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5500000002

第2章 收藏故事(1)

出师不利

梅 辰 您的收藏经历好像开始得特别早?

马未都 对。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编辑部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那时我对文物的理解时有时无,因为文学的事情特别多,特别重。我那时候出差的机会特别多,约稿什么的,走到哪儿看见有什么好的东西就买。那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收藏了,只是外人不知道。

梅 辰 您当时怎么就有了买文物这样的意识呢?

马未都 因为我这个人每看到一样东西我就要想“为什么是这样?”比如我问你(拿起桌子上的杯子)这杯子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把儿的?

梅 辰 @∫@?

马未都 你从来都不想这类问题,但这类问题我全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杯子有两种,一种带把儿,一种不带把儿,那么我就会想“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给杯子安个把儿的?”类似这样的问题我都会想,而这样的问题只有文物可以给你解释,并且文物可以真实地再现历史。

迄今为止我觉得我们的史观是有问题的,我们仍然是一个文献史观,但我讲究的却是证据史观,我要用证据说话。我觉得文献有百分之二十的真实度就不错了,咱还别说《史记》两千年前记的事儿根本就记不清楚,咱就说今天的事儿,“文革”的事儿你写出来的都是真实的吗?你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儿、这么近的事儿你写出来都不全是真实的,你怎么可以说文献上记的都是真实的呢?所以别说什么《史记》不《史记》的。

我小时候对书有极深的感情,认为书里的事儿都是真的,后来当我发现书里有很多假话的时候,就特别地深恶痛绝。就好像你跟一个女的结了婚,后来发现她背叛你,你就觉得特可气。

我不认为文献上的资料有多重要!我们经常看到报纸上说某某两个人离婚了,结果两人各执一词,谁跟谁说的都不一样,你听听这个说的也像真的,听听那个也像真的,你相信谁的?自己亲历的事儿还说不清楚呢,你怎么能相信文字记录的是真实的呢!因此我不认为文献有多么真实。

梅 辰 史学家认同您的这些观点吗?

马未都 我没跟任何人交过锋。我经常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叛逆的想法,正是这些想法推动了我想用证据说话。通过文物使我对某些事情有了自己的认识,于是就逐渐喜欢上了文物收藏。

梅 辰 您那时玩收藏不需要太多的钱吧?

马未都 我这人一不嗜烟酒,二也没什么恶习,三当时本人又有稿费,这是一笔工资外的额外收入,多牛啊!因为当时人们的收入都是固定的,同类同等的人钱都差不多,比如你是工人、解放军、教师,那你挣的钱就都是有数的,大伙都一样,没有太大的差别。可咱有稿费,咱这不就有钱了嘛!就可以买古董了嘛,而且那时古董也非常便宜。

梅 辰 那时候没有假货吧?

马未都 真的都卖不出去呢!造假也是有成本的,可真货却都是白来的。

梅 辰 把家里的老东西拿出来换点钱?

马未都 一般都是由贩子从下面两三块钱收上来,然后再加点钱五六块钱卖出去,很便宜的。你知道商业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大的。

我记得当时出版社是8点上班,我早晨6点半出门,但每周有两次6点就出门了,一出门骑着车先奔玉渊潭公园东门,东门门口就有卖古董的早市。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年我了的一件东西才十五块钱。

梅 辰

的什么?那个年代十五块钱也不少了。

马未都

了个帽筒。帽筒是清中叶以后放帽子用的一种瓷器。在清早期,乾隆以前是没有帽筒的,都是用帽架,一般就是一个支架,帽子摘下来后就搁在上面。因为清代满族人的帽子是非常讲究的,他的官职是靠顶戴花翎去昭示的,如果说摘去顶戴花翎那就意味着丢了官职,因此回家后帽子都是供着的,人们对帽子是怀有一种很尊敬的态度的。到了清中叶后出现了帽筒,它是一个直上直下的瓷筒。帽筒在家里也算是一个重要的陈设,因为人们对帽子很尊重,自然对帽筒也会很讲究。帽筒到了清晚期非常流行,它的主要材质是瓷,但也有其他材质的。

