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21200000119

第119章 长云暗雪山

刚一进入九月,圣上召回大司马骠骑将军的诏命果然到达了。奉诏之后,他必须快马先行,素宁则要花点时间收拾收拾东西,坐车在后面慢慢走。

正值重阳时分,这一路上秋光无限,黄花铺地,红叶满山,素宁沿途计算着里程,只怕他已经快到长安了。如果自己也走得足够快,长安的秋色应该还不会错过,但愿他到时候不要太忙,两人能找一天时间同登南山高处,同饮菊花美酒,同赏渭水之滨的蒹葭苍苍。

两人都只道这是个短暂的离别。

谁也没有想到,生死诀别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到来了。

当她接到亲兵报来的急信时,心里一下子慌了,但也只能加快赶路。很快第二个急报也来了,她已经隐隐地知道不善,一边恨不能插翅飞过去,一边派人到河津去找子济师哥。很快第三个急报又来了,然后是第四个,第五个。

最后等待她的,终究是人天永隔。

在很久之后,她才终于体悟出来,他们那曾经一次次的别离,其实每一次都是在提示自己,最苦的并不是别离,而是别离了就再也不能见到了。原来能相见的别离并算不得漫长,生与死的别离,才是最漫长的啊。

很多人都赶来了,师父和叔父也赶来了,不过她什么都不知道。子济师哥也赶到了,一看到这里的布置,就知道自己还是来得太迟了!顿时觉得心中痛得不能呼吸。

未及向师父问候,他先趋到里屋看了看,“师妹一直这么昏迷着吗?”

师父无力地点了点头。子济一瞥眼间,师父的头发似已全白......他实在不知道下一句该说什么,只能默默地取出了针包......

整整一天,他感觉自己都是在木然地忙碌着,除了医学问题,他什么都不敢去想,因为一想就心痛如绞,什么都做不下去了。

到了晚间,师父过来问他,“那边你看过了吗?到底是什么原因?”

子济用手扶着头,声音疲惫而微弱,“看过了。我同意御医的意见,不是中毒,是旧疾复发。”

他又抬头望向师父,“我问了跟他最久的亲兵,是四年多前落下的病根,以前发作过三次,但是最近两年没有犯过,大家都当已经好了,这事他曾跟您说过吗?”

师父痛心地一拳捶在了桌案上,“怎么从没听他提起过!”

子济也只能扼腕叹息,“这么要紧的事情,他为什么提都不提呢!”

只听师父又喃喃地说道:“他这六七年以来,确实是消耗太过,身心交瘁!旧疾突然复发,这路上又没有医生......”老人哽咽起来,说不下去了。

子济默然点头,是啊,消耗太过、身心交瘁!然而,他这六七年里建立的功业,别人六七十年也不可能想象!这样一个人,只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若不是这个人真的存在过,又怎能想象生命可以燃烧到这个程度?

“师父,您还是尽量节哀吧!”

师父摇摇头,慢慢地垂下泪来,“我今天知道孔子哭颜回是怎么回事了!”

是啊,这么豁达通透的老者,早就把几乎一切的事情都看开了,唯独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何况这个早逝的,又是晚辈中最优秀的那一个,这就是连孔子也要恸哭啊!子济的泪水也是簌簌而下,他真的不能继续往下想去,因为这个逝者的身边,还有多少比师父更加钟爱他的长辈啊!那些人又该怎么面对今天的一切啊!

良久,他再次劝慰师父,“您得保重,师妹很快就会醒了,往后......”他哽咽了一会儿,才终于把话说完,“......还要靠您开导。”

师父慢慢地开口,“还记得你说过‘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如果他真是亡在阵前,你师妹也还好过一点,可是谁能想到......”

子济知道师父要说什么,如果他真的是阵亡在战场上,师妹应该是有心理准备的,应该是能够撑得下去的,可是现在好端端的一个人,并没有出征打仗,谁想到竟会突然就没有了呢!这让人如何接受得了呢!

师父老泪纵横,沉痛地叹息着,“我料到了他无寿,但没有料到他竟然不是亡在阵前!我料到了他们不能白头偕老,但没有料到他们的缘分竟然短促至此!天地不仁啊!”

子济心中也是同样的悲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道德经》里的话,天地之间,就是不让你料到究竟会发生什么,在这种生死猝然的时刻,这种体会更是痛彻心扉。

他也只能强自振作,像是劝慰师父,又像是喃喃自语地说道:“师妹自幼心性端严,相信她可以不失其所的......”

