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有了它,你就可以快乐地面对任何事情。心态端正了,灵感一现的幽默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多看些幽默的书籍、电视
学习幽默的最佳方法就是看别人如何幽默。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见得多了,听得多了,脑子里的幽默感自然也就多了
多思索,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一位幽默大师说过:“所谓幽默就是别人看见了头,而你看见了屁股。”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就会出现幽默的效果。例如,对方抱怨一筒卷纸的质量过于粗糙,如果你摒弃正常的思维,把卷纸当作砂纸看待,幽默自然就出来了,例如你可以对抱怨者说:“如果你不介意,可以卖给我当砂纸。”
不要过于拘束
幽默的灵感随时都可能出现,然而如果不敢表现出来,灵感出现的频率就会逐渐降低。当你觉得自己应该幽上一默的时候,不要拘泥什么,大胆的表现出来。要知道,幽默总会给你带来惊喜的!
小测试:你的幽默感有多强?
你认为自己是哪种性格?
A、外向 B、内向
面对镜子,你有时会不由自主地扮扮鬼脸?
A、会 B、从来不会
你不喜欢受到约束?
A、是 B、不是
周围的人喜欢跟你在一起,因为你让他们觉得快乐?
A、是 B、不是
你对于笑话、幽默故事的记忆力超强。
A、是 B、不是
随意涂鸦的时候,你所画的曲线明显多于直线或者折线。
A、是 B、不是
相比于老虎之类的动物,你更喜欢猩猩或者猴子?
A、是 B、不是
看电影的时候,你更喜欢?
A、快镜头 B、慢镜头
9、你喜欢跟别人开玩笑。
A、是 B、不是
10、你照片上的pose很丰富?
A、是 B、不是,跟平时生活没什么两样
测试方法:选A得一分,选B不得分,结果相加。
测试答案:
8~10分:你的幽默感超强,足以让大部分人即便被你拒绝,仍旧喜欢你。
4~7分:你的幽默感属于中等,偶尔会有点小幽默。不用担心什么,大胆表达出来,即便是超冷的笑话,也可以让你的幽默感快速增加。
3~0分:很遗憾,你过于严肃的性格让你在拒绝对方的时候总会令其多少有些不快。当然,增加幽默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不过只要愿意去尝试,你也可能成为受人欢迎的幽默大师。
找准时机的技巧
正确的时间说了正确的话,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然而正确的时间说了错误的话、或者正确的话被放在错误时间说出来,却只能落得事倍功半。拒绝往往是个很敏感的话题,我们如果无法找准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就会让拒绝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当我们决定拒绝对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通常来说,拒绝的时机应该把握这样两种原则:
原则一、不在第三者的面前拒绝对方。
被拒绝绝对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如果当事人在被拒绝的时候周围还有很多其他的人,眼睁睁地看到他碰了钉子,这更会令其窝火甚至恼羞成怒。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可能会冲你翻脸,或者死缠烂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此,当我们不得不对某人说“不”的时候,最好能够选择在没有别人的场合私下交谈,尽可能为对方保留颜面。虽然被拒绝,可是没有别人在场,对方也会欣然接受。如果当时周围有很多人不便离开,那么我们不妨在对方提出要求之后,暂时不做回答,待情况允许的时候,再带他到会议室或者餐厅等没有别人在场的地方再做拒绝。
原则二、拒绝应当及时。
经理把项目企划汇报给董事会之后,受到了董事长们的一致赞许。为了表示庆祝,经理决定请部门的全体员工出去吃饭,当然,做出这份企划的最大功臣刘小姐自然是聚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士,第一个接到了经理的邀请函。
经理要为自己办庆功宴,刘小姐当然高兴。问题是自己晚上已经有了约会,她本想拒绝,然而见经理兴冲冲的样子,觉得若是不答应,又会很扫兴。于是她并没有及时回答,而是说等下班再说。
经理还以为刘小姐是因为腼腆而不好意思直接答应,于是高高兴兴地安排起晚上的事情来,部门的其他员工接到了。然而等到下班之前,一切都准备停当了,刘小姐却突然告诉经理自己晚上有约会去不了。这个迟来的拒绝顿时弄得经理措手不及,为了增加上下级的沟通,他甚至请了几位高级经理来助兴,这下主要人物都要缺席,聚会自然失去了原始意义。
如果刘小姐能够及时拒绝经理的邀请,告诉对方自己晚上有了约会。经理完全可以把聚会时间调整到第二天或者周末。然而正是由于刘小姐的拖拉,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也让经理和自己陷入了尴尬境地。即便她晚上勉为其难放弃了另一边的约会,也不会让对方的心情好受很多。