那年冬天,我去玉渊潭公园的早市,骑车一遛,一眼瞧见一个帽筒。我当时年轻,骑在大梁上也没下车,摘下手套,弯腰,伸手就去拿。当时正是冬天,天儿特冷,我戴着手套,它在地上放得冰凉,我手热,手上又有汗,一拿它手就出水了,待我拿到半空时就知道捏不住了,我赶紧往回放。那时也没规矩,按规矩必需拿瓶口儿,我也不懂直接就拿的瓶身,结果往回放的时候它顺着手指肚就滑下去了,眼瞅着要着地的时候就听“啪”的一声,裂了,我趁卖主儿还没反过神儿来赶紧问价,那人随口就说“十五”,我把钱往他手里一塞赶快走人了。

青花寿桃筒

民国

高28.8cm

观复博物馆提供

赔了十五块钱,闹得我一个礼拜心情都不愉快。现在想想十五块钱真是无所谓的。呵呵,那时的东西都非常非常便宜。

梅 辰 按规矩这样的东西应该怎样拿放?

马未都 那我首先得下车嘛,我不能骑在个大梁上,伸手够着去拿嘛,不下车是不行的。另外帽筒是圆的,拿的时候得抠着口沿儿拿,正规的好东西都应该放在桌子上看,而不是用手拿着看。那时候,第一是因为当时这些东西不值钱,它本身就撂在地上的;第二,也不知道厉害,说这东西还能□了。

梅 辰 据说那时候要是运气好还能碰上有的卖家看见买主喜欢,就说“您拿走”连钱都不要的事儿。您赶上过这好事吗?

马未都 多了去了。羡慕吧?

梅 辰

马未都 我那时认识的一些文化界的或者有身份的老者,他们家里都摆着好些古董。逢着人家买白菜啦、蜂窝煤什么的时候,我就一身大汗地帮着干活,每次忙完之后洗干净了手我就抱着这些古董坐在沙发上反复看。其实我就是奔这个去的。

老先生问我:“你喜欢它啊?你怎么会喜欢这些东西?”我说:“我喜欢,我天生就喜欢这些东西。”有的老先生就会说:“得了,你喜欢你就抱回家吧。”因为那个年代,这些人都是为物所累,“文革”时很多人都是因为家里有这些东西而被弄得家破人亡,而且当时这些东西也不值钱,所以就慷慨地送人了。然后我就特高兴地抱回家去挨个儿研究,琢磨它都是些什么东西。

第一件藏品

梅 辰 您买的第一件藏品是什么?

马未都 记不住了。我在我的书里说是一件钧瓷挂屏,那是瞎说的,因为它特别贵,所以印象特别深。其实在那之前我买过很多东西了,几块钱、十几块钱的小玩意儿买过很多。

钧瓷挂屏

宽39cm 高110cm

观复博物馆藏

链接

钧瓷:指宋钧窑所产瓷器。

钧窑:北宋及金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禹县,古属钧州,因名。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的多种釉色,但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状不透明感觉。

钧瓷的一个特征是瓷器釉面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后代仿制的钧瓷则往往无此特征。

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

梅 辰 您当时看中那件钧瓷挂屏什么了?

马未都 好看哪!

梅 辰 它镶在木框里也看不出有多好看啊?

马未都 我第一次看见它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哟,这什么玩意儿啊?怎么还挂在墙上?怎么是这样啊?”人家告诉我说“这是钧瓷”。我那时不知道什么是钧瓷,还以为是“军”瓷呢,后来一个老师傅告诉我说:“老话说‘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我问他:“那现在怎么不值钱了?”他说:“现在谁要这东西啊。”

“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时期流传的话,那时有钧瓷的人都把它镶在裤腰带上,就跟现在有人把钻石、美玉镶在腰带上一样,是财富的象征,是一种炫耀,显得有钱!

梅 辰 您是冲这句话买的?

马未都 不是。我当时就觉得它特好看。当时售货员告诉我它的售价是两千外汇,我连想都没想就走了,咱哪儿有外汇呀!它当时是只卖给外国人的。后来文物局又说这东西不让出境,只能卖给中国人,所以又可以用人民币买了。那时两千外汇等值于两千元人民币,外汇券上写着“本券与人民币等值”,人家又给我打了个八折,变成一千六百元人民币了。哎哟,我兴奋得都找不着北了。

梅 辰 嗬,还兴奋呢,多贵呀,好在您有外快!

