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不会,无聊的时候自己睡觉
5、跟朋友海边嬉戏、和朋友去游乐园、独自爬山,这几处地方,你更喜欢哪里?
A、海边嬉戏
B、和朋友去游乐园
C、独自爬山
6、晚上独自在家看了一部鬼片,然后你会:
A、洗漱睡觉,跟平时没什么两样
B、有点害怕,不过很快就能睡着
C、害怕得睡不着觉,打电话找朋友来陪自己
7、假设你见鬼了,身边正好有三样武器,你会选择哪种?
A、桃木剑
B、十字架
C、佛咒
8、你平时是不是很忙碌?
A、是,几乎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
B、还好,虽然忙但还算有少量空闲
C、忙,但是总感觉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测试方法:
以上8道题,选择A得1分,选择B得3分,选择C得5分,结果相加。
测试答案:
8~16分——爱面子指数是40%,你的个性鲜明,自信满满。正是因为有足够的自信,所以反倒不会拘泥于面子问题。做事比较尊重自己的真实意愿而不会过多的考虑别人眼光。决不会为了面子而接受让自己不爽的请求。
17~24分——爱面子指数60%,你比较爱面子,也喜欢跟有本事的人作朋友以提升自己受尊重的程度,但是由于处事委婉,所以总会让别人觉得你很谦虚谨慎。很少为了面子而接受无理或力不能及的要求。
25~32分——爱面子指数80%,你很爱面子,又缺少克制。因此经常为了得到尊敬而作出一些无法完成的承诺。不过好在最后关头你总会幡然醒悟,即使向对方解释,并且尽量将不良后果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过长此以往,你总遇到失控的事情。所以,在作出承诺之前,多多考虑清楚利弊关系才是王道。
33~40分——爱面子指数100%,你超爱面子,只要有人说你的坏话,立刻会变得火冒三丈。然而这恰恰是你内心极度不自信的表现。至于来自周围的请求和要求,你会不顾一切的去帮忙,可结果却往往不如人愿。这也从一个侧面加深了你内心潜在的自卑感。其实你应该看到,生活中总有许多事情我们实现不了,既然如此,何不放开一些。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能力有限,然后虚心弥补。能够踏踏实实完成自己眼前的事情,一步一步地前进,才是真正的有面子!
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其实无论接受还是拒绝,我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为了让事情得到解决。
选择接受,是因为我们知道,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快捷、准确的解决。因此,这时的接受就是正确的。然而,如果我们面临的问题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解决范围,无法克服。那么为了实现问题解决得目标,选择的答案就应当是拒绝。只有我们这里拒绝,才会让周围的人放弃这条完全行不通的道路,把精力放在其他的解决方法上。说不定,更好的方法,就在他转向的时候就会出现。
朱先生最近迷上了基金,为了与别的“基友”进行经验交流,于是在某网站上进行了注册,也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然而,自然那天起,他便常常接到一些来自证券公司业务员的电话,向他推销自己公司的股票预测服务。
虽然自己炒股的收益远远高于购买基金,可对于理财观念趋于稳健的朱先生来说,股票的风险过大,而且自己由于工作繁忙也没有精力时刻关注行情变化。因此他并没有炒股的打算,于是这些推销电话自然也是毫无用处的。不过同样作为销售人员,朱先生理解电话行销人员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在接到这类电话的时候总是不会直截了当的拒绝,而是常常多聊上两句,就当时对这些销售人员工作的支持了。
然而,恰恰是朱先生的“多问两句”,却让推销员们产生了误会,把他当成了潜在客户,几乎每周至少要打3次电话,开会时、跟客户分析方案时都可能会收到证券公司的电话。这让朱先生感到十分郁闷。
朱先生的没有直接拒绝电话推销员的行为,虽然看起来是好心,可实际上却并没有能够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因为他的接受,让对方抱有越来越大的幻想,越发的把精力放在他这样一个“潜在客户”的开发上,同时也给朱先生自己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让他随时可能因为推销电话打乱自己的工作计划。
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解决许多的问题,而很多时候,学会适当的说一声“不”恰恰就是为了问题的更好解决!倘若朱先生能够在最初的通话当中,明确地拒绝对方的服务,告诉他:“对不起,我只炒基金,对于股票没有介入的想法。”于是,电话行销员当然不会再把时间浪费在他的身上,如果把这些注定没有效率的时间节约出来,说不定已经开发了好几位新客户了。而且朱先生也不用再为常常接到这类的电话而烦恼。
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不是单凭自己的能力解决的。既然如此,不妨让自己和别人把思路放开,不要拘泥于一条看不到希望的道路。用拒绝去帮助他人选择正确的道路,这才是“不”的意义所在。
因此,只要抱有帮助别人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心态,说声“抱歉,我办不到。”当然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小贴士:学会评判到底是否应该拒绝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似乎并不能简单地去用“可以解决”和“无法解决”去评判。因为许多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见得完全无法实现。然而,这样的实现是需要一定代价的。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时,选择拒绝还是接受,就需要一番仔细评判了。下面的表格将帮你看清现实,做出正确的选择:
评判因素 接受还是拒绝
时间评判 如果接受,我们需要耗费多长时间才能解决问题?如果拒绝,我们又可以省下多少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精力评判 这件事情会耗费我们多少精力?会不会因此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代价评判 在完成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所花费的代价(金钱、人情等),会不会超过完成事情本身所带来的利益。换句话说,这件事办得值不值?
