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5100000009

第9章 运筹篇(2)

既然长考有如此重要功能,运作能力有限的大脑如何能够承受长考带来的信息超载和相互干扰而不至于崩溃?长考与棋艺的关系是什么?长考为什么有时出恶手?解答这些问题,有赖于我们对“工作记忆”的认识。我在《运筹篇三》将对“工作记忆”作专门探讨。

)第二节 “手谈”的话语结构和思维模式

话语并不是由语法衍生的语言结构;它的结构取决于非语言的、逻辑的、意向的因素——我们将之称为话语的信息结构。——克雷兹·罗伯茨

我在上一篇着重谈了谋略的重要。谋略的本质是前瞻和优化。谋略的另一层含义是对手也是一个有思想、能参透你的思考和意图的人。所以棋盘之外,又多了一个维度,即对弈具有隐性对话的内涵和特质。“弈”的最初含义,一方面包含对对手的棋的解读,即对“话语”的解读,也包括每一招棋是对对手意图的回应,是谓“手谈”。

为什么在谈论思维运筹时谈话语问题呢?原因在于,我们思维活动面对的不仅是一个纯客观的世界(19×19的运思空间),而且是一个主体间的世界:你时刻在考虑对手会怎样想,怎样应对,怎样出招。对手的一手棋的“意义”或“意图”是主体推论的结果。对手会怎样,我会怎样,是前瞻性谋略的依据。这样建立的思维模式,是围棋棋手行棋的基本行为模式、记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习模式。西方主流心理学对国际象棋的研究,基本上忽略了这一“话语”的层面,从而把对棋类游戏的认知看作是纯客观的记忆和理解的问题,不能不认为是一个根本性的失误。

对弈作为话语过程,是将棋盘上棋子纵横交错的物理时空表征,转化为围棋的独特的主观“话语”。在很大程度上,棋手是在这个“话语”层面上进行博弈的。黑白交错的纹枰,承载的是一个丰富的语义世界。它的语汇的丰富,句法的缜密,语境的微妙,不亚于任何文字。

一、围棋话语的基本结构

话语结构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棋手如何“解读”一步棋的意义或意味。我们可以对棋和语言的结构作一个类比,围棋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有其物理表征(子的断与连、空间的纵横、分布、延伸,等等)与功能意义(势与地、攻与防、厚与薄,等等),一步棋的含义有词汇和句法的技术层面:局部的手筋、“招法”、形的要点、局部的定型、定式,等等,属于“词汇”。将这些基本词汇联系起来运用以达到既定目的便构成围棋的“句法”逻辑。换言之,围棋的句法(组织原则)对局部战术、空间关系、整体发展战略的关系加以整合和协调。围棋十诀之类的“棋理”,属于句法。词汇和句法是通过对棋局的实战研究和技术分析得出的,正如语言的词汇和句法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围棋的词汇和句法也是长期积累和共识的结果。句法是组织词汇以形成完整的意义,是理解句子的关键。同理,围棋每一局部的“形”和“筋”,也是依靠“棋理”对局部与局部、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的组织而获得完整意义的。可以设想,给出一个局面图,一个初学者可能读懂里边的“词汇”,但未必读懂整个“句子”。

有了词汇和句法还不够。一步棋的完整意义,正如一个句子要表达的意义,只有通过语境,即整盘棋的对弈的上下文中才能体现。这包括形势的优劣,局面的特殊性,棋手对对方的预期、方案、意图、心情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意图、心情、判断和选择。更广义的语境,应该包括特定时期的赛制,如时限、贴目或让先的规定,以及特定时代的所有围棋实践的探索和氛围,包括商业比赛中巨大的奖金额对棋手决策的微妙影响。我们知道,先行一方贴目的增加(比如从5目半到6或7目半)使执黑一方下得更加积极,执白者更愿意下得稳健。

