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3400000033

第33章 庄子齐物论 (1)

内容提要:

在庄子看来,天下一切事物,本无是非大小这样的差别,彼此、是非,都只具有相对的性质,而不具有绝对的意义。由此,庄子讲“齐物”,讲“心斋”。“齐物”是一种心理态度,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庄子追求的人生,就是自然、自在、自由、自性的人生,就是“逍遥游”的人生。

讲到庄子,肯定会提到庄子的《齐物论》。《齐物论》是《庄子》的一个篇名,“齐物论”这三个字,应当作何理解?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齐物论”,有各种各样的关于物的理论,庄子要齐化各种各样的物论;第二种理解是“齐物之论”,在庄子看来,天下所有的物都可以把它看齐,都可以用同一的观点、同一的态度来对待它。我更倾向于第二种理解。

1. 以道观物

在庄子看来,天下一切事物,本无是非大小这样的差分,因为我们人有了“成心”,也就是有了主观上的偏见,所以才显示出差别来。

庄子在《齐物论》中讲:“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今日适越而昔至”是《庄子?天下》篇中提到的一个辩题。一位中原地区的人今天出发去越国,可是昨天就已经到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古代交通不便,要从中原地区到越国,可能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庄子借用这句话,想要说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偏心、没有成见,就不可能有是非的观念。

庄子在《齐物论》里还讲: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道隐于小成”,“小成”即是小的成就。才有一点点小的成就,但却自以为把握了大道,自以为很了不起,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清楚、什么都明白。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可怕的事。不知道自己无知,是最大的无知。

因为有了“小成”,因为自以为自己发现了真理,自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因为有了是非的观念,所以,总是“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总是肯定自己的观点,而否定对方的观点,总是肯定对方所否定的,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所以,是非观念既是因,又是果。因为有是非的观念,总认为自己对,他人错,总是肯定自己而否定他人,这就又产生了新的是与非。

而真实状态又如何呢?在庄子看来,事物本无所谓是与非,本无所谓对与不对。是与非、对与不对都是具体的,是相对于具体的人或物而言的,是具体的人对具体的物的一种态度。用庄子的话来讲,就是: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一个事物刚产生就开始走向死亡,旧事物的死亡也预示着新事物的产生。人一生下来,就开始走向死亡,我们离死亡只能是越来越近,而不可能是越来越远。在每个人的机体里,不断有新的细胞生成,也不断有细胞老化,不断有细胞死去。“方生方死”,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生。正因为不断有细胞在老化、死去,才会有新的细胞不断地出现,不断地生成。这就是新陈代谢。

彼与此、是与非、生与死、可与不可,都是相比较、相对待而言的。有彼才有此,有是才有非,有生才有死,有可才有不可,有肯定才有否定,有所肯定,必然就有所否定。所以,彼此、是非、生死、可与不可,都只具有相对的性质,而不具有绝对的意义。一个事物从一方面看是此,从另一方面看则是彼;从一方面看是是,从另一方面看则是非;从一方面来看是可,从另一方面来看则是不可。所以,此也可以说是彼,是也可以说是非。彼有一是一非,此也有一是一非。

但是,如果从超越彼此对立的立场来看,如果从天道的观点来看,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差别。“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彼此俱无,无以为对,无可无不可,这就是所谓的“齐物”,这就是道的根本。

庄子在《秋水》篇讲: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以道观之,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一样的,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如果从某一物的立场来看,每一物都以自己为贵,都以他物为贱,都自贵而相贱,但事物本身原本没有什么贵与贱。天下任何一种事物,都有比其更贱的东西,都有比其更贵的东西。因其所贵而贵之,则万物莫不贵;因其所贱而贱之,则万物莫不贱。同样的道理,天下任何一种事物,都有比其更小的东西,也都有比其更大的东西。所以,“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齐物论》讲: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里讲的“大山”,就是泰山。泰山当然很大了,但泰山在整个宇宙之间,也算不了什么,比起整个宇宙来,泰山就小了。“秋毫之末”,指秋天的时候动物身上的毛发,这当然很小了,但是还有比它更小的东西存在,比如说肉眼看不见的细胞、细菌,因为有比它更小的东西存在,比较起来,秋毫之末也就不小了,也可以说是大。殇子当然是夭,是短命的,但是还有比殇子更为短命的,比如细菌,其生命只有几个小时。殇子比起细菌,也不能算作短命。相传彭祖活了八百岁,这当然是传说。八百岁当然可以说是长寿了。但八百年在宇宙之间,又算得了什么?八百岁比起海龟的三千岁,比起黄帝陵有五千多年树龄的“黄帝手植柏”,也不算长寿。

《德充符》篇讲: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从事物的差异上来讲,若执意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那么,肝胆的距离就像楚国与越国的距离那么大;如果从事物的共同性上来讲,若突出事物的共同性,那么,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同的,都是一致的。

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强调马与白马之间的差异。庄子则持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庄子在《齐物论》篇讲: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公孙龙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庄子则突出事物之间的相同。马是马,牛也是马,羊也是马,它们都是动物。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也是马,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马,“万物一马也”。

庄子为什么要持这样一种态度?他是要让我们把人世间的这些是是非非、大小之辨、同异之争,都看得更开一些,应当以一种超越、达观的态度面对人世间的一切纷争。

庄子在《秋水》篇讲:

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井底之蛙有其空间上的局限性,夏天的小虫有其时间上的局限性,普通人有其成见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都是应当被打破的。人们往往纠缠于事物的大小、美丑、是非、曲直,但如果从更高的程度来看,这一切争执本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则阳》篇讲: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一个国家在天地之间犹如蜗牛般大小。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如置于天地之间,就如居于蜗牛左角者与右角者之间的争斗。国与国尚且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又算得了什么?

