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3300000036

第36章 明清那些事(7)

努尔哈赤的五世祖是明朝建州三卫之一的建州左卫的都督。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祖父、父亲被李成梁误杀。努尔哈赤接受委任,管理部落。李成梁觉得对不住这个年轻人,就给了他许多好处,其中包括: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都督敕书一道,并把他爷爷和父亲的尸体送给他。

当时,张居正正以俯瞰天下的姿态活跃在大明帝国的舞台上。被张居正看重的李成梁发誓一定要干出成绩来。因此,李成梁经过实地考察,并认真分析了辽东地区的复杂情况之后,向朝廷上书,建议修建六堡,以防止女真部落偷袭。张居正欣然同意了李成梁的建议,并勉励了李成梁几句。

于是明朝开始修筑宽甸六堡。六堡位于鸭绿江以西,毗连建州女真,是防御女真的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六堡修成后,李成梁又以此开市,和少数民族做生意,这样做,既缓和了当时明朝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又给辽东军士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从另一种角度来讲,修建宽甸六堡其实就是在边境上重新修建了一道长城。这也正是李成梁的愚蠢之处,这就像是一道大墙,完全阻挡住了明帝国与墙另一面的努尔哈赤。这样,墙对面的努尔哈赤无论是今天偷狗还是明天抢羊,大明王朝都不知道了。

于是,一个有趣的局面出现了:正当李成梁在大墙这边高枕无忧,把小算盘打得劈啪作响的时候,大墙外边的邻居努尔哈赤却正忙着厉兵秣马,疯狂地发展。

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帮助不仅如此。当时他为了维持辽东地区的太平,坚持“谁露头就打谁,谁强大就灭谁”的战略方针,蒙古如此,叶赫部如此,哈达部也如此。然而他的这个方针,却不适用于努尔哈赤。

整整十年,努尔哈赤从一个弱小部落逐渐强大,并统一了建州女真。面对如此庞然大物,李成梁却视而不见。这种举动简直就是选择性失明。

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成梁被人弹劾,被迫退休。努尔哈赤对继任的李如松(李成梁之子)也是很服帖。但是几年后,李如松率数骑在辽东遭土著设伏,死掉了。这下,努尔哈赤开始不安分了。

事实证明,除了李成梁父子,没人能镇住努尔哈赤。于是,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退休了十年的李成梁又被拉回了辽东。这一年,李成梁七十五岁,在辽东又镇守了八年。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宽甸六堡已经有了住户六万多。而正是这一年,李成梁又废除了六堡,因为他看到了努尔哈赤的崛起。他跟朝廷说,这个家伙太厉害了,六堡是孤地,很难防守,不如撤了它。

万历皇帝一向把李成梁当自己人看,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李成梁的请求。于是宽甸六堡被撤,六万多户人家从那里撤进了辽东。

六堡一撤,就好比把城门打开,放敌人进来一样。六堡的放弃,使大明王朝丧失了抵挡努尔哈赤进攻的前沿哨所。

接下来,李成梁建议朝廷封努尔哈赤官职,让努尔哈赤在众少数民族中有了正式的威望。接着,这位当时已近八十、快要死掉的老人,为了弥补四十岁前的穷困岁月,疯狂地在辽东敛财。钱财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辽东人民那里来,他用尽最后的生命把辽东人民逼得生活贫困,导致民怨沸腾。

等继任者杨镐来到辽东时,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无险可守、一马平川的辽东平原,还有一群面黄肌瘦、斗志全无的士兵。即使后来袁崇焕苦心经营了新的防御阵线,但人力、物力、财力都被榨干的辽东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可能李成梁在主观上并没有背叛朝廷的意图,他也不会料到满人日后会做大做强,并逐鹿中原。在他的纵容下,昔日温顺的小绵羊长成了凶猛的虎狼,这时再想随意驱赶,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李成梁是大明帝国的功臣,也是为埋葬大明帝国留下伏笔的罪臣。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为大明筑起了一条长城,又亲手悄悄地开了一条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酷评】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韩信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总结。李成梁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背后的玄机: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是干不完的,能干完也不能让它完,想要功成名就,反反复复地做一件事就足够了。只要“飞鸟”和“狡兔”还在,“良弓”和“走狗”就会一直吃香下去。尽管李成梁这么做有他自己很充分的理由,但最终吃亏受损的却是明朝廷和百姓,所以这种行为应该受到批判,用今天的话叫做“磨洋工”,是很可耻的。有效的解决之道就是,建立一个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让李成梁们(员工)放心地工作,积极地为公司的长远目标着想,而不用担心哪天事情做成了,自己却下岗了。

