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3400000034

第34章 庄子齐物论 (2)

齐万物,齐生死,并非为齐而齐。齐与不齐,是人的一种观点与态度,物本身并不受这种观点与态度的影响。并非以道观物,物由此而就化归为一;以道观生死,生亦即是死,死亦即是生。齐物论,只是要高扬一种精神——一种豁达、舒放、淡泊、旷然的精神。

通过“齐物”,最后所达到的境界,就是《齐物论》所讲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就是《天下》篇所讲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独”,就是独往独来之“独”;“独”,就是独立而特行。天地间只有一个我,我行走于天地之间,我可以放得下一切,我可以以超然、达观的态度面对一切,迎接一切。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是精神高度自主的境界,也是精神高度自由的境界。这正是庄子的人生追求,也是庄子的人生境界。

庄子追求的人生就是自然、自在、自由、自性的人生。这种人生,就是庄子所讲的“逍遥”,就是“逍遥游”的人生。《庄子》书的第一篇是《逍遥游》,第二篇是《齐物论》。《逍遥游》追求的是一种人生境界,《齐物论》是达到这种境界的一个途径。

2. 心斋与坐忘

庄子讲齐物,也讲“心斋”与“坐忘”。什么是“心斋”?庄子在《人间世》篇讲: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若一志”,即专一你的志趣、志向;“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即不要用你的耳朵去听,而要用你的心去听,也就是要全身心地去听。然而心有好恶、利害的思量,听的时候还要去除这种种思量,所以“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里所谓的“气”,就是虚。虚心,保守心性的虚静空灵,就是心斋。

心斋的要义在于涤除物欲之心,只有涤除物欲之心,才能保守心性的虚静空灵;只有保守心性的虚静空灵,才能做到“游心”,才能维持心灵的自由与自在。

《庄子》书中讲到一个故事,宋元君请画师绘画,来了很多的画师。多数画师因奉命为国君画图,内心都非常紧张。他们各就各位,显得十分拘谨。只有一位画师与众人不同,他来得最迟,显得十分安闲自在。见国君本来是要急步而趋的,他却仍然慢慢吞吞;接受国君揖让之礼也不急于就位。回到住所,更是赤身盘腿而坐。总之,这位画师很不拘于礼节。但正是由于这样,宋元君因此而判定他是真正能画好的画师,因为这位画师将非誉巧拙、功名利禄等外在因素统统置之度外,真正做到了“心斋”,做到了心境之虚静空明。

心斋之外,庄子还讲到坐忘。何谓坐忘?《大宗师》篇讲: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坐忘之忘,非一般之忘,而是大忘,是忘乎所以,既忘乎身外之物,也忘乎自己之身。

“忘”,在庄子哲学中有突出的地位。庄子非常推崇两种精神,一是“游”的精神,二是“忘”的精神。“游”不仅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境界,而“忘”则是达到这种境界的重要途径。“游”一字,在《庄子》一书中出现了一百一十三次,“忘”一字,出现了八十七次。

忘,不是遗忘,不是放失,而是放弃,是超越,是无所牵挂。《达生》篇讲:

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

一个人穿着鞋子,但是却没有感觉到自己穿着鞋子,也就是自己的脚没有任何不舒适的感觉,这就是最好的感觉,这就是“忘足”。能够“忘足”,这样的鞋子就是最好的鞋子,就是最适合的鞋子。腰里系着带子,但是并没有感觉到腰里系着带子,这也是最舒适的感觉,这就是“忘要”。能够“忘要”,这样的带子就是最好的带子。一个人不以是非观念衡定一切,不强执事物之间的大小、多少、美丑、好坏这样的差别,这就是“忘是非”。而“忘是非”,是“心之适”,是人的精神的最好状态。

有其忘,才能达其适,达适是以忘为途径的。《大宗师》篇讲: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两条被冲上岸的小鱼,通过相濡以沫来苟延残喘,这是万般无奈的办法,并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也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最好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是“相忘于江湖”。

