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5500000003

第3章 收藏故事(2)

马未都 对呀,人家看你贪,不套你套谁呀!上当的人都是因为贪!贪便宜,觉得自己有能力买点儿好东西。门儿都没有啊!

梅 辰 老听说别人捡漏发大财,谁心里不痒啊。

马未都 第一我觉得不要试图自己去跑底下,老觉得一线赚钱。我早期就被人一步步地从北京诓到过瓦房店。那时年轻,人家说有一特好的东西,好得不得了,我就跟着去了。他当时没说去瓦房店,他说东西在沈阳,我就坐火车去了沈阳;到沈阳后他又说东西在大连,又去了大连;到了大连又说在瓦房店……好不容易到了瓦房店一个农民的后院,那农民扒开一堆破柴火,从里面神秘地掏出一???碗来,我一看立马就来气了:“孙子你蒙谁呢?!”一看就是他昨天晚上刚搁进去的。特可气!

梅 辰 当时您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农村收来的?

马未都 对,哪儿的都有。当时没有正常的市场,哪儿都有可能去买。我专程去买的很少,都是利用工作之便,出差什么的去买。当时它还是我的一项业余生活嘛。

梅 辰 上过一次当了,再去就会很谨慎了?

马未都 对,后来我们就有了行家之间的通话。行家之间的通话都是靠谱的,我知道哪个地方有了再去。待后来有了数码相机,就让对方先把照片发过来,看准后再行动。现在我哪儿也不去了,也不需要去了。

费尽心机

梅 辰 您收的最艰难的一件东西,或者说是费尽周折最后也没收到的东西是什么。

马未都 多了,买不着的东西还是为多。收藏的过程更多的是放弃的过程,很多东西都放弃掉了。最简单的放弃的原因就是没钱啊,买不动!收藏这个行当是无论你多有钱,你都不可能把你想要的东西全都收入囊中。

梅 辰 举个例子,什么东西您想买没买成?

马未都 随时随刻都有,天天都有。

过去在乡下看好一件东西,老头、老太太死活不卖。老人嘛大部分都比较恋旧,他对那东西有几十年的情感在里面了,东西再破再烂他都不舍得扔,更舍不得卖了。那我就给他的邻居留下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是没有内容的,没有瓤的,只是一个空皮儿,邮票什么的我都给他贴好了,然后我就跟他说:“老爷子眼看着不行了,等他过世了,你就把这信封扔到信筒里就行了。”

梅 辰 人家就帮您扔?

马未都 我给钱啊。我把信封搁他那儿的时候我就先给他一百块钱,你得先取信于他是不是?我跟他说:“你把这信好好留着,等老头一死你就把它扔到信筒里,等我接着信回来的时候我再给你一百块钱。”我估计等我走了以后他就天天在家盼着那老头死,好再挣一百块钱,等老头真死了,他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奔了邮局了。

梅 辰

卖雨伞的就希望天天下雨,卖棺材的就希望天天死人。这也不算是有什么坏心眼,都属职业行为。

马未都 接到信后我立马就赶过去。这个时间基本上就是一个星期,正赶上办丧事,正需要钱,正赶对了时候嘛。

梅 辰 您这不是趁火打劫嘛!

马未都 那我还觉得是雪中送炭呢!人家正需要钱的时候送钱的人就来了!人都死了,那桌、椅、板凳、柜子对他还有啥用啊?况且我还给他们解决了遗产分配的问题呢。本来就那么一张桌子,四个儿子分,怎么分?一人劈一条腿儿?!都红了眼在那儿瞅着呢,正发愁没法儿劈呢,咱去了不就不用劈了嘛!而且给钱的时候,人家说“除不开”,“得,多少能除开?”咱再给添上点儿凑个数能整除。比如我给五千块,人家说我们六个孩子您能不能给六千呀?得,那就六千吧。(梅:嘿!最后还落个远近闻名的“及时雨”美名)

有一回我在上海看好了一个紫檀的百宝嵌屏风,特别好。当时人家开价一百一十二万,我还价一百零八万,其实我心里想给一百一十二万,但中间人不让我给,最终也没买成。卖家低于这价一分都不卖。一开始我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后来我就明白了他为什么少一分都不卖?