§§§第十七节 冲冠一怒为红颜

崇祯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日益壮大,朝廷疲于应付,京城乱作一团,崇祯帝日夜惴惴不安。文武大臣自然要为皇上排忧解难,但他们不从江山社稷上去着手改变,而是极力献媚于皇上。崇祯的外戚嘉定伯周奎想给皇帝寻找一位绝色佳人,来排解其忧虑之心,于是就命崇祯帝宠爱的田妃的哥哥田畹到江南寻找美女。

田畹接到命令后很快来到江南地带,他这个人做别的事情没有本事,但对于“寻花问柳”的事情却游刃有余。一日,微风习习、阳光明媚,田畹散步于秦淮河畔,听见远处歌舫中琴声突起,婉转动听,犹如天籁之音。走进歌舫,只见一女子殊色秀容,色艺超群。询问老鸨后,田畹得知其名为陈圆圆,于是重金赎其身带回京城。得到陈圆圆后,田畹迷醉于她的美色,不舍得献给皇帝,就占为己有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李自成的起义军逼近京师,崇祯帝急招吴三桂镇守山海关,加封他为平西伯,命令他保卫京师。田畹非常惧怕农民起义军,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便有心讨好吴三桂,于是设宴为他送行。酒宴上自然少不了歌舞助兴,恰好这时陈圆圆是歌队的领舞,吴三桂只看了一眼便被她迷得神魂颠倒。歌舞结束后,他就留陈圆圆入席,陪自己喝酒。田畹尴尬地陪坐一旁,只得屡屡敬酒。酒过三巡,说起流寇猖獗的事情,田畹便把全家性命托他保护。吴三桂醉眼紧闭,然后慢慢睁开说:“如果你能把陈圆圆送给我,我可以首先保护你家室的安全,决不让你家人少一根毫毛,怎么样?”田畹听说他要陈圆圆,心中有些不舍。吴三桂见田畹不乐意,也不多说废话,直接抱起陈圆圆就走,并甩给田畹一句话:“我必须要把她带走,你家人的安全包在我身上。”说完就起身告别。田畹纵有千般不舍,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不久吴三桂就率军赶往山海关,而当时规定军中不能带姬妾,加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为京营提督留在京城,吴三桂就将陈圆圆留在府第。等吴三桂到达山海关时,有消息传来,北京城已经被起义军攻下,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崇祯皇帝上吊了。吴三桂仰望苍天,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留守在山海关,静观时局的变化。此时大多数明军都投了李自成,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随了大流。李自成见吴三桂镇守着山海关,于是多次派使者劝降。左思右想之下,吴三桂最终决定向李自成投降。

几天后,吴三桂率军抵达永平(今河北卢龙县)西沙河驿时,突然又调转了马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原来,吴三桂的部下送来了密报。事实上,早在三月,李自成部下的大将刘宗敏、李过等人便开始了对明朝在京官员进行拷问、追赃等行动,自然,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在其中。当吴三桂听说自己的家产被充公,父亲又被拷打,心爱的陈圆圆也被李自成部下掳走,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愤怒到了极点:“我身为一个堂堂大将军,七尺男儿,竟然连自己的家室都保护不了,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随后他发了毒誓:“我与李自成势不两立!”随即他便斩杀了劝降的大顺来使,再次屯守山海关。

很快,吴三桂便向满人伸出了橄榄枝,希望满人入关,帮他干掉李自成。李自成听说吴三桂又回到山海关并且杀掉了自己的部下后,非常生气,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直奔山海关,去攻打吴三桂。

最开始,由于吴三桂的军队势单力薄,伤亡惨重。不料此时突然起了大风,与吴三桂约定好了的清军趁机掩杀过来,李自成大败,狼狈逃回北京。望着自己的残兵败将,李自成盛怒之下,将吴三桂的全家上下三十八口人全部斩首,次日逃向西安。吴三桂听说李自成杀了自己全家老小,悲恨交加,他怀着杀父夺妻之恨,决心灭掉李自成,于是不分昼夜地追杀农民军,一直追到了山西境内。