“语义”的决定不能脱离词汇和句法,又不能脱离语境。脱离围棋的具体“语境”,脱离对局者的“在线”心理状态,我们无法完全判断一步棋的真正意图。但没有对基本词汇和句法的公约性或通约性,“交流”出现困难,有些中国和日本棋手对韩国新锐的棋连称“看不懂”,说明在围棋的基本词汇和句法的心理公约性上出现了差异。同属力战型棋手的刘昌赫看了韩国新锐的棋都称现在的棋和以前有质的不同。从这点上看,“韩流”是否已经属于现代围棋的“另类”,具有了全新的“句法”,我在前面讨论围棋“范式”的更替时已有染指。

二、围棋话语的功能意义和心理意义

话语的交流的心理依据是“预设”、“预期”和“推论”。预设是对对手的意图、可能的手段等等做出的基本的假定。它是心理预期的基础。比如,你判断对手可能会打入你的阵地,所以考虑怎样有效防患于未然,或者你在发动进攻时,预计对手会进行怎样的抵抗,与这种基于经验和知识的预设和期待相关的是推论,有些棋不需要多少推论,比如对方的意图显而易见。但大部分情形下,一步棋的客观和主观的意图,具有相当的含混性,就需要根据形势作符合逻辑的推论。棋艺的差异往往是预设、预期和推论上的差异,无论是业余棋手还是专业棋手。顶尖棋手必然有有悖于常态预设和预期的思路,造成话语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出奇制胜。这一点我将在《决策篇》作详细分析。

围棋的“话语”传达两种基本意义:功能意义和心理意义。功能意义是意义的客观层面,主要指棋局本身的内容。心理意义则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表达的内心状态,比如气势上不愿示弱,或者相反,对对手的咄咄逼人显出保守和犹豫。在许多情形下,心理意义也有直接功能上的意味,比如打乱对手的如意算盘,在气势上压倒对手,或者将局面引向对手不愿意看到的和不擅长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围棋的隐性“话语”充满期待和反期待、意图与反意图的心理张力。因此,围棋思维活动的建构逻辑,一方面来自棋局本身的词汇、句法、语境,一方面来自对对手每步棋的意图的预设、反应、推论、判断和回应。这就是属于围棋的独特的“话语的信息结构”。

先说功能意义,1994年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哈萨尼关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博弈理论提供了很好的说明。早期的经典博弈论的基本预设是:弈者对自己和对手的价值、目标、手段有完全的了解。哈萨尼对此提出了全新的观点,他认为在经济和其他博弈活动中,第一,我们对所从事的博弈的基本结构不能完全明了(incomplete%information);第二,我们根据过去经验对对手的策略行为的了解,也不可能完全透彻(imperfect%information)。应用到围棋上,可以表述为:第一,我们虽然有对围棋的基本原则的认识,但我们无法建立一种全知的视角(即穷尽所有自己的和对手的策略)以指导策略的选择;可以用藤泽秀行的话说,我们对围棋的理解本身还是粗浅的。第二,我们虽然对对手可以有相当的了解,对棋局的发展有基本的判断,但是对手袖子里究竟藏着哪些“招数”,我们只能依赖主观判断,而不能了如指掌,因而不可能完美无缺。用“手谈”的概念去理解,就是你作为弈者对对手的“话语”内容和方式的认识,是一种主观的判断,不可能与对手的意图和思考完全吻合。

但是哈萨尼又认为,国际象棋之类游戏是完全信息的游戏,因为出招都在明处。而桥牌等游戏因为有暗手,弈者无法准确判断对手持有什么牌,所以体现了不完全信息。如此推论,围棋理论上说是完全信息的游戏,因为棋都在明处。其实,说围棋都是下在明处,这样的论断似是而非。首先,就弈者本身而言,一步棋的“回报”

(payoff,%即“得失”,另一译“支付”,但不如“回报”准确)究竟是多少,John%C.Harsanyi,Games%with%incomplete%information.诺贝尔奖获奖演讲,1994年12月9日。

