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5500000039

第39章 庞约翰的汇丰版图:中国大业【下】(2)

2005年5月9日【星期一】一早,汇丰控股旗下的汇丰保险宣布,已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签订协议,待有关条件达成后,以81.04亿港元的代价,增持平安保险已发行股本的9.91%。汇丰保险增持股份购自中国平安另两家外资战略投资者--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收购价为每股13.2港元,较平安股票上一交易日【5月6日,星期五】的收市价格溢价9%。

8月31日,收购正式完成。在协议条款的许可下,汇丰保险将收购平安保险股份的权利转让给汇丰银行。由汇丰银行按每股13.2港元的价格,向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共购入6.1亿股平安保险股份。

这是汇丰对平安的第三次投资。加上前两次,汇丰对平安的投资总额达144亿港元。汇丰控股所持中国平安保险股权已达19.9%。对此,汇丰集团主席庞约翰说:“此次计划扩大在平安保险的投资,表明我们对中国长远前景深具信心。我们对中国内地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乐观,并相信平安凭借所具备的优势,将能从保险业的发展中得益。我们期望与平安进一步拓展伙伴关系,日后有更紧密的合作。”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则在此次交易声明中特别表示,期望与汇丰继续加深合作。平安需要学习汇丰的标准和效率。

在发展迅速的中国保险市场中,平安稳坐第二把交椅。从1992年友邦保险进入中国开始,觊觎中国保险市场已久的国际保险巨头纷纷进入。到2004年6月,中国内地的61家保险公司中,有37家是独资或中外合资保险公司。2004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年“保护期”结束,这些外资保险公司不再面临经营地域和业务品种的限制,因而接连发力,纷纷成立新的分公司和推出新业务,使人寿保险市场的竞争迅速升温。但汇丰并没有单纯靠组建合资保险公司发展,而是展开并购财技快速打入了中国市场。

通过三次投资平安,汇丰集团一跃成为中国内地的外资保险龙头。数据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的寿险市场份额占有率达16.9%,居全国第二位。汇丰集团通过平安保险间接享受到中国内地寿险市场份额的3.36%,远远高于外资在华最大保险公司友邦保险1.5%的份额。

汇丰在平安的投资收益,除股价增值和承销收入外,还分享着平安保险每年的利润。平安保险2005年中期的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净利润达2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3%。其中,核心业务寿险实现净利润18.68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5.2%,寿险净利润占集团整体净利润的83%。

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汇丰连续三次收购或增持平安股权,创造了外资在中国金融界罕见的“汇丰速度”。

有评论者认为,汇丰对中国的抱负有可能使多年来谋划“大金融”梦想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有一天变成汇丰的一颗棋子。对汇丰来说,并购财技的熟练运用是其全球扩张的一大法宝,而且多半是全面收购。对美国利宝银行和法国商业银行一次性“鲸吞”不论,美国海丰银行和英国米特兰银行都是经过多年“蚕食”而来。

不过,更多的人相信,得出这个结论显然为时过早,它取决于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与平安保险在“大金融”的道路上究竟能走多远、能做多大。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保险业和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平安集团同样在为打造“百年老店”而雄心勃勃。

汇丰集团在中国保险市场志向远大,近年来表现尤其活跃。对善于利用并购进行扩张、同时有极强整合能力的汇丰来说,其本身业务的持续扩大,加上适时收购,在日益开放和潜力巨大的中国保险市场上,汇丰怀抱的大志或许才刚开始显露。

2004年2月19日,由福建亚洲银行更名的平安银行正式成立。2005年7月5日,平安银行总部由福州迁至上海。2007年2月16日,汇丰宣布,已签协议将所持平安银行27%的股权售予深圳市商业银行。深商行89.36%的股权由平安集团持有。

2007年2月28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在香港交易所发布公告称,中国平安拥有89.36%权益的深圳市商业银行完成对平安银行100%股权的收购。3月1日,中国平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在香港上市近3年后成功回归A股,中国平安发行11.5亿股,发行价为33.8元/股,创下全球最大保险公司IPO纪录。同一天,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获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资产管理牌照。2010年5月,中国平安完成以换股方式收购新桥所持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17%股权的交易,持有深发展股权升至21.4%。此外,中国平安还计划进一步增持深发展9%的股权。平安由保险而银行、资产管理等,目前正加速前进,全力将自己打造成实力强大的金融航母。

由汇丰与国民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各占50%股权合资成立的汇丰人寿保险于2009年8月在上海成立。

4 恒生发力:17亿入股“兴业”

2003年12月,中国内地最大银行并购纪录再度刷新。汇丰持有62.5%股权的香港恒生银行,正是并购的主角之一。

12月17日,恒生银行宣布,以每股2.7元购入总部设在福州的兴业银行6.39亿股新股,共17.26亿元入股兴业银行15.98%的股权,从而成为当时单一外资银行持有内地银行股权最多的银行。

