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5900000036

第36章 袁克文:无边风月如此多情沉醉(2)

众所周知,袁克文和他的父亲袁世凯、大哥袁克定不甚合得来,因为那二位都是政治动物,贪慕至高无上的权势,而袁克文,对政治毫无兴趣。

袁世凯和日本签署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袁克文愤然以之为国耻,吟诗云:“炎炎江海间,骄阳良可畏。安得鲁阳戈,挥日日教坠。五月九日感当年,曜灵下逼山为碎。泪化为血中心摧,哀黎啼断吁天时。天胡梦梦不相语,中宵拔剑为起舞。誓捣黄龙一醉呼,会有谈笑吞骄奴。壮士奋起兮毋踌躇。”他把这首诗写一百幅扇面,部分送人,部分出卖。

到了袁世凯发昏要恢复帝制时,他人反对袁世凯或许不感到意外,只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他十分喜爱的二儿子袁克文竟也反对,丝毫不为“皇子”身份所动。袁克文写了一首诗:“乍著微绵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南回寒雁掩孤月,西去骄风黯九城。驹隙留身争一瞬,蛩声吹梦欲三更。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袁克文的这首诗流出去后,许多人都领会了他反对帝制的心思。一心要当“太子”的袁克文的大哥袁克定气坏了,拿着这首诗就找袁世凯告状,说最后两句明显是反对“父皇”。袁世凯一怒之下就把袁克文软禁起来了,并下令不许他再和那些名士来往。

正如袁克文所料,高处多风雨,袁世凯的皇帝梦只做了83天就破碎了。落毛凤凰不如鸡,袁世凯一下台,先前属于他的所有荣华富贵就都付之流水,一去再也不回。到得这个时候,谁还肯和他好呢?先前对他唯唯诺诺的,如今巴不得冲着他吐几口唾沫,撇清干系。经此一事,袁克文算是看透了人情百态。

什么功名富贵,都是浮云,来得快,兴许去得更快。不如沉醉美酒沉醉佳人,醉一回,笑一回,谁愿意给点掌声或给点唾骂,随便他们好了。“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是以说,袁克文的风流一为天性,一为避世。

昔梦已非,新欢又坠

袁克文爱女人,女人也爱袁克文。对于外貌出众又博学多才的男人,女人向来没力气抵抗,不遇见则已,一遇见非爱不可。但,多情的袁克文从不为谁停留,每到一地就“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两情相悦时暂结琴瑟,互相情淡后就折柳分钗,好聚好散,各奔前程。即使做不成情人,也不会反目成仇彼此结怨,大多都还如朋友般往来。

袁克文的第一位红颜知己,名叫花之春,也有人说叫花元春。初相识时,袁克文二十余,花之春大了他六七岁。正室刘梅真知道了,不满意,所以花之春未能踏进袁家的门。后来,花之春病逝于南方。

再说说薛丽清。薛丽清又名雪丽清或情韵楼,袁克文称她为“温雪”或“雪姬”。薛丽清身材并非一等一的好,容貌亦是中等,但肌肤洁白如雪,举止谈吐温文尔雅,别有一番夺魂摄魄的神韵。袁克文一见,为之倾倒。二人欢好后,生有一子,即是后来甚有声望的华裔美籍物理学家袁家骝。

只可惜,这二人未能长久厮守。

依着薛丽清的说法,她跟随袁克文,不过是一时高兴,想去袁府也即是薛丽清所谓的“宫中”去见识一下“宫中”高贵。谁知袁克文却是个生性恬淡的人,不思政事不问功名,终日只爱泛舟游园浅吟低唱,薛丽清觉得“毫无生趣,几令人闷死”。更要命的是,袁府规矩甚多,比如说有一天袁家家祭,府中上下,天未明就起床梳洗,“候驾行礼”,在青楼待惯了的薛丽清哪里早起过呢?这对酷爱自由不喜繁文缛礼的薛丽清来说,实在难能忍受。薛丽清还说,有一次她和袁克文一同泛舟,兴致来时赋诗两首,不知为何却招惹得袁克文大怒,几乎丢了性命。罢罢罢,真个是侯门深似海,看似风光其实凄凉得紧,不如一走了之,“宁可再做胡同先生,不愿再做皇帝家中人也”。

