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3300000037

第37章 明清那些事(8)

在道光皇帝还只是太子的时候,他就在宫里以节俭而闻名了。他吃饭一般都是一菜一汤,有时连汤都要省了。他很少吃肉,更不要说什么山珍海味了。有时候甚至派太监到宫外买几个烧饼,和太子妃钮祜禄氏(后来成为道光的第一个皇后)就着白开水吃就算是一顿饭了。他的下属对他的节俭都感到莫名其妙,难道吃一顿大餐能把大清江山吃穷了不成?

道光即位后,对节俭上了瘾,就把“节俭”的美德在内宫里进行“宣扬”。他下了一道圣旨,严格规定内宫的用款每年不得超过二十万两白银。后宫的嫔妃们多次请求皇上都无济于事,她们过惯了豪华奢侈的生活,但是皇上大力提倡节俭,她们也只能忍着痛苦,一年都不添置一件新衣服。皇后虽贵为一国之母,但几件首饰用了半辈子,一张破椅垫坐了几十年都没换,整日穿着破旧的衣衫在后宫坚持着节俭。总之,这些嫔妃们都像普通老百姓家的妇女们一样,进宫后就过起了缝缝补补的生活。

道光见后宫的“节俭”大有成效,就决定把节俭的美德带到朝堂里,把节俭之风吹向文武百官。于是在商议朝政大事的时候,道光都不忘告诫他的臣子们:做人一定要节俭!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有的大臣都一改奢侈之风,满朝文武都学着皇上,一个个穿着旧的朝服上朝。对那些衣服上面满是补丁和油污的大臣,道光甚至还要当面称赞几句。可以想象,每次上朝,皇上穿着旧衣服坐在金灿灿的龙椅上,下面站着一群穿得破破烂烂的大臣,衣衫不整,一股穷酸之气顿生。

由于皇上大力推行节俭,一时间京城的破旧袍褂价格直逼新衣服。许多大臣为了赶节俭之风,纷纷把自己崭新的袍褂拿到旧衣店里以新换旧。再后来,旧衣店的旧衣服越来越少,价钱飞涨起来,一件破旧的衣服竟然比做两套新的都贵,而且越破旧价钱就越高。有的大臣无计可施,只好在新袍褂上故意打上补丁,弄皱弄脏,然后再穿上去上朝。没想到道光看到后,居然龙颜大悦。

有一天,道光皇帝在朝堂上发现大臣曹学士的裤子上打了个补丁,觉得很漂亮,于是就问他:“曹爱卿,你裤子上的补丁花了多少银两?”曹学士答道:“只需银三钱。”道光听后立刻叹了一口气说:“宫外的东西都是很便宜的,这个补丁在宫里就要银五两了。”

这一声叹息后,道光再也没有心情去商议国事了,匆匆忙忙地应付完后,就回到后宫,当着佟佳皇后(道光的第二个皇后)的面在那里唉声叹气。佟佳皇后忙过来问安,问:“皇上为什么事情烦忧啊?”于是道光就把他在朝堂上听到的补丁之事告诉了皇后,然后叹息说:“如果能省下补丁的钱该多好啊!”皇后急忙宽慰说:“不如让我带着众嫔妃练习缝补的针线活,这样就不用找人打补丁了。”道光听后愁云顿消,忙夸皇后贤惠。从此以后,佟佳皇后就亲自带着后宫的嫔妃们勤练针线功夫,不但给皇上缝补衣服,连自己穿的内外衣服也都亲手缝制。

道光皇帝即位后多年,从不曾给自己的老婆过过生日,直到佟佳皇后四十整寿的那年,才破例过了一次。皇后的四十岁生日在那个时代属于特别重要的日子,对于皇后的这个重要日子,道光皇帝又做出了一件让人抓狂的决定:面对着前来赴宴的众多王公大臣、皇子嫔妃,他竟然只给御膳厨两头猪的指标。最后,在整个宴席上,款待每位来宾的只有一碗肉片打卤面,实在是寒酸到了极点。

转眼快到皇太后万寿的日子,道光皇帝觉得很头痛:办酒席吧怕花钱,不办吧怕被人说闲话。最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下了一道圣旨说:“天子是要养天下的子民的,只要国泰民安,便尽了颐养之道。皇太后平时就教导要勤俭节约,如果她的万寿大典过于铺张浪费,就违背了她的意愿。所以,在皇太后万寿的时间里,大小臣子,只需要进宫行礼就是了,就足以表达孝敬的心意。不要太奢侈糜烂,违背祖宗们节约的遗训。钦此。”大臣们一听就知道皇上这是要省钱呐,但是又要讨好皇太后,于是就禀告皇上说:“陛下,万寿节的一切铺张,臣民自然会孝敬,不会花内务府一分钱的。”皇上听了自然龙颜大悦,心里想:“既然是你们花钱,就由你们去操办吧。”于是就下口谕成立了一个皇太后万寿大典筹备部,头目就是大臣穆彰阿。穆彰阿以此为借口到大小官员家里勒索,最低的官员都要一百两银子起。万寿大典过后,穆彰阿足足得了几十万两银子的好处。

