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交流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多兜圈子,少碰钉子”。这种手段,完全可以嫁接到拒绝的技巧中来。那么何谓多兜圈子?其实就是指我们说话应当尽量婉转一些,不要硬生生地拒绝别人。
听起来似乎跟之前所说的有些矛盾:既然要拒绝别人,就最好直截了当明确坚决,不得优柔寡断欲语还羞。既然这样,又怎么婉转得起来呢?
其实不然!
如果把拒绝看作是一个让对方知难而退的钉子,那么婉转的话语则是将一个铁钉软化成为塑胶钉的催化剂,有了这样一个被软化的钉子,既能够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态度,又可以避免过分的伤害到别人。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平衡好直接明确和委婉柔和的关系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实现:
欲抑先扬法
当好友想拜托你作为中间人,去跟另一方说明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你是在不愿搅这淌浑水,又不好以很硬的态度拒绝,可以先假意接受,然后再进一步否认。例如:“这件事如果让我去说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个人认为,如果我出面的话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复杂,所以这件事最好还是由你亲自去说会比较好一点……”
刻意拖延法
如果你知道对方的请求其实很着急,必须要马上去处理才行而他又没有告诉你这一点的时候。便可以采取拖延法,告诉他:“这件事没有问题,不过我这两天要出差,等回来之后就帮你办。”或者,“盖章?当然可以。不过印章现在不在我身上,等下周回公司后再说,好吗?”既然事情显然无法由你来完成,对方只得另谋他途。
提出条件法
这种方法的精髓在于,你得告诉对方,自己答应可以,但是必须附加某种条件。而这种条件,又往往是对方无法实现的。凭借该条件,让对方知难而退。例如母亲对儿子说:“遥控赛车我可以给你买,但这次考试必须得到一百分,否则面谈。”或者上司告诉希望加薪的员工:“加薪没有问题,不过你必须先把这个项目100%地给我做好。”当然,采用这种拒绝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方一旦实现了我们提出的附加条件,我们应承下来的事情,也应该尽力完成。因此,如果你是在不愿意接受对方的请求,不妨将条件定得苛刻一些。
提供选择法
生活、工作当中,很多事情并不见得只有一种解决方法。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好走,我们自然可以选择另一条道路。只是对于那些心急如焚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到了其中的一条道路。如果我们对于他们指出的这条道路不满,完全可以向他们提供另外一种自己能够帮得上忙的意见。比如:“你说的方法的确很难实现,我恐怕是无能为力。不过,我倒有另外一个建议不妨一试……”
提出建议,如果对方能够接受,那么自然皆大欢喜。倘若对方接受不了仍旧坚持原来的方案,那么你无法帮忙也在情理之中,拒绝起来便是有理有据,顺理成章。
装傻回避法
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是委婉拒绝的窍门。假设宴会上,对方找到你,请你忙他去找另一个人办点事而你又不想去。此时便大可装傻道:“他在哪里?我怎么没有看到?”然后不要等他给你指明方向,立刻将话题转换到别的地方:“今天宴会办的真不错,那边好像有什么活动,我过去看看,你自己逛逛吧。”说完,马上走开避免对方纠缠。这样既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他的面子,也拒绝了对方的请求。
肢体拒绝法
除了上面所说的几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最为简单有效而且通用的拒绝方法——沉默拒绝。就是当对方把事情讲出来之后,你什么话也不用说,只需要默默地摇摇头即可。如果上面几种委婉的拒绝法并不适合你所处的情况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手段了。虽然方法柔和而且什么话都没有,然而一切尽在不言中,通过摇头的动作,你的意图其实已经明确地表达给对方了。
会找借口也是门艺术
如果细细想来,我们完全可以把所有的沟通活动都看作是一种说服:赞美是说服别人相信自己很棒、批评是说服对方相信自己的缺点、交流是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对方……拒绝当然也是一种说服——说服对方相信自己不得不表示拒绝,说服对方放弃试图继续劝说自己的努力。
既然要说服对方,那么就必须有一个足够合理的理由。如果没有理由的说服,无论沟通技巧多么高超的人,都无法让被拒绝者信服。
通常情况下,在面对被拒绝者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把真正的拒绝原因说出来,就可以了。例如:“我要把明天的会议报告赶出来,没有时间帮你”、“我对于这件事情一窍不通,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理由诚恳、真实,足以让被拒绝者放弃对你抱有的幻想。
然而,问题在于,有时候我们拒绝别人的真正理由并不见得能够让对方信服。又或者一旦说出来,可能会让双方陷入尴尬的境地。
比如某女孩拒绝了一个男孩的追求,原因是男孩的长相实在太具有后现代主义感,令她接受不了。如果对方对简单的拒绝不死心,问及原因,女孩难道能把真实的想法毫无保留的说出来吗?当然不能!
