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3100000027

第27章 精彩对话·激情辩论(9)

牛刀:7月17号,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先生宣布重新执行二套房贷首付和利率标准,这个时候深圳房屋成交量是这样的,整个6月份深圳房价日均成交量是260套,最多的时候是周五、周六。刘明康讲话以后,深圳房价在7月17号下降到97套,后几天连续为103套、105套、109套,昨天成交量是95套。这个数字说明什么呢?在我们260套的成交量当中,其中有160套是来炒房的。炒房客在这个时候,即首付标准提高之后没有办法买房。在炒房客没有入市的情况下,真正自住型的只剩下100套左右,大概连续十来天维持这种局面。

那么,炒房客是由什么人组成的呢?我有一个简单的调查。在深圳的炒房客当中,其中外省官员的亲属占到了绝大部分;其次是珠三角的一些中小企业的这些老板,他们在银行拿到贷款以后,没有去进行生产,而是把这个钱投入到楼市、股市。最近银监会有一个数据,就是在2009年的新增贷款当中,有8000亿流入到楼市。这8000亿并不是房地产业的正常投资。这8000亿是什么?是企业从银行贷款投入进去的,这成为2009年4、5、6三个月购房的主体,正是这些人推高了房价。

主持人:您是觉得当前炒房的人比较多,推高了房价。其他两位呢?

时寒冰:是这样,房价刚开始起来的时候,大量的资金还没有进来的时候,主要是自买自卖,搞假按揭来套现。因为它之前资产太高下跌,很多资金现金流比较小,大家都非常恐惧。所以说国家降低信贷门槛,加大信贷投放以后,马上做假按揭。做假按揭的价格往往很高,便于开发商多从银行套钱。但是做假按揭过程中,始终没有人去查,导致造成一种成交量放大的印象,激起了投资客的兴趣。

第二点,国家信贷投放在持续下滑。我们知道,从2008年11月开始,信贷投放量较大,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6月,投放8万多亿资金,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数字。因为我们2008年GDP只不过是30万亿,这个占比是非常大的,给公众带来一种非常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使得一些投资性买房人到房产市场里面去,以期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有获利空间,所以他就进去了。第一波导火索是开发商的假按揭,第二波是投机客推动,到第三波的时候,这个房价成交量在加大,一些自住型购房者开始恐慌,被迫进入。这样的三步导致前期房价非理性上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消化了2008年以来的这种库存住房。本来需要20多个月才能卖完的房子,结果3~5个月就已经消化干净了。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但是这种消耗是一种投资性消耗,在这个过程中民众收入并没有增加,没有对经济产生新的带动。在没有新增长点的情况下,房价还处在非常高的水平,成交量放大,对居民现有的财富存量进一步透支了,也就意味着房价上涨缺少后劲,所以现在体现为房屋成交量的急剧下滑。

主持人:那我们今天看到三位嘉宾刚好是来自三个楼市比较火暴的城市,像深圳、上海、北京。刚才深圳情况我们听了,上海的情况我也听了,北京的曹建海您看到、您了解到的房地产的交易是什么情况?

曹建海:房屋交易量无论一手房、二手房与2008年同比,都增长了差不多一倍。从3月份出现了“小阳春”,4、5月份出现大量退房,当时一些媒体报道退房率差不多达到30%。这个高退房率,是不是人们买了就要把它退掉?现在看来高退房率是在2008年信贷紧缩的时候,开发商通过做假按揭的形式获取资金,而2009年房市好转了,有顾客看中这个房子,需要把它退掉才能卖掉。所以通过退房之后再高价转出去,这也说明4~5月份的高退房率,说明大量的投资者、投机者开始介入。北京的一手房数据是,6月份销售量是14341套,环比增长5%。与2008年上半年相比,有接近一倍的增长。二手房市场也是这样的,北京二手房市场上半年成交10万套,这个成交量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说到成交量,我这儿有一组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一段是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里面截取了一段:1~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4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3.4%,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7.6%,另外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16.4%。而我们也看到1~6月份商品房销售额是15800亿元,同比增长53.0%,涨幅非常吓人。这里面商品住宅的销售额增长了57%,绝对是一个大头,另外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分别增长19.9%和30.2%。这时我们产生一个疑问,这么多钱去买房,这个钱是哪儿来的?刚才咱们也提到,有钱人手里有钱,我要做投资,还有一些钱是从信贷资金里流过来的。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补充?