梅 辰 因为它除不开。

马未都 对了。老头刚死,孩子们还全戴着黑纱呢。这卖东西的钱他们肯定是都已经分配完了。你非要少给人家几万,人家没法儿分,出了零头了。

那事儿特亏,乾隆四十七年的(屏风),特好。差点儿没气死我。

后来我就有经验了,知道户里要的钱往往是他们已经安排好用途了。比如有人开价说“少多少钱我不卖!”为什么?他正好看好一辆车,那车卖价二十五万,你给他二十四万五他都不卖,是不是?他要解决他想解决的那个问题,你是不知道。你就觉得这人怎么这么艮哪!

梅 辰 有些价是不能砍的。

马未都 你也砍不下来。

链接

百宝嵌:晚明时期的一种工艺品。是以象牙、珊瑚、翡翠、玉石等多种珍贵材料在紫檀、黄花梨以及漆器等木质或漆质的器物表面镶嵌出各种浮雕图案。

失之交臂

梅 辰 收藏了几十年,有没有您特想要,但因各种原因最后失之交臂、至今想起来还觉得甚为遗憾的东西?

马未都 多了。几次与空白期的青花大罐失之交臂就挺遗憾的。

空白期的青花大罐从学术的角度讲非常珍贵。过去讲明朝的瓷器指的就是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这八个时期,但明朝是十六个皇帝,其中有三个皇帝正统、景泰、天顺当朝了三十年,明朝差点从这儿改朝换代,差点儿亡了,因此这三朝是没有官窑的。官窑全部停烧,无任何官款瓷器传世,因此也就没有了官窑的标准物,历史上称这三十年为黑暗期,也叫空白期。但民间肯定还是在生产,不可能那三十年老百姓不用瓷了,但器物上没有具体的年号。

在没有进行空白期瓷器研究之前,人们遇到把握不准的器物时或把它往前靠(宣德),或把它往后靠(成化、嘉靖)都有可能。虽然空白期的瓷器从工艺上、质量上都算不得上乘,但从学术角度上讲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填补了一个空白。

再有就是前两天刚拍的一对雍正粉彩的碗,落槌价五千万。它原本是北京大学一位老师的,八七(1987)年他拿给我,卖价十二万,那时候我哪儿买得起啊!那时大伙儿还在争当万元户呢!十二万根本连想都不敢想。一听十二万元就觉得是跟自己不搭界的一件事儿,就像今天有人跟我说有一什么东西要卖我十二个亿一样,转身就走呗,跟我有啥关系,爱卖谁卖谁吧!

青花人物故事盖罐

明天顺

高43.5cm

首都博物院藏

观复博物馆提供

青花瑞兽纹大罐

空白期

高42.5cm 口径23cm 底径22cm

天津博物馆藏

观复博物馆提供

青花人物故事梅瓶

空白期

高33cm 口径6.5cm 足径10.5cm

天津博物馆藏

观复博物馆提供

后来它被一个香港人买走了。它第一次拿出来拍的时候拍了好几百万;后来又拍过一次;这次拍了五千多万。当时要知道日后值五千万,我就是砸锅卖铁、借钱也得把它买下来啊。咳,谁能知道后边的事儿呀,当时就没动这心思,一听十二万头没回地就跑了。

链接

粉彩:瓷器釉彩名。在清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直接影响创制的釉上彩新品种。至清雍正朝,粉彩瓷器盛行。其特征是彩绘人物衣服或花朵时,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色中所用彩料多为进口料。焙烧温度比五彩略低,色彩较五彩更为丰富,以淡雅柔丽为特色,感觉上比五彩柔软,因此又有软彩之称。

以雍正粉彩最为著名。

梅 辰 也就是说,在您没买成的东西里经济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马未都 对,主要是经济因素。你得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支付能力,这是绝对的。你再喜欢,没钱也没戏。

梅 辰 那些赔上房子和家产的就是因为太喜欢了。

马未都 这种人是贪,我见过的这类人没一个不是这个因素的。

梅 辰 您有没有特别爱不释手、夜不能寐的东西?

马未都 没有,我现在对文物都比较清楚了,没有吸引我到非买不可地步的东西了。你看电视里介绍很多这“国宝”、那“国宝”的,实际上也没那么重要,都是弄得很玄。

梅 辰 即使《鬼谷下山》来了也就那么回事?