信息是不完全的,比如,获得的“势”或“模样”能否兑现为足够的实利?常常是不能完全预测的。围棋的深奥玄妙,不在已经下的棋,而在可能的后续;用一个中国画的比喻,留白的地方常常比着墨处更有深味。其次,对手会如何应对,会采用何种策略,想实现什么意图,信息也是不完善的,我们可以用一个更为符合话语结构的表述,即虽然话语双方(如果棋力相当)基本能够读懂对方,但是双方的信息互动具有某种根本性的不对称性,即是说,弈者不是全知的上帝,无法预测棋局将来的演进和最终结果,而只能作初步的估计;弈者无法参透对手的全部心思,否则,马晓春的“三十六计”,妙手所暗藏的玄机,就人人都能识破了。这种信息的不完全性、含混性、不对称性,恰恰是围棋的本质特征(见《知觉篇一》对模糊性的讨论)。

围棋之所以有这些特征,是因为围棋的棋盘太大,它的无数可能性和变化及其不同结果超出了人类大脑运算的极限。人类只能通过建立主观模型(定式、棋形、手筋、棋理)和心理预设、预期来确定自己的策略和推断对手的策略。这些模型和心理预期虽然是实战的经验和研究的产物,但都是主观模式,而不是基于全知的客观模式。这一点从围棋高手对大部分棋的好坏优劣的评价是否能形成共识就可以看出。据说国际象棋能够达到85%的共识,而围棋至多只能有四五成。不同棋风的棋手对某步棋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如俞斌就诙谐地称“李昌镐我搞不清,他的棋深奥得很,我看不懂。我不知道他的脑子结构是怎样的”。当然,这里的“看不懂”有时也是“不能认同”的委婉说法,这就进一步引证了围棋话语的不对称性:各有各的看法。

功能意义只涉及围棋博弈的话语的一部分。对弈是对抗性极强的游戏,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心平气和地作数学推导。围棋话语的心理内涵涉及动机、意图、情绪、意志各个方面,这些都会影响棋手的决策。手谈的话语结构与日常话语结构的差别在于它的对抗性:日常对话追求的是有效沟通,而围棋“手谈”的话语方式,是与对手的互相“较劲”:或不甘示弱,或“误导”对手,或投石问路(试探应手),或暗度陈仓;有时是妥协的姿态,有时是决绝的抗争,有时是胜利的宣言。一盘棋,就是一场充满心理张力的隐性对话。

围棋话语的心理意义,还可以从两人面对面对弈与网络对弈的比较中看出。现场对弈时,围棋话语是直接的,有肢体语言,显示犹豫或果断,沮丧或乐观。不同的棋手还会表现出某些“怪僻”,如落后时与领先时的不同小动作和症候(据说聂卫平落后时耳朵会红,虽然他是永远不会示弱的)。而在网络上下棋,已经看不见对手的表情、动作,“现场感”会差很多,古力曾表示对此稍有不习惯。但即便如此,每步棋本身都在说话:“你敢飞,我就敢靠断!”所谓“气合”是也。当然也有截然相反的例子:“没有脾气”,逆来顺受。我本人为了放松自己常常与美国的硅谷工程师David%Fotland研制的电脑围棋“多面围棋”下卫生棋,竟然发现它有时也很“倔”,死活不服,拼命搅棋。虽然与电脑下,竟然也能读出对手的“情绪”来!

围棋作为对抗性话语,也有共享的一面。马晓春在谈到与李昌镐对弈的心情时写道,“由于对手极强,彼此全神贯注,双方着法紧凑,在高明与失误交替出现时,各自心领神会,时而为自己得意,时而为对手哀叹。这样无声的交流,这样愉快的感觉,并不是每一位棋手对弈时都能够产生的”。

三、棋谱、复盘和“手谈”的“逻辑”

作为“手谈”留下的棋谱,记录的是显性的话语。一局棋的棋谱就是一个需要“解读”的“文本”,棋谱作为文本有显性的一面,即实现在纹枰上可见的棋,相当于我们阅读的文字记载。棋谱也有隐性的一面,即没有实现在纹枰上却在双方考虑之内的“潜文本”或“潜台词”。“棋力”的一个标志是能多大程度读出高手的对弈中的“潜台词”。我们读谱能读出多少东西,与棋艺水平直接有关。高手不仅能读出技术的东西,而且能读出心理状态,甚至能大致判断这是那一路棋手甚至谁的棋。从棋中解读对手心理是职业棋手的职业本能。好的围棋评论家都有很深的解读棋手心理的能力。王元八段的棋评,能够入木三分,由表及里,一方面体现了他的棋本身的功力,另一方面根源于他对每步棋所透露的棋手的微妙心理的洞察。例如,他能从崔哲瀚的问题手“读”出他的“窝火”和烦躁,从李昌镐的应对“读”出他流水不争先的从容。

