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46000000001

第1章 放下就是禅

§§§1、禅是什么

禅就是宁静无为、自然而然;禅就是心灵的净化,一种内心的圆满状态;禅就是一种内省的方法和工夫,是向自己的内心看,而不是向外求。生活无小事,你要全身心做到极致——细细地剥开一个橘子,就像春天打开一朵花瓣,每一个时刻、每一件事情都是神圣的,这就是禅者的态度。

弱肉强食的食物链模式让物种在地球上轮回,我不知道,最初的人类处于这个链条的哪个环节。人类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主人,这无疑是个大奇迹。人类的天敌都成为了人类的食物来源,人类可以捕杀任何比他们强壮得多的生物。动物为了生存,进化出更完美、更强健的身体。恰恰相反,人类在进化中四肢的功能却逐渐退化,但是他们的大脑却越来越发达。

曾几何时,人类从茫茫荒野中走来,从裸猿到人,从牛车到航天飞机,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并没有给人类命运带来最根本的转变,我们依然不得安宁。无休止的欲望使得人类心灵在心的沙漠中无情地焦烤,在痛苦中挣扎着,所以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安得列夫在《人的命运》中大声诅咒:“我诅咒你给我的一切东西,我诅咒自己出生的日子,我诅咒我的整个生命。愚蠢的命运,我把一切东西掷还你无情的脸上!滚开,太讨厌了!我用我的诅咒来克服你,你还能对我怎么样?……我要用我最后的思想对着你冥顽的耳朵喊叫:讨厌,讨厌!”

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事实上,人是唯一会发生精神病的动物,其他动物不会!智商越高,发病率就越高。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精神病学家对各届美国总统传记材料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从1789年到1974年间,近半数的美国总统在其生命的某个阶段曾患过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他们可是美国最聪明的少数人之一啊!

一天,某司机开着货车到一家精神病院去载物。到医院后,才发觉货车的一个轮子竟然爆胎了。于是便下车换上备胎,在换胎的过程中,一不小心把那个爆胎轮子上的4个螺丝弄掉到水沟里。该怎么办?正在烦恼的时候,旁边路过一名精神病患者。

这位病人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难怪只能开货车。”

当然,司机很不服气,问那位病人:“那怎么解决?”

病人说:“只要从另外3个轮子上各拔下一个螺丝,装到爆胎的轮子上,再开出去,找家修车行不就得了。”

司机恍然大悟,便说:“你那么聪明怎么会待在精神病院?”

这时病人回答:“你这个白痴!我是因为精神有问题,不是因为笨!”

某种意义而言,高智商给人类带来的只是更多的混乱和疯狂,人是唯一会自杀的动物。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那是一个最聪明的哲人,于公元前322年在厄里帕海峡跳海自杀,终年62岁。据说他在自杀时说道:“愿厄里帕的水吞没我吧,因为我无法理解它。”

世界著名作家海明威,于1961年7月用双管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于1972年4月16日深夜用煤气自杀身亡。

天才往往是疯子的代名词,世界著名印象派画家凡·高曾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后来以枪击腹部的方式自杀身亡。前苏联著名诗人马雅科夫斯基,也是饮弹自杀而亡的。

还有尼采,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白殿戈、德国的物理学家翟化文等等,举不胜举。智者自杀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人,人类自杀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生存的压力、精神的负担,或者是因为某种不为人知的痛苦,从而在人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生存下去的理由。

总而言之,人类在追求永恒幸福的旅程中,所承受的苦难却越来越沉重。人,是唯一会喝醉的动物,而禅是人类疯狂和混乱的唯一解药。从人类精神领域来说,禅是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泉水。

从现代意义上来理解,禅是一种内心的经验,是体验宇宙生命的“空无”本质——明心见性。“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禅,是佛法的核心,太虚大师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最终的目标,是要发掘出宇宙生命的本质问题,把握自己生命的永恒,求证出自己原本的初心,是对生命终极真理的最直观表达。禅悟的境界是对人生价值、宇宙真相的深刻把握。