当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拒绝情况大小、性质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选择时机的时候,在遵循上述两点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当有所变化。
例如,当我们受到的了性质恶劣的骚扰或无理对待,这时的拒绝,就不一定非得在人少的地方了。因为对方当然也知道自己进行的是恶意侵害,如果仅仅只是私下拒绝,不一定能够收到良好效果。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可以先在私下进行拒绝或严正警告,如果对方给脸不要脸,那么就没什么好犹豫的,即便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也可以大声地告诉对方你的答案“不”!而且,往往这种时候可以争取周围人的支持,组团对不法侵害进行批判。
当在我们面对的事情比较严重或者对方情绪较为激动的时候,如果立刻说出自己的拒绝,会给人以草率、不负责任的感觉,可能使矛盾瞬间激化。因此,如果遇到上述情形,最好可以暂时拖延一下,待自己想好合适的借口或对方情绪开始稳定之后,再婉转地道出自己不能接受的原因。例如,女孩在接受男孩表白的时候,如果当场拒绝,势必会让对方难以接受。然而也不能拖得太久,免得男方误认为是默许。正确的时机应该是表白后的三天左右,这再予以拒绝,并且告知对方这是自己细细思量过后的结论。
拒绝应有时效性
如果在我们拒绝了别人一次之后,对方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可能会找我们吗?几率显然很低。对方的这种行为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自己已经收到了一次拒绝,如果再因为同样的原因去请别人帮忙,自然会有再次被拒绝的顾虑。因此,与其第二次遭遇对方的拒绝,还不如另谋他途好了。
这样虽然对作为拒绝方的我们有一定好处,就是不必担心对方下次再让自己为难,然而如果我们这次的拒绝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一旦这种原因消失,就完全不用对对方说不,那么若我们只是采用一般性的拒绝,也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下一次帮助对方的机会,也就意味着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阻断了一支人际交往的线。
例如,老同学聚会的时候,如果你前两次都推脱有事拒绝参加,那么第三次的时候,你还指望他们能够叫上你吗?当然不会!因为在同学的心中,你不愿意参加聚会。尽管你当时或许真的有事,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换句话说,你的一两次拒绝,其效果将会一直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如果你不对此做出解释或者主动邀约大家,可能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约你出去了。
正确的拒绝,应该是针对事情,而非针对某个人。如果我们真的碰巧了好几次都因为条件的不合适而拒绝某个人的请求却不告之对方拒绝的时效性,就会让他误会我们是在针对他而非事情,从而造成双方之间抱怨和疏远。
人际交往尚且如此,若是在工作上遇到类似事件,麻烦可能更大。因为的不当拒绝,可能会令上司误会你是在逃避责任或者是对自己能力的不确定。如果他今后不再给你安排什么任务,千万别沾沾自喜以为踩到了狗屎运,因为公司永远不需要做不了大事的员工。长期以存在感超低的状态持续下去,不久就会被列入“咔嚓”的行列。
所以,如果我们的某次说“不”,紧紧只是因为自己的时间安排不过来,或者准备不够充分而不得不表示拒绝,那么就一定要在拒绝的同时暗示对方:我的拒绝,可是有时效性的。
例如,上一节中上司邀刘小姐去吃饭,她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拒绝,同时告知对方,自己很高兴收到邀请,只是因为事先有了重要约会,所以无法出席。下次遇到这样的聚会,一定不会缺席。如此一来既解决了这次的难题,又为下次的接受做好了铺垫。不至于因为一次说“不”给以后的交往增加麻烦。
实战练习:暗示拒绝时效性的技巧
上司交代给你一件十分紧急的设计任务,而你出于各种考虑觉得自己无法接受,同时又不愿因一次拒绝被上司看作逃避责任而轻视,那么就可以采取下面的几个步骤来向对方暗示此次拒绝具有时效性。
第一步:提示对方,自己类似的事情还是可以完成的。例如:“其实这种项目交给我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像上次史考文企业的VI系统我就办得很好。”
第二步:告知对方自己能够做好工作的原因。例如:“因为史考文的单子丛最初就是我在跟进,而且我之前就职的公司就是他们的兄弟企业,所以对于这类公司的经营方式、理念都很了解。所以才能顺利完成。”
第三步:讲清这次拒绝的根本原因。例如:“然而您交代下来的这件案子我恐怕办不好,因为我对于麦克公司的情况了解得太少了,要想做到像史考文那个项目一样成功,必须花费大量的事件去调查。”
第四步:暗示这次的拒绝有时效性:“您看,这件事情按照如今的条件来说的确很难办,如果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和高质量,我恐怕不能胜任。不过您放心,如果下次我能从头开始跟进一件新案子,我肯定会处理得比史考文那个项目更好。”