马未都 我是把攒的买彩电的钱买了它,那时十八的彩电就这价。电视不就是看个热闹嘛。

梅 辰 您是乐意了,全家人都能乐意吗?

马未都 儿子那时还小,不管这事儿;老婆也不管;我觉得生活的追求不在这个。第一,那些东西永无止境;第二,那东西有啥意思?你知道我所喜欢的东西远比电视节目有意思,因此电视对我没什么吸引力。

梅 辰 您是因为酷爱收藏,但夫人凭什么就不看电视了啊?

马未都 那我老婆肯定得随我嘛。她不能老跟我打架呀,老打架那不得离婚了吗!

梅 辰 我记得您那时说家里睡得好好的床,突然就想把它放到博物馆去,然后就说要买个桌子睡觉。夫人就跟着您睡桌子?

马未都 呵呵,有一回我看见一个大桌子特别好,心想哪儿有这么大的桌子啊。那个桌子有咱们现在这个桌子的四个长,长约四米,然后我心想两个人睡觉可以一个睡那头儿,一个睡这头,脚对脚。因为它没有床那么宽嘛。

梅 辰 夫人也喜欢收藏?

马未都 现在爱好,原来并不喜欢。

梅 辰 这么多年都是默默地支持您?

马未都 她也不是支持我,她是不反对。不反对就行了,支持就坏了。我觉得不反对是最佳状态,支持是一个很坏的状态。因为一支持,她就会混在里面;一混在里面,两个人在很多事儿上就会有矛盾,比如说一件东西该买不该买?她就有判断了。她现在是没有判断力。

梅 辰 您真高,实在是高!

马未都 我觉得婚姻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能顺拐,两人是同行这婚姻一般都好不了,尤其是两个人的性格又比较接近的情况下更不能干同行,除非两个人干同一件事但性格互补,性格上抵消很多。一定得有差异。

打眼

梅 辰 俗话说没有真金白银的付出就不会长出好眼力。您收藏了几十年,是公认的收藏大家,您是否也有过打眼的经历?

马未都 打眼肯定有过,谁都有。我们早期的打眼主要都出在认知程度不足上,我们那时的打眼相对今天来说也就不叫打眼了。我那时候买错了也不过就是把乾隆的当雍正的买回来了,即使是买错了年代但也还是买的老的,今天来看也没什么问题,也没吃什么亏,还赚钱了。问题是今天的打眼是说买假了,是被人骗了一个彻底的倾家荡产。我们那个年代就没有假货。

梅 辰 您有没有特别难忘的撕心裂肺的打眼经历?

马未都 没什么特难忘的,全忘了。所谓的难受就是当时一会儿的事儿,我这人特能承受。

我记得有一年,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天津的医生,说他家里有点儿东西,我就去了。一进屋,我用眼一扫就发现这家的东西不错,都是真的,但这些东西不是哪儿有点儿毛病,就是我不想要,总之是都不理想。我大概看了看,然后就问他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点儿的东西?这时候他就下意识地看了他老婆一眼,我就知道这事儿得他老婆说了算,我就赶紧跟他老婆说我大老远地来了,你能不能给我拿点儿好东西看看?只见夫妻俩目光一碰说:“要不就把那东西拿出来给他看看?”然后对我说:“你得等会儿,不太好拿。”那女的起身把壁柜的门打开,柜子里面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帽子、被子、衣服、鞋什么都有。你知道过去老房子的那种大壁柜,里面特别大,没有隔板就是一个直筒子。然后她就稀里哗啦地开始往外掏,一堆一堆地掏了大半间屋,堆得跟座小山儿似的,我就觉得心里压力特大,我怕万一她掏出来的东西我没看上就特尴尬。