如果说两人的弈棋是一种共同创作,那么它的作品,棋谱,就构成了一种有故事、有人物、有冲突、有解决的引人入胜的体裁,可以拿来阅读和欣赏。如前国手杨晖八段所说,围棋让人流连忘返的原因之一是它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充满悬念,而且悬念最终获得解决。一局看似平淡的棋,在高超的围棋评家一讲,会跌宕起伏,令人叹为观止。因为里面的“潜文本”正是我们一般爱好者无法读出来的。一经专家解说,我们对个中的“戏剧潜流”,个中的玄机和精妙也能感受一二。这是一种难得的审美享受。

复盘是一种能力复盘时的记忆,不是简单机械的复制过程,而是富有逻辑的建构过程。复盘的能力,体现的是对棋的“词汇”的熟悉,对围棋的“句法”逻辑的把握,和对实战进行中形势的转化,当局者心态、意图等“语境”的了解。简单地说,对一盘棋的记忆是“手谈”的副产品。它不仅仅是把走过的棋一步一步回忆起来,而是当时对局过程的双方棋手随棋局演进内心经历,棋局进行的逻辑”因果(包括双方的推论和思考)的叙述。这种内心经历越丰富,“逻辑”越缜密,复盘就越容易。棋手记忆的是“手谈”的过程——自己对对手的“解读”,以及自己的反应、思路。落在棋盘上的数百颗子不过是“话语”的显性部分。大量对棋形的知觉记忆、行棋思路、情绪线索、对弈心理的起落变化,使得棋手若干年后对一些重要棋局仍然能记忆犹新。许多职业棋手可以轻而易举地复出十年前下的棋,是因为这样的棋往往是刻骨铭心,它的过程能够像过电影一样历历在目,写下来依然让人或扼腕痛惜或击节赞叹。但从棋的“逻辑”来看,职业棋手的功力是大部分业余棋手无法企及的。马晓春曾经提到看到一盘进行到中盘的棋,就能闭目在脑子里呈现这盘棋大致是怎么演进过来,黑白的好坏,以后应该怎么发展,契机在何处。心理学在许多人类活动领域的研究发现,专家的专长,正是表现在这种对某现象或事物背后的来龙去脉的洞悉。

四、围棋“话语”的历史性

同类推荐
  • 健身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健身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只因我们认识不清,没有坚持,所以我们瘦身不易成功。为了本该属于我们的快乐和美丽,我们一定要对瘦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学会坚持。把坚持当成一种习惯,把瘦身当成一种使命。小S说过:“我就是胖,可是我会瘦身。”只要你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你一样可以吸引众人的目光。
  • 李经梧太极内功及所藏秘谱

    李经梧太极内功及所藏秘谱

    本书为《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的姊妹篇,由李经梧的弟子梅墨生和李经梧次子李树峻编著。书中集中展示了李经梧的武术文献和太极功夫,收录李经梧传太极内功、手抄《太极拳秘宗》及笺注、李经梧陈式太极拳经典拳照,为太极拳的修练者提供了难得的参考和借鉴。
  • 散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散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散打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
  •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投掷运动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投掷运动

    体育健身,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体能发展,关注通过对健身项目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爱好和运动特长,获得科学健身的方法,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在不同环境中坚持体育健身的适应能力。
  •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华民族国球——乒乓球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华民族国球——乒乓球

    秉承从小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主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形式。
热门推荐
  • 为什么我会是女主角啊

    为什么我会是女主角啊

    每个人都想成为主角,但那并不是想成为女主角啊!-----by:张馨雨.这是一名少女穿越到各个世界的故事,主世界是在古武与机甲并存的未来世界!为什么其他世界的男主角一直围着我转啊!---张馨雨.因为你是女主角啊!(滑稽)---系统..群号:373131146..(关于更新的话看情况了~毕竟小说写着还是打发时间的-=)..
  • 逆天妖娆