薛丽清离开袁克文后,再回烟花巷,重树艳帜。她为袁克文留下了儿子袁家骝。

袁世凯57岁寿辰时,府中少长男女,各照辈次分班拜跪。有个老妈子抱着3岁的袁家骝来合手叩头,袁世凯见这娃娃很可爱,就问,这是谁的孩子?老妈子说:“是二爷为您新添的孙少爷,恭喜贺喜!”袁世凯又问了,哪个是他的母亲?老妈子答道,他的母亲现居在府外,未得到允许,不敢前来拜见。袁世凯立即下令,请袁家骝的母亲来见。

薛丽清生下袁家骝后就离开了,去哪儿找呢?

后来,商议的结果是,让居在八大胡同之石头胡同的小桃红前来充数。彼时,袁克文正和小桃红交好。

就这样,小桃红进了袁家,还未结婚就做了袁家骝的母亲。不过,小桃红在石头胡同的那些姐妹们,个个都羡慕小桃红好福气,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

只是,小桃红也不是个能受拘束的,在袁府居住了三年多,和薛丽清一样,也离开了,更名为秀英,又名莺莺,去了天津重张艳帜。

都说荣华富贵好,可就有人不慕富贵,只爱自由。

小桃红和袁克文分手后,彼此都未忘情,袁克文1926年3月2日的日记中记载,小桃红邀他一起看电影。他大为感慨:“昔梦已非,新欢又坠;漫言桃叶渡,春风依旧,人面谁家?”

和袁克文相处最久的,是一个叫唐志君的女子。

唐志君是浙江平湖人,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在民国时期上海最著名的小报之一《晶报》上发表作品,有《陶疯子》、《白骨黄金》、《永寿室笔记》等。袁克文也曾写过许多诗篇送给唐志君,比如《平湖好》、《平湖灯影》、《平湖琐唱》等。

二人在上海同居许多年。袁克文是个慵懒散淡的人,常常是从早到晚卧在床上,吸食鸦片,即使有客人来访,他也只是在床上欠欠身。他不动弹,唐志君就得前前后后忙碌,他的一切饮食都由唐志君悉心侍奉。

再长久,到最后还是要分手。袁克文本就不是长情之人,去了天津后,他就把唐志君忘了,只和新欢缠绵。

在袁克文的《寒云日记》中,他曾多次提到“琼姬”,也就是栖琼。栖琼也是个风月女子,温婉多姿,善解人意,一时深得袁克文宠爱。日久生倦,袁克文准备撒手,袁克文的结发妻刘梅真却出面了,她对栖琼喜爱无比,从自己的私房钱里取了三千大洋为栖琼赎身,接回袁府,她常常要栖琼陪她一起外出观看电影。

还有眉云、朱月真、小桂红、圣婉等等,都曾和袁克文共度许多良辰美景,之后湮没在红尘中,所能留下的故事极为稀少。

生在天堂,能入地狱

袁克文虽然风流成性,但他是个性情中人。风流却不放荡,不随便去接近歌伎,对朋友的妻妾女眷更是非常严谨端肃。即使是去青楼吃花酒,他也是彬彬有礼,如同是去寻找红颜知己,从无轻薄之态。他与新欢旧爱,吟咏风月,记游,怀想,诗词往来不断。

每一个袁克文爱过的女人,只要她们愿意,就可以从他那儿取走自己想要的,即使再离去,他也只是淡淡一笑。谁要来便来,谁要去且去,他日若再相逢,仍可执手欢笑。

这真是一种难得的修养,可谓是地道的才子襟怀。难怪后人多将他和北宋词人柳永相比拟。

袁克文并不仅仅是个爱吃花酒的风流子,若只是个风流子,哪还有谁记住他的名字,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起他?袁世凯那么多子女,能为人熟知的,少之又少。袁克文为后人津津乐道,得益于他的博才广艺。

