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3100000008

第8章 当前中国房地产的形势问题和出路(4)

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合计超过20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来说,资金动员问题异常关键。相对而言,中央政府的投资是有保证的,但仅靠中央政府项目投资,显然无法实现政府“保增长”的任务。根据我们的分析,地方政府上报的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上,不少甚至是“十一五”时期规划内的项目,存在着重复计算、缺乏论证、突击申报、资金来源严重不足等致命问题。如果只为保增长而不加规范、盲目上马,所引起的恶劣后果,将给我国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国地方政府多处于财政赤字状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地方政府没有权力发行政府债券。因此,地方政府从根本上缺乏大规模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能力。虽然地方政府的一些土地资金可以直接投入项目建设,但毕竟资金数量有限;更多的项目将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来筹措资金,这势必通过项目融资的方式大量从银行贷款。银行发放贷款的前提是项目本身必须具有充沛的现金流,但也不免将政府项目归类为商业化项目,而且这类政府投资项目很难摆脱向纳税人高额收费的指责,同时也无助于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

如果政府从社会中筹集资金规模过大,政府必然面临难以承受的财政赤字问题。而挤压私人投资、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以及有可能加剧银行体系不良信贷资产的风险,则会大幅度抵消政府投资的效果。在笔者看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从由外部需求拉动转为由内部需求拉动的过程中,必然要适应较低的增速。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经济增长的质量是好的,即使速度慢一些,一样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反之,基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大规模投资计划,即使能够实现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的任务,但从长期观察,就明显是得不偿失了。

货币过度供应影响经济中长期稳定

虽然2009年以来的经济数据开始好转,但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投资“单引擎”拉动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货币供给和信贷的天量增长(见表1-2)。2009年1~10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8.7万亿元,同比增长29.46%,比上年末加快14.5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0.75万亿元,增长32.03%,加快23.3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3.57万亿元,增长14.09%,加快3.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9.2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96万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8.6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07万亿元。

相比之下,2009年上半年名义GDP同比仅增长3.8%,前三季度达到了7.7%,货币政策的宽松造成的货币注入式增长难以避免。这种货币和信贷巨浪,固然可以承载“保增长”之舟,但覆舟之险亦大大增加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判断,目前实施的货币政策已远远超出了“适度宽松”的定义。由于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和投资者的多方博弈,货币政策早已形同虚设。由于实体经济调整远未结束,这种持续过快的货币供应增长,不仅不能刺激实体经济长期回升,反而会对未来经济的增长造成很??的不稳定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的信贷扩张将加剧未来时期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使中国经济面临长期的产能过剩局面。过度的信贷供给将明显地增加总供给。一方面由于国内各种体制性和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欧美国家过度消费需求已经被危机所摧毁,且在短期之内难以恢复,因而仅靠超前投资本身难以创造足够的需求。何况目前中国政府虽有巨量投资和信贷投放,但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仍非常有限,期待由民间投资增加而创造就业机会、带动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在近中期很难实现。国际经济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预示着中国在未来可能出现长期的需求不足,从而加大供求过剩的矛盾。

2.阻碍经济结构调整,贻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大好时机。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增长特别是出口增长造成了巨大压力,但这也正成为中国经济在“外吸作用”削弱下调整经济结构的大好机会。但以依靠投资“单引擎”为特征的信贷投放大幅增长,所鼓励的多是本已产能过剩十分严重的高能耗、高排放行业。这些行业的投资过快增长不仅无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且在不远的将来将给中国带来诸多危害。

3.房地产信贷的过度供应推动房地产价格的泡沫化,使中国面临由经济泡沫转为泡沫经济的风险。鉴于居民消费特别是居住消费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只要房地产价格不进行充分的调整,围绕住房需求的国内消费就很难摆脱增长失衡的局面。在房价高企的条件下,大规模信贷投放将在短期内推动房价迅速上涨,加剧房地产投机行为,抑制真实的居住消费需求,并在将来发生由于房价下跌引起的银行体系信贷危机。

4.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调整均不到位的情况下,过度的信贷扩张必然推动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造成冰火两重天的景象。这种经济结构扭曲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社会资金和人力都倾向于甚至严重依赖于投机,社会收入分配急剧分化;同时,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和动力将会明显不足。这必然会加剧经济结构的失衡,导致未来经济增长缺乏后劲。