关于陈圆圆,后来吴三桂是否找到了她,并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只知道满人自入关以后,就再也没有走过。他们多年以来一直想入主中原却不能得逞,想不到吴三桂却主动开了山海关的大门,将他们迎了进来。吴三桂“仕明叛明,联闯破闯”,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女人。正如《圆圆曲》中所写的:“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酷评】

“红颜祸水”是书写历史的男人们为他们的同道中人想出来的一个借口。随便翻开历史书,失败的男人背后,都有个可恨的女人。其实,找借口并不是历史书作者的专利,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做事都喜欢找借口。然而,成功人士却告诉我们:做事不要找借口。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做事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生活理念。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应该行使自己追求美好生活、自由和幸福的权利,做一个敬业、负责和诚实的人。而这样做的回报是可观的:过上一种真正的成功而幸福的生活,你的内心将会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成功和幸福,而不仅仅是社会意义上的成功和幸福。

§§§第十八节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在清朝的所有大臣中,和是最贪婪的一个,因此和就成了贪官的代名词。有的历史学家说,嘉庆一生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扳倒了大贪官和。

和出身卑微,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博学多才,会几个民族的语言。为官后由于他精明能干,为政清廉,又通过在云南办案和山东查账等政治业绩,逐渐在朝廷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且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和宠信。和是个溜须拍马的高手,又懂得为官之道,因此乾隆对他百般信赖,让他身兼多职,并且把固伦和孝格格嫁给了他的儿子丰绅殷德。这样和不但大权在握,又成了皇亲国戚,一时间炙手可热,无人可比。和的贪欲,也随着权力的增大而不断膨胀,他开始不停地贪污受贿。

当时一个皇子见乾隆有一颗鹌鹑蛋大小的夜明珠,觉得十分稀奇,就借过来把玩,但是不小心摔破了。这个皇子害怕皇上怪罪,于是就跑到和的府上求助。和转身回到自己的室内,拿出了一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馈赠给皇子,最后转给乾隆。就此一件事,和的富有可见一斑了。

嘉庆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对和的行为感到愤然,尤其对和的敛财、结党等行为十分地痛恨。做了皇帝后,由于太上皇乾隆当权,对和宠信有加,所以他对和只能冷眼相对,但却无可奈何,但是惩治和的计划早已成竹在胸了。

嘉庆在做见习皇帝的时候,常注意和和其他大臣的谈话,每次和都极言称赞太上皇。嘉庆对他恨得牙齿都痒痒,大骂道:“和这个狗奴才,实在可恨,竟然敢如此地蔑视朕,不给他点厉害看看,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一天,嘉庆在宫殿里召见和,故意压低声音问他:“和爱卿,太上皇对你好吗?”和急忙顿首回答说:“太上皇的恩典对奴才有再生之德,可谓天高地厚,微臣没齿难忘,死也报答不了。”嘉庆又接着问:“那么朕对你怎么样?”和又急忙回答:“皇上对奴才的恩情虽然不同于太上皇,但也是恩重如山,奴才愿誓死以报。”嘉庆听完冷笑一声,说:“好个誓死以报!”接着他又问:“和爱卿,你觉得太上皇和朕谁更好啊?”和这才明白了意思,急忙说:“奴才卑微,不敢乱下评价。”嘉庆厉声说:“你必须回答。”和无奈,低着头说:“太上皇有知人之明,陛下有容人之量。”嘉庆听完哈哈大笑:“好一个容人之量,你候着吧。”和知道大事不妙,出去的时候两腿打颤,棉衣都湿了大半截。

乾隆驾崩后,嘉庆假造了一份遗诏,然后派人把和召进乾隆寝宫。和见太上皇驾崩,立刻跪地大哭。嘉庆陪着掉了会儿眼泪,便问和:“和爱卿节哀,太上皇一生对你如何?”和哽咽道:“太上皇的恩情,我永世难忘啊。”于是嘉庆慢慢说道:“太上皇一直宠信你,他归天的时候,遗诏让你殉葬。你以前说过要誓死报答太上皇的,你应该还记得吧?太上皇对你恩重如山,你为他殉葬应该是义不容辞的事情。你今天的死,只不过是小小的报答,死了也没什么遗憾啊!”然后嘉庆就把那份假遗诏拿给和看。和吓得浑身哆嗦,瘫倒在地上,泪如雨下。接着他就上前抱着嘉庆的腿痛哭,哀求说:“皇上啊,我家里还有老母亲啊,奴才死了,我的母亲就没人照理了啊,我死不足惜,可是我的母亲该怎么办呢?求皇上开恩啊!”嘉庆冷笑着说:“过去说的话还响在耳边,你就忘记了。你今天的表现,太让太上皇失望了!”说完,嘉庆踢开和,自己出去了。