庄子高扬的是对于事物超越的立场,是对于事物达观的态度。庄子在《齐物论》篇讲: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人的认识水平,可以分为四种境界,一是“有是非”,二是“有封”,三是“有物”,四是“未始有物”。道无所不在,道者混冥弥漫而不可以复加。由道而观,“未始有物”;知“未始有物”,也就是知道,这是第一等境界。物由道而生,道无限,物也无限。知物没有极限,没有分别,这是第二等境界。物由道而生,作为群体,物没有界限;而作为个体,物则“有封”,也就是有区别,有差异。知物“有封”,也就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此为第三等境界。“有封”还只是个别的局限性,“有是非”则是全面的局限性,也就是所谓的“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也就是对立的双方各执一端而不及其余。知“有是非”,强调事物的是与非,这是第四等境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其至就是“以为未始有物”。“未始有物”,并非真的没有物,并非真的否认事物的存在,而是不“以物观之”,以“齐物”的态度对待事物。

“齐物”是人的观点、态度,亦是人的精神境界。齐物所要达到的,并非闭上眼睛而齐物,而是张扬一种挥洒自如的精神。

同类推荐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孔孟之说—孟子说处世

    孔孟之说—孟子说处世

    孟子,被后人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是《孔子说为人》的姊妹篇,作者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潜心修炼,联系现实,采撷了一些对人生具有指导意义和警惕句进行哲理性阐述,富含诸多的自我修炼的法门和为人处世的智慧。本书作者在阐述先哲慧语时,谨慎而又随性所致文中哲理性语言读之如醍醐灌顶,古今中外故事巧妙穿插,让你读来恍若与密友窃窃私语,与挚友亲切交谈,于随意中获益匪浅。
  •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2000多年来,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却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想到了《道德经》。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疾病的良方。
  •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何许人也?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本小书正是要介绍他的思想、生平与著作,提供一个逻辑清晰而又不失笑点的全面视角,把漫画与哲学、幽默感与整合概括的学术精神相结合,通过其现实性来展现这位反资本主义理论巨匠的思想。马克思长久不衰的名气正是来自于他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危机的阐释。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下去,在本书中我们将读到有关资本的侦探小说——《追忆逝水价值》。我们还将重新追踪资本积累的机制,直到洞悉商品拜物教的秘密。本书既是一份备忘录,也是一堂导论课程,同时还是一本趣味读物,本书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工具箱。
热门推荐
  • 大晋之皇

    大晋之皇

    一个常常酒后失忆的中年男子,终于在一次大醉后假死而坠入阴间,却因为大闹森罗殿,骂阎王,打判官,而遭到报复,去到了一千多年前的朝代,当了个最悲惨的白痴皇帝,整日里提心吊胆,在权势中艰难求存,勾心斗角,只想捡一条命,寻觅回家的道路,再次享受家人的拥抱。
  • 悦己,是一种态度:像香奈儿一样做女人

    悦己,是一种态度:像香奈儿一样做女人

    《悦己是一种态度:像香奈儿一样做女人》从性格、爱情、工作、生活等方面告诉读者如何像香奈儿一样做女人。
  • 思君曲

    思君曲

    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救了我一命,我说:为了报恩,我以身相许吧!他只笑了笑。第二次见到他时,他又救了我一命,我说:这次我还是以身相许吧!他沉默不语。第三次见到他时,他再次救了我一命,我说:这次,无论如何,你就把我娶了吧!他说:我不喜欢你他怎么可能不喜欢我呢,一而再再而三的救我,那是缘分啊!鬼才会信他的话。我爱上了他,今生就认定了他。他叫我滚,我又不是轮子。他叫我死,那...............我死给他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 不能放手的爱

    不能放手的爱

    分手的当天居然遭遇表白,激情澎湃的爱恋后,是误会重重。再遇已为人妻,可是他们的纠葛还没有完.......
  • 炼体成神决

    炼体成神决

    他,是一个不能修练当今世界道术、剑决的特殊体质——死魂神体。无意中得到了远古大劫前的修练功法——炼体成神决。摆脱障碍,克服困难,一步步走向成神的巅峰!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作品书名:总裁你好

    作品书名:总裁你好

    测试发书独家首发测试发书独家首发测试发书独家首发测试发书独家首发作品简介:作品简介:作品简介:
  • 回首的相思(残心缘之三)

    回首的相思(残心缘之三)

    主人谈绍宇是个风度翩翩的男子,紫筑是他爱妻的芳名。谈绍宇和韩紫筑原是一对欢喜小情人,她嫌他桃花眼勾魂勾到眼抽筋,他则嫌她“铁沙掌”抢钱抢到手软,两人针锋相对听在别人耳里尽是打情骂俏!可美好却……
  • 废材重生:本宫只娶不嫁

    废材重生:本宫只娶不嫁

    “景儿,嫁给我可好?倾尽天下换你一世相伴”“倾尽天下又如何?她爱的还不一定会是你”秋景“本宫只娶不嫁!”
  • 夜空学院

    夜空学院

    一个人创造了一所夜空学院,他就叫夜空,独自站在高楼上凝视着一个个的认真的学生。不禁笑了笑。可以说这所学校是天堂,也可以说是地狱。科技可以说达到顶级,无一不想争霸学校第二的地位。神秘的学校还有很多未知的秘密。夜空还创建了宇宙特型战,他一无所有,他创建学院,他镇守人间界,他最后统治了整个宇宙,统治平行空间,统治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和宇宙共永生。最后才知道,他的统治是多么的………………………………【qq群:313146347】(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