他精通书学画艺,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琴棋书画俱是行家;年方二十已形成自家书法风格,篆隶真草诸体,无不精通,字体清俊超逸,毫无匠气,既有云霞意气,又抱泉石襟怀,不同凡响。无论去了哪儿,倘若囊中羞涩,便挂笔单,煮字疗饥。一方面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字的确到了火候,所以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有人找他求字。

当然,他也有卖字卖不动的时候,这时他就登报减价。有一次大减价后,一日书联四十副,一夜之间就卖光了。不过他是尝过富贵浮云滋味的过来人,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他手上有十块钱,他就不肯再写。有人见过他躺在烟铺上提着笔悬肘写对联和扇面。他曾给“狗肉将军”张宗昌写一个极大的中堂,那张大纸又宽又长,实在不好伺候,他干脆就把纸铺在弄堂外面,脱去了鞋,提着个最大号的抓笔站在纸上写。

他爱收藏,凡他喜欢的,不惜一掷千金,志在必得。他爱藏画,1912年以高价购得宋人王诜《蜀道寒云图》,并题诗以记。“故国江湖秋更老,倦游身世梦更残”一句,显然是把自己的身世、心境都融入了画中。他还藏有唐人的《洛神赋》、宋人的《风尘三侠图》。

袁克文尤喜藏书,以宋版书为最。当时琉璃厂的古董商不惜为其四处奔走,八方张罗,甚而挖地三尺,得善本二百余种。这些宋版善本雕镂不苟,校阅无讹,且都出自名书家之手。在被袁世凯软禁的岁月,袁克文终日与这些典藏为伴,摩挲其间,研读不辍,还在书上钤上“上第二子”印,乐此不疲。

在古玩杂件中,袁克文以集泉(注:“泉”古音与“钱”通。因货币如泉水一样流通不息,遂有人又将“钱”称“泉”。后世文人更因“泉”较“钱”字风雅淡泊,尤喜称“钱”为“泉”)为乐。他是拓泉高手,把稀有的古泉上的铭文拓下,1929年独居津门时常以此为乐,弄得满身墨污。某日,袁克文从董康经处淘得一枚银质元承华普庆泉,喜不自胜,回家忘了从袋中取出,让洗衣妇窃去。他出200元请她归还,不得。若干年后,在摊上发现,又不吝腰包买下。为庆失而复得之喜,回家特置一桌酒席,邀一班朋友同乐。袁克文亦藏古玉、印章、外币,他收有70多个国家的稀币,还精拓200余精品装成两部,一留存,一贻友。

集邮也是袁克文钟情之事,那是他寓居沪上受集邮大王周今觉影响。由于他出手阔绰,所获精品自多,所列《集邮珍品目》让人看了掉眼珠子。为了集邮,这个“皇二子”竟也干起鸡鸣狗盗的勾当,“挪用公款”——1927年张宗昌给他三万银元到上海办报,他居然用这笔巨款在沪上搜购珍邮。袁克文一张口,沪上邮品价格疯涨。张宗昌得知后要捉拿他问罪,袁克文逃之夭夭。

袁克文的收藏带有研究性质。他喜集牌,写《雀谱》;他喜集邮,写《说邮》、《邮话》;他集钱币,写有《钱简》、《古逸币志》、《货腋》和《还泉记》等。他的弟子俞逸芬说他“搜罗之广博,考证之精审,皆足自成一系统”。不过这些于他都是身外之物。这些藏品袁克文或一时兴起送友人,或落魄时押当铺、典银行。得来颇费工夫,散去如付流水。

这样的一个人,要人怎么说他呢?至少,谁都不能说,他仅是个耽于风月场的好色的风流子。当人对他认识越深,爱他越深。

1931年3月22日,袁克文告别人间。《北洋画报》当日即为其发了讣告:寒云主人潇洒风流,驰骋当世。尤工词章书法,得其寸楮者,视若供壁。好交游,朋友满天下,亦本所老友之一。体素健,初不多病。而竟以急症于22日晚病故津寓。从此艺林名宿,又少一人,弥足悼已!