曹建海:刚才我讲的是一些现象。这个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手房、二手房这些领域的涨势,还有土地拍卖竞价争夺的激烈程度。北京在2009年以来大约涨了20%;上海6月份一手房价格差不多每周上涨8%,一个月下来差不多40%了。这个上涨幅度其实也超过了2007年的深圳。2007年深圳上半年房价上涨70%。现在的涨幅在一些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其实已经超过了2007年。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我看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个就是住房消费需求。

主持人:刚性需求。

曹建海:刚性需求的概念我一直不太同意。我愿意强调床位的刚性,而床位外面的房屋究竟多大面积,或者是以什么形态来获得,例如租的方式还是购的方式,这实际上都是与房价有关系的。如果房价过高买不起原计划的房子,买小户型的房子或者位置更远的房子,这跟房价变动是有关系的。中国人习惯于以产权的方式获得住房,不是以租赁的方式获得。但是房屋面积的大小、位置的好坏,这个都跟价格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一次性购房需求和一定程度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可能是作为基本的消费需求的。现在我们把改善消费需求这个概念任意扩展,在开发商眼里一个人买几十套也属于改善性需求。有的人买了50套房,他认为自己是改善性住房。例如可以给亲戚朋友居住,那我想问一下是不是免费送给他们?如果买了发钥匙直接给他们居住、长期使用,我想这属于改善性需求。但是如果还要花钱,高价加价,就明显是投机了。

所以在中国城市里面,对住房的需求是很大的。房屋比较小的人,还有更多的农民工,两亿多农民工包括他们的家属,他们都渴望获得住房,但是现在他们应该说是被排斥在住房市场之外的,租都租不起商品房。

主持人:您是单纯从消费需求来讲的。

曹建海:住房消费需求是巨大的,但是如果考虑到价格因素,有效需求就非常小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第二个因素是通胀预期。这次的信贷资金投放,应该用疯狂来表示。上半年新增信贷资金投放7.4万亿,这个数字应当说比2007年、2008年全部加起来还要多。这个数据肯定要对公众形成强烈的冲击,这是典型的通胀预期。因为他们行动了,大家开始把钱拿出来去买房以便保值增值,这是典型的通胀预期。

主持人:买房子要保值。

曹建海:对,要保值。我想大家如果都希望增值,那财富不可能这样创造,所以只能少部分人受益。这是第二个最基本的东西。第三个因素就是投机性需求大幅度增加。我刚才说的买几十套的,现在在各个城市已经非常普遍。目前二套房贷政策已经放开了,一个人可以说想买多少套就买多少套,信贷宽松程度已经超过了任何时期。所以这个宽松信贷政策,特别是二手房减免税政策,房屋购买之后可以轻易出手抛掉,可以说投机住房交易现在基本是无摩擦力的。我看不仅没有摩擦力,而且加了润滑油。第四,最重要的,就是政府保房价的措施。对GDP增长“保8”的硬性指标。现在看到“保8”的问题已经不大,我们的财政货币政策、产业振兴政策、政府对开发商特殊的优惠政策,还有我们现在为了扩大房地产投资,要求各地进行城市改造,还有对经济适用房的限制政策。这一系列政策使得中国的房价是越来越起劲,越涨买得越多,所以现在这个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是一个投机的市场。

主持人:这些原因促成房地产市场出现令人意外的结果。我们老百姓关心的还是房价这么高,特别是地价也是越来越高了。像咱们现在看到各地的地王又出现了。2009年7月24号搜狐有篇新闻提到,上海和杭州一天内同时出现地王。大家又产生了一个疑问,房价上涨,开发商这么积极拿地,这个钱是从哪儿来的?自己有多少,从别的途径进来多少?

牛刀:这个不是钱的问题,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中国中央政府为什么要实现GDP的“保8”?GDP“保8”是什么概念?就是GDP至少多出2.4万亿元。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出口是负增长,采取什么方法?是投资拉动。我们现在分析2009年的新增贷款,至少突破10万亿。如果这些新的贷款全部用出去了,那么这10万亿就转化成了GDP的增长。

在房地产领域,大家也看到最近买地的中化方兴、中国电子等,几乎全都是国资委属下的央企公司。由此传递出三个信号:一个信号就是“保8”的需要;第二个是促使民营房地产商开始投资。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53%,但是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还是下滑了22%。为什么会下滑?也就是民营开发商它不敢去拿地,对后市不看好,不敢去拿地开发新楼盘。新楼盘开发周期一般是一年到两年,大的楼盘要三年。它对未来不看好以后,就不敢去进行投资。

为了拉动民间的、民营的这些开发商的投资,那么央企带头,这是传递第二个信号。第三个信号是,房价的预期在中国一般是两年到三年,从你拿地到未来开发,两年的时间是必需的。那么地王的出现,就为以后两年的房价上涨建立了一个预期。然而,正像2007年一样,两年后的情况是现在做地王的人是无法预测的。

主持人:时先生对地王产生背后推动资金的构成,有没有什么见解?