因此,在经济“止落回稳”的局面下,经济政策的着眼点要从应急为主转向中长期取向,主要是在刺激消费需求增长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下工夫。为避免资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维护经济平稳运行,货币政策应当指向“维护物价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应注意平衡经济增长与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警惕通货膨胀对中国未来长期增长基础的根本损伤。在货币政策执行层面,则应该从事实上的“极度宽松”回归到中性甚至适度紧缩。

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是什么—这要看它依赖的发展动力是什么。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出口和房地产销售,现在出口衰减了,房地产销售(尽管其中一大部分为投资和投机)成为政府拉动经济的关键。在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经济已经退化到了严重依赖房地产的地步,5年前易宪容研究员预言房地产“绑架”整个中国经济一言成真。经过一系列房地产救市政策的实施,特别是银行信贷的大量投放,房地产市场终于再次火热。现在的关键就是要看这样的房地产市场能走多远了。

那么如何看待和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呢?在应对经济危机的同时,还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

苗头性的问题是指什么呢?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猪肉。由于肉价在CPI统计中占到了8%,猪肉价格大涨会严重推高CPI,而猪肉价格回落后,CPI就有可能为负值。一旦养猪的农民因为猪肉价格过低而杀掉母猪和种猪,肉价就会大幅度上涨,CPI很快就会由负转正,央行必然面临着加息的压力,则宽松货币政策就不得不停步了。所以,国务院要求商务部、财政部建立猪肉收储制度,避免猪肉价格过度回落而影响农民的养猪积极性。

总体来看,由于重量轻质、保增长重于调结构,例如放宽加工贸易目录、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一些政策,实际上可能导致经济结构的劣化和退化。在我看来,中国经济要复兴,必须着力培育乡村这个增长极。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绝大部分的资金、消费基本上集中在城市,乡村在流动性、消费量等方面是非常有限的,这个局面迫切需要得到改变。

克服危机,根本上还要依靠科技创新。现在科技革命最主要的是在能源领域的革命,所以这是跨越式发展战胜未来科技发展的有利时期,我们必须把握机遇,推动我国经济尽快走向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然而,在实体经济不景气、资产价格泡沫化的局势下,期望企业将精力放在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上是不现实的。我们观察到,大型国有企业将精力和资金投到股市和土地市场上来,这些行为本质上可谓“不务正业”,不利于企业自身核心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因此,如何把企业引导到科技创新上来,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央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开放,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我认为,改革开放一定要把动力赋予全体老百姓,让他们拥有动力,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引向正确道路。从现在的政策看,政策取向与生产目的还有矛盾。如果房地产业提供的是越来越贵的房子,怎么能满足人民期望改善生活水平的需求呢?我们提出要保障民生,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高收费垄断项目,又怎么能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呢?目前公共资源配置开始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倾斜,但高等教育现在还是产业化的,医疗卫生领域基本上是市场化,住房本来应该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但却是所有商品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

目前我国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设法让老百姓扩大消费支出,较少考虑扩大政府转移支付和城乡居民的增收问题。因为在政府刺激经济的投资计划中,绝大部分是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然而,考虑到那些滞留在城市的农民工对于住房的强烈需求,如果政府能够向他们提供保障性住房,他们一定会留在城市,真正实现城市化。只要有了住房,就会有家具、装饰、家电、水暖电、物业和商业服务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扩张。但是目前政府在保障房建设开发方面远远不能满足低收入居民的需求,经济适用房的点缀功能远远大于其民生目的。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不一定把注意力瞄向居民基于谨慎动机储蓄的财产,完全可以由政府转移支付解决;而现实中我们在这方面的操作思路甚至是南辕北辙的。

那么当前的经济问题主要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与民生问题。如果经济重点忽略了民生,而放在了样板工程上,那么这就是非常危险的。一旦经济发展失去了目的性,失去了它真正应该满足的对象,经济政策就很难得到广大老百姓的支持。在所有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中,最大的经济失衡在于价格体系失衡,表现在要素价格是泡沫的、消费品价格是被压制的。消费品主要包括食品和工业品,其中工业品主要靠地方政府的扶持,通过低标准污染排放、低地价、低工资和过剩的产能,将工业品价格控制在世界洼地的水平;而食品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控制的,也处在极低的水平。与消费品价格相对应的,是要素价格的巨大泡沫,表现为股价和地价飞涨。股票价格是一种要素价格,股票本身代表企业的净资产,物化为机器、机床、工具等资本品形态,它是企业所有权的一个凭证;地价则是地租的资本化。目前中国的地价、股价泡沫化,但是产成品的价格很便宜,而且产成品与上述要素密切相关,这样的经济是有很大隐患的。

