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41300000007

第7章 大清的主战派(2)

这些工事总共花费超过二百万两白银,他还嫌不够,要在福建加税建造炮台。道光皇帝生性吝啬,对颜伯焘这些巨额花费十分不满,要知道道光皇帝本人组织的广州反攻,才下拨了三百万两白银,而颜伯焘连一艘洋人军舰都没有看到,就已经花了二百万两。

朝中的军机大臣也对颜伯焘十分不满,生怕沿海各省都学厦门,于是道光皇帝下旨,命令颜伯焘裁撤兵丁,以节糜费。可惜道光皇帝的圣旨在颜伯焘这里,真的连废纸都不如,颜伯焘依然我行我素,兵丁只添不撤,军费依旧高启。

本来颜伯焘还要再造1300门大炮,用于各岛石堡炮台的火力攻击,还没来得及建造,英军就已经突然造访了。

这一次,颜伯焘欣喜若狂,要知道,英军如果不来,这二百万两白银就等于打了水漂,所有的战备也都成了无用功,现在英军终于来了,颜伯焘建功立业的机会,也终于到了。

1841年8月25日晚上,璞鼎查率领的英国远征军,再次来到了厦门水域。整个英军10艘战舰,载炮310门,武装轮船4艘,运输船22艘,以及陆军18团、26团、49团、55团共2500人,在布朗底号舰长包祖的引导下,驶入了厦门的南水道。当天晚上他们就停泊在这里,只等天亮,就要进攻石壁炮台。

颜伯焘十分庆幸,好不容易才等来了英军,当天晚上他迫不及待地给道光皇帝写奏折,他向道光皇帝说:如今厦门一带固若金汤,这群洋人既然自投罗网,那就只有痛加攻击,让他们片帆不回,一个活口不留,只有这样才能报我大清的深仇大恨。

世界上最锋利的矛,与最坚固的盾,将在这里进行一场殊死的较量。

8月26日清晨,颜伯焘让一位姓陈的商人前往英舰,询问英军的意图。璞鼎查和新任海军司令巴加,以及陆军司令郭富,给颜伯焘发出了联名通牒,要求清军交出厦门岛和炮台,等签订了条约之后再奉还,如果不交,就要进攻厦门。

颜伯焘等的就是这一天。他下令准备战斗,还特邀兴泉道刘耀椿一起到白石头要隘,观看整个厦门之战。在颜伯焘看来,这场大战事,如果没有人陪同自己欣赏,那确实是有点遗憾了。

下午1点45分,风起,英军各船扯起风帆,开始进攻厦门。按照璞鼎查的计划,整个战斗跟英军历次作战方式完全相同,由军舰上的大炮对付厦门的岸炮,再由陆军机动选择登陆地点,实施包抄。

他的这套作战计划,颜伯焘知之甚稔。

英军以轮船西索斯梯斯号、皇后号为先驱,各种风帆船紧随其后,一起开到了厦门岛的南岸。其中布朗底号、摩底士底号在厦门岛南岸大炮的轰击之下,直接赶赴鼓浪屿,与鼓浪屿上的炮台展开了激战。

威厘士厘号和伯兰汉号两艘载炮74门的巨舰,跟随着班廷克号,到达了厦门石壁的正面,与石壁炮台对轰。

战舰巡洋号、卑拉底士号、哥伦拜恩号、阿尔吉林号在厦门岛的石壁炮台东面下锚,与石壁炮台,以及石壁东侧的炮台进行了炮战。

经过了约80分钟的炮战,鼓浪屿上的三座清军炮台,被彻底击毁,在炮火硝烟之中,守军开始溃败。当英军的陆军登陆时,才发现守军已经逃散一空,整个鼓浪屿的炮台上,已经空无一人。英国陆军甚至很生气,因为水手们的轰炸使陆军什么工作也没有做,只剩下升国旗这一件事了。

鼓浪屿的炮战结束后,摩底士底号和布朗底号逆流而上,突破了清军在西水道的防线,攻进了厦门的内港,并将沿途所有的炮兵阵地清扫一空。他们击毁了厦门刚刚建造完成的26艘水师战船,以及船上的128门大炮。