时寒冰:我们俩观点一致,但分析工具不同。因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是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和投资。我们国家出口在下降,尽管提高退税率,但是由于发达国家消费模式的变化和消费体系崩溃,中国的出口很难增长。目前不是商品的价格不够便宜,而是因为它的消费总量的确在下降。

主持人:外部需求买不了那么多。

时寒冰:对。另外很多国家要求扩大就业,但不可能在金融领域实现就业的增加,只能走实体经济之路。中国的消费增长由于普通百姓收入低,其增长速度是最慢的。西方国家包括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分配,都是大幅度向个人倾斜,政府的收入增长是最慢的;而中国正好相反。

再看投资,我们国家的中央财政还好一些,地方财政则普遍困难重重。瑞银专门做了研究报告,预计到2010年年底地方政府的负债将达到12万亿元。政府投资没有钱怎么办?只能卖地!由于中国未来的房价走势不可能持续这么高涨。你算算上海的开发成本,算算其他的费用,房价在短期周期内涨到每平方米3万以上。如果房价再翻一倍,那我们国家还能够和谐吗?所以说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可以对比一下2007年,2007年北京出现12块地王,但是这12块地王目前为止没有一块被开发。面粉比面包还贵,他做出来的面包无论多么的好,它都不可能赚钱,只能闲置。

主持人:说到这个问题,现在市场有很多议论,有些老百姓说房价太高都是开发商害的,有些开发商也在喊冤,我们的地很贵,我们没有得利。

时寒冰:我们国家的开发商你看看规划不会做,由设计公司做;建筑不会做,由施工企业来做;卖楼他不做,包给销售公司去卖。他从头到尾基本上不干正事。而且我们开发商基本上没有钱,你看他买地是靠贷款,他建房是让施工企业垫资给他建房,房子没有建就开始预售房,就把钱弄到手了。而且很多人有一种误解,把建筑业包含到房产业里面,其实房产业跟建筑业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观众的掌声也说明了您刚才这个见解也非常精彩。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曹建海,其实在5月27号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自有资本金比率有一个小幅度的调整,原来像房地产投资的自有资本金率是35%,2009年调到20%。您觉得这个调整是不是也是造成目前开发商敢于去拿地的一个原因?

曹建海:其实这是政府刺激投资的一个措施,与城市改造,与对房价的支持是相互配套的。我还是回到刚才的地价疯狂的原因。这一次的疯狂似乎连开发商都看不懂。准确地讲是老牌开发商看不懂,新锐开发商占据主流,任志强、潘石屹实力不够,现在他们都成了怨妇。

主持人:那么雄厚的资金还不够吗?

曹建海:不够,因为潘石屹的公司虽然已经上市,但动不动拿出上百亿的资金,还是不可能的;新锐公司有背后国企的支持,有大量的资本;另外多数国企也有上市公司的背景。由于房地产商这个皮包商、中间商既然如此一本万利,国有企业也要到这里面去寻求机会。他们有实力,动不动有数百亿的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不拿地做什么?只有拿地才能后续开发。这样潘石屹就被挤出主流舞台。现在他们的观点跟我们已经很接近了。任志强他手里有房子时,他的观点是房价永远是上涨的,房价上涨一百年;但是他现在手里没有土地和房子了,他现在迫切需要低价土地,所以他提出了房价泡沫三年后破裂的观点。

当然根据他的观点,房价泡沫可能在2012年直接破裂,房价可能直线回落。我在《经济半小时》说道,按照2008年最高时的价格,房价将来至少回落一半。而按照现在的价格,我看也是至少回落一半。和任志强的看法不同,其实是回落的方式。我觉得可能是2010年开始回落,连续回落到2012年,也许是一个缓慢回落。

时寒冰:所以过一段时间,任志强、潘石屹都要申请加入三剑客了。

主持人:那不是三剑客,那就是五剑客了。

曹建海:正是因为任志强、潘石屹们现在手里没???房子,他需要获得土地,但他在拍卖里面根本没有话语权,所以他们都变成了怨妇,房地产格局发生了变化。可见,任志强的这个观点,完全是站在他的企业立场来说话的。