“禅”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禅”是从梵语“禅那”(dhyana)这个词音译过来的。“禅那”,意译为“静虑”、“静观”或“思维修”。禅就是宁静无为、自然而然;禅就是心灵的净化,一种内心的圆满状态;禅是一种内省的方法和工夫,是向自己的内心看,而不是向外求。

禅是佛法,源于印度,在中国成长。千百年来,其独特的理论和修持风格,对国人的价值取向、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佛教不但深刻地影响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也融和于中国文化,并且孕育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佛学精髓——禅宗。禅宗,初创于北魏,盛行于唐宋。

林语堂先生在《美国的智慧》一书中摘抄了一段霍桑的话:

人类的心灵被喻为洞穴,在洞口,阳光普照,鲜花烂漫。你走进洞穴,刚迈几步,就发觉自己被可怕的黑暗和各种怪物包围,洞穴俨然变成了地狱。你感到困惑和绝望,久久地在原地徘徊。终于,一丝亮光射向了你。你朝亮光望去,隐约发现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似乎以某种形式重现入口处美丽的花束和阳光,一切显得那么完美无瑕。这是心灵,黑暗和恐惧深藏其中;但在最深处依然是永恒的美。或者说人类本性深处的景象,充满光明和祥和……

禅语人生

禅,无所不在,它既是一种直接深入生命内核、超越物我,回归到人与宇宙的自然本真,以体验生命本源的修行方法;同时禅又是通过这种方法以达到一种大彻大悟、澄明宁静的心灵境界。禅是永恒的幸福、真正的快乐,禅能够把生命固有的一切活力释放出来。

§§§2、当下的自由

一位慕名远来的学僧问睦州大师:“我们每天都要穿衣服、吃饭,日日重复,怎样才能从这些生活琐事中解脱出来?”

睦州回答说:“我们穿衣服,我们吃饭。”

学僧茫然不解,又问:“我不明白。”

睦州答道:“如果你不明白,那么就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饭。”

这则禅门公案透露了这样的信息,禅是对生命存在的最真诚最终极的追问。人类文明创造了无数艺术,如音乐、绘画、诗歌、雕塑……可是,如果把创造了这些艺术的生命也确定为一件术品,你知道吗,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这世上最完美的艺术。禅就是这样一门关于生活、关于生命的最高艺术。

禅就是要体现生命自身的完美,禅关心的问题是“人是什么”,而不是“人有什么”,你不一定要会写诗,你的生命就是最美的诗。换言之,禅关心的是生命自身的价值,而不是身外之物,诸如财富、权力及其他。禅,就是关于生命的,它是人类意识中最灵性的现象,是人类文明中最稀有的花朵。禅,总是以趣闻的方式、以情景对话的方式,暗示着它所特有的对生命的意会和洞见,禅说明的是人类的本能。人类的所有寓言和童话中,没有一则可以和禅宗的故事相媲美。

怎样才能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琐事中解脱出来?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是一个极富代表性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的哲学家、思想家不断地提供各种答案,但没有人从中受益,得到实惠。曾经我们也和这位学僧一样,热情地等待,盼望大师能够指点迷津,给出一个非常深奥的富于哲理的答案。但睦州禅师的回答最简单不过了,听起来更像是废话,似乎是答非所问,但却给出了本质的答案。睦州大师的回答是:“我们穿衣服,我们吃饭。”

最简单的,其实也就是最深刻的。事实上,睦州禅师的回答充满着禅者最巧妙的智慧:穿衣服、吃饭,不是折磨,更不是枷锁,那么,谁在活受罪呢?谁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谁把脏手深深地插入蛋糕里?我们一定是在哪里出了差错,我们一定是在某个地方迷失了,我们一定是在某处被深度套牢了。这就是睦州大师的言外之意:我们穿衣服、吃饭,同时,我们又有那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牵挂,所以我们才会问要如何从中解脱。那么,禅师们吃饭、穿衣的方式有何独到之处呢?我们看下一则禅门公案:

一和尚问慧海禅师:“你是否有特别的修禅方法?”

