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3400000019

第19章 庄子哲学的基本课题 (2)

儒家所推崇的唐尧、虞舜的时代,在庄子看来,只是“去性而从于心”,用老子的话来讲,就是“失德而后仁”,是失去道德之后的时代。

儒家以兴仁扬义为治世平乱之道,而在庄子看来,这样一种治世平乱之道,所突出的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推崇。而对于知识的推崇,是一切社会祸乱的根源。

在庄子看来,人一旦有了知识,一旦有了是非观念,他可以干好事,也可以干坏事。而一个人干坏事的机会要比干好事的机会还要多,所以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知识的推崇,正是社会出现混乱的根源。

庄子在《胠箧》篇讲:“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跖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物,是一个强盗,他手下有数千人。有一次跖手下的人问跖:“盗亦有道乎?”意思是,我们做强盗的有没有一定的准则呢?跖回答说,怎么能没有呢?肯定是有的。那么这个道是什么呢?跖回答说:

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眼看去,就知道谁有钱,谁没钱,谁家里有钱,谁家里没有钱。有这样一种能力的人,就是所谓的圣;遇事冲锋在前,这就是勇;撤退时留在最后,这就是义;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遇到突发事件,知道如何应对,这就是智;分赃物的时候,分得很公平,这就是仁。

庄子认为,在强盗内部也奉行着这样一种道德标准。所以儒家所推行的这一套仁义之道,可以给社会带来好处,也可以给社会带来坏处。甚至可以说,带来的社会害处可能比好处还要大。

所以,儒家推行的仁义之道行不通,甚至不应该实行。应该实行什么?应该实行“在宥”。应当使民众自由自在,应当实行宽松的政治政策。

3. 寻求人的精神家园

庄子并不是不知道,他的这一套所谓的方针,在当时也行不通。正像儒家所讲的兴仁扬义,老子所讲的自然无为,墨家所讲的兼爱非攻一样,也不能得以实行。

为什么? 因为当时诸侯逞强,大国称霸,每一个国家都想要称王称霸,你不称王称霸,别人就要欺负你。这是每个国君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孔子那一套、老子那一套、墨子那一套、孟子那一套,包括庄子这一套,在当时都不能实行。

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包括庄子本人,不是没有对于国家治理的基本的策略,但是当时都不能为在世君王所接受。所以孔子周游列国,而四处碰壁。孟子也像孔子一样,也周游列国,也到处宣传自己的思想和学说,但是他们的思想都不能为当时执政者所采用。老子的思想、墨子的思想也一样,也不能被采用。

因为一个当政者当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生存的问题。所以当时受到重用的是法家,是法家那种富国强兵的政策。还有就是兵家的人物,也能够得到重用,因为他们可以直接解决现实的问题。

庄子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庄子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探寻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这一方面。他更为关注的是现实的人,是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

庄子思想和前代及同代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不像老子、孔子、墨子、孟子那样强调社会应当怎么样;也不强调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怎么样。他更强调的是,我们每个人作为个体的生命存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生存;作为个人,我们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应当过什么样的精神生活。

在庄子之前,无论是儒家的孔子、孟子,还是道家的老子,或者是墨家的墨子,或者是法家的韩非子,都只是从整体的意义上探讨人、说明人、把握人,而没有从个体的意义上,从个体生命的意义上,从个体价值、个体安身立命的角度,去关照人、体察人、关心人、把握人。

儒家是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学派,儒家讲人,即使是讲到个人,也绝不是一个单个人,更为重要的是一个社会成员。小而言之,是一个家庭成员,大而言之,是一个社会成员。他的社会责任、社会义务,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儒家强调的是这些。强调一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强调一个人的角色意识,这是儒家思想的特点。

在儒家那里,因为一个人是一个社会成员,在家庭是一个家庭成员,在社会是一个社会成员,所以要尽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由此,一个人往往成为一个符号、一种工具、某一种观念的附属品。

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个人是什么?在父亲面前就是儿子,在儿子面前就是父亲,在学生面前就是老师,在老师面前就是学生。一个人,有各种各样的身份,一个人的这种身份,就限定了一个人,你只能做你这个身份所应该做的事,而不能做你这个身份所不应该做的事。你在老师面前,就要像个学生;你在儿子面前,就要像个父亲。每个人的这种身份,约束着你、限制着你。每个人就像一个演员,时刻扮演着一种社会角色,每天都在演戏,每时每刻都在演戏。

但是,一个人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可以扮演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学生、一个老师,但却唯独不能扮演他自己。我是谁?我是什么?难道一个人就只是这样、那样一种身份吗?难道一个人就只是一个父亲、一个儿子吗?一个人,真正属于自己的是什么?自己的期望?自己的忧虑?自己的痛苦?这一切,对于儒家而言,也许根本就不是问题,也许这些问题根本没有进入儒家的视野。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它所强调的不是这些,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不是一个人的社会义务,不是一个人的历史使命,而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他的精神生活,他的精神家园,以及他的精神灵魂如何安顿的问题。

