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3400000026

第26章 天下怪谈(4)

在图坦卡蒙的陵墓被发现的那天深夜,怀特的仆人惊惧地向他汇报说,蛇吃掉了金丝雀,仆人举着黄色的羽毛无限惊恐,有点语无伦次地说:“一定是法老的蛇吃了它!可怜的鸟,就因为它带你到了陵墓,哦,不!请千万别打开它!”只是处于兴奋之中的怀特已经没有心情去听这些在他看来完全是无稽之谈的话了,他辞退了这名仆人,然后立即给英国的资助人卡纳其勋爵拍了电报,卡纳其勋爵26日到达了埃及。

挖掘工作继续进行,怀特在图坦卡蒙的墓门上开了一个洞,然后他举着蜡烛率先走进去,卡纳其勋爵则紧紧跟随在后面,当他们走进陵墓时,他们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墓室,里面有很多的奇珍异宝。其中的一个石棺里面嵌套着三个黄金棺材,图坦卡蒙的木乃伊在就放置在最里面。这个内棺由纯金制成,上面书写着属于年轻法老的名言--“我看见了昨天;我知道了明天。”静静躺在棺内的图坦卡蒙,面上罩着一副很大的黄金面具。面具的写实程度很高,与他本人极为相似。透过X光检查他们发现了在这个法老的面具上以及面具后面他的脸上都分别有一个伤疤。这位年轻的法老让人看起来感到足够的静穆与悲伤。各种像矢车菊、百合、荷花等的造型的领饰陈放在法老胸前,它们是由珍贵的珠子和花形雕刻串成的,虽然经过千年岁月的流逝,色彩虽然已经剥落,但仍旧依稀可见当初雕刻完成时的精细与美观。后来考古专家们认为,这件领饰应该是法老那年轻王后,在丈夫的棺木盖上之前亲手献上的。法老的木乃伊则是由薄薄的布缠裹着,身体的外面被项圈、护身符、戒指、金银手镯以及各种宝石装饰着。在他的身旁还有两把短剑,一把是金的,另一把是金柄铁刃的。那一把金柄铁刃的极为少见,因为那时的埃及人才刚刚懂得如何使用铁。

图坦卡蒙陵墓内的墙上还有一幅壁画,清晰地描绘了这位既年轻又威仪的法老被两位天神接往天国的画面。对于当日的所有研究人员来说,这里的一切无疑都是太美妙了,他们简直兴奋地快要死掉,而那一天也是值得庆幸的一天,因为在那时还看不出他们之中的谁有被诅咒的迹象。

然而几个月过后,真正的悲剧开始陆续发生了。首先是卡纳其勋爵得了病,被送回开罗后不久,他就死掉了。而他的死因据说只是因为一只毒蚊子的叮咬,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叮咬的部位跟图坦卡蒙脸上的伤疤的位置完全一样。

在卡纳其咽气的时候,他的儿子正在隔壁房间里歇息,他无数次地回忆说:“当时,开罗全城的灯火突然全熄灭了,陷入黑暗之中的我们只有不停地祷告。”

卡纳其的死亡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离奇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的发生。卡纳其生前的一位密友乔治古德听说到消息后,迅速赶到埃及。他也去法老的陵墓走了一圈。可是第二天他便发起了高烧,一天不到便死去了。

那位放射学专家在为法老木乃伊做过X光透视后,没过多久就感到浑身乏力。无奈他只好回到英国,但没多久他也去世了。在探险队中曾为卡纳其做秘书的理查德贝瑟尔被发现死在了自己卧室的床上,死因是突然发作的心脏病。法老陵墓的第一批参观者之一,英国工业家乔尔伍尔,不久后也无故发起了高烧然后神秘死去了。到1930年,当时参与探险的人员中,只有两名幸存下来。

时过50年后,就在人们以为风平浪静的时候,那些可怕的诅咒却穿越时空,依旧实现着它的威力,取人性命。那年探险队的最后一位幸存者在接受一个电视采访时,谈及这段关于诅咒的事情,他表明自己从来不相信这个诅咒,结果他在当天从电视台回家的路上遭遇非常严重的车祸,险些丧命。其实,这已经是他谈及关于诅咒后,第三次付出惨重代价了,前两次一次是他的妻子暴病身亡,另一次是他的儿子残废。但这依然不能令他相信关于诅咒之说,可是这次的事情使他不得不相信。除了这些当年的参与者遭遇到种种不幸外,随后的几次关于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展览的所有组织者及相关的人员都或多或少的遭遇过不测。

虽然这些诅咒的事例真实存在着,可是依然有人对此存在着怀疑的态度,因为至关重要的开掘人,图坦卡蒙墓的发现者霍华德怀特却始终安然无恙。到后来他不得不出面来遏制这些谣言的不断发展了。他指责关于法老复仇的“荒谬的报道”,只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只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而已,法老的诅咒根本就不存在。他还向众人指明,科学家早已证实法老的墓中并不存在病菌,墓内所做的感染测试结果,可以证明所有的报道都是极为荒唐的。科学界为了停止这些“荒谬的谣言”,也展开了一系列辟谣的工作。德国的埃及研究专家乔治·斯丹道尔夫教授在1933年,还就法老的诅咒问题发表了一篇文章,为了让这篇文章具有说服力,他不辞辛苦地研究了报纸上历来关于诅咒的消息和其他一些类似的信息来源。他在研究之后,列举大量事实做出明确的结论:“法老的诅咒”根本就是虚假的。关于诅咒之说在古代的铭文中也是没有记载的。