此时,石壁炮台的清军还在坚守着阵地。下午3点45分,复仇神号轮船、费莱吉森号轮船拖带着运兵船,载着第18团、第49团在厦门岛南岸登陆。

第18团陆军在四艘军舰的炮火掩护之下,向石壁炮台身后的高地进军。占据高地之后,英军居高临下炮击石壁炮台,此时的石壁炮台已经处在英军的交叉火力之下难以维持。

更加悲惨的事情很快发生了,第49团英军沿着沙滩直接插入石壁炮台,与石壁炮台的守军展开了清军期待已久的肉搏战。同时第18团从侧后方攻破了石壁炮台的一座门,从这座门冲进了石壁炮台的内部,双方之间,展开了真正意义上的肉搏战。

军舰上的水手们,发现英国陆军已经攻占了炮台内部,于是停止开炮。船上的士兵也开始登陆,配合陆军的战斗。

清军哪里见过这种阵仗,漫天的炮弹像暴雨一样呼啸而来,把整个大地当成自己倾泻的对象。当炮弹在石壁上爆炸时,那扇面的辐射区里,泥土飞溅,弹片四射,连一只虫子都无法存活。每一个弹坑都升起一股黑色的浓烟,这些升腾的蘑菇云,像一个个魔鬼露出狰狞的面容。

当英军把燃烧弹倾泻在炮台的四周时,凡是能够燃烧的东西,都已经着了火,火势越来越大,却没有人敢去扑救。在轰鸣的爆炸声中,整个海岸线都被震慑住了,大地也在不断地抖动,不断地喘息。

英军攻进石壁内部的时候,并没有发生想象中的肉搏,当清军挥舞着大刀,冲向英军之际,所有的英军都单膝跪下,一排密集的枪声响起,冲锋的士兵们应声而倒,等待他们的将是明晃晃的刺刀。

厦门的交叉火力没能起到作用,反而是英军利用登陆部队,形成了强大的交叉火力。没有人再关心石壁是否坚硬,因为当英军攻进石壁的那一刻,再坚硬的装备都无法发挥它的作用。

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所有的清军士兵,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强大的火力,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强大的敌人。在一阵阵惊厄之后,那最后一丝勇气也消失殆尽了,除了丢盔卸甲、忘风而逃之外,他们别无选择。

站在白石头关隘上的颜伯焘,被眼前的一幕惊得连话也说不出,过度的伤心和惊吓,让他和刘耀椿两个人抱头痛哭。

他想过英军的船坚炮利,也想过对付大炮的办法,事实上他在厦门的所作所为,已经竭尽自己所能。如此坚固的防线,如此庞大的军力,换来的只有两个多小时的抵抗,所有的设施毁于一旦,所有的努力也都前功尽弃。他无法面对眼前的事实,更无法应对眼前的现状。

他逃跑了,不管是不是他下的命令,总之没有任何的官员敢继续待在厦门,几乎所有人都连夜渡海,逃回了同安县。

当然,有一个人,没有恐慌,他就是金门阵总兵江继芸。由于福建水师提督窦振彪出海巡查,所以他成了清军的实际指挥官,他的岗位就在厦门。按清朝的法律,守城的将领是寸步不能移的,当英军的战舰将炮弹倾泻在岛上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失败。

他没有反败为胜的能力,所有的兵丁都在逃亡,到处是炮弹炸出的弹坑和弥漫的硝烟,到处是触目惊心的死尸和被摧毁的工事,到处可闻伤兵的哀号和飞啸的炮弹。

他是这个岛上最悲痛的人,他看不到丝毫战胜的希望,如果能拼命的话,他宁愿战到最后一人,哪怕是流干最后一滴血,只要对坚守阵地有一丁点作用,他也愿意。可是这岛上的硝烟分明写着,战无可战四个字。他默默地走向了大海,英国军舰在他的眼中越来越模糊,轰鸣的大炮在他的耳中,越来越安静。当海水没过他胸膛的时候,他也没有回头,他一步步走向到了大海的深处。

江继芸是鸦片战争当中,自杀殉职的第二位官员。与姚怀祥不同的是,他是带兵的将领,他的一生与大炮为伍,他本来就是为抗击敌人而生,现在,他在面对侵略者时,选择的是自杀。