马未都 这就好像某一天你看见一个女子宛若天仙、倾国倾城,你就非得把她娶回来?有的是绝代佳人,你是没见着。[梅:真都娶回来,晚上自己都拿不准主意往哪儿挂灯。(^_^)]

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观复博物馆提供

链接

《鬼谷下山》:指元青花《鬼谷下山》罐。2005年伦敦嘉士德(CHRISTIE'S)拍卖会上其以1568.80万英镑,即约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出中国瓷器的历史最高价。鬼谷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谋略家,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与庞涓皆为其弟子。《鬼谷下山》的故事出自《战国策》,它讲述了战国时期,燕、齐两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被敌方所擒,其师鬼谷子率领众人下山营救的故事。此罐图案描绘的便是鬼谷子一行人下山的情景:鬼谷子坐在由狮虎共拉的两轮车上,两个骑马之人紧随其后,其中一人打了一面写有“鬼谷”两字的旗。

青花:瓷器釉彩名。白底蓝花瓷器的专称。典型青花器系用钴料在瓷坯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蓝花在釉下,因此属釉下彩。

梅 辰 您现在看什么都不激动了,那还能有乐趣吗?

马未都 有乐趣啊,有很多跟价钱无关的乐趣,是智力上的挑战。比如这次我在香港博览会上买了好几件东西,其中有一件特好的东西——朱砂百宝嵌的大漆??。他们都不识货,尤其是外国人,他们不懂,不认,也不知道,所以很便宜就卖了。它看着跟新的一样,待会儿我给你看一眼。

朱砂是一种很名贵的天然颜料。过去的朱批用的就是朱砂。把朱砂掺在大漆里,就是很漂亮的红色朱砂漆,故宫里的炕桌等就是这种朱砂漆。一般来说漆都是以黑色、棕色的为多,红色的特别少,因为朱砂特别贵,成本太高,所以朱砂漆特别少。现在人们已经基本不使用朱砂了,转而使用像银朱这类价格比朱砂便宜很多的化工颜料作为替代物。

链接

朱砂,古时称作“丹”,为色泽纯正、鲜艳的天然红色颜料。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汞(HgS)。

朱批:古时皇帝用朱砂红笔批阅的奏折,称为“朱批奏折”或“朱批谕旨”,简称朱批。

大漆: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漆液。亦称生漆。漆树属落叶乔木,又名大木漆、山漆树,因产生漆而得名。其树皮和叶中有白色乳液,含有漆酚物质。漆树属全世界约150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北美和中美。中国产15种。漆树原产于中国,后传入日本、朝鲜、欧美。

捡漏

梅 辰 又捡一漏。您过去经常捡漏吧?

马未都 对,过去的人不太懂这些,捡漏的机会相对多。

梅 辰 您都捡着什么了?

马未都 多了,我那些东西都是漏。现在也有漏,就是你不懂,“漏”就是真到你跟前儿你也不买。现在没有过去那种花个十块、八块就捡个漏的事儿了,你比如现在我花八万买个东西,在我眼中这个东西至少得值几十万,这就算捡漏了嘛。

梅 辰 您给讲讲您花三十元、五十元捡着的漏,好几万的漏一般人想捡也捡不起。

马未都 有一回我去北京大学一位老师家,当时他正准备搬家,由平房搬楼房,什么都卖,卖了一大堆东西给我,最后我要走了,快到门口的时候我一眼瞥见地上有一个康熙青花的大笔筒,特好,我就问:“这个您卖吗?”他说:“卖,您给五十,您拿走。”你说这漏捡的!

青花虎溪相送笔筒

清康熙

高16.3cm 口径19.1cm足径19.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观复博物馆提供

梅 辰 他自己不知道它值多少钱?

马未都 他不知道,当时那个笔筒的价值也值几千块了,现在得值二十万左右吧。类似这样的事儿多了。

梅 辰 羡煞人也,此乃可遇不可求。您在地摊上捡过什么漏?

马未都 地摊上捡的漏就更多了。地摊上我买过一个宣德的碗,那农民张口就要二百。

梅 辰 估计人家还是咬牙跺脚、狠了狠心才开的“狮子”口。

马未都 他不知道它值多少钱。我说“一百吧?”(梅:秀水砍价法:“拦腰一斩”)对,买古玩按原则是不管货主开价多便宜你都得还价。主要是让他舒服,而不是让我舒服。

梅 辰 这话怎么说?

马未都 他要二百,你立马就掏二百,他立刻就觉得开价低了,他心里就不舒服,他就会找借口不卖了。

梅 辰 那怎么行呢?话都说出去了。

马未都 人家说“您听好喽,我刚才说的可是二百美元……”招儿多了,所以不管多便宜你都得还价。

我从一百、一百二、一百五、一百八逐级还价,最后一分钱也没砍下来,我说:“得,二百就二百吧。”最后二百成的交。这样他也比较舒服,卖到头了嘛。另外我反复跟他拉锯也是为了要让他确认他所说的那个价格。

招贼

梅 辰 在您所有的收藏中您最钟爱哪样藏品?