慧海答:“有。”

和尚问:“是什么?”

慧海答:“吃饭,穿衣。”

和尚问:“人们的方式和你的一样吗?”

慧海答:“不一样。”

和尚问:“为什么不一样?”

慧海答:“他们吃饭时,不只是吃;他们穿衣时,不只是穿,他们还陷入各种妄念中。这就是我与他们不同的地方。”

这就是问题,这就是症结:我们不只是吃饭、穿衣,同时我们还携带着各种杂念妄想:金钱、权力、房子、车子、好吃好玩,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烦心事……所以,我们有那么多烦恼。

是的,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背后,始终回旋的是人类无声的绝望。人类面临最严峻的问题是内心的烦恼污染——不安宁的心灵:急功近利、心性浮躁、极度消极、悲观、困惑、恐惧、失望、无奈、厌倦、绝望……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唯一病态的动物,这种病态是心理层面的,只有人需要心理医生。没有哪一种动物比人类更烦恼了。萨特说:“生命没有意义,只不过是焦虑、痛苦和恶心。”清晨鸣唱的小鸟绝对比人类快乐,没有哪种动物愿意像人一样活着。

萨特还说:“他人即地狱。”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地狱,每一个人都是自己那无穷无尽的欲望和需求的奴隶。人类的头脑里背负着太多沉重的东西:我们穿衣服、我们吃饭,同时,我们又有太多的烦心事。我们穿衣服、我们吃饭,但同时我们想着心事,我们的头脑开溜了,这就是人类的分裂症——身心的分离。即便是睡觉时,你也不在床上,你在梦里。在梦里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但你唯独不在床上。梦是欲望的影子,梦是一种精神症,你不在真实的存在里,你在虚假的梦境中。

事实上,不仅是睡眠中,醒来时我们也做梦,我们还不断编织着白日梦,不断编织着欲望的网。如果我们用纸张记录下十分钟时间里所有来自头脑的意识——我们的思想,那会是怎样的无序和混乱。你会发现,我们杂乱无章的头脑简直是个疯人院,各种欲念如高速公路上往来的车辆。你绝对不是省油的灯,生命宛若一个藏匿神奇力量的电池,人们却在胡思乱想中空耗能量。这就是人类最基本的病症,心与身,灵与肉的分裂。身心和谐、灵肉统一的那个圆残缺了。

更多的时候,文明人只是一朵塑料花,没有生命力,没有灵性,没有敏感度。坐、立、卧、行中缺乏觉知,麻木地吃和睡,行尸走肉,虚度年华。有人说,现代人只是一具木乃伊,一具干尸,一个木偶。虽然有些过头,但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人的物欲和浮华。

放下我们内心一切的无明烦恼吧,我们只是单纯地、全身心地穿衣服、吃饭。我们简单地生活,我们单纯地存在,别把杂念妄想带进来,当下解脱,这就是自由。这就是差别,一样的吃饭、穿衣,禅者却赋予它截然不同的内涵,赋予它钻石般的品质,这就是超越。不被过去束缚,不被未来牵引,没有烦恼就是解脱,这就是大师给我们的点化。

禅宗以为生命就是一场最大的盛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它不可或缺的仪式。哪怕是平日里的喝茶,他们也都极讲究,用最虔诚的方式细细品茗,更衣、沐浴也是如此。茶禅一味,同样的喝茶,禅宗把它变成一种庆祝。

对禅宗的人来讲,每一个时刻、每一件事情都是神圣的,甚至连喝茶也是神圣的。因茶悟禅、因禅悟心。所以睦州的立场是:我们用狂欢的态度、用庆祝的方式来吃饭、穿衣,哪来的烦恼!就好像晨起的鸟儿,生命只有歌唱,莺歌燕舞、欢呼雀跃,整个林间充满喜悦和狂欢。所以睦州说,如果你不明白,那也不必自寻烦恼,你只要一心一意地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饭。不附加任何条件,全然地享受穿衣服、吃饭,活在当下,自然解脱。