除恒生银行之外,兴业银行引入的另两名外资股东--国际金融公司【IFC】和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GIC】,分别购入1.59亿股和1.99亿股,占扩大后股本的4%和5%。根据协议,外方投资者入股兴业后,将在信用卡和消费信贷等业务方面展开合作,并在将来有关法规许可及获得批准时,成立合资公司。

1988年成立的兴业银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在全国有超过240个营业机构。福建省政府作为银行的最大股东,持有该行34%的股份。截至2002年年底,兴业银行根据国际会计标准计算,总资产??1896.6亿元,全年纯利8.9亿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市场逐步对外资开放。与汇丰一样,恒生银行采取了收购股权和加快自身发展的“双面策略”,进入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此次入股兴业,正如时任恒生银行行政总裁的郑海泉所说:“让恒生更能掌握内地金融市场开放的商机,是恒生致力拓展内地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此之前,恒生银行已在中国内地深耕细作近20年。1985年,恒生银行在毗邻香港的深圳开设了内地首家代表处,为拓展内地市场建立起第一个据点。随后,除了在北京设立机构外,恒生投入巨资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福建沿海一带的发达城市展开经营。至2006年5月庞约翰结束汇丰大班的任期时,汇丰控股旗下的恒生已在中国内地设立了6个分行、5个支行和两个办事处。当时,恒生表示,会加快扩展内地网络,未来3年计划投资超过十亿港元,将内地的业务据点增加至30个以上。随后,恒生银行在内地的发展步伐加快。

2007年2月27日,恒生银行发布筹建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公告。这家由恒生独资设立的法人银行,在上海注册,由其在中国内地的分行改制而成。5月28日,恒生银行【中国】正式开业。至此,恒生银行在中国内地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恒生银行在内地的分行还处在投资期,其在内地的盈利目前主要来自兴业银行。2007年2月5日,兴业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首日以22.18元收盘。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恒生银行所持兴业银行股份市值达141.73亿元,较入股成本约增加124亿元,3年间演绎了一个百亿财富的增值神话。

5 战上海:嵌入交通银行

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的征途中,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先后提出了自己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计划,并一直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但在通往上市的跑道上,交通银行顺利地拔得头筹,虽然它比预定的上市时间表推后了不少。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时,正值招股募集资金低潮,当其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极不如人意时,交通银行的IPO却广受欢迎、热涌香江……

这一切多少与汇丰银行的参与有关。

2004年8月6日,人民大会堂,汇丰银行与交通银行的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中国银行史上新的最大并购案在高调中完成。交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喜形于色,专门从伦敦赶来北京的庞约翰同样笑容绽放。

根据协议,汇丰银行入股当时中国最大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入股比例达19.9%,持有77.75亿股,投入资金17.47亿美元【人民币144.61亿元】,成为仅次于财政部的交通银行第二大股东。当天,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中南海接见庞约翰一行时表示:两家银行的战略合作,既有利于交通银行的整体改革和长远发展,为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提供示范效应,又有利于汇丰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是一项“双赢”的合作。

直到这时,主持具体谈判工作的汇丰银行主席艾尔敦才长长地舒了口气。他心里清楚,获得交通银行股权的过程是多么不容易。当2005年6月艾尔敦退休前夕回顾自己37年的汇丰生涯时,他甚至认为入股交通银行的谈判是其一生中遇到的最艰辛的事情之一,当然也是最欣慰的事情之一。

交通银行在对外“招亲”的过程中,很早就接触了一些重量级的跨国银行。国际金融巨头钟情于交通银行、并与交通银行谈判入股的新闻不时传出。还在2001年汇丰收购上海银行8%的股权时,其主要竞争对手--美国花旗银行就在同交通银行进行初步谈判,准备购入交通银行15%的股份。但是,2003年年初,花旗银行宣布获得中国政府批准,收购拥有上海外滩老汇丰银行大楼的浦东发展银行4.62%的股权,成为这家银行的第四大股东,同时花旗有权在2006~2008年增持浦发银行股权至24.9%。

到2003年下半年,进入正式谈判阶段之时,坐在交通银行对面的是两家英资银行--汇丰与渣打。这年12月,中国银监会宣布,单个外资机构入股中资银行的比例由原来规定的15%提高至20%。无疑,这对想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汇丰等外资银行来说是个好消息。