忘的前提是自给而自足,自足才能自由。庄子追求自由,自由即是逍遥。而逍遥则根于“无待”。“无待”就是没有对于他物的依赖性。

与忘相关的还有所谓的“丧”。《齐物论》借用南郭子綦的话说:“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何谓“吾丧我”?中国的语言很丰富,“吾”也是我,“我”也是我。但是,这里讲“吾丧我”,而不能叫“我丧吾”。

“吾”是一般意义上的“我”,是一个普遍的、一般的第一人称的称谓。“吾”,简单来讲就是一个代词。“我”则不同,讲到“我”的时候,这个“我”是一个具体的人,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是一个不同于他人的一个存在。我有我的爱好,我有我的追求,我有我的烦恼,我有我的苦闷,这才是一个具体的“我”,一个真正的“我”。

南郭子綦说:“今者吾丧我。”今天的我不再是一个个体的我,我放下了我的那些熬煎、烦闷、忧虑、忧伤,这一切我全然放下了。我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我不知道我叫什么,也不知道我从哪里来,要干什么。这是一种放松,是一种自由,是一种自在。这是一种精神的解脱,更是一种精神的解放。

通过“心斋”,通过“坐忘”,通过“丧”,最后所达到的境界,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也就是“逍遥游”的境界。这就是庄子追求的人生境界——一种自然、自在而又自由的境界,一种恬淡而又悦适的境界。

庄子哲学对后世产生了非常重大和深远的影响,魏晋风度所推崇的,不是别的,正是庄子的精神。在魏晋时代,庄子的影响甚至无人可比,庄子的影响比老子的还要大。但是,庄子哲学在近代却受到了强烈的批评,常被人冠以混世主义、滑世主义的恶名。其实,庄子并不是一个混世主义者,而是一个愤世嫉俗者。庄子讲“齐物”,讲“心斋”,并不是为了“齐物”而“齐物”,为了“心斋”而“心斋”,而是为了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自在,为了保守心性的宁静与淡泊。“齐物”、“心斋”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可以看出,庄子所倡导的是一种自由而恬淡的精神生活,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与自主,所强烈反对的是物对于人的凌辱、摧残与统治。

就此而言,庄子哲学也许少有现代意义,这也正是庄子哲学在20世纪60年代遭到强烈批判的根本原因。但也正因为此,庄子哲学具有重要的后现代意义。

在这样一个文明与自然、人与物、情欲与性灵日益紧张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人们日益关注个体精神生活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人们对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必须做出深刻反省的时代,庄子及其哲学,也许比中国哲学史上其他任何人及其哲学都更有意义。

附录一 《史记?老子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附录二 《史记?庄子传》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同类推荐
  •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生命的原欲总是与其实现的结果有距离。于是,这便有了我们生命中“我能够”与“我应该”的矛盾体验,这种体验常常把自我置于“两难境地”。……为此,每个生命个体对自身智性与德性关系的觉知就成为了生命存在的首要问题。
  • 老子心解

    老子心解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乏一些思想高超的圣贤对它加以批注,但是印度哲学家奥修所讲的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讲法是原创的,不论你对道德经是否曾经研究过,奥修所讲的必定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热门推荐
  • 天选之繁荒

    天选之繁荒

    高材理科生龙豪游戏异界之旅。这世界在我眼里原为三级有着完美的秩序与铁律。我就要凝视它们…骤然众象幻变…我看见东方的亡灵在辛达魔旗帜之下逐渐统一,日益强盛。它们组成尸潮之海欲吞食卡洛迪大陆;我看见南方的兽人变得躁动不安,冶制战斧兽甲组建军队…它们将用无尽的怒火焚烧卡洛迪大陆;我看见外强中干的北斗、日落西山的南盟面对尸潮,兽人无不不知所措;我看见昔日的城堡变成残壁,村庄变成废墟,种种美好不复存在…无数的硝烟战火、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们需要勇敢的战士,无畏的英雄,英明的君王,来拯救他们,引领他们击败敌人重建辉煌。我听见他们在高呼我的名字,在歌颂我的功德,在记载我史诗般的事迹——是的,必将如此。
  • 追风少年追爱