终于在深“柜”尽处掏出了一个盒子,一个包装得很好的、很老旧的盒子。打开一看正是我最想要的东西。

当时他开价十六万,我觉得很便宜,因为当时那东西的市场价在国外差不多有一百六十万了,十倍吧。我凭直觉觉得那东西是真的,我就试着还了一个价钱:“八万行不行?”然后他立马就说:“你现在给我钱?”应该说这夫妻俩前面所有的戏演得都特别好,所有的铺垫也都没有漏洞,就到这句台词给演砸了。我跟户里人打过多少交道,户里人怎么可能让你砍下一半价钱呢!它又不是秀水街(北京著名商业街)!不可能的!户里的人要十六万,你最多砍到十五万那都能累死你!没有一个户里人卖东西你还完价他立马就卖的,他一定得跟你拉锯,跟你磨,他不可能让你砍到一半价钱的。“这人怎么那么容易啊?”我心里咯噔一下子,凭我多年的经验就觉得不对劲了,可能有诈。我推说今天没带钱,改天再来。因为我的经验是假如你当时没有钱,就算你跟他谈好价了也没用,等你拿了钱再回来的时候,往往那个已经说好了的价就不灵了。因为但凡你跟他说好的价都是你认为有得赚的,亏钱的事你肯定不干嘛,所以你只要是不当场给钱,你前脚一走,那户里人马上就开会研究、找人咨询,所有人都会告诉他“你卖亏了,那人你得多弄他……”都是这样,我经过的这样的事儿忒多了。有的时候你事先说好了的价,过后你带着钱去,那户里人当着你的面就动起刀来:“谁让你卖的?这个价你要敢卖,我就跟你拼了!”(梅:呵呵,演技派的)那你没辙,反正那个价你是买不着了。往往这种情况下你都是妥协——加钱。因此有了这些经验后我一般就是当场说完就给钱。

但我还是有点不死心,过了几天我就带着八万块钱又去了。到他家后我就把那东西拿到阳台上去看,特别仔细地看,我就发现那东西可能是仿的,不好……没买。这要是碰上个不知深浅的上来一刀砍下一半儿,还寻思着是捡着便宜了呢!哪儿那么多好事儿,就你本事大能砍下一半来?!

梅 辰 古玩行里的老话:搞收藏最忌讳的就是“看戏”、“听故事”。

马未都 年轻的时候听的故事多了,净听故事了。什么他们家祖上是宫里的太监啦、宫女啦、厨子啦,干什么的都有。有的是偷的,有的是赏赐的……所有的故事都是假的。

自始至终那就是他们编排好的一出戏嘛,不定在家排练过多少次了呢。包括场景、道具的布置以及前后台词的设计,先弄一堆半好不坏的东西给你看,然后就等着你问有没有更好的,接着那个男的再不失时机地看他老婆一眼,继而他老婆又嘟嘟囔囔、极不情愿地给你翻箱倒柜地倒腾……演得不错,差点儿把我折里头。

梅 辰 现在没人敢跟您演戏了。

马未都 现在他们做不了我的套儿!他们那些套儿我全知道。当年我初入古玩行的时候人还没这么坏,也没人做套儿,等他们这些年学坏了我也练出火眼金睛了,他们也玩不了我了。

我这人主要是不贪,因此没那么多“好事儿”找我。找我的事儿都是公平的事儿。

梅 辰 您的意思是说,做套儿也得看人,看着谁贪就给谁编个故事,演一出戏?

同类推荐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本书的内容是熊彼特在1910—1950年间为各个经济学杂志(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外)写的十篇经典的评述性文章,对影响世界经济学的十大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从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到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再到费雪、米切尔、凯恩斯,对他们的经济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价。
  • 时光荏苒

    时光荏苒

    本书是著名艺术家,编剧李苒苒老师的传记,记录了李苒苒老师的一生经历,其中大部分经历与中国电影发展息息相关。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法齐娅·库菲,阿富汗唯一一位女性国会议长,自童年开始便亲眼目睹阿富汗人民的苦难与悲惨,立誓投身政治,面对质疑,诽谤,不公正的政治环境,一次次的暗杀与迫害,她始终坚定地与所有反对力量抗争,也幸运地躲过了一次次死亡的威胁。她有一个“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的丈夫和一段凄美至极的爱情。她代表阿富汗最贫穷地区的利益,代表正义的力量,她每一次走出家门都是充满危险的未知旅程,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否平安返回,于是她只能在每次出门前给最亲爱的两个女儿留下一封信:如果她不在了,请不要悲伤,你们要从中汲取,犹存的力量。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这本书里的每一段悲痛的情节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
热门推荐
  • 国共往事风云录(四)

    国共往事风云录(四)