始建于1908年的交通银行,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发钞银行之一。当初银行设立的宗旨是协助路、电、邮、航四大要政的资金调度。到民国初期,它奉命与中国银行共同承担中央银行的职责,掌管国库收支及发行兑换券等。1949年中国政权更替后,交通银行由国家接管,除香港分行继续营业外,内地业务分别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和在交通银行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展开,作为金融改革试点,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1987年正式对外营业,从而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渣打银行从2003年秋天开始,与交通银行进行正式谈判。此前,双方只是一些礼节性的接触。此后,渣打曾对交通银行进行尽职调查,并对七八家分支机构进行了贷款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渣打的退出,特别是对交通银行尚未到期的新增贷款进行审核后,渣打对其潜在风险的估计并不乐观。渣打发现,相对于当时正在与韩国的韩美银行谈判并购事宜时,韩国银行在数据收集和披露方面的情况远比交通银行的情况要好,交通银行无论是个人业务的客户数据库,还是企业贷款的客户数据、风险评估数据都很缺乏。加上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汇丰在虎视眈眈,渣打退缩了。

汇丰在完成对交通银行的尽职调查后,对结果却感到满意。虽然存在国情不同、银行管理模式不同、价格有待商定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汇丰与交通银行的谈判并不轻松,但是汇丰有耐心也极为了解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交通银行和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不良资产率较低;在规模上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而大大超过其他股份制银行,同时交通银行在全国大中城市设有2700个分支机构,有一个覆盖全中国的分销网络,是极具长线投资价值的“潜力股”。而汇丰对于中国市场有着长远的打算。况且在谈判中也可以设置一些详细的保护性条款以消化风险。因此,在2004年四五月时,汇丰已经委托相关机构在制作起草收购交通银行股权的合同以及相关法律文书,双方的接触也日益紧密并进入实质性阶段。

8月6日,汇丰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

艾尔敦深知这一收购对于汇丰的意义:它为汇丰提供了一个覆盖中国内地的业务网络。入股交通银行为汇丰创造了一个大张旗鼓地重返中国内地市场的机会。艾尔敦同时颇具深意地说:“入股交通银行可能是汇丰得到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庞约翰则表示,签约为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树立了标准。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汇丰将以自身的经验,在多个领域,比如公司治理、国际最佳银行操守以及创造股东价值等方面协助交通银行。同时,汇丰将受益于交通银行广泛的地域分布和客户网络。“对建立汇丰在中国内地的业务而言,这项投资是重要的一步。”

2004年10月25日,作为两家银行实施战略合作后启动的首个实质性项目,融入汇丰先进技术与管理的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宣布成立。半年多以后,一张卡面同时印有交通银行和汇丰银行标志的新版太平洋双币信用卡诞生,新版信用卡提供网上银行、境外适用本币还款、失卡保护等特色服务。2005年5月13日,新版太平洋双币信用卡在上海举行首发仪式。这张小小的卡被视为两家银行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内地第一只在海外上市的银行股。

汇丰在交通银行的投资收益,除股价增值和承销收入外,还分享着交通银行增长所带来的巨额利润。在2005年中期的业绩公布中,汇丰上半年来自入股交通银行的盈利贡献达7亿元。

在交通银行19.9%的持股比例,并非汇丰所希望的最后增持上限。2004年,汇丰控股收购交通银行19.9%的股权时,双方曾协定,如果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汇丰可以在2008年之后将持股比例扩大一倍。

张继伟,曹海丽:重组交通银行,载《财经》,2004年6月。

同类推荐
  • 领导三篇

    领导三篇

    本书主要包括:正人先正己、放权任人、奖赏要有度、胆小不得将军做、敢于集权,敢于分权等。
  • 从不竞争

    从不竞争

    本书是一本讲述经济型连锁酒店7天的书,也是一本讲如何做一家快公司的书。7天是一家与速度赛跑的企业:自2005年3月开出第一家直营店以来,每年保持400%的增长,即便是遭遇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这家公司的增长速度也超过100%,并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短短4年,7天已成为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第一阵营品牌。所有这些,标榜自己“从不竞争”的7天是如何做到的?它有着什么样的独特管理方式?它的“从不竞争”理念到底是什么?它有着一支什么样的团队?一切的答案本书为您揭晓!
  • 促销36忌

    促销36忌

    现在的时代,生意难做,市场更难做。现在的市场,不缺产品,而缺少能把产品卖给顾客的促销员。对促销员来说,哪个不想快速拥有更多客户,迅速掌握促销技巧,尽快与顾客成交呢?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促销中不尽如人意之处十有八九,促销活动中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且,问题总是重复出现,禁忌总是重复地犯。一旦犯错触禁,就会使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因此,了解促销活动中最可能犯的种种禁忌,掌握规避促销禁忌的方法,是任何一个企业及其促销员必须要懂、要会的知识和能。
  • 做领导的五星级助手