鹭岛一时殉大节,螭庭千载重精忠。

这是江继芸的墓联,也算是对他在厦门保卫战中,唯一的慰藉。

厦门石壁之战结束了,全世界最坚固的防线,在英军的炮火之下,只抵抗了三个小时。清军战死军官6名,士兵不低于40人,减员达到了324人。大部分士兵在巨炮的威慑下,连夜逃出了厦门岛,甚至连军营也不敢回。有些人从此隐姓埋名一生,再也不敢参军打仗,可见此战对这些士兵的心理震撼程度。

英军总计1人当场阵亡,1人随后伤重不治,15人受伤。由于天色已晚,英军没有继续进攻,而是在沙滩上扎营。本来英军以为清军会在晚上劫营,所以这一夜,英军的戒备非常谨慎,丝毫不敢大意。实际上,清军所有人都被英军的大炮打懵了,谁还敢去自寻死路。

8月27日清晨,英军进驻了厦门城,并派兵搜查了整个厦门岛,发现岛上连一名士兵也不剩。英军随后摧毁了厦门的造船厂,抢走了造船厂里价值两万多元的军费,破坏了整个厦门的炮台。

虽然攻占了厦门,璞鼎查却不得不退出,原因很简单,他没有更多的兵力去驻守厦门。

英国政府的要求十分明确,占领的岛屿必须是定海,而不是厦门。他要带着更多的士兵北上,自然不能驻守厦门。可是璞鼎查说什么也不愿意把到嘴的肥肉再吐出来,最终他决定,在鼓浪屿留守三只军舰和550名士兵。

由于鼓浪屿的特殊地理位置,可以负责监视厦门的西水道,所以,守住了鼓浪屿就等于切断了厦门岛和内陆的联系。

璞鼎查没有在厦门过多地纠缠,他安排好厦门的防守后,于9月5日带领主力北上,准备去攻占定海。

厦门这一战,彻底改变了颜伯焘的一生,从此之后,他对厦门之战的败绩直言不讳。他到处对人说,用武力对抗英军,是最失策的地方,英军船坚炮利,纪律严明,清军根本无力抵挡英军的大炮。

也正是从此之后,他从主战派的中坚力量,变成了主和派。他直言不讳的结局,也跟琦善相同,不但成了令人不齿的卖国贼,更成了道德败类,成了历史的罪人。

但他对道光皇帝的决策,总算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第一次在奏折里提到了英国陆军提督郭,使得道光皇帝明白了,英军原来也有陆军,原来英军也可以登陆作战。

这对道光皇帝的决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此之前,道光皇帝始终以为,英军只有海军,没有陆军。只有海军的话,对大陆国家的统治权,就没有什么威胁,而一旦英军拥有陆军,情况将完全相反,英军在战争中,能够次第占领州府,能够动摇清政府执政的根基。

道光皇帝立即下令,沿海各地要注意陆路防守,倘若英军胆敢登陆,应当提前预备,预先设伏,绝不能让英军占领府县。当然道光皇帝对英军的陆战能力,还有一定的保留,他在旨意中还说,要严查英军招揽汉奸,特别是不能让这些汉奸占领府县。

一切都晚了,当道光皇帝的圣旨到达浙江的时候,定海已经失陷了。

两江总督裕谦

在当时,整个全中国最痛恨英国鬼子的人,并不是林则徐,而是两江总督裕谦。

裕谦是一名真正的主战派,他的一举一动,在当时,都成为了主战派的标杆。他是一名封建传统的卫道士,也是性理名教所追求的那种典范。

裕谦跟琦善属于同族同姓,都是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的子孙。但裕谦跟琦善不同,因为他的曾祖父,是大清朝大名鼎鼎的盛世宰相——班第。

要说起裕谦的家世,只怕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很难找到如此显赫的家庭。他的曾祖父班第是康雍乾三朝名臣,经历了整个康乾盛世。在乾隆朝,班第先后出任过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定北将军等职,战时为将,盛世为相,绘像紫光阁,一等诚勇公,真正地出将入相。他在乾隆朝五十功臣当中,排名第三。之后因为阿睦尔撒纳降而复叛,班第以五百勇士困守伊犁,最终兵败自杀。