如果穿衣是一种庆祝,吃饭是一种享受,那么,谁还要去烦恼说如何从中解脱呢?不求自由、不求解脱,这就是解脱,这就是自由。

心理学证明,一般人在睡眠状态下,头脑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维仍然十分活跃,梦如影形。只是由于无明、无意识,即便你苏醒时,也无法记忆昨夜的梦。禅要告诉你,不要有私心杂念。

禅语人生

在坐、立、卧、行中保持最自然的状态:吃饭时,只是吃饭;睡觉时,只是睡觉,这是世界上所能有的最伟大的奇迹,这是生命所能有的最高成就。

§§§3、禅就在身边

有学僧问赵州从谂:“弟子勤奋精进,只求有朝一日修成正果,证悟大道,请问师父,真正觉悟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赵州答道:“正大修行。”

学僧再问道:“那么,不知道师父您是怎么修行的?”

赵州道:“我只不过是每天穿衣吃饭罢了。”

学僧似乎没有听懂,又问道:“穿衣吃饭只不过是日常饮食起居的小事罢了,我是在问您修行的大事。”

赵州反问道:“那就请你来说说,我每天都得干哪些大事吧?”

青灯伴古佛,在一般人的眼里,禅宗的和尚们似乎总是不食人间烟火,说着深奥的、有些稀奇古怪的禅语,过着孤寂冷清的生活。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禅,并不是离开现实生活,而是生活在现实里却不被环境所困扰和诱惑。禅,不在寺庙;禅,不在生活之外,而就在我们每日生活之中。

“但尽凡心,别无圣解”,禅就是生活本身,因而也只能在生活中落实。

中国佛学的精髓是禅,一切从实际出发,禅是把佛学的理念落实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生活中关怀生命、觉悟人生,这就是现代禅追求的目标。事实上,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生活上去实践,衣食住行处寻个着落。禅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禅是一种生活化的艺术。

印度禅师奥修说:“完全地、强烈地、热情地生活,因为除了生活,没有其他的神。”

禅宗实际上是强调把生命的和谐与完美体现到时时、事事中去。牛顿因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禅师因为落叶飞花而悟道。

人生活在无所不在的真理中,所以每天的言行举止、穿衣吃饭,都是正大修行。

有一个门徒在修行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跑去找一休禅师,那天刚好在下雨,他将鞋子和雨伞放在门外之后进到屋子里面去。在他向一休行见面礼之后,一休就问他:“你是将雨伞放在鞋子的左边还是右边?”

这是什么样的问题?你在期待师父问关于神的事,关于生命的问题。但是一休却问这样一件非常平凡的生活细节,鞋子和雨伞跟佛性有什么关系?

那个门徒记不得了,一路走来,他可能只惦记着和一休见面的事或者还有别的心事,谁会去管雨伞摆在鞋子的左边或是右边?

但光是这件事就足够了——那个门徒被拒绝了,一休说:“那么你回去再静心7年。”

“7年!”那个门徒说,“就为了这个小小的错误?”

“错误不分大小,”一休说,“这表示你还没有很宁静地在生活,仅此而已。”

禅的方式就是让生命通过生活的每个层面、每个细节来引导你。

在每日的生活中,从清晨起床开始,穿衣、吃饭、扫地、走路、沐浴、劳作,在一切行为中,在每一个当下,都要保持轻松、宁静、觉醒。

当你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或是在一杯茶的满与空之间,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不断去体验、去感悟。

生活无小事,对任何事情你都要全身心,做到极致——剥开一个橘子,就像春天打开一朵花瓣,每一个时刻、每一件事情都是神圣的,这就是禅者的态度。

禅就是要把生命的和谐与完美体现到时时、事事中去,“轻轻地下蹲,小心翼翼地把伞和鞋子放在门外,慢慢地推开房门……”虔诚与宁静,一步一步地走在真实里,这样的修行看似平常,却有着一种滴水石穿的渗透力。

与法同行,那么不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生命最真实的一面,这样才会拥有一颗平实进取的心。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事,挑水做羹,却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

一天,崇信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

道悟禅师听后立刻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来,我未曾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法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讶异地问。

“你端茶给我,我为你喝;你捧饭给我,我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何曾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法要给你吗?”