其师方地山大为悲恸,送挽联数副,其一为:“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无可奈何唯有死;生在天堂,能入地狱,为三太息欲无言。”所谓“糊涂”,大概是指袁克文“猝死”。他患猩红热,发高烧,经治疗大有好转,可未等痊愈,便到长期包住的国民饭店,找相好喝花酒,结果命丧九泉。

家人翻箱倒柜,最后才在袁克文书桌上的笔筒里找出了二十元钱,那是他身后留下的所有遗产。

不过,最后他的丧事还算得上风风光光。丧事是青帮包办,轰动一时:吊丧的徒子徒孙不下4000人,灵堂里挽联挽诗,层层叠叠,多到无法悬挂。北京广济寺的和尚、雍和宫的喇嘛、青帮的徒弟,从他的住处直到他的墓地间,在沿途搭了很多的祭棚,天津的僧俗各界也来了不少。

出殡那天,最突出的景致,还是那些系着白头绳、面容姣好、来路不明的女性。谁知道她们都是谁呢?知道的人已经长睡不醒。他若在云端看见,会否又是淡然一笑?

袁克文的好友张伯驹的挽联这样写:“天涯落拓,故国荒凉,有酒且高歌,谁怜旧日王孙,新亭涕泪;芳草凄迷,斜阳暗淡,逢春复伤逝,忍对无边风月,如此江山。”

纵观袁克文的一生,无论政治斗争如何你倾我轧,概与其无关。他照样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照样填词、吟诗、作乐。他的红颜知己到底有多少,后人谁也说不清楚。从他长大成人到辞别人世,他的桃色绯闻比他的诗卷还要丰富。

才子佳人、墨香情暖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雅梦。然而几人能做得?而袁克文既能洞明世事,又能够怡然地踏破红尘,在烦嚣的闹市、险恶的世路里,为自己的心灵辟出一方净土,既有精微的贵族情致,又不致出尘超凡;既能狗苟蝇营,也能从从容容。

于是,人们在袁氏大家族里,看到的是一个新的、与众不同的风流公子形象。这就是袁克文。他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划出一道略显颓唐的美学弧线,将自己永久地定格于民国昏黄的时空。

附:袁克文简介

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别署寒云、抱存。袁世凯的次子,“民国四公子”之一,京剧、昆曲票友。袁克文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还极喜收藏书画、古玩等。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生活放浪不羁,妻妾成群,触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帮,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香堂广收门徒。1931年3月22日病逝于天津。

同类推荐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享誉世界的中国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享誉世界的中国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讲述了数学家商高、蔡伦发明造纸术、药王孙思邈、大数学家苏步青的成长历程、替人做嫁衣的物理女王吴健雄以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故事。
  • 张居正

    张居正

    本书严格遵照史实,撷取了明政治家张居正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着力表现了张居正作为一个天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而且揭示了他矛盾复杂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 世间曾有李叔同:弘一法师绚烂至极的前半生

    世间曾有李叔同:弘一法师绚烂至极的前半生

    旨在解读李叔同的前半生(以1918年出家为界)所经历的人生故事。作者秉承严谨的创作态度,在保证细节均有出处的前提下,进行通俗的表达,让喜欢李叔同的读者了解这位艺术奇才是如何造就的。李叔同在其人生事业达至巅峰时,忽然归于平淡成为苦行僧,让很多人惋惜。他的故事是写不尽的,也是读不完的。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热门推荐
  • 守桥翁的中国梦