从最迫切的问题看,当前经济蕴藏着巨大的通货膨胀风险和信贷风险。现在,通胀并没有反应在实物产品领域,而是表现在要素领域;另一个风险是信贷风险,现在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大部分提供给了大型国有工商业企业,但企业并没有按照约定使用资金,反而进入股票、土地市场,购买泡沫资产。上述两个因素的复合,很有可能导致长时期的严重滞涨局面。

这次为对抗世界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实行了宽松货币政策和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按照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不管政府实施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只能是短期有效,长期无效。因为消费者是理性的,他会预期你这样的政策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中国的公众是不是理性的呢?是不是已经形成了明显的通胀预期呢?由于公众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囤积消费品,一些学者认为公众缺乏对通胀的预期。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中国的消费者为什么不再疯抢消费品,不仅因为中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在国家价格控制下,购买消费品无法像投资品那样抗击通货膨胀。大家所能关注的就是股票和房地产,这两种价格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放任的,在货币松动的环境下,有巨大的价格上涨的空间。基于此,很多人开始把钱从银行里取出来去买房子、买股票,这属于典型的理??预期。如果大家都来买房买股,那么房价股价就会越来越脱离实际,泡沫一定会破裂的。这就是信贷大规模投放后公众理性预期的结果。虽然没有在CPI指标中有所反应,但是大家都行动起来了,这不是通胀预期是什么?基于以上分析,测度通胀不能只考虑CPI,还要考虑所有可交易的商品。目前在股市和房地产领域,严重的通胀导致货币出现了贬值;普通消费品价格没有上涨,这是政府控制的原因,不排除以后时期价格水平会上涨。因为生产资料价格涨了,其下游的工业制成品价格肯定会上涨,带动CPI出现上涨。那时,公众的储蓄可能就会进入消费品市场,而泡沫化的股市、房市将面临崩盘,银行业也面临倒闭危险。

总而言之,对经济政策的效果要有耐心,不能只看眼前的局面。如果现在去买房我相信确实很傻,但是如果有房要抛,可以考虑年底抛出,将有可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本文根据作者演讲整理)

2 中国城市房价仍有40%~50%的下降空间

2008年是中国城镇房价回落的一年,如果没有出现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的房价预计将出现一个比较彻底的调整。房价回落,一方面源于之前房价持续上涨脱离居民家庭支付能力,导致投机者无法向下游高价卖出;另一方面,央行和银监会出台限制二套房政策,从根本上打击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气焰,使得楼市的“击鼓传花”游戏戛然而止。然而,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出口市场的影响,中国在启动4万亿投资计划的基础上,通过信贷、税收等多项政策,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房地产救市计划。不仅一举将资金链已经断裂、处于奄奄一息的房地产开发商集团救活,而且扭转了房价回落的走势,房价自2009年3月份以来开始掉头向上,诱导投机者大量杀入,再次恢复了2007年房价飙涨的疯狂。

同类推荐
  • 善恶经济学:从人性探寻当今经济问题的出路

    善恶经济学:从人性探寻当今经济问题的出路

    为什么我们的财富越多,却越不满足?为什么我们如此希望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学如何被各国政府误读、误用?金融业是否扭曲了整个社会?经济危机为何会愈演愈烈?此书极力放宽专业界限,从神话、哲学、宗教、心理学等视角重新思考经济学本质、挖掘被忽视的真知灼见!作者谦虚地向读者们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财富越多却越不满足?经济学如何被各国政府误读、误用?为什么我们如此希望经济持续增长?行善有善报吗?金融危机中资本家是否已将道德操守抛诸脑后?如何构建一个更公正的世界?此书通过对英雄史诗吉尔迦美什、基督教《圣经》以及古典希腊哲学、亚当?斯密等名家思想的解读,重新高扬湮没在历史中的诸多价值观念。同时,作者分析了当前的全球经济灾难,债务时代,雄辩地论证即使是一个身无分文的人,也会与经济学有瓜葛;并提出了解决当今世界经济问题的根本方法。
  • 每天学点经济学

    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基础知识、财政金融学、营销管理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活中的经济学,每级标题以关键字的形式点明陈述重点,结构清晰,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 戴尔营销

    戴尔营销

    本书对戴尔公司的独特经营模式定制化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介绍了戴尔企业文化、直销、客户战略、大规模定制与零库存等。
  • 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

    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小米的神话既看不懂,又跟不上,究其原因是不了解粉丝经济、品牌社群,更无从下手。而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突破口,正是粉丝经济。
  • 全球竞争、本地网络与企业集群化成长

