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一为别1
有风,从四面八方吹了过来。是狂躁的风的,带着现实凛冽的寒气,卷着梦想的飞石沙砾,终究一同泯灭在了失重的心海。
她捋了那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的头发,怔忪间,便感到身上突生出一丝安心的温暖。
抬眼,便看到宋培云关心的眼眸。他正站在她的身边,将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来披在她的身上。
入眼的温暖,只在一瞬间,缠绕了周身。却,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苍凉的。
苍穹之上,那一轮弯月只是透出凛然而淡漠的光。照着这粹白到有些腐朽的世间,平添的,就只有多余的情愫。
她看着他深邃的眼,终是在那抹深情中,慢慢地低下头去。
他们二人在平青镇的小路上,一路默默地走。仿佛,谁都不愿打破这片不可多得的宁静。
杜若只是跟在宋培云的身后。一路地跟着。
他的背影是无来由的孤单,漾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刻,倒是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孤寂。
她的心中其实是极为同情他的。只是,那同情终究不是爱情。有些东西,她并不能给他。这是她如今唯一可以保持清醒的事情。
这个时候已是子时了。
天空被那突然出现的月亮一搅,倒是多了几分诚然的可爱。他们走在路上,月光静静地散下来拢在他们的身上。人站在其中,就像凭空穿着一层淡淡的纱,是那样的好看。
青石路上,他们的影被拉了好长好长。杜若望着他身后拖曳出的长长的影子,莫名的,就出起神来。
“在想什么?”宋培云突然回过头望着表情呆滞的她,有些温柔的笑。
杜若听到他突如其来的话,只是怔在那里。
“没有。”她平复了情绪,淡淡地说。
宋培云察觉出了她有些心不在焉,也不恼,只是走过去紧了紧她身上披着的他的外套。
“会冷的。”他说。然后便看到杜若却在这时侧过了脸。
他的心中晕出一大股悲伤,像是被什么东西泡在了永不见光的深潭,只是一味地觉察到苦涩的滋味。
“我们去山上吧。”他突然说,并不是征求的口吻。
她望着他的眼,不安地蹙起了眉头。
“培云,我们回去吧。我出来这么久,泽尘会担心的!”杜若说出这样一句话来,带着祈求的口吻。
宋培云的心微微地疼了。像是被针扎到似的,只是不见血的痛楚。
方才,她就一直是心不在焉的样子。原来,就仅仅为了这个缘由。
他的嘴角弯起一个苦笑,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只是一阵悲恸的情绪。
“杜若,陪陪我吧!济远开战,我便是济军不共戴天的仇人。我不想让我们隔了爱情,隔了烽火硝烟后,还隔了仅存的一点回忆……”他说得云淡风轻,可是,却还是在她的心中划开了层层涟漪。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那样的时代,终究是湮灭在了这柔软而无力的尘世。再不见了。
月光,只是静静地洒下来,落在他们的身上。而,他的脸,却在这样的时刻,终是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什么时候,他竟变成了这个模样。什么时候,他却仍停留在那无望的曾经。过去,那种种的过去还在延续着,可他的感情呢?那少年赤忱的情怀呢?终是在这样清冷的时代中,折了,断了吧!
她望着他有些寂寞的眼,只是一阵无来由的难过。
“瞧,我真傻!”宋培云淡淡的声音传来,听不出是何种感情。“那时,我明明答应了不再与你牵扯不明,可还是忍不住……”他说,眼中倏地划过一丝伤感。
杜若的心中难过,只是静静地站着。月光下,她那被宋培云的西服外套紧紧裹覆住的身子,在青石的地面上,反倒徒增了依稀悲伤的影。
耳畔,是呼啸着的风声,携着四周的树影婆娑,倒是腾生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情愫。
她站在他的面前,望着他,终究还是狠不下心来宋培云见杜若答应自己去山上,心中自是高兴异常的。就连望着杜若的眼,也好似变幻出了万千的色彩。
其实,那风该是笑着的。因为笑,才发出了悲怆到像哭泣一般的声音。让人分不清是喜极而泣,还是泣极而喜了。
郊外的远山上,那景物已经不似从前一般的郁郁葱葱。杂生的枯萎的荒草,是长得老高的外国骑士,拿着尖利的剑,就那样蓄势待发地耸立着。直到融成了这哀伤的形状。
四周,是岑寂到极致的声音。所有的生命,似在这一刻都沉睡了般的,再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气。周遭,只有那已经枯败了叶子的树木,伸展着光秃秃的枝桠,和着脚下那一望无垠的荒草,倒是化作了一个最神秘的境界。
杜若随着宋培云来到了这个有着他们共同回忆的地方。望着那苍凉的景象,她的心中也是极不好受的。
宋培云没有说话。
苍劲的风吹过来,拂乱了他额前细碎的刘海,让他光洁的额头露了出来。
面前,一条幽幽的小路还在延伸着。伸展在这不高的小山上,只是蜿蜒成为一种叫做情绪的河。
他突然回过头去,望着杜若,微蹙了眉头。
“我抱你上去吧!”他说了句,然后径自地走过来打横抱起了杜若。
“呀!”杜若大惊,刚想挣扎,宋培云的声音却在这时居高临下地响起来。
“别动!你现在怀有身孕,若是走太多的路,会吃不消的!”他说,然后不等她分辩,便将她紧紧地拢在了怀中。
鼻端,是他身上传出的淡淡的干净气息。年轻的男子,干脆的只如同一只荒唐的鱼,周游在岁月的初期,等待着越过龙门的时机。这,真的难得。
她抬起头看着他俊朗的侧脸。这个曾经乖巧却顽劣的少年,他真的长大了。长成了一棵参天的大树,竟能够给予她最安全的鼓动。脑海中,有什么东西却在慢慢地苏醒,是纯洁而真挚的情绪的。埋藏在记忆中一望无垠的晦涩少年,终是,开成了她所预见的模样。
耳侧,是呼呼的风声,随着他有致的脚步,一同荡漾在这山路上。羊肠的小路,这本是他们少年时最喜的玩乐场所。那时,他会转过身子对自己灿然地笑。两颗结巴的虎牙便在他那剔透的笑容中变得曳曳生姿了。
那些曾经美丽的画面不可抑制地一一浮现,在她的脑海,在她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