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7800000095

第95章 卡夫卡 菲利斯(54)

他怀疑自己可能注定要像舅舅齐格弗里德略维(乡村医生)一样,成为一个乡下的隐居者--或者成为一个乡下白痴。"但是我有权力期待更好的东西吗?我34岁了,肺部患有疾病,而且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他在日记中写到,"倘若我还能写出了《乡村医生》之类的作品(根本不可能了)",那么写作仍然会让他感到短暂的满足。"但是只有当我将世界升华为纯洁、真实和永恒时,我才会幸福"。世界却不是纯洁、真实和永恒的,但这一事实并不能使他放弃这项工作。他表达了一种美学上的愿望,要在余下的岁月里充实自己的生命。

刚刚患病后的几个星期中,他在日记中写道:"你毁掉了并不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切",他这样说并不是出于傲慢,而是出于敏锐的自我理解。他的野心仍然未死:"我还没有写下决定性的东西,我要继续朝着两个方向前进。还有大量的工作在等待着我"。他读了很多捷克语和法语的作品,并且只读传记和书信集。布洛德送给他一些哈西德派小说(后者回赠他一只鹌鹑),卡夫卡说"在这种犹太文学中,我总能一下子就产生回家的感觉"。卡夫卡陶醉在乡村生活当中,他晒太阳,整天无所事事,一个字也不写,坚信田园牧歌之外的一切都不值得珍视(不过农庄里的老鼠也给他带去了很多烦恼和不安),就连以往他常常光顾的布拉格酒馆也让他感到恐惧。

10月中旬,卡夫卡开始写作,他在蓝色八开稿本上写了一系列格言警句,今天我们把这些叫做"曲劳箴言录"(在卡夫卡作品集的早期版本中,这些箴言单独挑出来出版的,名为《对罪恶、苦难、希望和真正道路的思考》,但晚近的版本中则把这些箴言还原到了它们原来所属的上下文当中)。同所有的格言一样,卡夫卡撰写的箴言也是既有长处,又有缺点--它们有时显得过于自负,有时则具有一针见血的洞察力--有些读者,尤其是那些把卡夫卡看成是宗教思想家的读者,对他的这些作品做出了高度评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箴言(卡夫卡在把这些箴言从笔记本中挑选出来时,使用了自己设计的编号系统)是:"38.有人感到惊讶,他是那么轻松地走在永恒的路上;其实他是在这条路上往下飞奔";"62.只有一个精神世界,其他一切都不存在,这一事实使我们失去了希望,获得了确信"。

这些箴言表明,卡夫卡在这个时期有足够的闲暇对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进行深刻而纯粹的哲学质询,考虑到他当时所处的外部环境,这是可以理解的。他再次阅读克尔凯郭尔的作品,这是惟一一位一直令他感兴趣的哲学家。"同我对自己房间的了解相比,我对自己的了解是何其少啊,"他在10月这样写到。"为什么?我观察外部世界,却忽视了对内心的观察……内心世界可以体验,却不可描述。"他意识到他需要积聚力量,在患病之后尤其应该如此:"如果你不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在决定的时刻到来时,把自己像块石头或者像把匕首一样攥在手里、投掷出去--使自己镇定下来,还奢谈什么最伟大的任务呢?"

11月中旬,卡夫卡给布洛德写了一封长信,解释说他在某种意义上不能和正常的、普通的世界沟通,因为他没有"顺顺当当地为自己洗清罪责"。他一直觉得福楼拜谈到过的"真正生活的人"是极为宝贵的,这是指在很大程度上过着可信的、真正的、而且天生正确的生活的人。卡夫卡告诉布洛德,他以前曾想过自杀,但后来他认识到"摆在我前面的是悲惨的生活和悲惨的死亡",并引用了《判决》结尾的话:"他虽然死了,这种耻辱却依然存在于人间。"接着,卡夫卡在信中谈到,他发现了"一种新的解脱办法","我不仅在背地里窃窃私语,而且公开地、用我的全部行动为我不能顺顺当当地洗清自己的罪责而忏悔。这意味着我只需要以最大的决心继续沿着以往的生活道路前进。这样我将具有一种一致性,不为毫无意义的事情分散精力,并且保持头脑清晰"。这听起来不像理性思考的结果,更像是他下定决心,准备承认自己未来的潜力是有限的,回到保险公司公司,医生也是这样向他建议的。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张纯如