    全球竞争、本地网络与企业集群化成长

    集群企业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持续成长是学界、业界和政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现有的研究认为本地网络可以为集群企业持续成长提供支持,但什么样的本地网络对集群企业具有支持功能还不得而知。本书以浙江省若干典型产业集区域的500多家集群企业为考察对象,对浙江省集群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本地网络实现持续成长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热门推荐
  • 冷情总裁的女王妻

    冷情总裁的女王妻

    校园初见,便是一见倾心;致命错误,让他失去爱人;六年沉寂,归来时,却已物是人非。打工小妹?富家千金?什么才是她的真实身份?归来后,是再续前缘还是疯狂报复?.......“叶子豪,六年前我所经历的,现在我会一件件的还给你。”“好啊,老婆,慢慢还,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呢。”
  • 佑本纪

    佑本纪

    如果有人抢了你一大笔钱,你会不会找法官去惩治他呢?一定会的,大自然也一定会的。想要永生,注定付出不可想象的代价。佑在此为自己作传记,记录一个魔法师的永生路。
  • 乱世南渡

    乱世南渡

    王孙公子,本是锦衣玉食,无奈一朝遭劫,难回从前,想要重拾从前的生活,又要怎么去争取?-------------我是管平潮的忠实FANS,不知来看这本书的,有没有同好之人?作为一个做文案策划的广告人,居然写不好自己小说的简介,感叹,感慨!平素工作的严谨,或许会让这本书并不会如题目那般沉重,所以各位大可不必抱着苦大仇深的态度去读这本书……求收藏,求推荐,深谢之!
  • 灵魂之侣

    灵魂之侣

    不管我们怎么逃避,回忆总是由始至终牵绊着我们
  • 鹿上晗风雨

    鹿上晗风雨

    曾经鹿晗收获了一个卖的了萌,撒的了娇的下属梦馨,最后因为一场失误,时光重回,高二遇见你就没好事,坏蛋、高中毕业后思言出了国去看国外的爸爸而霖森楠选择在国内继续上重点大学一年后思言回来了,两人又在枫树下遇见了又在一个学校上学一年后霖森楠背母亲带出了国、在出国前鹤思言约好在枫树下见面“我会回来的”“等风停了,等树叶落下了,我等你”一年后两人如约又在枫树下见面了,因为一场车祸思言为了救霖森楠却把自己的命搭了上去霖森楠在思言最后一刻说了句“这次换我等你,来世我也一样等你!”
  • 四叶草and薰衣草

    四叶草and薰衣草

    四叶草(幸运草)---传说中的四叶草是夏娃从天国伊甸园带到大地上,花语是幸福。学名苜蓿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小叶子,叶形呈心形状,叶心较深色的部分亦是心形。最为有趣也最特别的是,在十万株苜蓿草中,你可能只会发现一株是‘四叶草’,因为机会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一。因此‘四叶草’是国际公认为幸运的象征。它的每片叶子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当中包含了人生梦寐以求的四样东西:名誉、财富、爱情及健康,倘若同时拥有这些东西,那就是幸运了。FourLeafClover幸运草
  • 独玄

    独玄

    一朝顿悟梦三千,梦之幻,幻心生,梦心灭,心之向,梦所成,拂尘回首,黯然泯灭忆秋,为此,世道千绝!天若离,久成哀,天若弃,永则绝,逆战苍天负霸血!言之灵,法相随,轮回道,四季歌,天地若相应。得其道,独其玄,愿比,掌缘生灭!
  • 腹黑影皇:小东西快到碗里来

    腹黑影皇:小东西快到碗里来

    女主魂穿异世,这是一个修仙以实力为尊的世界。跌落红尘孽债何时起?听风月色梦留痕。一场意想不到的意外,让女主一朝穿越成为九霄大陆头号通缉犯,可,这,究竟是阴差阳错地被卷入一场阴谋算计?还是,命运驱使一一揭开这些深藏的秘密?而那紫色扳指,于你不过是爷爷留给自己的念想。却能引得一场江湖旷世的灾难。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蓄意而为之?
  • 七世怨侣

    七世怨侣

    七世情缘,七世苦苦相恋,绝唱千秋,千古绝恋啊。二十一世纪的余秋雪是死于意外还是命中就该死于次劫?在古代以新的身份复活,遇到了那个和她有着七世的情人,那个人是谁?她和他真的能苦尽甘来还是又一次的被命运给分开?
  • 玄仙英侠传

    玄仙英侠传

    本人第一次写作,哪里不足希望多多指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