    做领导的五星级助手

    领导与助手,是互相补台、荣辱与共的角色关系。一位高绩效领导,背后必定有一位高绩效助手。作为高绩效助手,必须具备48种特质,这48种特质由四大方面构成,即职位认知、职位职责、职位能力与职位态度。各类型助手如果从这四大方面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应付自如,成为领导理想的、不可或缺的亲密战。
  • 向对手学习

    向对手学习

    人生之路不会是平坦的,会充满许多已知和未知的好手。正因为这些陪伴我们的对手,使我们变得坚强、变得自信、变得充满活力。对手是一面镜子,他能照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做到更加完善自己。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他们或许是有形的,抑或是无形的,有实际存在的,也有精神上的,是他们将我们的人生装扮,是他们将我们的心灵改变,让我们更进步,更完美。我们要感谢人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每一个对手。如果我们没有对手,没有强大的对手这个目标,让我们吃不香、睡不着,让我们时时感到危机,我们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应该说,是对手造就了我们的成功,对手越强大,我们自己也就越伟大。
热门推荐
  • 以阴还阳

    以阴还阳

    每一卷,都是一个独立且完整的故事。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自己所看到的和所认为的,然而,事实往往是另有玄机。一个阴谋的背后,往往都有着另一个阴谋。何为鬼?人若死,则鬼活矣!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只鬼,当夜幕降临,那些鬼就会从人的身体里爬出来,控制着一个个行尸走肉……跨越生死的爱恋,超越时空的情谊。前世,今生,来世,只为一人……
  • 亲爱的木头人

    亲爱的木头人

    女孩双手合拢放在前胸,做出一副虔诚的样子,面上却是一派俏皮可爱,她缓缓第说:“呐,你永远都不知道你做过什么,那你又凭什么要求我爱你呢?”一次穿越,两次重生,她仿佛陷入一个局,该如何破解?她的阴阳眼究竟是什么原因?到最后,谁是谁的羁绊,谁又是谁最亲爱的木头人?
  • 一见男神误终身

    一见男神误终身

    洪言右是一名周身缠绕着无限光辉的女警,从小就喜欢香港影星左云峰,任何时间地点都喜欢左边。左云峰却在她上高中时就结了婚生了两个小孩。在一次抓捕罪犯的时候结识了左云峰,并且为他排除了困难。两年后,洪言右和左云峰同时患上了奇怪的新世纪气候紊乱综合臆想症。两人再次相遇.随着各种案情的发展,展开了一段奇异的旅程。等她醒来却是另一番景象。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探灵专家

    探灵专家

    生死轮回,人类与鬼界的大门在交错间出现裂缝,谁能拯救这一切?
  • 冷魅老公小娇妻

    冷魅老公小娇妻

    “我要离婚”她低着头他一把把她按倒,捏着她的下巴,无与伦比的脸颊面对面挨着她,"你以为你有资格谈离婚,嗯?"从不答应离婚却带回了一个怀孕的曲颜儿,三人共处一室……爱上你,是我的错……
  • 腹黑邪妻:本王的女人惹不起

    腹黑邪妻:本王的女人惹不起

    墨韵云,现代国际金牌杀手,一朝穿越,她成了墨庄大小姐,爹爹疼她,舅舅爱她,还有一个护短的师父,十年前的一场指腹为婚,他从此缠上了她。他,焚煞境的少主,拥有高贵的身份,心高气傲,杀人狠毒,却对她百依百顺,醋意乱飞,宠她上天“少主,少夫人去争夺天下第一去了!”某男大笑“这才是爷的女人!”“少主,少夫人灭了月国一朝!”某男说道“灭的好,爷早就看月国皇帝不顺眼了!”“少主,少夫人看了个美男大会!”某男气道“爷不就是个美男吗?那些渣草有爷好看吗?”“是没…没有少主好看,那……少主怎么办?”某男已经拿好宝剑“传本少主命令,凡是去参加美男大会的雄的……一个也不留!”
  • 心盈月影

    心盈月影

    那一段心与心的故事,每当心灵碰撞,他的世界,总想只有那样一个人。只是她,不是别人。
  • 网游之亡灵之子

    网游之亡灵之子

    亡灵法师,传闻是死神转生在人间代言人,战场的掌控者,看他能否将亡灵军团的力量使用出来??
  • 腹黑千金:重生豪门世家

    腹黑千金:重生豪门世家

    前世她因爱痴狂,为他付出一切却落得个家破人亡,父死兄残的下场;重生后,她步步为营只为弥补以前的过失,却不料前世对她不屑一顾的那人竟然自己凑前过来,那也就别怪她心狠手辣了......这是一个女主重生远离渣男,渣男表示虐着虐着也就习惯了,不仅转化为忠犬,还因为得不到爱的回应黑化?的故事吧
  • 苍蓝王座

    苍蓝王座

    最终,你意识到挽回她只有一条道路,就是放手。你们依然互相有好感,偶尔以朋友的身份互相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