    张纯如

    出自张纯如笔下的畅销书《南京大屠杀》,永远的改变了人们看待二战亚洲战场的视角。这一切始于一张照片,照片里,数百名中国平民的尸体漂满江面。张纯如的灵魂因此被触动。这些人是谁?她无法忘怀那一景象。她无法忘怀自己看到的一切。短短几年后,张纯如将这场堪比反犹大屠杀的暴行公之于世。《南京大屠杀》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单上停留了10周之久,销量近50万本,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然而就是这个赤手空拳打破国际社会长达60年沉默的女子,2004年11月9日,终结了自己36岁的生命。这之后的6年,张盈盈,张纯如的母亲,忍痛写下了这本回忆录,为读者细腻地呈现了女儿的生平:童年时自办的报纸,早年作为新闻记者的经历,一名年轻历史学者的冉冉升起,与儿子的自闭症作斗争的历程,以及悲剧性的自杀。《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一书充分证明,张纯如确为她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同时,这本书也展现了母女之间深切美丽的爱与疼痛。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更名玄瑛。出家,自取法号“曼殊”。原籍广东香山县沥溪乡。父苏杰生有一妻三妾。与大妾何合仙之胞妹何合若私通,生下曼殊。满月,母子被赶出苏家。后因苏家男丁不旺,六岁时又被父亲从日本带回交何合仙抚养。不容于族,屡遭其父之正妻陈氏等欺侮。十一岁大病被扔柴房等死,十二岁被六榕寺赞初大师带走,十三岁随姑母至上海寄养,始学画,并从西班牙人庄湘博士习英文。十五岁随表兄林紫垣赴日本横滨大同中学读书,继入日本陆军学校。归国后在苏州教书。1905年在广东惠州慧龙寺削发为僧。1918年5月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享年三十五岁。临终留下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本书作者集成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新史料,鸟瞰曼殊的诗国,追寻其行迹,为读者勾画出一个富于生气的苏曼殊。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乱世飞龙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乱世飞龙

    本书记述了赵匡胤传奇的人生经历,既全面描述了他的文治武功,也深入挖掘了其成功的诸多要素,以及他作为皇帝最难得的人性方面的各个闪光点,让读者感觉仿佛穿越千年时空,零距离地聆听这位大宋CE0的成功哲学课。
热门推荐
  • 梦魄通天

    梦魄通天

    修魄气,结梦界。千锤百炼,入元形。闯大梦,战魂界。上天入地,何不能?转阴阳,掌乾坤。通天之路,吾独尊!烬轮回,踏九天。威震苍穹,不灭身。通天意,悟苍生。气归大梦,化凡尘。
  • 指掌

    指掌

    古小顺,一个普通的少年,然而在偶遇神秘的大猫和老乞丐后,他的人生彻底改变了,从一个蝼蚁,渐渐的步入强者之途,蛹变过后的古小顺,将去追寻着身上的谜题!倾城佳人,心系与他,生死兄弟,追随着他,然而在这情与义之间必须做出决择的时候,他又该如何是好?真相的背后,少年郎是否能承受的起?
  • 天才少女:鬼王的绝色宠妻

    天才少女:鬼王的绝色宠妻

    她是21世纪至手可热的金牌杀手,有朝一日却穿越了。他是一国王爷,为了她可以付出一切后果,为他清除路上的绊脚石。
  • 十境天

    十境天

    东陵城叶溪,对于木雕雕刻技法已然达到超凡入圣之阶段。在与东疆同样久负盛名的天才方齐羽一次比试中,二人竟双双以木雕引得天地异变,天雷地火迸发,使得观战的两位仙家仙人都大为称赞。而后,二人被两位仙人收为徒弟。而后,他们二人便开始了不一样的修仙之路,承载了不一样的浩大使命!
  • 胜女归来,总裁请靠边

    胜女归来,总裁请靠边

    她与他在校园相遇,并拥有了一段唯美的爱情。却不料她远走他国,几年后,两人事业有成,又展开了一场爱恨情仇。
  • 雨见

    雨见

    一间开在雨中的咖啡屋,是他们相识相知的地方,与他不期而遇的原由是一个雨天,一个爱的火花也在此点燃平凡中透露着令人回味,就像流荡在口中甜美的冰激凌,也许是巧克力味,也许是香草味的,还有那里也有属于你的味道。
  • 蒲柳人生

    蒲柳人生

    三十年时间里,两代人之间的恩怨。叶爱香本是一位聪明能干的少女,经历婚姻的不如意、追逐金钱的失败后,变得有些丧心病狂。而作为她女儿的陈育青,由于父母的不公正待遇,成长过程中承受了许多折磨,她遭遇挫折和绝望,长时间陷在愤懑之中难以自拔,但她在生活中慢慢学会坚强,最后获得了心灵的安宁。这两代人之间的恩怨矛盾,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成了一段往事。周围的人和事也已经沧海桑田,发生了巨大变化。滚滚红尘中,人的命运就象蒲柳,随风摇摆。
  • 一八六七年日记

    一八六七年日记

    这是第一次用俄语出版保存下来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日记的全文:第一本和第三本日记是U.M.波舍曼斯卡娅翻译的,她准确再现了速记原稿的内容。第二本采用的是保存于俄罗斯国立文学艺术档案馆里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以下简称安.格.陀)本人的翻译稿。
  • 朝之妖

    朝之妖

    为了他,她放弃做妖,寻她前世情郎,混入官场,与他再续情缘
  • 求活

    求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只为求活,求上天给一条活路,不给就自己走出一条出来。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