我在这里需要说明,为什么国有企业现在占据了主流?还是因为国有企业经理人是廉价代理人的身份,投资成功就有奖励,作为管理团队的奖励,投资失败由国家买单。

同类推荐
  • 我国企业社会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企业社会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企业社会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实证研究》对企业社会资本和企业智力资本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从总体上把握二者的内涵、特点、分类、测量等,总结以往研究的不足。其次,在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细化NahapietGhoshal理论模型,形成相应的假设。之后,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修订并发放问卷,获得第一手数据。然后,使用统计和结构方程等方法建立理论模型的数学模型,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进行假设检验,验证前面提出的理论模型的正确与否。
  • 经济热点面对面

    经济热点面对面

    中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了?经受了这些打击和考验,中国的经济会大幅下滑吗;通货膨胀率还会上升吗;中国的石油安全吗;中国的粮食安全吗;中国的中小企业能起死回生吗;中央政府会怎么办;宏观政策会走向哪里?这些原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话题,在这一年都成了老百姓迫切想要弄明白的问题。
  •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

    本书对中国经济大国化的真实情况、大国化对中国与东亚关系和中日关系带来的变化问题,结合统计资料进行了研究,并对东亚国家如何与崛起的中国合作、实现共同的繁荣提出了建议。
  • 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

    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

    本书包括: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小企业、市场经济与宏观调节、金融与财政、市场的运行和规范等内容。
  • 屌丝经济学

    屌丝经济学

    作者通过历史事实与理论推导证明了贫富分化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以产能过剩、投资过剩、货币过剩与金融过剩四个角度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指出了现行宏观经济学所回避的贫富分化对消费、投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分别在短期与长期如何影响产出,同时,对中国高投资、高贸易顺差、高房价、高货币供应的畸形发展模式的成因、与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证分析,建立了一套穷人们可行的理财逻辑与方式。
热门推荐
  • 天地神榜

    天地神榜

    封神之战五万年后,混沌中飞出一物,天地神榜,传说中名列其上者,可得超脱。一时间,原本平静的天地再起波澜。
  • 蛮荒逆行

    蛮荒逆行

    杀一为罪,屠万仍雄,自古真理唯强拳,待我用一双拳头打开一片天。——穿越者半妖罗侯的故事。
  • 星宇微光

    星宇微光

    日暮西斜,可否已迎接那无边永夜?暗夜当空,星宇微光之荣耀初显。光之显现?夜的世界。
  • 鬼符契

    鬼符契

    天生八荒,斥三荒,近五荒。五荒谓人之本源,故称五荒大陆为本源大陆……时过境迁,曾经耀眼的本源大陆已经没落成无人问津的一个底层生命星球。但在一个叱咤风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11“退休”老大雷奕通过十大空间之一齑隐空间降临之后,凭着一本上古奇书《鬼符镜镶术》,一切都改变了。且看雷奕是怎样以自己的力量将五荒大陆重登昨日辉煌。请加读者群254564599(另外,这是本人第一本书,如有不好,望大家海涵)
  • 唯有七寸时光

    唯有七寸时光

    冷酷霸道就能赢了她的心?NO帅气温柔就能迷住她的眼?NO看浅言汐如何玩转男神.
  • 那三年流过的青春

    那三年流过的青春

    初中时?父母离婚?她自我封闭,直到了高中,害怕爱情的她遇上他,会发生什么故事,分班后,她又该如何与新的同学相处....他,为她转班,而后,又将遇到什么.....敬请期待,那三年流过的青春。
  • 你的泪灼痛了我的心

    你的泪灼痛了我的心

    少女杀手重生,奉命嫁给敌国太子,出嫁途中遭伏杀,前世杀手的敏锐救她突破重围逃回尚稹城……虽贵为公主,却仍刀尖舔血,同榻共枕人处心积虑要置她于死地,危机重重,一刀扎向胞妹心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圣盟之天王后记

    圣盟之天王后记

    一个饱受争议的战神,将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故事。
  • 碧血传说

    碧血传说

    亿万星辰,无边大漠,一道的消瘦的身影,一柄绝世杀剑…碧天从星空大漠走出…一个神话的消失,往往是另一个神话的开始……
  • 中国投资体制改革30年研究

    中国投资体制改革30年研究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推出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全书分为九章,以投资体制的概念与功能为切入点,从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目标,投资的宏观管理,投融资渠道,项目管理方式以及中外投资体制比较等诸多方面,全面回顾了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历程,勾画了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完整图景,并提出了对30年来投资体制改革的中肯评价及其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分析。全书最后部分还专设有“中国投资体制改革大事记”,方便广大读者了解、认识30年投资体制改革的全貌和做出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