很多时候,为了维护双方的关系或者对方的颜面,我们即便选择说“不”,也要慎重地想想自己的拒绝理由是否充分、是否能够令对方坦然接受。通常来说,显而易见的客观条件如工作忙碌、身体状况欠佳等理由以及明确的价值观念评判如道德底线等理由是可以明确告知对方的。然而,如果是一些主观的因素,例如对于美丑的评判、或者毫无原因就是不想做等理由,如果说出来,不仅不会让对方信服,反而可能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因此,如果我们的拒绝原因属于后者,那么就需要一个恰当的借口来充当“挡箭牌”了。
我们在找借口的时候,最好能够遵守下面三个原则,这样能够让我们的“借口”看起来更像“理由”,更能让对方信服。
从客观角度或者个人价值观入手
正如上面所说,客观的外在条件或者个人价值观的差异造成的理由更能够让人接受。因为对于该条件,双方都看得很清楚,对方自然可以表示理解。例如,对于刚才提到的那个女孩,如果他想拒绝的话,可以选择这样的借口:
我们还小,不适合谈恋爱!
将来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分居两地,很不方便。这件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我想找个比自己大3~5岁的男朋友/我想找个事业有成的男朋有,你不适合。
选择借口的时候一定要具体
通常,我们最常用、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借口就是自己工作繁忙,没空。因为别人对于你的工作情况不慎了解,因此对于这个理由或许没有办法反驳。不过,由于这种借口用得过于泛滥,所以无论是真是假,都会给人找借口的感觉。如果要把握找借口的艺术,一定要选择比较具体一点的借口。例如“后天我不巧要去台南出差,不能陪你去了”或者“我明天约了XX谈生意,然后要带他去施工现场看看,估计到晚上才能回来……”借口具体一点,就会让人相信真有其事,说服力自然也比简单的“我很忙”要强得多。
借口求精不求多,一个就够
英国心理学家P·萨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钟表定律”——当我们拥有一个手表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地知道确定的时间;然而当我们拥有多个手表的时候,这种确定性便随之降低。手表越多,我们越不敢确定当前的时间。种表定律揭示了一个事实,观点越多,我们越不知道真理在哪里。
拒绝的借口也是如此,当我们提供了一个借口时,已经足以说服对方放弃努力。然而,正如本书之前提及的,如果你为了增强说服力而增加借口,反而会令人感觉心虚、做作。从而丧失借口的作用。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经常关注八卦新闻的人肯定对这样的场面再熟悉不过:某位明星被踢爆与另一明星或者社会名流拍拖,一时间,娱乐圈中掀起轩然大波,各路媒体纷纷想尽办法前去挖掘事件内幕。然而在面对狗仔们的疯狂追问时,当事人却泰然自若,三缄其口。经纪公司也集体沉默,对此表示一无所知。于是,几周甚至几天之后,此娱乐大事件便不了了之——显然,沉默是明星们拒绝绯闻的最好方式。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当中,如果遇到某些不愿牵扯进去的事情,利用沉默来做出抗拒,其实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不”字,对于被拒绝的一方来说,意味着完成某件事情的希望又小了几分。如果他十分渴望实现自己的目标,必定会想方设法用自己的理由说服你,放弃拒绝。尽管我们可以告诉他恰当的理由、给他指明另外的道路,如果对方仍旧死死不放,依然不愿就这样被你拒绝,那么势必会与你展开争论。无论争论的结果是怎样,对我们说不的一方来说都是有弊而无利的。因为即便通过讨论、争执最终得到的共识依旧是拒绝,可毕竟你已经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在这件事上,这与我们躲避不必要的麻烦,完成应该做的事情的原则不符。而且,如果我们的心稍微软一些,在对方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不慎掉入不得不接受的陷阱,那可就亏大了!
例如,当某位银行推销员向你推销他们发行的信用卡时,如果你对此没有兴趣,表示拒绝的回答是:“对不起,我已经办了好几张卡了,所以不需要。”
那么对方则有可能抓住你回答中的弱点进行反击:“是吗?那您每天带着好几张卡出门,肯定觉得很不方便吧。”
“还好吧。一般般啦!”你的回答通常会是这样,而这就让推销员更有机会深入话题,“其实您完全可以把这些卡丢掉,因为只要您购买了我们银行新推出的卡,只需要一张就能够走遍全国,甚至在全球845个城市都可以随时享受到我们的优质服务。因为这个月是推广其,现在办理的话还可以享受超长的免息期和低廉的服务费用……”
如何?原本是想拒绝对方,却因为对手语言功夫的强大而拒绝失败。更有意思的是,自己拒绝的理由,反而为他进一步推广自己的产品做出了铺垫。无轮最终我们是否购买了他的产品,被对方打扰到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实。
如果你觉得求助自己的人是辩论高手,或者自己的心不够狠,很可能随时动摇。那么对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以沉默的态度来拒绝对方。因为没有了回应,在利害的人也无法抓住语言中的弱点来进行自己的思维诱导。
当我们遇到类似上述的情况,或者在商场购物时,任凭对方怎样吹嘘自己的产品,我们都不予理会,在这样缺乏回复的状态下,用不了几分钟,对方的语言就已经接近于匮乏。而且,由于得不到预期中的回应,他们的气势和信心也会逐渐降低,直到彻底放弃。以不变应万变,如斯也!