言传不如身教,崇信禅师听了,当下顿然开悟。

用礼佛般的虔诚来待人接物,禅宗的修行是将日常生活与心灵的净化紧密结合,无限就在有限中实现。

禅,不是逃避生活,而是全身心地融入生活。“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入世的随缘做出世的事业。一切都是本来现成的,就在身边,何必要强加多余的呢。

唐代时,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今柏林禅寺)。

早饭后,他来到赵州禅师身前,向他请教,“禅师,我刚刚开始寺院生活,请您指导我什么是禅?”

赵州问:“你吃粥了吗?”

僧人答:“吃粥了。”

赵州说:“那就洗钵去吧!”

在赵州禅师话语之中,这位僧人有所省悟。

赵州的“洗钵去”,指示参禅者要用心体会禅法的奥妙处,必须不离日常生活。这些日常的喝茶吃饭,与禅宗的精神没有丝毫的背离。

生命就如一篇华美的乐章,生活的每个细节都是它不可或缺的音符。紧张、浮躁、贪婪是文明人的流行病,我们正是因为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妄想,才会和现实脱节,才会有愤懑、挫折和不如意。人生的意义就是生活本身,因而也只能在生活中落实。禅扎根于生活,在生活中关怀生命、觉悟人生。

苹果从树上掉落,牛顿说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引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物质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佛陀说是“法”;老子说是“道”。事实上,“法”、“道”都是同一概念,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宇宙唯一的主宰,包含一切存在。它自始至终地存在于无限空间中,它就是人类宗教中至高无上的“神”。

禅语人生

让那日趋粗糙的心灵逐渐变得善良、敏感、细致吧,那是我们的本心本性,原始澄明的初心。内心清净,不随外境杂乱而杂乱,不随外境污染而污染。让轻松、宁静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气质、一种态度(心态),让轻松、宁静成为你生命的芬芳、存在的品质,让生命如花般绽放。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在岸边

    在岸边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岸边》(认识佛法的启蒙之音)人在岸边,却不能渡,皆因无指引。生命需要感悟,也需要引领,才能抵达。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以朴实语言来表达个人对佛法奥义的理解,对人生的省悟;可谓字字珠玑,深入浅出,极富哲理,如一滴滴佛法甘露,滋润心房;是一本助人释疑解惑之书,一本感心悟性之书。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是现代净宗大德,七年来,亦恒以《金刚经》为功课,持诵不辍,得大受用,并现身说法,愿意对同修“以七年持《金刚经》的经验保证!”。这里,特别摘录净空法师《金刚经》讲记中的部分精髓内容,供同修持诵《金刚经》参考。诵《金刚经》,既得智慧,又修功德,实是两全其美的方法!日诵《金刚经》三部,现世眷属平安,自己衣食无忧……好处多多!
热门推荐
  • 恋爱碟中谍

    恋爱碟中谍

    因为种种机缘巧合,上大一的辰腾喜欢上了一个叫恬小柔女孩,为了能顺利追到恬小柔,他精心策划了一场长久的计划!他借着追求恬小柔好友徐霏霏的名义,把恬小柔当做是自己的“线人”,帮他在“追求”徐霏霏的道路上出谋划策,从而制造更多接近恬小柔的机会,恬小柔始终不知道辰腾真正的目标是她自己!就当辰腾想要坦白一切时,一直充当真正线人的徐霏霏,却发现自己意外爱上了辰腾,事情突然复杂起来……(一心只为写出精品剧情,觉得本书文采不错,有看头的,记得收藏、点击、订阅、打赏、推荐给身边的朋友看看,好书共分享!!!谈论Q群251143911,一定记得加噢!)
  • 古剑奇谭之桃花恋