    守桥翁的中国梦

    本书主人公郭景兴是蓟运河边一个苦孩子,追逐梦想,一路坎坷走到了卢沟桥,做起了“守桥翁”。为了填补“七七事变”中的历史空白,他三十年如一日,探访抗战遗址,征集抗战史料,搜集抗战文物,寻访抗战老兵,古稀之年出版了《七七事变追忆》一书。离休后,他重回故乡再续深藏心底的“书法梦”,并以此来践行他怀揣的“公益梦”,进而去实现一个“守桥翁”的中国梦。
  • 真武剑诀

    真武剑诀

    剑宗弟子李锦因师弟的栽赃嫁祸,被宗门废掉气海,打入思过崖面壁终生。心灰意冷的他却在绝境中发现了《真武剑诀》残篇的奥秘,短短几年内修为攀升至先天,最终逃出剑宗。在调查事情真相的过程中,却慢慢揭开了一个席卷九州的惊天大秘密!
  • 豪门影后之盛世宠婚

    豪门影后之盛世宠婚

    萧婠婠高昂着头颅嚣张了半辈子。虽然年少轻狂眼瞎误将狼人当良人,但幸好她迷途知返,硬是披着忍者神龟的壳子,揣着副蛇蝎心肠把那对渣男贱女给弄死了,最终成功当上了王朝最尊贵的女人。谁知道莫名其妙一朝穿越,却从权掌天下、被万万人敬畏尊崇的太后凉凉变成了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无权无势、无爹无妈、还惨被渣男劈腿被情敌打压,甚至连三餐都不济的小可怜!嚣张了半辈子的太后娘娘心塞了。更心塞的是这个小可怜的身份竟然还是个“低贱”的戏子!什么?叫她堂堂太后凉凉去供人肆意娱乐?放肆!拖出去砍砍砍!等等!当戏子来钱快赚钱多?呃……这个可以考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霸道校草独宠萌丫头

    霸道校草独宠萌丫头

    是一部根据我自己的事而改编的,主要讲夏晴,金易轩在重逢,发生的种种事。
  • 龙途之异界传说

    龙途之异界传说

    描述一个在现实生活的一个女孩,在一场研究中死掉了,因为她想活下去的念头,她在另一个不知道的世界以另一种生命,开展了旅途。
  • 迷雾街

    迷雾街

    每一个黑夜降临的时刻,每一个迷雾升腾的时刻。每一个痛苦爆发的时刻,每一个心灵震荡的时刻。每日每夜每时每刻,源自古老冥冥细语的诅咒,震慑着来往于这条路上的蝼蚁。迷雾之街,吞噬的一切从这里出发。
  • 神仙保佑

    神仙保佑

    升学考试有压力怎么办?可以请求神仙保佑……生病体虚力不足怎么办?可以请求神仙保佑……灾难临头连破财怎么办?可以请求神仙保佑……神仙小店,想您所想,急您所急,只要诚心之人,皆可得到神仙保佑。这是一家平常的小店,只是得到了不平常的经历,正可谓:信则灵,不信则无,一切全看缘分而已。
  • 凡世仙魔

    凡世仙魔

    修真界仙魔双方的一场世纪大战,使得整个修真界正统被毁,仙魔双方无数的修真门派,均在此次大战中毁于一旦。世纪大战甚至波及到了凡人界,无数凡人顷刻间消失于世上,正所谓祸福相依,有祸必有福,屈指可数的秘籍残本也跟着流落到了凡人界。一个世纪后的修真界去向如何?凡人界又是如何用自己的见解对待修真?
  • 步仙踪

    步仙踪

    上古时期,通天路断。从此云中界修士以人仙自居,慰无法成仙之憾。时光流逝,白驹过际。仙踪飘渺,早已无处可寻。一把长生尺,度天量地可转乾坤。方莲执尺问天,何为长生,何为仙道,若通天路再续,仙踪能否再现?这是一个孤女被命运推向仙路,一步步走上顶峰的故事。——————日更。
  • 微笑中的虚伪

    微笑中的虚伪

    叛逆……抽烟……喝酒……打架……这都是为了什么?我只是想身边的人更在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