马未都 没有,我没有这样的东西。

梅 辰 怕被人惦记上,不能说?

马未都 不是,我确实没有这样的东西。我喜欢一样东西看重的是它能否给我带来快乐,并不是说这东西是否值钱。实际上很多东西我当时买的时候也不值钱,也不知道它后来会值钱。另外文物之间横向是没法比较的,比如家具和瓷器怎么比?瓷器和玉器怎么比?没法比,就是瓷器与瓷器、家具与家具同类相比,我也没法比。你说床和椅子怎么比?所以我永远都没法回答“哪件最重要”这样的问题。

你咬过手指吗?

梅 辰 ⊙∫⊙?

马未都 我问你“咬哪个手指头你不疼?”

道理是一样的嘛。虽然手指本身有长短,但你的感受是一样的。哪个我都喜欢,哪个我都心爱,只是有些东西的地位可能有所不同,比如这件瓷器在陶瓷史上的地位可能高,可能低;或者说某些文物的商业价值可能不同,有的值钱,有的不值钱,这些是可以区分的。但是你一定要让我说喜欢哪个?我对我所有的东西都一样,都是最喜欢,让他们都惦记着吧。

梅 辰 惦记的人多了容易招贼嘛。这么多年,有人到您家“借”过东西吗?

马未都 招就招呗!很多年前我们家就来过贼。(梅:

)来的是土贼,只偷东西不偷文物。

梅 辰 那时候你们家已经有文物了?

马未都 有。那是一九八几年的事儿了,那时我的东西还都搁在家里呢,包括前面说的那个四扇屏。我现在已经不搁在家里了。(梅:这句话一定得写上)现在想偷也偷不着了,别白跑一趟!

梅 辰 嗯,现在都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的观复博物馆呢。(比绕口令还难说)

马未都 那土贼不识货,他把我们家的电视、音响什么的都“搬”走了,可那个四扇屏就用毛巾被裹着搁在地上,他没拿。

梅 辰 奔四大件去的。搬着多沉啊,还不如顺俩“盘子”呢!(^_^)

马未都 土贼,不是奔东西(文物)来的。那天我回家拿钥匙开门,钥匙刚一碰锁还没开呢门就自个儿开了,我就知道来贼了……情急之下我也顾不上保护现场什么的了,赶紧跑过去看看我的宝贝丢没丢。我一看东西(文物)没丢,电视什么的没了,我这才松了口气,然后心情特好地就去报案了。(梅:警察哪儿见过这样报案的人呀!)

梅 辰 您丢东西的标准跟别人不一样。

马未都 是啊,警察也这么说。那时我还在出版社上班呢,那警察就跟我的同事说:“马未都是不是特有钱啊?丢了东西他怎么也不着急啊?”因为他想象的丢了大彩电还不得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电视那些东西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真的无所谓,丢个电视怕什么!电视丢了,不看不就完了吗!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重要的了。

同类推荐
  • 绝顶天才的混蛋:斯坦利·库布里克传

    绝顶天才的混蛋:斯坦利·库布里克传

    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来说,1999年的3月7日是个黑暗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的凌晨,一代电影宗师斯坦利·库布里克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在此之前,他刚刚完成了由汤姆·克鲁斯和妮科尔·基德曼夫妇主演的新片《大开眼戒》。17天后,在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持放映了3分钟长度的库布里克电影集锦,以表示对这位影坛奇才的致敬与哀悼。库布里克一生只拍了18部作品,其中包括一些纪录短片和电视片,数量之少与他获得的盛名似乎并不相称。但这恰恰体现了他最令人仰慕的一个方面,即他是一个极端的完美主义者,他对完美的追求近乎病态,从而引发出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来。
  • 中原鹿正肥:袁世凯的奋斗

    中原鹿正肥:袁世凯的奋斗

    本书以晚清的风起云涌为大背景,讲述袁世凯通过不懈奋斗,从一个浪荡公子成长为朝廷重臣乃至洪宪帝制的过程,全书截止于1915年袁世凯称帝,着重讲述二十余年间其出人头地的艰难与相关手腕,展现其在此期间所建立的功业。
  • 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