    古剑奇谭之桃花恋

    晴雪到了桃花谷后,看到了正在落下的桃花,鼻子一酸,眼睛一红,眼泪就掉了下来。是啊!屠苏说过要和她一起看的,如今却只剩下她一个人。正哭着,女娲娘娘突然出现在晴雪面前。女娲对晴雪说:“我知道你很想再见到他,可我也不能直接把他复活,只能让你们转世了,可转世后,你们都会忘了前世的事,你愿意吗?”晴雪听了,连忙点头答应。女娲摇摇头,施法让屠苏和晴雪转世了。
  • 守护甜心之彼岸美人鱼

    守护甜心之彼岸美人鱼

    这讲的是一个女孩她喜欢上了一个人,但是为了救她心爱的人,她不能对他表达爱意,只能在身后静静守护他,然而最后的结局却没有在一起。PS: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敬请期待后文。
  • 余深

    余深

    他给了她明媚从容的二十年,却在她最美的年纪里英年早逝。他想给她余生最耀眼的阳光,却在爱得最深沉的时候遭受了背叛。他痴情不悔陪伴在她身边,不论是苦,只要尚有余生,她便是他全部的希望。他心如止水,却难敌她的深情,爱情来得太快,从此无力抽身。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当爱落归尘土,她又该何去何从?其实,上天只是给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教会她如何去爱,如何珍惜。
  • 误惹豪门:腹黑叫兽小淘妻

    误惹豪门:腹黑叫兽小淘妻

    他,玛利亚贵族学院毒舌教授高长恭,柔美俊逸,姿容无双然而在我眼底却是病得不清的妄想症患者。他说,他是北齐兰陵郡王,然而,他却没能记住老祖宗男女授受不亲的教悔对我是又亲又抱。我说,我喜欢隔壁班的王麻子,他那张星象图一般星罗密布满红疙瘩的脸蛋是我的最爱。他一心在现代寻找回去的路,只因为他将一个很重要的人遗忘在了过去,于是,他找寻回家的路,奔向历史所注定的悲剧结尾,全然不顾生命。
  • 空网传

    空网传

    由空间微粒子构成的游戏世界,却是如此真实,抚摸着脸,近乎完美。视角中由远及近、斑驳万象的变化空间,吴境急速地坠落,闭眼感受强气流压迫神经的痛感。浓烈的硝烟气息,沉寂的热血沸腾,在实感游戏的魅力下,激情将在此刻爆发!
  • 元素福音

    元素福音

    如果我没有剑,我拿什么保护你?如果我手中有剑,我又如何拥抱你?走进一个个遗失的地域,一步步探索出世界的真相,父母被杀的过去到底隐藏着什么。是谁在千万年前救世界于水火,元素精灵族守护的和平又是什么?带你走进一个充满元素之力的奇异世界,你的梦想之旅在此展开。
  • 凰倾天下

    凰倾天下

    她,万千宠爱在一身的北祁嫡长公主。自幼时,她就知道必先付出,才有所得,可是没有人告诉她,真心付出后会是怎样;等她见惯了阴谋和背叛,不肯再轻信于人时,却又发现自己已经分辨不清真假善恶。人生一梦十六载,其中多少痴儿女。爱过,恨过,疯狂过,精彩过,这就够了。在经历了十六年沉浮后,故人凋零,故国梦远,而她,仍是那个“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宜修公主,站在万人之上,不知心中可有悲喜。
  • 异世之最强武神

    异世之最强武神

    地球华夏青年穿越异界,意外获得机缘,融合万千血脉,成就最强武神!
  • 海盗:海上的峥嵘岁月与财富梦想

    海盗:海上的峥嵘岁月与财富梦想

    本书所要讲的这些人、这些故事很少能够出现在主流的历史书当中,他们基本上被看成是不入流的人或者说是“小人物”。也许没有现代媒体的宣传,这些人是不会进入大众视野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海盗,在人类的历史上他们曾经写下辉煌的篇章,只是我们的聚光灯打不到他们身上。阅读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看看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这些非凡的“小人物”的故事。历史本身就是故事,无论是大人物的故事还是小人物的故事,他们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