嘉庆刚刚亲政六天,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对和下手了。他派人对和进行全面的清查,查清了和一生的所有恶劣行迹,并定下了二十多条罪状,条条都是死罪。满朝文武大臣都奏请将和凌迟处死。嘉庆认为和罪有应得,但考虑到他是太上皇的宠臣,现在太上皇尸骨未寒,这样残酷地惩治和恐惹非议,于是就决定仿照雍正杀年羹尧的先例,赐和自行了断。

和死后,嘉庆下令抄家,才发现和真是清朝的超级大蛀虫,简直富可敌国:房屋三千间,银铺四十二家,当铺七十五家,赤金六万两,玉如意一千两百柄,绸缎纱罗共一万四千三百匹,西洋钟四百六十座……其家产总价值在十亿两白银左右,相当于清朝二十年的财政收入总和。真的不知道这位宰相是怎样积攒如此多财富的。和敛财二十载,一朝全部入宫中,正可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贪污之王”和的故事发生在康乾盛世的末期。专制体制下,盛世维持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嘉庆虽然吃饱了,但清朝此时却已经到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和珅跌倒后,大清国的国运也急转直下,再也没有过大的起色。

【酷评】

和无疑是嘉庆皇帝的保险柜,之所以这么多年才取出钱财来,是因为嘉庆之前没有拿到“乾隆驾崩”这串钥匙。和用他的事迹告诉我们:过多的钱财绝对是身外之物,不义之财如流水,来得快,去得往往也快,很可能还会顺便捎上自己的性命。欲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没有欲望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但是,欲望如果不加以节制,带来的将是毁灭性的后果。节制过分的欲望,是任何想有所成就的人的不二选择。

§§§第十九节 清朝有个节俭帝叫道光

在中国历史上,勤俭节约的皇帝数不胜数,例如隋文帝、唐太宗等,但是能够把节俭当做一种癖好的皇帝却找不出第二位,而道光皇帝就是独一无二的节俭之王,他的节俭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同类推荐
  • 神明劫

    神明劫

    随波逐流无路,乱世逼人反。明末年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崇祯皇帝在景山上吊自缢,崇祯皇帝的四代表了两百七十六的明王朝政权统治的结束了。但在崇祯皇帝自缢前夜曾秘密召羽林左卫指挥使何岱骏,并发出了崇祯人生的最后一道圣旨……
  • 帝王浪子

    帝王浪子

    他,有着常人所没有的经历,也有着常人所没有的过去。他有天下最高的武功,但他却很少出手。他有着天下无双的轻功,也有着闻所未闻的奇遇。他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也是天下最有艳福的人。他有着天下最高的权势,但却只想做一个浪子。有人爱他,也有人恨他,有人羡慕他,也有人妒忌他。他没有俊美的像貌,也没有一张油嘴滑舌的嘴,只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的人——唐靖
  • 大宋帝国三百年4: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4: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张凯的奋斗(新明续集)

    张凯的奋斗(新明续集)

    本书为《新明》的续集
  •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

    是一个充满了混乱与变革,挣扎与迷惘,奋进与开拓,激情与希望的伟大时代;这是一段集结了宫廷杀戮与政治流亡。大国崛起与纵横捭阖,群雄争霸与铁血权谋,存亡继绝与斗争融合的精彩历史。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改变了历史。表面上,他们是光彩照人的时代骄子,可又有多少人在意过他们内心的世界。在这些英雄霸主传奇功业的背后,我们将发现一个潇洒豁达风流放荡的齐桓公小白,一个不知变通痴情热烈的宋襄公兹父,一个多情重义顽强不屈的晋文公重耳,一个温柔敦厚执着理想的秦穆公任好,一个才华横溢自由不羁的楚庄王熊侣。
热门推荐
  • 复仇公主的恋爱故事