    追风少年追爱

    你为什么是精英,因为你的父亲是精英。夏玲,上海前财政局局长夏翼的大女儿,25岁哈佛大学毕业,拿到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精通英文和法文,一口流利的英文常常让人怀疑她是在外国长大,钢琴八级水平,小学、中学、高中连续获得上海市钢琴大赛第一名。夏玲婴儿肥的酒窝开出了一点笑,半含羞涩,她和耿思涵双双躺在草坪上,她的脸对着耿思涵的脸。也许终究是不好意思,夏玲从耿思涵身上爬了起来,坐在力草坪上,她的脸远离耿思涵的脸,腰却没有动,像一个圆规张开了两只脚一样,画了一个90°的圆。
  • 妖卿

    妖卿

    妖魔鬼怪,同是天地自然衍生之物。妖:非人,物的精灵魔:人,非人道鬼:死人,人灵怪:人非人,物非物其中力量最强大的莫过于妖魔,妖聚集天地之灵气,魔由自然最高生物之灵气魔化而成。因信仰不同而矛盾不断,最后矛盾激发,战况惨烈。因此一站,妖魔损失严重,元气大伤。恐后继无人,继而纷纷往其他时空送族人,两族都知对方继承人送往异时空,展开一次次激烈的对决。一个普通的时空,出生了一些不平凡的人,身怀绝技的他们最后还是陨落,魂力四散,为了找回魂力,来回不停的穿越时空,历经各种人生,见识到千奇百怪的人和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破天生化

    破天生化

    杀杀杀!杀光一切威胁你的变异体!保护,保护一切值得你保护的同伴!在昏沉的天空下,当你有了力量,你就是王者!
  • 孤仙途

    孤仙途

    仙道孤独。当你走到最后,当你实现长生,回过头时,亲人朋友是否还在。这是一个凡人少年一个走在修仙路上的故事。敬请审阅。
  • 修炼死亡

    修炼死亡

    张麟在爷爷家发现几卷玉简,这几卷玉简改变了他的一生……
  • 北冥神剑

    北冥神剑

    一代宗师池远山的奇遇,轻狂少主池中天的江湖豪情,为何武林再起风云,年轻豪侠池中天在阴谋和各种纠葛的感情里力挽狂澜,步步惊心揭开惊世秘密,北冥一剑破江湖。
  • 我的屠宰我的班

    我的屠宰我的班

    你吃过牛肉么?你涮过火锅,吃过煎肉么?如果你吃过大排档撸过串子,那么你知道这些牛肉是怎样来的么?今天,我就讲这样一个故事给你,一个真正的关于“血”和“刀”,“情”和“泪”的故事!你一定要耐心听我说给你听,这个故事发生在1999年,那年我才刚刚毕业……
  • 夜狂邪尊

    夜狂邪尊

    ‘死神’由于误打误撞继承神位传承穿越到了神月大陆成了东方家族的天才二小姐。传说东方二小姐挥霍无度,自以为是,仗着天才的天赋无法无天。但虚伪的面具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绝世风华。传说嗜血暗帝最讨厌女人,敢靠近他的哪怕是母苍蝇都没有。可在某一天他却娶了一个女子,惊呆了全大陆。东方夜狂听着这些传言已经无语至极,说好的讨厌女人呢?怎么对着她就是一番吃干抹净!看着身旁神似某人的儿子,她只能捂脸。这算什么事嘛!一对一结局,爽文无虐,男女主各种强!亮瞎全大陆的眼!
  • 倒叙时光

    倒叙时光

    热恋后处于悲伤状态的林以凉找不到出口,在周延和唯安之间兜兜转转,本以为悲伤以此为寄,却发现了另一个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