会1:激活“有中国特色”的自我表达

西方品牌与文化涌入中国的副产品之一是勾起了对西方自我表达方式的向往。毋庸置疑,这已经发生。而自我表达方式的演进,与西方年轻人相比则更加敏感与个性化。

全球领先的博客流行程度就是明证之一。亚洲的博客密度和频度均居世界首位,而中国又居亚洲首位。

博客为什么会如此流行?解释之一是博客帮助人们在快速变化的中国社会中解决需求冲突。主要的一方面是,年轻人渴望更多的自我表达--寻求更多有效媒介渠道去发现并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受文化影响,人们又谨慎地克制自己宣泄过多的感情。

他们更勇于自我表达,但这与植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文化有些格格不入,最好的方法是将传统巧妙改变后,展现自我。

--《中国青年营销趋势》,《产业观察》

费朗西丝·赫尼(Frances Henie),WGSN,2005年2月6日

中国移动、M-Zone、QQ、MSN以及正在蓬勃发展的Web2.0都证明中国以及亚洲对“个体自我表达”的独特需求。还有什么行业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发展机会?移动电话和软饮料?如果在自我表达得到实现的同时又无须挑战传统价值观和孝道,品牌就可以找到成长之路。

机会2:无须挑战一切的“新女性”

在某些方面,中国及亚洲的社会经济变化在女性生活中呈现得极为明显。在中国以及其他传承儒家思想的亚洲国家,传统观念是“女主内,男主外”。但在有些方面相当快速的开放进程对这些观念形成了挑战。金融服务、法律保护和互联网的出现为现代独立女性提供了基础,而品牌则塑造了女性现代、独立的形象,一个以理想化呈现的或真实或想象的形象。

用20年时间实现的女性全体就业弥合了几个世纪以来男女行为和资源之间的差距。

--《华尔街日报》,2005年5月27日

在国外,变化已经很深刻。在韩国,威士忌一度被看做男人用来控制和虐待女性的工具,如今却用它来做女性化妆品广告。这一次,女性终于有了挑选男人的权利。

但是,女性自我解放的动力与文化中希望维持社会等级的元素产生了冲突:男人与女人,丈夫与妻子,女儿与父亲,以及同事之间。在女性解放的新世界中,文化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变革者与抵抗者依然秉持不同的世界观,珠宝商K Gold将其定位放在两方之间。

还有哪些品牌可以利用这种社会转变呢?时装品牌和酒类品牌?不管是传统派还是变革派,只要品牌有助于(表达)观点,就有得到个别支持和群体接纳的机会。

机会3:开放还是封闭

人们容易形成西方文化正在入侵亚洲的观点。如今在中国各地,婚礼颇具西方风格,新娘在婚礼中身着浪漫的白色婚纱,西装也成了从田间农民到街头时尚人士的日常服饰。不久之前,在紫禁城里还可以喝到星巴克咖啡。

亚洲区域文化融合已经初现端俊,这源于亚洲经济和政治合作,也是组成亚洲认同感的重要部分。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里亚兹·穆罕默德·汗,2005年5月27日

不过,亚洲最近出现了“本土化”回潮,特别是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父母将子女送去私塾(传统的中国小学),而不是常规的现代学校。在转向西医之后,中医又在年轻专业人士中兴起。中国的流行艺术家越来越多地借鉴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周杰伦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应用,就是从古代东方文化,而不是西方文化中借鉴创意的。

哪些品牌已经涉足这个空间?显然是茅台之类的传统产品。然而,本地产红酒和其他饮料是否也能处理开放与传统的关系?中国的运动品牌呢?或者将由一个非常本土化的国际品牌来充当这个先锋?

同类推荐
  • 老子商学院

    老子商学院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时至今日它们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老子没有对企业问题做过具体明确的表达,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才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将老子思怨的精神实质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将东方传统文化与两方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去粗取精,走一条有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之路。
  •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本书重新检阅了人力资源发展(HRD)领域,展示了HRD广阔的研究与应用范围。书中主要针对澳大利亚HRD领域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同时兼顾了国际上HRD的发展状况。本书中HRD的基本含义是“帮助”,帮助个人、小组、团队、部门,以及公共和私立组织机构开发它们的全部潜能。本书通过将“HRM选择”和“IR选择”定义为人力资源发展的主要方式,阐述了一种不同的HRD方法。在采用这种HRD方法时,本书利用了历史、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社会科学文献,涵盖了对公司战略、组织分析和人事管理的理解等诸多内容。
  •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

    有句古话叫“三个臭皮匠,能胜诸葛亮”。然而,三个臭皮匠到底凭什么能够取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呢?难道仅仅是由于臭皮匠的人数多吗?我想肯定不是,因为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去探究其原因,就会明白三个臭皮匠能胜过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
  • 现代市场营销学(第三版)

    现代市场营销学(第三版)