如果不是因为兵败自杀,他的名气绝不会低于和坤和刘罗锅,论起在乾隆朝的影响力,他绝对超过了纪晓岚。

偏偏班第的儿子,也就是裕谦的祖父是巴禄。巴禄是当年镶红旗蒙古都统,乾隆年间攻打大小和卓,他被任命为参赞大臣,辅佐大将军兆惠,最终大败霍集占。后来他出任绥远城将军,替大清朝镇守着西大门,与自己的父亲一样,他也是绘像紫光阁,成为大清朝后五十功臣之首。

像班第和巴禄父子的这种情况,整个中国历史当中,是非常少见的。在乾隆朝,只有刘统勋父子和傅恒父子,可以与之媲美。

巴禄之后,轮到了裕谦的父亲庆麟,又是一位副都统,二品大员。

裕谦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曾祖父是盛世宰相,祖父是后五十功臣之首,父亲就算不济,也是二品大员。像这样的家庭,出产最多的通常是纨绔子弟,仗着先辈的荫泽,横行乡里,无法无天。

但是裕谦打破了这种规律,他年仅24岁,就通过科举高中进士,年纪轻轻就进了翰林院。后来历任荆州知府、武昌知府,再升任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一直到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世袭一等诚勇公,正式成为了天朝的封疆大吏。

裕谦能够成为封疆大吏,并不是靠着祖辈的福荫,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24岁就高中进士,本身就是非常少见的,更何况他还是蒙古族,还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功臣家庭,可以想象他有多么的用功。

可他之所以名满天下,并不是因为他的努力和用功,而是他在面对外侮时所表现的大义凛然,那种誓与洋人不共戴天的气概。

他是最先站出来指责伊里布的官员,当时他是江苏巡抚,恰好是伊里布的下属,按照清朝的潜规则,他是不能弹劾伊里布的。但是他一连向道光皇帝上了四道奏折,申明了各种收复定海的方略。虽然他没有直接指责伊里布,潜台词却无一不是在影射伊里布。

他不能在明面上表达对伊里布的不满,但在私下里,他把自己的这种气愤传达给了颜伯焘和刘韵珂,直接促成了颜伯焘和刘韵珂的联名弹劾。(由于他将成为伊里布下台的直接受益者,所以他不能联名上奏。)

伊里布下台之后,他并没有歇手,而是一纸奏折,将伊里布的仆人张喜告到了道光皇帝的面前,可以说,伊里布的受审,就是裕谦直接促成的。

他不但痛恨伊里布,更加痛恨琦善,痛恨琦善在广州撤兵撤防,不战而降。他最著名的那道奏折,就是弹劾两广总督琦善的,他一共罗列了琦善的五大罪状。

第一罪叫张皇欺饰,他说琦善被英国人恐吓,拿着牛羊去慰劳洋人,把攻陷我大清城池的贼子当成亲戚。这些洋人腿脚不能打弯,见到自己国王也不下跪,曾被嘉庆皇帝赶出中国,现在他们攻陷我大清的城池,琦善却拿着酒肉去慰劳他们,简直是奇耻大辱。

第二罪叫弛备损威,琦善到了广东,义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琦善本应该调集水陆将士,激励士气,与英军鬼子决以死战,却谎称打不过英国人。想我堂堂中华自己不去求胜,却想等着洋人打胜仗吗?就算我大清在海上打不过洋人,难道在陆地上,这么多的官兵,也不能取胜吗?洋人只有几千人,我军拥有数万,琦善说林则徐没有做好战备,那为什么林则徐在广东把洋人打得丢盔卸甲,而你一到广东,我军却忘风而逃呢?