情绪评判 接受了某项要求、请求之后,我们的心情是满怀期待地去完成,还是十分不快、郁闷不已?如果消极情绪太重,自然没法把事情做好。
结果评判 如果耗费了时间、精力和其他代价,我们能不能把事情办得圆满?问题解决的几率有多大?如果觉得希望相当渺茫,不妨干脆拒绝,另觅他途好了。
拒绝也是一种尊重
有些人之所以不去拒绝别人,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考虑。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接受别人的请求,是为了考虑对方的面子。
被拒绝,当然是件很不爽、很丢面子的事情。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到拒绝,即便周围的人没有觉得不妥,可当事人却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颜面扫地。轻者会生上拒绝者几天闷气,重者两人感情完全破裂也不是没有可能。因此,许多“好好先生”们为了照顾对方的情绪,维持双方比较友善的关系,本着一种想帮就帮,不想帮也不能让人丢脸的态度放弃了说“不”的权力。
这看起来的确是给了很大的面子,足够尊重对方了吧?实际上却并不见得!
Christy和同事Emma的关系非常不错,两人经常一起吃饭、逛街,好得如同姐妹一般。就连同事也常常开玩笑地说她们是“连体婴”,几乎做什么事都要在一起。
工作三年之后,Christy由于工作努力,得到了上司的肯定,被任命为设计部主任。为了庆祝自己升职,Christy决定邀请几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这个周末到家中BBQ。Emma自然是被第一个邀请的人。
对于Christy的升职,Emma当然十分高兴。虽然自己没有能够得到主任的职务有些许遗憾,不过她清楚Christy为人诚恳,工作积极努力,业务能力也比自己略强一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她的升职都让自己心服口服,这次的聚会,她理所当然应该欣然前往。然而,问题在于聚会的那天,Emma已经有了重要安排,是一次慈善舞会,会上将有她最崇拜的明星出场。为了能够参加这次舞会,她可是耗费了不少的精力。
Emma本想拒绝Christy的邀请,可是话到嘴边却被硬生生地吞了回去。因为她突然想到,如果自己不去赴约,会不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因为她的升职而感到不满?况且两人是那么多年的好朋友了,如果不去捧场,似乎也太不给Christy面子了。于是,再三权衡下,Emma答应了朋友的邀请。放弃了自己期盼了许久的舞会。
聚会当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只有Emma除外。她满脑子都是舞会的事:那位明星来了没有?他穿的是什么衣服?如果自己在场,是不是能跟他近距离的交流……Emma的心不在焉和郁郁寡欢让Christy很不满。她并不知道Emma心理想的什么,只是觉得她很不情愿参加自己的聚会。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在自己庆祝升职的聚会让居然这么薄自己的面子,就是对自己极大的不尊重。
如果你是对自己晋升的不满,为什么当时还要表现出一幅很高兴得样子?聚会结束后,Christy生气地质问Emma。而此时在另一方的心中也积聚了极度的郁闷:自己为了朋友放弃了期待已久的舞会,竟然还要遭到质问,这太不公平了。三言两语之后,两人大吵了起来。而这次聚会之后,Christy和Emma的友情也宣告结束。
为了给朋友以尊重,Emma牺牲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舞会,接受了对方的邀请。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让对方高兴,反而使得多年友情化为乌有。假设当初她明白地告诉Christy自己不能参加她的聚会,并且把原因坦然地说出来,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有的时候,拒绝其实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敬。
在遇到某些请求、要求的时候,我们虽然会选择接受,但内心的不情愿会让我们高兴不起来。于是怨气、不愉快等消极情绪就会在心中蔓延。而这类消极情绪往往比传染病还要厉害,会在不自觉中如快速蔓延到周围人的身上。从你的语气、表情中读出这种不快的人,也会在自己的心中产生种种消极情绪。正如上节表格中所说,有了消极的情绪,事情自然难以办好,甚至可能比拒绝还要让人颜面扫地。既然如此,为何不在最初便选择拒绝?不要让自己的不快乐传染到别人身上,这才是对对方的真正尊重!