    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

    《曾胡治兵语录》是近代著名的语录体军事著作,蔡锷辑,共十二章,一万四千余字。集中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
  • 海上骑士——尼米兹

    海上骑士——尼米兹

    本书中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尼米兹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期间,组织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海战,打败曾经猖獗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做了详尽的描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海战中的激烈争夺,以及双方的兵方部署、战略决策、指挥方式和作战经过,反映了尼米兹的作战指导和指挥艺术。
  • 长征领导人4

    长征领导人4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情有若惜

    TFboys之情有若惜

    父母定下的娃娃亲,不情愿却被逼婚!最终父母给了两年时间培养感情。说好两年之后解除婚约,却日久生情。
  • tfboys与复仇公主

    tfboys与复仇公主

    被父亲、后妈和后妈的女儿赶出家门的三位小姐同时被环游世界到湖南的英,美,德的女王们收养,几年后偶遇了三小只---tfboys,复仇三公主要怎么办呢?请期待!
  •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一大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对外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近年来,该学科随外科学的进展发展很快。为了更好地为外科护理工作者服务,本书广泛收集国内外近期文献,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对外科感染与损伤、麻醉期手术、围手术期、肛肠外科、骨外科、五官外科、妇产外科、休克和外科急诊护理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本书适用于外科护理工作者和医学院校师生。
  • 马竹作品精选

    马竹作品精选

    《马竹作品精选》卷一“小说卷”精选马竹中短篇小说25篇,如《红尘三米》《芦苇花》《荷花赋》《竹枝词》《父亲不哭》等多部作品在《长江文艺》《芳草》等刊发表后,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北京文学》《小说精粹》《传奇文学选刊》等多家刊物转载并先后荣获多个文学大奖,社会影响广泛;卷二“散文卷”精选马竹散文随笔作品56篇,大多可谓美文,被较多读者形容为“下了猛药”的言情文字;卷三“诗歌卷”精选马竹诗歌作品30首,是从马竹开始文字生涯以来数百首诗篇中遴选而出;卷四“文论卷”包含思想随笔、文学理论、文艺理论、文学评论、影视评论共22篇,对热爱文学艺术的读者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本书是余秋雨“封笔”5年来出版的首部新书。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前学者身份,以老师的角色和十余名北大学子“课堂互动”来对话中国文化,并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进行了新型的解读。业内人士称,该书也开启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的先河。
  • 美洲战史故事会

    美洲战史故事会

    本套丛书集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于一体,富有极强的人文气息和启发性,非常值得广大青少年品读。
  • 萌妻来袭:最佳女一号

    萌妻来袭:最佳女一号

    一个是名门少爷,却从小受军事化教育任,更成为军队少校;一个是望族小姐,善良却倔强的,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宁愿成为警局的小螺丝钉。两个性格天差地别的、却有各自坚持的梦想的人,每次见面都可以用火星四溅来形容!但是,当各种阴谋逐渐逼近,两个人的心又会被怎样误解,相爱的人在何时才能够真的走到一起?
  • TFBOYS之恋

    TFBOYS之恋

    写的不好,多多包涵,四叶草切勿当成,纯属虚构.........还有,希望大家能多多评论,多给出些建议。有些错字,不好意思了。一天更新一到两章,开学只有周末才有时间更,对不起了此书写的纯属编造,不是真实,不喜勿喷
  • 拐个将军来种田:小富且安

    拐个将军来种田:小富且安

    亲生母亲一推,把自己给推到了历史上未知的朝代,醒来的时候在人口市场,比起被强卖,不如自卖,巧遇满脸胡须的大叔,一身正气,自卖自身,结果跟大叔回家,发现大叔家好穷,家徒四壁,躺在干草上睡觉能够直接看到星空。没事,种种蘑菇养养鸡,练练武艺做做饭,咱不求坐拥良田千亩,小富且安便可。
  • 斗战圣皇

    斗战圣皇

    “别人都称尊道祖的,为什么你独爱自诩帝皇!”“天上地下,举世万灵,一言而出莫敢不从!眉目一怒,万灵颤抖,伏尸千里,诸天万界,唯帝皇也,独此一人!如此风姿,与我匹配!”“可传闻你是觉得帝王标配三宫六院,所以你才自诩帝皇。”“污蔑,这是污蔑,谁说的,本皇分分钟砍死他!”“你别这样激动,好奇问下,为什么当初你唯独对我另眼相看?”“从看到你未婚妻第一眼起,我就决定和你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