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正当道光皇帝倡导节俭的美德时,外国人趁机来敲竹杠,鸦片战争爆发了。清政府无力抗战,最终以失败结束。在签署《南京条约》之前的晚上,道光皇帝彻夜难眠,绕着宫殿转圈子,不停地叹息,最后咬着牙同意了,仿佛从他身上割了一块肉一样,让他足足心痛了好几个月。几千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按照他花银子的速度,几十辈子也花不完啊!这也许就是道光皇帝死也不能瞑目的一大心痛之事吧。

【酷评】

蔡东藩对道光帝的节俭有一则精辟的评价:治家有余,治国不足。节俭固然是一种美德,但该花的钱还是要花。比如你跟一些朋友吃饭,即使没有能力上档次,但也不能太寒酸。民国大亨杜月笙说,适当的排场是显示你实力的“投机取巧”的方式。你很难在大排档里见到做大生意的人,他们都在星级饭店的包房里。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爱慕虚荣,更因为,不符合身份的“节俭”只会被人认为是吝啬,是守财。

§§§第二十节 当“六不”总督遇上英国人

提到两广总督,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那位放火烧鸦片的林则徐,却很少有人知道继林则徐之后的另一位两广总督叶名琛。

叶名琛是湖北汉阳人,在道光十五年考上进士,道光二十八年任广东巡抚,到了咸丰二年(1852年)擢升两广总督。这时恰逢英国人屡次要求大清修改曾签订好的商约,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大清允许他们入居广州。叶名琛对此不予理会。英国人多次来到广州要见他,但是叶名琛要么不见,见则强词拒绝英国使者。当时英国方面十分气愤,但是由于当时英国的主要兵力放在了中东地区,无暇和清政府力争,所以只好暂时忍了下来。这件事让叶名琛声名鹊起,清王朝大喜过望,以为朝廷里终于出了个可用之才,认定叶名琛是民族英雄,诏封他为一等男爵。这些,都给了爱吹牛的叶名琛更多的吹嘘资本。

叶名琛把之前的事件当做他外交上的成功。在以后和英国人的交涉中,他都不屑于与对方商谈,每次都是只言片语,到后来就一言不发了。英国人十分讨厌叶总督的接待方式,总是仰着个脸一语不发算什么意思?在他们看来,这样做不但是不懂外交礼仪,而且是一种很恶劣的态度。于是他们决定寻找机会,再发动一次战争,好好教训一下这个没有礼貌的总督。

英国人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十日,一艘很不起眼的名为“亚罗号”的商船挂着英国的国旗从厦门驶入黄埔。船停了之后,一名水师千总搜寻,发现了一个很可疑之处:为什么商船挂着外国的国旗,船主却是中国人呢?于是这位千总就抓获了十三个可疑的人,离开的时候,还顺手把英国人的国旗拔了下来扔在了地上。

英国人死死抓住了这件事,硬说中国人踩了他们的国旗。他们对这件事是怒不可遏,并想利用这件事来完成入住广州的目的。英国领事巴夏礼立刻写信给叶名琛,责问中国人是怎么回事啊?为何不尊重友国?而叶名琛依旧不管不问。巴夏礼被这个大清官员搞得快气疯了,于是领着几百名士兵,轻易地就攻进了广州。夏礼立攻进广州后觉得很奇怪:城里士兵人这么多,为什么不反抗一下呢?然而这次进攻只是他个人的意气用事,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允许,于是他没待几天就退出了广州。而叶名琛却无耻地向朝廷报捷,说如何如何打退了英国人等。于是满朝文武一边擦汗一边拍手称赞,说叶名琛比林则徐强多了,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引起了鸦片战争,但是叶名琛就没引起战争,还扬了国威。

朝廷的嘉奖让叶名琛飘飘然了,他觉得英国这个蛮夷也就仅此而已了,清政府没必要那么忍让。于是,当巴夏礼以“面议善后”的借口想再次进入广州时,遭到了叶名琛的坚决反对。巴夏礼就在广州城外,而叶名琛让士兵严阵以待,后来还让市民火烧了各国商馆及洋行。巴夏礼无奈下就向本国政府提出申请,请求派遣大军来,给这个不懂事的总督一点颜色看看。

咸丰七年(1857年)九月,英国与法国组织联军抵达广东海面,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触即发。但是英法联军这次比较客气,在作战之前还是想再和叶总督谈谈。但是叶名琛仍然是理都不理,关起门来扶乩请神,竟然得到了上上签,于是他兴高采烈地告诉下属不用担心,广州有天兵相助,敌人不久后就会退兵。下属们听了他的鬼话,于是就安然地在家里等英法退兵。

英法联军的耐性终于被叶名琛耗光了,十一月十二日,他们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两天后叶名琛再不出城投降,他们就不客气了。而叶名琛又一次跑到长春仙馆去求签,竟然又是上上签。于是他仍然告诫下属不要惊慌,广州自有天兵保佑。