我是谁?我当然是我父亲的儿子,是我儿子的父亲,我当然是一个老师,我也可以是一个学生,但是,离开了这一切之外,我还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我应该怎么样?我首先应当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父亲,其次才是一个儿子,才是一个老师。如果一个人连人都不是,那么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那么,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一个人应当怎么活着,抱有一种什么样的信念而活着,庄子第一次给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很重要,庄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庄子哲学的根本,形成了庄子哲学的基本倾向。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表现出庄子对于整个人生、整个社会的理解、体察与把握。庄子哲学的特色,也应当从这个角度来把握。如果不能从这个角度把握庄子,那么其他一切问题,都将无从理解、无从把握。

庄子思想的意义,庄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就在于他把一个人不是简单地只是看成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而是把他看成独立的个体,他真正关心的是个体人的生存状态,是个体人的生活方式,是个体人安身立命的寓所。

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在这样一个虽有救世之志,但任何救世之方都无由得施的时代,生灵遭受涂炭,精神飘零而无所安顿,人的生命价值究竟安在?人的精神家园究竟安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成为庄子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观念(2)

    观念(2)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尼采的幸福哲学

    尼采的幸福哲学

    这是一本能够引导读者开心、幸福生活的读物。作者在研习尼采思想的基础上,从改变自己、丢掉坏情绪、寻找爱、享受当下、正确交友、懂得舍弃等八个方面总结出了尼采在“经营幸福人生”上的精髓和感悟,给生活中常感到浮躁、压力巨大、不快乐的人们以指导。本书可以引导我们改变自己的心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卸下压力和负担……从而让喜悦永驻心间,活出自己的精彩,拥有幸福的人生。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人被称作能思考的存在者,确实如此。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就包含在思中。作为理性的动物,人必须是能思的——假如他真想思的话。可是,情况也许会是这样:他想思,却不能思。更有甚者,当他想思时,由于所欲太多,反而所思甚少。人是在具有去思的可能性的意义上是能思的,但光有这种可能性还不能保证我们能思……
热门推荐
  • 英魂降临

    英魂降临

    庭前风雨落,园中花衬叶。淡看江湖刀剑飘,一泓美人笑。
  • 我们的流年是道暖伤

    我们的流年是道暖伤

    念念不忘的始终是高中那段时光。????时间就这样匆匆流走了。曾无数次幻想的所谓未来,即现在,依然在试卷练习册里奋斗。一年四季变幻无常,人生岂不如此。当初那个内向敏感的十五岁女生,鼓起一点点勇气,交到两个高中三年时光里最好的朋友。然后一起经历人生最初的腥风血雨。如今已踏入十八岁的这片长满更多荆棘与玫瑰花的世界,带着结痂的伤疤,奔赴下一场相遇。其实时间的河很长很长,只是人生,太短而已。相信自己,因为你,才是你自己的救世主。
  • 穿越男修仙

    穿越男修仙

    修仙大陆上从此多了一个手上拿古神器麒麟刀的少年对抗神界统治者.凭着必胜的心一路上过关斩将。
  • 湘西蛊事

    湘西蛊事

    赶尸、放蛊、辰州符乃湘西三大古谜,然而比之玄之又玄、秘之又秘的便是巫傩,原住民族中的生老、饮食、出入、婚嫁、祈福、传说、等等都与这两个字有关,身为湘西大巫傩仅剩的唯一传人,我想带你进入一个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奇妙世界。
  • 金丹真一论

    金丹真一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千骨之苦尽甘来

    花千骨之苦尽甘来

    本小说主要讲述了花千骨转世后与白子画等人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看画骨的爱恨情仇
  • 屠魂

    屠魂

    屠魂现世破苍穹屠尽天下奸佞人看一代牛人如何踏上异世巅峰书友群:499011024
  • 生前路

    生前路

    生前路这条路,一旦踏上,唯有死亡,才是解脱。
  • 末日豪杰录

    末日豪杰录

    平行宇宙中,某个世界‘审判日’之后的故事。笔者潇三十郎,自称‘未来学预测者’,时不时的就能梦到一点最近会发生的事情。这本书的灵感来自笔者一个非常奇怪又真实的梦。‘脑波机铠’和安装了‘微聚变引擎’的单兵摩托之类的东西,反复在梦中出现了数次。究竟是真是假,笔者自己也搞不清楚了。由于是梦中得到的灵感,所以每次读自己的故事都有神奇的催眠效果,笔者自己也很无奈。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笔者希望自己长寿,能够在近未来一睹自己梦的真假。
  • 愿尘

    愿尘

    有些人的江湖是快意恩仇的潇洒一笑;有些人的江湖是你侬我侬的花田月下;有些人的江湖是义薄云天的兄弟情深;而远尘的江湖,却是一条长得没有尽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