怀特后来就这个问题,又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写道:“现代的埃及人,他们的传统宗教里面根本没有诅咒的存在。相反,他们都很虔诚地希望自己能够对死去的人表述一些美好的祝福。”

十二 意大利·斜而不倒的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这个建筑我们或多或少都曾听说过。这座属于意大利的著名建筑,是由当时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在1173年主持修建的。比萨斜塔的建立在罗马式大教堂的右后侧,它被看成是比萨城的标志。刚开始,设计塔高只为100米左右,可是在它动工开始的五六年后,塔身从第三层开始发生了极为奇怪的倾斜,直到完工这种倾斜依然存在。在它被彻底关闭之前,塔顶已向南偏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了3.5米。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后开始了整修工作。

为了研究比萨斜塔的倾斜原因,相关专家对它的全部历史以及建塔的材料、结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也被用在测试中。比萨中古史学家皮洛迪教授在这方面深具权威性,他研究后认为,比萨斜塔塔身内的每一块石砖都是堪比完美的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黏合技术也极为巧妙,大大地防止了因为塔身倾斜而引起的断裂,从而成为了斜塔斜而不倒的原因之一。但这不是最主要的,他仍强调,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应该彻底弄清比萨斜塔立而不倒的真正原因。

盖里教授是从事观测比萨斜塔工作的专家,他根据塔身倾斜的速度推断,斜塔于250年后将会因自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然而公共事务部比萨斜塔服务局的相关人员却不以为然,他们针对盖里教授的看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只按数学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比萨斜塔只靠简单的数学推算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个由多种事实交织成的综合性问题”。另一些研究者也在调查中发现,比萨斜塔塔身最早的时候是向东倾斜的,接着又转向南倾斜,他们也同样认为比萨斜塔在过去几百年里能够斜而不倒,它250年后的命运也不是人们简单就能推测出的。

比萨当地人非常关注比萨斜塔的未来命运,虽然他们也偶尔会对斜塔的倾斜程度感到或多或少的担忧,但他们更多的是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觉得在自己故乡拥有一个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著名建筑相媲美的斜塔,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令人感到振奋的事情。他们坚信比萨斜塔不会倒下。当地有这样一句俗语,“比萨塔就像健壮结实的比萨人一样,永远不会倒下去。”他们不赞成也不厌恶那些把斜塔重新纠正竖直的建议和观点。

现如今我们还无法预言这座塔的命运会如何,不知再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它是否还会依然以这种倾斜的外观耸立在比萨城。

十三 令人惊奇的土耳其地下城市

如果想探究世界上那些稀奇古怪的地方,那么土耳其的卡帕多基亚必定是其中之一。卡帕多基亚位于土耳其的格尔里默谷地,那里遍布着众多奇形怪状的石堡,这些奇特的石堡是由火山熔岩硬化后形成。不过这些并不是这座城市神奇的地方,真正使得这座城市闻名于世的还是城市下那庞大的地下之城。

迄今为止,已经有大约36座神秘的地下城市在这一地区被人们发现了。这些地下城的规模虽然可以称得上是城市,但并不是所有的地下城都像卡伊马克彻或代林库尤附近的地下城那么大。人们已经描绘出了这些城市的透视图,熟悉这一地带地形的人认为,地下城市的数量还不止这些,肯定要比现在发现的还要多。现在所发现的地下城市之间都相通,它们以一系列的地道连接在一起。其中连接卡伊马克彻和代林库尤的地道,就足有10千米长。

令人惊奇的是如此浩大,存在世界上的地下城市,它们的建造者究竟是谁呢?这些地下城市又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又是什么原因要建造这些城市呢?对于这些疑问,产生了各种说法,有传说,但也有人举出具体的史实加以考证。据有关资料记载,基督教作为新生宗教在早期受到打压,它的信徒为了躲避迫害而来到此地。最早一批到达的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或3世纪,其后一直延续到拜占庭时期,那一时期正是阿拉伯军队攻打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的时候。然而考古学家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是地下城真正的建造者,或许在他们到来之前,这座地下城市就已经存在了。

这一带的地理环境极为复杂,火山在这一地区十分常见,地下城附近就是火山群。只要有黑曜岩,即火石。地基就十分容易被凿空,地下城的地基正是由凝灰岩构成的。因此可以推断,地下城也许花了不过一代人的时间,地基就被掏空了。这些地下城市里遍布着超过13层的立体建筑。人们甚至在此建筑的最底层发现了属于闪米特时代的一些器物。

问题是人们修建这些地下城市究竟是何用意?是为了躲避吗?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躲避在地下?一个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为了躲避敌人。可是谁又会是敌人呢?