小贴士:学会运用拒绝去尊重他人
带给对方快乐,而不是悲伤
如果无法确信自己能够完成请求,就立刻拒绝
拒绝的时候态度诚恳
拒绝他人时,不要太扭捏或者模棱两可
告诉对方可信服的拒绝理由
不要在他人面前拒绝对方
拒绝之后坦率道歉
拒绝的基本原则
有人说,“拒绝是门艺术”,这话一点也不夸张。毕竟谁都不想遭到拒绝,因此,我们虽然明明知道很多情况下拒绝其实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为面临的事情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的最佳途径,却仍然需要谨慎。因为拒绝是人际交往之中的“硬着陆”,无论怎样,都会给被拒绝的一方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快和困扰,即便这种拒绝其实是为了他好。
语言是灵活多变的交流工具,因此要想让它成为最有效的拒绝手段并不简单。然而,我们又只有在最恰当的时候选择最恰当的拒绝方式,才能让“拒绝”这种硬着陆带来的撞击后果降低到最小。因此,我们在涉及到具体的拒绝方法和建议之前,必须首先了解一下拒绝他人的几个基本原则。掌握了基本原则,再运用后面提供的方法和建议,就逐步掌握拒绝的艺术,让你口中的“不”变得更加动听。
原则一、能做的事情尽量作。
或许你会感到奇怪。这到底是接受的原则还是拒绝的原则?其实,只要细细想来就不难理解,这的确是属于拒绝的原则范畴。对于那些可以帮忙的事,我们会有这样一个潜在标准——自己可以完成,而且乐于完成。因此,如果我们怀着宽容的态度,对于这种标准之内的事情都可以尽心尽力地去做,那么一旦发现面临的事情不属于这个标准的范畴,自然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拒绝而不必承担愧疚感。所以说,这一原则其实是让我们学会明确地区分出那些需要拒绝的事情。
原则二、说出拒绝的理由
拒绝从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一种辩论。别人会想尽方法试图说服你接受,而我们则需要利用各种理由反击,向他说明自己不能接受的原因。如果我们要让对方心服口服,就必须说出一个可以值得信服的理由。当然,选择权在我们手上,即便没有理由,我们同样可以选择拒绝。只是这样的结果,肯定会让对方感到极度不爽。毕竟遭到毫无理由的拒绝,任谁都不会服气的。
原则三、态度坚决明确
“对不起,这个忙我的确帮不上”和“这个问题恐怕很难解决”相比,后者显然会给被拒绝者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当我们试图用一种很婉转的态度去拒绝别人时,常常不会受到太好的效果。因为模棱两可暧昧不清的拒绝并不会让对方丧失希望。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与其让他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等下去,倒不如在最初便狠心拒绝,说不定事情还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原则四、简洁明了,不要过多解释
有些拒绝者为了抚慰对方“受伤的心灵”,常常在拒绝之后,说上一大堆安慰的话。或者为自己的拒绝提供一系列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这些都是画蛇添足。因为理由太多,反而可能会让人觉得你在借故推托搪塞。面对拒绝者的多重理由,被拒绝者可能会积极帮前者“想办法”,也可能会直截了当地指出其中的矛盾之处。所以,理由不要多,一个足以。解释也不用过分,大致说明一下,并且表示抱歉即可。
原则五、不要因为拒绝而伤害对方
我们对别人说不,是维护自己权益的行为。然而,在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也应当尽量照顾到对方的感受。虽然拒绝一点要态度明确,但是也需要通过各种语言的艺术尽量降低“不”字对于另一方的伤害。例如,可以适当的运用幽默感来缓和气氛,最大限度地让受拒绝方心情不会过于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