同类推荐
  • 潇湘水云

    潇湘水云

    一首曲,一段情。曲美,情更美。“什么是生活?”他迷茫的问,问自己也问身边的人。“就四个字简简单单,就是了。”是这样吗?
  • 明末之风雨飘摇

    明末之风雨飘摇

    俗话说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自古开国之君,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无不殚精竭虑,励精图治。然而后继之君,多骄奢,享富贵,不能居安思危,以致祸患积酿,无力回天者,比比皆是。本书借天启、崇祯两朝的皇宫内事,着重描述明熹宗与明思宗,以及其后宫与众臣只见错综复杂的关系,本书会尽可能地尊重历史事实,但也不乏增添一些趣味神话传说。
  • 历史英雄召唤系统

    历史英雄召唤系统

    看一个现代宅男如何在异界收猛将收谋士一统天下
  • 水浒天下

    水浒天下

    与传说中的英雄置身同一世界,他们将如何相处,他拥有了自己的事业,3个如花美眷的美妻,几百号把自己当做大哥的兄弟,他也不得不直面生死困难……
  • 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

    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

    练师、甄女王、貂婵、星彩、月英……所有的妞都是我的!我本是立志成为三国泡妞王的男人!曹操孙权刘备吕布敢不服?我打!如今我铁军驰骋,四海征战,只为保家卫国,扫平天下,荡清宇内!用斗魂与热血来实现华夏一统!
热门推荐
  • 天月素白

    天月素白

    嗯。。。。。。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作者太高冷
  • 绝世王妃:五小姐逆天

    绝世王妃:五小姐逆天

    她,自出生就在杀手组织中,接受残忍的培训;他,皇族的希望,帝国的未来,万千女子的梦中情人。她遇见了他,本是不相干的两人,却因为他的痴迷,最终走到了一起。他是如何俘获不曾动情的她,又是怎样牢牢铐住她脆弱的内心的…
  • 忍者刺客

    忍者刺客

    这是一个少年忍者成长的故事。从家族到朝堂,从学院都宗派,历史与未来交叠,牺牲与权谋共在。忠诚对峙背叛,鲜血荣耀同存,光明吞噬黑暗,柔情暗藏刀锋……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一路杀伐决断,克敌制胜,在险境中不断超越自我,修行无上的顶级忍术,最终成为左右天下的至强忍者刺客!书写传奇!
  • 巫蛊诡异怪谈:百骨夜宴

    巫蛊诡异怪谈:百骨夜宴

    发生在绍兴年间的诡秘怪谈,揭露古代志怪小说背后血腥恐怖的秘密。临安城内巫蛊方术盛行,富可敌国的叶家有一位丑婢名曰芸奴,因地位低下、性格木讷常常受人欺侮,却身负奇术,在欲望横行的高宅大院中小心求生。
  • 我的名字叫盖伦

    我的名字叫盖伦

    热血、轻松、爆笑的盖伦成长史。从瓦洛兰之初的青涩,经历战火弥漫纷争的落寞,最后到学院之间的抗争。三兄弟之间的友情、情侣之间的爱情、宿敌之间的迷情、兄弟相残的悲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掌握着不一样的命运。用泪与汗水铸就一篇不一样的瓦洛兰历史篇章。
  • 夏家兄妹的欢笑故事

    夏家兄妹的欢笑故事

    他和她是一对活宝兄妹,他喜欢她,而她喜欢他。
  • 九界碑传说

    九界碑传说

    黄帝之后八百年,大荒世界再掀波澜,五族争雄、夷戎逐鹿,一个少年乞儿,为追寻身世之谜踏入江湖。战远古神魔、寻不死仙药、沙场秋点兵、一剑断天山……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展开!
  •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自然情景的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自然情景的故事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位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更鲜明。它们大多是从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古代诗文和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只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 麒麟战尊

    麒麟战尊

    一个黄河边的穷家小子谷青阳,在黄河枯竭之时,发现了黄河河床下有一面石碑,石碑上有神兽麒麟大战一群神魔的石雕图,石雕图每时每刻都在重现那一战的场景,莫名的引动神雷,劈中了麒麟大战神魔之图,因此图中的麒麟化作一道血光冲进了谷青阳的体内,谷青阳便无意中得到了麒麟之血,在谷青阳体内孕育出了一尊传说中的神兽麒麟!因此谷青阳扶摇直上,傲视三界与六道之外的亿万大域,与齐天大圣是贼友,与玉帝老儿是棋友,与如来佛祖是深交,成为一代无人能敌的麒麟战神!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