    逆天妖娆

    她,玄灵大陆千夜家的旁系之后,天赋不能觉醒,身为女子长相丑陋而被无情家主剔除族姓赐名醉蓝。因一场阴谋下的意外,香消玉殒。再睁眼已是异界的魂。且看一代妖娆,如何逆天而行,在这异界大放异彩!
  • 大药仙

    大药仙

    以丹入道,以药修仙,看药神之成仙之路!不能筑基吗?来,这里有几十斤筑基丹,管饱!资质不够吗?易筋丹,拓经丹,洗髓丹......随便挑!大道无涯,有了堆积如山的丹药,修仙也是小菜一碟!
  • 浅忧魂灬芊芊的语

    浅忧魂灬芊芊的语

    身为战神,他原本应驰骋沙场,赢赫赫战功,可天不如人愿,一夜成魔面对的是众仙的排斥,爱人的背弃,天界的封杀,他的恨与怨无人能解。她从第一次遇见他时,便默默的守护在他身后,身为天界最高统治者的她不得不戴上面具,一切都尽心打理,却也避免不了众仙的不满,同僚的逆叛,当她得知是自己牵连他时,被迫以上古画卷将他封印,并承下会有有缘人解开封印,而她因绘制上古画卷尽失大部分法力,却又受人陷害。天界变故,时至今日,众仙再会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 悔梦仙缘

    悔梦仙缘

    妖,有何罪?花果山被你们焚烧,青丘山被你们屠尽。你们等着!仙?走开。佛?没兴趣。倒不如小伙伴们战天斗地,跟她打造一个铁通也似的懵懂江山。
  • 趣味生活小史

    趣味生活小史

    栗月静创作的《趣味生活小史》分衣食住行四类,选取有代表性的角度,做了有趣的博物考察和普及介绍,《趣味生活小史》主题如粉色服装、波尔卡圆点、婚纱、厨房、赏花、观云等生动有趣,知识性强,篇幅精悍,信息充分,配有相关的精美图片,展现了极具趣味的生活史,对有志于探究生活趣味的读者有相当的助益。
  • 腹黑娘亲天才宝宝

    腹黑娘亲天才宝宝

    林萱觉得没有人比她更悲催了,没有在火海中爆发,也没有在火海中死去,却在火海中重生了!重生不可怕,穿越也不可怕,穿越在火海中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你穿越重生在一片火海中,费尽力气逃出来之后,发现自己中了春药了……“混蛋,放开我娘亲!”某宝宝怒瞪着抱着自己娘亲的妖孽男吼道。“我是你爹爹,你娘亲是我的女人!”某男无耻道。“娘亲是我的女人,你放开她!”某宝怒。“错了,你娘亲只能是我的。没有我,那里的你?”某男挑眉。“混蛋,你以为就你有小蝌蚪吗?”某宝鄙视道。某女默……女强,男强,宝强,兽强,美男强,各种强!
  • 龙楼妖窟

    龙楼妖窟

    月黑风高杀人夜!一面神秘的墙撩动人性深处的贪欲,步步杀机、层层疑云。藏在阴影里的墓主绞尽脑汁,把血腥秘术和诡异机关,发挥的淋漓尽致,却在无形中锻炼出一代代寻墓盗墓人,而这些千载疑云都被岁月的壮丽诗篇统统埋葬…………。
  • 星武战圣

    星武战圣

    浩瀚的的星空中神灵林立,苍茫的大地上奇才辈出。前行的道路上百折不挠,逆天改命,与人斗,与神斗,与天斗!纵然九死一生也无怨无悔,神挡杀神,佛阻灭佛。就算远古万神重临大地,使得斗转星移,也要偷天换日,铸就出不灭战躯,战!战!战!
  • 盐女传

    盐女传

    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巴蜀相继为秦所灭,巴子被俘,其义子巴务率众突出重围,踏上了一条逃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