“不失其所者久,死不忘者寿”——这也是《道德经》里的话。逝者已矣,但是他将永载史册、辉耀千古,岂可纯以世间寿夭论之?而活着的人呢,只有持守正念、不失其所,才是对他最好的告慰。子济并不知道逝者曾经对自己的师妹说过,“若真的碰上了什么大事,我相信你也一定会不辱使命”,但是他了解自己的师妹,尽管以死相殉是个更容易的选择,但是,无论遇到什么都要持得住心、不失其所、守正则吉,这是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

茕茕孤灯之下,师徒两个垂泪沉思、相对无言。

默默沉思之中,子济追想着这位从未见过一面的逝者,揣摩着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像他们这种隐于民间的有道之士,在这位逝者闪耀天空的这几年中,都只是远远地观看着他的闪耀,暗自欣幸着华夏毕竟是有兵家!他们并没有来得及揣摩他的内心,更谈不上做出什么结论,他们都以为这场闪耀还远远没有结束,万万没有想到,居然这就到了要做出结论的时候!

这是天意不亡匈奴吗?应该是的。这是过刚易折吗?应该是的。这是一位兵家,一位真正解决问题的兵家;这是一位英雄,一位流星一般划过的英雄。只可惜使命未竟、英雄已去,他是带着遗憾走的,这怎能不让所有的人泪湿衣襟!

流着泪揣摩逝者的人,今夜肯定不止子济一个,相信哪怕千载之下,也仍然会有人这么做。尽管无缘见上一面,尽管钻研的领域相去甚远,但是他们同在一个道统之下,从这个角度看,这些人彼此之间心意相通的程度,很可能会超过俗世间的许多知己。子济不知道逝者曾经说过,“千百年后,若是华夏道统不绝,若是每逢乱世,都会有张子房这样的大才出来再造乾坤,若是这一切会发生,那背后一定就是你们这种人的功劳了!”但是他很清楚,像逝者这样的人物,今生今世是不会再有了,但是,他不应该从此成为一个绝响!为此每个人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个道统传承不绝,但愿华夏的后世,总能出现如此优秀的人物。

这个垂泪无语的长夜,竟是如此的漫漫无尽......

良久良久,内室似乎有了一点动静,子济马上站起身来,“师妹醒了,我去看看。”

转身掀起门帘的那一瞬间,他的心神一阵恍惚,不知怎的,却一下子想起了一首诗,那是一首他们小时候在南山读过的诗,“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这首诗出自《诗经》,可能是华夏最早的悼亡诗,“夏天的白昼漫长,冬天的夜晚漫长,独处、独息、独旦......”朝朝暮暮、岁岁年年,这种相隔着生死的别离,数不数日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恍惚之间,子济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个七岁就能背诵全本《诗经》的小女孩,犹记得十五年前,她在自己面前背诵这首诗时的天真情态。那个时候的南山,月明风清、秋水潺湲,那个时候的女孩,还不能够理解诗中的“百岁之后”,究竟是有多么漫长!

=============================================================================

噩耗传遍,举国震悼,在这马上就要对匈奴最后一战的前夜,汉家的将星却永远陨落长天。他周围的人都记得,他最爱说的那句话是“不给子孙留下后患”,但是这句话,他却终于无法兑现了。

十七岁就上战场,一生不败,“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祁连”,这颗许身使命的赤子之心,这位华夏兵家的赫赫功业,永远辉耀在五千年历史长河的深处。“不失其所者久,死不忘者寿”,一个人之所以不被后人遗忘,是因为他活出了后人钦佩的样子,从这点上来说,世寿修短又有什么重要呢?

天子特命陪葬茂陵,出葬之日,从长安到茂陵,数万名黑衣黑甲的兵士列成百里长阵,其中包括五属国的匈奴降兵,汉家或许是要用这种独一无二的葬礼,来表达他的独一无二。

他的谥号是“景桓侯”,“布义性刚曰景,辟土服远曰桓”,这两个字自然是他一生的写照。不过,“冠军”二字何尝不也是他的写照?这两个字不但更广为后人所知,而且在后世演变成为了一个常用词,代指最优秀、代指第一名,这不也是对他的一种纪念吗?

他的墓冢建成了巍峨的祁连山形状。其实,真正的祁连山是什么样子,是一座土冢无法展现出来的,但是站在这座土冢前的人,都可以想象他当年看到的景象:祁连山的上方,经常有那样一道千里长云;那一列莹白的雪峰,经常暗淡了光芒;那片天地之间的感觉,是那么的肃穆而悠长。

他的墓冢前,有一座巨大的石雕,那是一匹高大雄健的战马,气势威严,以胜利者的姿态伫立着,而一个手持弓箭的匈奴武士则仰面朝天,被战马无情地踩在脚下。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马踏匈奴”,汉朝人把他们要表达的感情都融入了这座石雕,永远向后世做着无言的述说。

同类推荐
  •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

    历史可以很枯燥,但也可以很有趣,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历史怎么讲。用一些熟悉的故事,串联一段段陌生的历史,再用口语话的语言讲述给大家听,这样的历史才容易看懂,容易理解。
  • 大明厂督

    大明厂督

    大明天启三年,大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东林党人和魏忠贤针锋相对势不两立。而我则变成了魏忠贤的侄孙……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天庭编外人员