同类推荐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呼鹰楼遐思录

    呼鹰楼遐思录

    中国的传统文化,融汇了几千年深厚的积淀,最高的境界在乎“天人合一”。无论写文章也好,写画也好,练习武术也好……总要经过如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三种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周口店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丰富、最生动的古人类遗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便是周口店的发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书编者融合国内外考古发现,剖析遗骨遗迹的同时,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读者全面展现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历史过程。
  •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汉字,深沉而博大,古老而神秘,青山绿水中掩映着汉字的形,古刹庙宇间隐藏着汉字的义。本书于浩瀚的字海中择取三百多个常用汉字,用故事串起它们的演变,解释其形与义,辨其异同,与你一同走进汉字的王国,回顾汉字的前世今生,探寻汉字的起源,品味汉字的魅力与人生的智慧。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热门推荐
  • 愿爱如初:时光停止在最美的时刻

    愿爱如初:时光停止在最美的时刻

    你被人抛弃,被全世界隔离,但我依旧不会抛弃你,因为我喜欢你衬衫的味道,喜欢你阳光的微笑,喜欢你很久,但可不可以让我把这句话说完,你可以等我一下吗?只需要一段时间,别让我要说出口的时候,你已经遥不可及了。
  • 仙秦志异

    仙秦志异

    大仙儿这个行当,农村并不鲜见,不说村村都有,但至少十里八村的都要有这么一两位。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恰巧,我的四叔就是一位常仙。凭借多年来的接触,我有幸了解了一些行业秘辛,加上自幼听到的种种乡野怪谈,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这几段天马行空的故事……
  • 冷面少爷:迷倒甜心小公主

    冷面少爷:迷倒甜心小公主

    八岁时他看到哭的晕过去的她十分厌恶,因为她是那个女人的女儿,所以他讨厌他。讨厌她跟在他屁股后面,讨厌她软软糯糯的叫他哥哥。十八岁时,她不知不觉的住进他的心里。他他还是讨厌听到她叫他哥哥,因为他想要的是把她吃干抹净。哥哥?只是这样可不行…
  • 浓情蜜婚:帝少的心尖宠儿

    浓情蜜婚:帝少的心尖宠儿

    五年前的一夜荒唐,让她就此怀上了那个恶魔总裁的孩子,可如今已经嫁作他人妇,再次回国却要再次有求于他,只因亲老公的祖传事业就要灭亡,可没想到,这一次的回眸,让他一眼便想起了当年的她,就此腹黑总裁开始了猎艳日记。
  • 神医专宠:萌妻太撩人

    神医专宠:萌妻太撩人

    顾杏音从来没有想过会再次见到陆庭笙,于是当她在陌生的病房睁开双眼,那张熟悉的俊脸映入眼帘的时候,她忍不住抱着旁边的护士哭了。“天使,那是我男朋友,呜……我是不是到天堂了,我肯定是死了,不然我怎么会看见他,呜……我才22岁,怎么就死了。”男人皱着眉头,将她从护士怀里抽出来,将她狠狠掐在怀中,粗声问道,“顾杏音,你的意思是我死了吗?”
  • 帝源启示录

    帝源启示录

    世界,只有一个吗?不,世界不止一个,它们像是树叶,分部在世界树的枝杈上,成千上万,数不胜数。什么是世界树?这是一个统称,一个聚集了无数位面世界的称呼。这些世界是怎么出现的?人类在生命的长流中,获取了一种名为帝源的力量,倚靠帝源,人类开拓出了无穷无尽的世界。什么是帝源?唔,那可以理解为,上帝力量的源泉吧。那,这是一个关于帝源的故事吗?呵呵.......不,这是关于我们人类的故事。
  • 大饭碗

    大饭碗

    《大饭碗》是农村发展进程的纪实,也是画卷。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审视社会生活,将所闻所见,素材取舍,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景观,刻画复杂曲折的情节,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感触,扑捉了时代的光环。不论从结构上,情节上,还是从人物上,语言上,具备了超越的旧窠的观念。
  • 英雄联盟之青春如歌

    英雄联盟之青春如歌

    S7世界舞台上,他看到了希望。最后决赛,来自LPL的HG和EDG争夺冠军,这一刻,他放下了背在心里沉重的压力,却也倒在了征战三年的赛场上。从而回到了刚刚接触英雄联盟的时候。一切从头开始,看林洛带着三年记忆,如何风声水起。敬请关注《英雄联盟之青春如歌》。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团书评支持!
  • 仙梦痕

    仙梦痕

    千年花妖,万年一遇的花中之女,前世梦痕转世。一个妖娆的人儿浅笑低吟,顾人倾城。瑶池仙会上,她一曲《知音》名震四方,让他二见钟情。她闯下大祸,被贬凡间,他亦不离不弃,为寻十五朵奇花。”哪怕你已不在,我也必寻你至死。“
  • 窗外诗雨

    窗外诗雨

    从星期一到星期天过得很快,一转眼十五年的写作时间“不翼而飞”。现在,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窗外诗雨》。我四处打工,到处漂泊,曾几度想放弃创作,只因心中有种无法割舍的情愫,又重新提起笔来。如果你也真的喜欢写作,就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的故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