    复仇公主的恋爱故事

    红色曼珠沙华的花语:鲜红如血,悲壮凄美的象征,代表死亡。花色炽烈好似毒药,无法消解的仇恨。白色曼陀罗华的花语:洁白如雪,优美纯洁的象征,代表思念。花形如张开的手掌,指向天堂的祈祷。“我说过,我要变的强大。”“现在的我已经不同往日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难道不是么。”“你们就会像我推翻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个死去。”“这场游戏我才是主宰,你放心,我一定会让这场游戏变得精彩绝伦。”天使?恶魔?似梦是真,似真如梦,复仇从现在开始。
  • 重生之嫡女反骨

    重生之嫡女反骨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聪明的,但她却没想到她嫁错了良人,谋错了人!成亲之时,她的夫君抚着她的脸,满眼的温柔,满眼的情意,他说:“棠儿,我一生只你一人,若我当了皇帝,你便是我唯一的皇后,唯一的妻子。”想着当年耳边那温柔逼人的誓言,再看眼前这不堪入目的画面,只觉累极,痛极。重生一世,她定亲自……取了他们的命!
  • 金凤玉凰

    金凤玉凰

    烽烟乱世,惊鸿一瞥的相遇,是命定的沉沦,还是致命的吸引?神秘的身世,艰难的处境,荆棘丛中能否开出绚丽的情花。使命的难违,距离的不可及,他们能否战胜重重阻碍,坚毅的走到一起。是谁的妥协,又是谁的成全,是谁为谁拱手九州山河,又是谁为谁舍弃家国皇权?两个来自不同大陆的天子骄子又能否在情爱纠葛中谱出一曲凤凰于飞的传奇佳话……
  • 萌神菜鸟

    萌神菜鸟

    “你有见过打领带,穿着西装的小偷吗?”这句话几乎是咬着牙齿说出来的,眼里闪过一丝火苗,说完嘴里还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两个冤家的囧囧日常!
  • 师父并没有什么卵用

    师父并没有什么卵用

    尤雪儿这辈子都没有想到,她堂堂杀手界‘无冕之后’,去游乐场玩个跳楼机给跳穿越了。这是命中注定还是冥冥中的安排?遇到凌听风那一刻,她的心都乱了,可是她也是个敢爱敢恨的人,既然爱上了怎会放过?她会把她的美人师父变成她的,什么师徒乱伦统统都是浮云!只有她尤雪儿想不到的,没有她得不到的。尤雪儿本以为凌听风会像《花千骨》中的白子画一样绝情,可是为什么好像有哪里不对?凌听风为她堕仙了,还宠她宠的无法无天,不在意世俗的目光,只为在她身边曾记否他说过:“倾雪恋,情不变,我许你生世长安!”
  • 爱在江南的日子

    爱在江南的日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苏佳良忘不了那些日子……
  • 问鼎江山女

    问鼎江山女

    在战争未起的时代,若是执意挑起战争,兵戈起火,则是人神共愤的“煞风景”。果然,唯女子小人难养也。都说她是红颜祸水。可她却满不在意的说:江山如画,本宫来迟。
  • 情陷雅典娜

    情陷雅典娜

    自小被母亲遗弃,被父亲虐打的林洁既对人感到绝望,亦不想再去奢望爱情。但就在她最穷途末路的一天,她遇上了出身豪门的沈碧瑶,其后,她们更合作营办俱乐部-雅典娜,而在雅典娜里,林洁遇上此生的挚爱-沈磊,但林洁对爱怯懦的性格,一次又一次伤害沈磊,最终林洁能否向沈磊说出“我是爱你,只是我不信我能得到你的爱。”
  • 实力:成功老板做生意的九种商道

    实力:成功老板做生意的九种商道

    成功的老板做生意自然有一套别人无法获取的秘密商道,例如:把握千载难逢的良机、靠别人去赚大钱、不凭直觉去决策、掌握好合作和社交的关系、把杰出的创意变成金钱、用高超的领导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团队、善于控制经营成本等等。这些商道粗看起来似曾相识,但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别,换句话说,不同的老板就有不同的运用!知识的丰富、眼光的敏锐、敢于开拓、长线规划——它们构成了老板的综合实力和敢于竞争的精神,可以称之为成功老板的重要条件。
  • 甜蜜恋情

    甜蜜恋情

    这是关于三小只的爱情文,大家想看就看,不看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