    天庭编外人员

    天庭停摆,妖魔作怪,可怜的徐勇,作为一名临时工,一边要镇压妖魔,一边还要为天庭增加信众。总而言之一个浑身毛病的普通人的不平凡旅程
  • 君鼎

    君鼎

    君,一国之君!鼎,国之重器!登临一国之君位,掌握一国之重器!《史记·淮阴侯列传》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太平盛世三百年的大周朝,终于无可避免的“失其鹿”,来到了“天下共逐之”的夕阳时刻。龙蛇起路,试问谁才能真正的问鼎中原,君鼎天下!
热门推荐
  • 赛尔号之神之传奇

    赛尔号之神之传奇

    传说,宇宙中有一个地方,它叫幻彩星系,那是天神的故乡,天神都出自这里,力量的来源,最神圣的地方,全能系精灵最多的星系。那里生活着丽莎族,由审判天神守护。 魔王一次次冲破封印,却又一次次被审判天神耗尽能量封印,这一任的审判天神是天域少主,在她的身上会发生什么呢?
  • 女神计划

    女神计划

    生活残酷,没有希望,但是不能放弃奢望;你还在因为没有目标而茫然、无措、得过且过吗?那么,为了你心中的女神,奋斗吧!
  • 亿万老公来敲门

    亿万老公来敲门

    【绝对宠文,坑品优良,放心跳】六年前失恋又湿身,与陌生邻居明晚钟一夜荒唐迷乱之后,薛晴远走他乡。六年后带着天才小包子蓝宝儿重返龙城,老板的朋友、孩子的干爸、外加一枚小包子她爸纷纷朝她射来丘比特之箭,左躲右闪实在麻烦,索性把小包子推出去——“蓝宝儿,你看上哪个妈咪就替你收了他!”影帝明晚钟做可怜状:“蓝宝儿,当年你妈咪对我始乱终弃,你要帮爸爸主持公道!”蓝宝儿一本正经:“妈咪,你有做过这种事?”水清清用力摇头:“绝没有,明董他患脸盲症,认错人了!”蓝宝儿:“所以……验血报告有误?”
  • 玄门网络神豪

    玄门网络神豪

    繁荣昌盛的修真时代,修真网络遍及诸天万界,下至凡尘世间,上至仙神天界,无所不在,亘古不变陈子穆无意间获得修真网络的核心碎片,从此在修真网络上拥有无尽财富……“子穆大人!”直播间内,天光上人连忙施展赖以成名的分身,三千分身形成大神音法阵,“您不是想听合唱版的忐忑吗?我现在就给您演唱!”号称丹道鼻祖的丹圣一边小心翼翼地直播炼丹,一边谄媚地笑道:“子穆大人,您说要五瓶九转金丹对吧?”知名修真网络小说作者‘飘渺仙子’,获得一万亿玄晶币打赏,先天至宝‘起点’赐予虚拟天书残页,飘渺一夜悟道,成仙之际,“子穆大人,妾身愿成为您的RBQ!”(2000人书友群:419196251,无条件限制)
  •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五行全书

    五行全书

    揭秘历史背后的故事,诉说华夏智慧结晶!讲述传承,领悟精髓!一本记载着掌控自然力量秘法的古老书籍,中华大地上最为精粹的历史遗骸!科技与“迷信”的正面碰撞,解释那些不能解释的故事!了解那些不曾了解的往事!妖魔鬼怪是否真实存在,大罗神仙又是牺牲何处?这不是虚构的世界,事情或许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一起寻找炎黄子孙该知道的一切答案吧!
  • 初然未后

    初然未后

    你我曾同道那棵樱花树下,风拂过你身上的气息是那么婉幽,依偎在你身上的时刻久久不能忘怀,世态炎凉,它再反复翻来涌去,却已不是当初那般模样
  • 花千骨之儒尊的爱恋

    花千骨之儒尊的爱恋

    慕纯是一个现代高中生,为了好姐妹花千骨来到千年前,认识了长留的儒尊,两人…
  • 史记故事从头读到尾

    史记故事从头读到尾

    本书遴选《史记》中最为人称道的精华篇章,按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整理编撰,通过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呈现这部中华文明巨著,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引导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暂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
  • 莫言倾城祸水

    莫言倾城祸水

    “姑娘,还请自重。你毕竟不会成为妃子。”“公子如何就知道不会呢?”“不同,实在不同。”“那民女就跟公子打一赌可好?”“姑娘请说。”“若是民女有一天真的有幸成为这后宫的一位小主,不论位分高低,还请公子都为小女子写一幅字,就写花好月圆人长久。”“那若是姑娘成不了小主。”“若是不能久伴阿烨,我宁愿一死。”纳兰容若看着面前的女子,心中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说:“姑娘留步,我明日再来。”纳兰转身之时,倾城又开口:“我算一卦,公子有一日也会因为和相爱的人爱不得,求不得,而痛苦。”纳兰还想说些什么,却看见女子已经离开了。回头看他,眼底竟是对自己预测的结果自信满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