    市场营销已不仅仅是企业的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新的时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服务经济都对市场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营销从内容、范围、层次等方面都要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以市场营销为核心的服务营销时代。
  • 远见:管理决窍

    远见:管理决窍

    所谓“全方位”,在时间主要“竖穷三际”,在空间上要“横遍十方”。对宇宙人生有“全方位”的了解,对世道人情有“全方位”的认识,如此做人处事,方能“全方位”的面面俱到。
热门推荐
  • 得无垢女经

    得无垢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省心

    不省心

    冯小刚导演的最新散文随笔集。全书共八章,讲述拍摄电影过程中不为人知的内幕故事,冯导对家人和好友的真情描述,更有冯导对热点时事的酷辣点评!作者语言极具调侃性,同时又不失深刻和睿智,语言字字珠玑,一句顶一万句!书中穿插大量私家珍藏照片!
  • 伊米花

    伊米花

    国家首富伊家的大小姐伊雪丽与沐家大少爷沐晨风真心相爱起初他们只是一般的朋友,在读小学的时候他们分别去了不同的国家,回国后伊雪丽兴致满满的去找沐晨风,找到后发现沐晨风已经有了女朋友,本以为自己还是可以跟沐晨风做朋友,之后伊雪丽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了沐晨风............
  • 山野小子都市情缘

    山野小子都市情缘

    是杀身祸?还是红颜劫?一个山村野小子,怀揣着让爷爷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在省城打工,不想却阴差阳错的卷入了一场传说中的惊天秘密,在各家的势力角逐中险境环生,在美女明争暗斗里尽享温柔,不乏稀奇古怪的险恶遭遇和暧昧的办公室柔情,花好月将圆,水落即石出,然而他却发现,一切并不那么简单,自己才是……。
  • 岛

    2006年英国第一畅销书,超越《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哈利·波特6》。多年来,阿丽克西斯发觉母亲总是过分守护着自己的过去,不仅掩埋了自己的根,还把上面的泥土踩得结结实实。阿丽克西斯决定打开母亲尘封的过去。她来到爱琴海的布拉卡,登上一座叫斯皮纳龙格的荒凉小岛。这是一处禁地,一处令布拉卡、爱琴海,甚至整个欧洲都谈虎色变的禁地,更是母亲的禁地。禁地打开,一个融合爱恨纠葛的凄凉故事怆然铺展,一曲令整个欧洲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徐徐打开……
  • 偷生

    偷生

    王不准和妻子为了偷生第二个孩子,借住在二表姐秦歌的何宅。何宅的家政工陈月兰受老乡罗凤芝所托,把她所生的男孩乐乐介绍给‘丁克十年’的秦歌收养,遭拒后,王不准热心地帮助乐乐寻找亲生父母,没想到,由罗凤芝怀胎十月生下的乐乐,竟然是大表姐秦画与丈夫文定山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血缘关系的儿子!
  • 延龄故事

    延龄故事

    她衣延龄曾经有一个倾国倾城的母亲,无奈,美人却生不了天仙相貌与她。因为遭到恶人暗算,生母失去了动人的容颜,惨被君王抛弃,甚至想跟衣延龄玉石俱焚。但侥幸被救,原本已是大幸,当她懂事,为了拯救自己的乡土,承父命,生父残忍将她远嫁友国。岂料面容未见,先被休妻。无奈,她只得跟从十五岁的嫡女姐姐入了宫。以为命运就此画上了句号的她,又因一次选妃代嫁,兜兜转转还是成为了他的妻。春宵一夜,少女心酥。当微醉的王掀开面纱,却道出了那句她永不可遗忘的话......
  • 霸道帝君慢慢爱

    霸道帝君慢慢爱

    她,妖魔两界的帝君。他,神仙两界的神君。妖魔与神仙势不两立,她是选择只因一面就对她情根深种的他。还是选择前生未了的情缘。大红的喜袍穿在她身上,却有一种隔世的感觉,红红的盖头遮下冠绝天下的容颜,只是一次做戏,却像真实发生过一样。当她步入礼堂时,脑海中铺天盖地的红色,却化作熊熊烈火,逼得她无处可退。那种被浓烟所造成的窒息感,却让她晕在了礼堂上。这一切的纠缠,究竟是喜是忧。
  • 沙藏

    沙藏

    一本奶奶的老书,让我踏上探险之路,一次又一次的悬疑,让我摸不透前方的路,我叫张忌...我在沙藏中...等你......
  • 花树街下

    花树街下

    花尽歌:“总是在转身的不经意间,心,就倏尔的疼了,那么脆弱的柔软。”莫清秋:“花尽歌,我该拿你怎么办啊……我是那么,那么,那么用力无悔的爱着你。”秦琟傒:“我的父亲,那是个冷血的人,所以他也希望我变成那样的人,他说让我别相信任何人,只可以相信自己。可后来,我竟是连自己也相信不了了,我让自己不要爱上花尽歌,可我爱了,还爱得那么轰轰烈烈,无法抑制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