不过,沉默的拒绝法并不适用与任何情况。如果对方的行为、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沉默,那么如果我们依旧没有表示,反而会助长对方的动力。例如当有人侵害我们的正当权益时如性骚扰、冷暴力、无端克扣欺压等等,他们当然希望我们不要有所反应。这时,沉默的拒绝便不再有效。正确的方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对方明白自己对此相当不满,而且会采取自我保护手段进行坚决抵御。至于遇到这类情形时的拒绝方法,后面我们自然会有详解。
幽默感胜于一切
被拒绝的确是件不好受的事情,原本满怀着的期待被一个“不”字硬生生地挡了回来,多么令人沮丧!不过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运用一件秘密武器,那么即便是对于被拒绝的人来说,也可能会是笑着离开。这件秘密武器就是幽默!
漂亮MM的魅力总是巨大的,她们经常会遇到男士们的搭讪或者示爱,面对这种情况,如果选择一般的拒绝方式,总会显得女方太古板,不够可爱。而且作为多数男士来说,要想跟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孩搭讪,也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如果采取硬生生的拒绝,对方的面子上也会多少有些挂不住。不过,若此时能发挥一点幽默感,则会让MM们的拒绝也显得可爱异常。让谈话在轻松的气氛中结束。
不信?我们不妨做个比较:
情景一:餐厅中,MM在独自用餐,一位帅哥走上来,问道:“请问这个位子是空着的么?”
回答A:“不,这里有人了。”或“抱歉我想一个人用餐。”
回答B:“是的。而且当你坐下之后,我这个位子也会空出来。”
情景二、酒吧中,帅哥找到MM搭讪:“请问我可以请你喝一杯吗?”
回答A:“不用了,谢谢!”
回答B:“如果你折现的话我会更高兴。”
情景三、某帅哥找到自己心仪已久的MM示爱:“我发誓我会用行动让你感到快乐!”
回答A:“不好意思,我已经有男朋友了。”
回答B:“真的!你是说你现在就要离开?”
上述三种回答当中显然第二种更好,因为它摒弃了冷冰冰的拒绝而采用了幽默的方法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拒绝,最大程度地减小了被拒绝方所受到的伤害,在说说笑笑中坦然离去。
在拒绝的五大原则中,我们提到过,拒绝他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然而,我们在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尽量照顾到对方的情绪,在让他明确我方态度的同时,尽量避免伤害彼此的颜面与感情。如果说这对于只见几次面就不再交往的人来说意义不大的话,那么在工作中就应当尤其注意了。试想如果我们由于拒绝的态度不当,在一些非原则性的小事上都过与严厉,自然会让对方心中极度不爽,进而可能产生排斥心理。对于这种每天都要见面的人来说,如果关系处僵了,则对于自己的工作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当你在办公室里遇到必须拒绝别人的情况时,适当发挥自己的幽默感,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
某MM不小心将可乐杯打翻在地,为了避免引来蟑螂,于是赶忙开始打理。不过可乐已经被地毯吸收,整理起来十分麻烦,当时同事A君正好在她旁边,于是她便请A君帮忙一起来做。可这时A君比较忙碌,分不开身,于是便说:“放心!东方蟑螂不喜欢洋快餐。你先大致打扫一下,等我忙完这点事情就来帮你。”
一句话说得MM笑了起来,毫不介意地开始自己清理起地面。或许等A君忙完的时候,对方早已经将地毯清理干净,不过因为他的幽默,轻松地化解了MM被拒绝时的郁闷。反之,如果A君很官方化地说:“不好意思,我这会太忙,分不开身。”MM当然觉得不舒服,会认为他连这点小忙都不肯帮,实在缺乏绅士风度,对他的好感也会降低不少。
幽默感是智慧的象征,它能让人产生快乐,而快乐的气氛,作为超强润滑剂,对于沟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充散发自己的幽默感,在说说笑笑中对别人说不,气氛轻松也能达到拒绝的目的,这样对双方来说自然都是最好的结果。
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自己变得机智幽默,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说出足以让人会心一笑的话。如果你自认自己的幽默感稍嫌欠缺的话,不妨尝试一下我们提供的几条意见:
保证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