第五步:上司找你,无非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你有什么更加好的建议,不妨说出来,这会增加对方对你的好感和信任度,下次有了困难,依然会首先想到你。例如:“麦克的这件案子,乔治不是也在跟进么?虽然他刚进公司不久,不过悟性很高,而且对客户的情况也比我们所有人都熟悉,不妨派他来做。我可以抽空在一旁协助或者指点。”
坦率道歉好过花言巧语
有这样一个故事,寒风和太阳打赌,看谁能让路上的行人将身上的外套脱掉。寒风率先上场,它使出浑身解数想把对方的衣服吹走。然而风越是凌厉,行人就越是把外套紧紧的裹起来。寒风没办法,恨恨离去。轮到太阳上场了,它开始散发自己的光和热。行人觉得越来越热,于是便纷纷将外套脱了下来。
这个故事的引申意思其实很简单,就事告诉我们,温暖的语言才能打动人心。而赞美无疑就事温暖语言的最佳典范。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听到赞美的声音,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于是,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若能够适当运用赞美的语言,则仿佛增加了润滑剂一般,可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协调。
只不过赞美的语言虽然好,却如同蔗糖一般,适度可以提味,多了就会让人觉得腻。尤其是在拒绝别人的时候,如果一味讨好对方,不切实际地运用赞美的语言,只能令人觉得我们在花言巧语,用不诚恳的赞美打发对方。
埃米接到了一个新的项目,然而要完成这个项目,必须有一个懂得成本核算的人员以便可以在同顾客的社交中给出初步估价。埃米想到了跟自己关系比较好的苏珊,于是便邀请她也加入自己领导的新项目组。
然而苏珊因为手上已经堆了几件案子,而且有一个特别棘手。因此无法接受对方的邀请。不过她顾忌到自己跟埃米平日关系不错,为了不让她感到面子上过不去,于是便回答道:“你这么有能耐,这点事情肯定难不倒你,我就不用出面了吧。况且我手上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新项目你一个人完全搞得定!”
虽然苏珊话里的意思是在夸奖埃米能干,同时表达自己拒绝的意思,然而在后者听来,却十分不舒服:“我怎么有能耐了?苏珊不知道我不懂会计核算么?她说这话仿佛是在讽刺我,难道我无意中得罪了她?”
所以,赞美是把双刃剑,利用这样的话缓解对方收到拒绝的情绪很好,但若是使用不当,就会令人觉得自己是在花言巧语,拒绝一旦缺乏诚意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对于那些不太善于赞美对方的人来说,拒绝的时候与其给人造成花言巧语的错觉,倒不如大大方方地表示抱歉,开诚布公地说明原因来得好。
比如苏珊如果实在无法加入埃米的队伍,不妨这样回答:“埃米,真的感谢你邀请我加入。不过我最近受伤工作确实很繁忙,百盈超市的项目也处于验收阶段,许多资料需要核算,恐怕真的忙不过来。所以很抱歉,我恐怕不能加入。”
当然,只这样说还不够,记得上节内容么?没错!我们还要暗示对方自己的拒绝仅仅针对这一次而已,因此,苏珊应当补充一句:“下次如果我手上的事情轻松一点,一定会加入你的项目组!”——坦诚道歉,显然要比不切实际的赞美更加真诚,更容易令对方接受。
小贴士:赞美的诀窍
虽然赞美的话在说“不”的时候应当谨慎使用,但无可否认的是,赞美的确是人际关系中绝佳的缓冲装置。因此,恰当掌握一些赞美技巧并且适度运用,定然可以给你的拒绝加分。
技巧1、学会观察
善于观察对方,才能找到合适的赞美词会。例如文中的苏珊,如果她平日能够对同时的观察仔细一些,就不会不知道核算不是埃米的强项。自然也就不会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技巧2、赞美应当有具体对象
同样是对女同事的赞美,但是“你真漂亮”和“你的皮肤好白嫩啊!”明显感觉后者更真诚一些。如果我们能把赞美的对象细致到诸如衣着、气质、工作成绩之上,那么这样的赞美显然更易令人欣然接受。
技巧3、假借他人名义赞美
我们如果听到有人说第三者夸奖自己,心情往往会比听到对方直接夸奖更为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在周围人的眼里口碑很好。反之,如果我们在夸奖赞美对方的时候,能够假借第三者之名,自然收效更大。
技巧4、不要一味赞同
当我们说话时,周围的人一直点头称是,从来不表示反对,这样只会令我们感到厌烦。因为很明显,对方在讨好自己。同样,当你在赞美别人的时候,适当的指出一点小缺陷,或者提出一些小建议,同样会让人感到更加真诚。例如:“你这件衣服实在太漂亮了,如果配上你那条绿色长裤,就完美了。”
技巧5、赞美要分场合
若我们在一群女人之中单独夸奖某一个女生漂亮的时候,就会引来别人的不满——只有她漂亮,难道我们都是猪扒?相反,若我们在办公室当众赞美某位下属工作勤奋,成绩斐然,则可能激发起全体人员的斗志。因此,话前多思考,找准时机尤为重要。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那么不妨将赞美放在私下交谈的时候,这可是万无一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