    共4册,分为《黄埔到北伐》、《十年内战风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命运与一个中国》。《往事风云录》。从黄埔到北伐,从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日,从中国命运决战到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世纪风云,斗转星移,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政治较量与军事对抗,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一代名人也都因此而深刻在历史的册页上,本纪实长卷通过国共两党的风云往事,展现中国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和人物的命运。透过历史的迷雾,那个风云时代的名人轶闻仍然折射出神奇的光影。
  • 腹黑王恋邪魅妃

    腹黑王恋邪魅妃

    盛天王朝,暗流涌动!红竹香阁,歌舞升平,在这乱世,哪怕只是一缕孤魂,也有自己的宿命。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就是红竹香!乱世红颜,看百变女王,如何演绎自己的风华人生!完美腹黑的绝代楼主,冷酷无情,却一眼失心!他该怎样邂逅梦中佳人?他又是否能够招架得住同样腹黑的小魔女呢?你若相随,我必生死相护!天涯两茫茫,谁是知音?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总裁,你被捕了

    腹黑总裁,你被捕了

    什么!让她去相亲,对象还是个总裁?不去!转眼看到有渣男车上跟人亲热,还嚣张的耍了她一把,这个梁子结下了。什么?渣男居然是相亲对象,而且还要住在一起!“滚出去,信不信我一枪毙了你”,他邪魅而笑不当回事,“你的配枪不在身边,我的倒是随身携带,看看谁毙了谁。”
  • 庶女倾城,冷王的俏王妃

    庶女倾城,冷王的俏王妃

    她是名震天下的‘第一才女’:一曲‘凤凰吟’能够引来百鸟朝凤,下棋未曾遇到过敌手,诗词歌赋人人传唱,泼墨丹青更是有市无价。可太后一道懿旨将她赐给一个传闻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拈花王爷。虽说婚姻自古以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她一样有办法退了这个婚。“我生是他的人,死亦是他的鬼,承蒙太后王爷错爱,残破之身怕是无法踏进皇室大门。”“你。”他手指着她,眉头紧蹙,“世人皆言本王不循规蹈矩,没想到你一女子,居然如此不守妇道!”“情之所至,难免犯错,君子爱成人之美,还请王爷成全了小女子。”他捏紧了手里的茶杯,森然吐出一个字,“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苍茫外域

    苍茫外域

    战鼓震天,血流成海,惨烈的战争在银河系濒临毁灭之际戛然而止。第四纪元的“银心之乱”缓缓的落下帷幕。银河联邦在经历近千年的修整后,科技突飞猛进,逐步走出银河系探索外域,自此银河联邦正式进入第五纪元。姜水一个普通而又幸运的人有幸出生在了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机缘巧合之下他一步步接近世界的本质,在苍茫外域之间留下无数的传奇......
  • 蛋痛妹除草记

    蛋痛妹除草记

    某男和某萌宝:“蛋痛!!!”张丹彤:“叫我干嘛吗?”某男:“蛋疼!”张丹彤:“怎么搞的?”某男:“你家蛋碎踩的!”张丹彤:“四岁的孩子能踩多疼?”蛋碎宝宝:“爸爸,脱裤子看看!”某男和张丹彤:“你滚!!!“他帅,她丑;她倔强,能力强;他腹黑,耍流氓。欢喜冤家,十年纠葛,兜兜转转,点滴汇聚,爱情心中藏。
  • 当武神在都市

    当武神在都市

    当一个城市有了异能力者这不有趣,当一个城市有了古武者这也不有趣,............当一个城市有了异能力者和古武者...就变得十分的因吹斯听。。。
  • 树杞林志

    树杞林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安之恋

    云安之恋

    她,看似没心没肺,杀爹娘,屠兄妹。一名特工怎可有牵挂?带着懊悔离开,重生!却依旧冰冷如故。苍天恨我,我便屠天。大地恨我,我便屠地。她有的不是一颗冰封的心,只是世人看不透罢了。遇见他,爱上他。这到底是谁成为了谁的救赎者?且看她如何逆天改命!
  • 十洲域主

    十洲域主

    安详的十洲大陆在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天降横祸,灾难四起,怡然自乐的百姓从此不再安逸……而这场变故仅仅是因为天庭上的一个神山掉了下来……为什么天庭会莫名其妙的掉东西下来,而且还是一座大山?其他各界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十洲大陆又是经历一番怎样的灾后重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