这次天兵似乎没有收到消息,一点动静都没有。两天后,英法联军迅速攻进了广州,一点阻力都没有遇到,因为许多官兵早就逃跑了。但是叶名琛却没有动身,很快被英法联军活捉了。当时就有人痛恨地评价他道:“不死、不降、不走、不战、不和、不守,古之所无,今之罕有。”

1859年一月五日,对于叶名琛来说是个耻辱的日子。他被几个士兵押到了停泊在香港的“无畏号”军舰上。作为清朝的一品大臣,两广地区的最高指挥官,竟然被几个小卒押制,叶名琛估计心里不是很好受。在军舰上被囚禁了一个月后,“无畏号”离开了香港,于三月十二日晚抵达印度的加尔各答。

三天后,叶名琛走上了甲板准备登陆,仍然穿着很久没洗的清朝官服。上岸后,叶总督就开始了他的囚禁生涯。

在囚禁的岁月里,叶总督十分关注时事新闻,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人拿来当地的报纸翻译给他听,尤其关注与中国有关的新闻。四月九日,叶名琛莫名其妙地死掉了,临死前什么说也没留下。因为他生前没什么疾病,当地的医生也无法解释他死去的原因。后来据叶名琛的中国仆人说,早在三月二十日,他们从国内带来的食物就吃完了,本来打算去购买,但是叶总督不允许。后来英籍翻译官多次将食物送来,都遭到了他的拒绝。因此,叶名琛应该是绝食而死的。

【酷评】

在清末局变之际,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封建帝国已经步履蹒跚了。而这次被异族的入侵却与之前的有所不同。西方人开着船大老远地跑到中国,很大程度上是来和中国人做买卖的,他们渴望的只是在这里赚到更多的银子。而习惯了自满、自大到无知地步的清朝官员们既不懂得也不愿意和西方人打交道。因此,这次东西方的冲突在根本上是沟通上出现了障碍。中国官员的封闭无知,对外交、贸易的常理、常规的熟视无睹,让洋鬼子无所适从;而欧洲人所带来的那些现代观念和现代文明,又让中国的皇帝、官员们疑惑和恐惧。这个无奈而尴尬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和与人交往,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其次要有了解对方和与之沟通的欲望,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抛弃。

§§§第二十一节 石达开之死

1863年阴历六月二十七日,历史名城成都见证了悲剧的一天。这天,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被清廷公开凌迟处死,时年三十三岁。

石达开是广西贵县人,出身于小康之家,富于谋略,年轻时就才智过人。十六岁的时候,他加入了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后来又参加了金田起义。由于他是个知识分子,又读过许多兵书,所以在太平军与清军的战斗中屡获军功,很快成为太平军中军事才能居首的帅才,不久便被洪秀全封为五王之一的翼王。1855年,他又在西征中打败曾国藩的湘军,一时名扬天下。

石达开以其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政治才能,为太平天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也使曾国藩、左宗棠等对手对他又恨又怕。

洪秀全定都今天的南京后,改名为天京,太平天国达到全盛。但在几年后,太平天国起了内讧,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先后在内讧中被诛杀。此时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已战死沙场,朝中无人,诸王中只剩下了石达开。在此之前,他忍辱负重,在洪、杨矛盾的漩涡中努力保持中立。在家人被北王韦昌辉杀后,他回天京主政,却并不报复韦昌辉的家属,并制止株连滥杀,这为他赢得了天京人的敬重。不过,此时的洪秀全思维已经混乱,觉得石达开有谋反之心,于是动了杀心。眼见情况危急,石达开只好领着太平军的精锐出走天京。没有后援的石达开,成为到处流窜的孤军,就这样继续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又转战了六年。

到了1863年五月,石达开只剩下了三万人马,准备从云南入川西,却因不了解大渡河一带险恶的地理条件,又未处理好与彝族头人的关系,冒失地进军到了安顺场。因遇洪水无法渡河,以重金向土司买路也遭到拒绝,整个大军夹在险关和激流中进退无路。这时,四川总督骆秉章指挥的军队开始了对石达开的围攻。

六月九日,石达开决定最后一次强渡大渡河,但遭遇失败,于是率一万残部奔至老鸦漩。石达开当时遣散了四千多人,另外六千余人决心与他共生死。但是石达开痛苦地考虑了多时,觉得这样做自己太自私了,为了让这六千多人活下来,他决定和清军谈判。他写信给骆秉章,要求杀己一人而保全三军,言辞极为恳切。虽然有部下坚决反对他这样做,但他还是在六月十三日带着五岁的儿子赴清营,当了俘虏。

石达开被押到成都后,见到总督骆秉章只拱手作揖而不跪,盘腿坐在蒲团上。当时,骆秉章问他:“你来投降吗?”石达开回答说:“我来求死,兼为将士请命。”清军为了防止陷入绝境的石达开部队拼命而造成自身较大损失,便同意了他的要求。可是,当太平军放下武器之后,清军立即下了屠杀令。

六月二十七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他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但是石达开还是被骆秉章宣布死刑,以“凌迟”之刑处死。

当石达开来到刑场的时候,刑场下无数的人都在注视着他。在他的身边,几个部下面无惧色,他突然感到一阵酸楚。

“行刑!”

刽子手们动手了。

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后,石达开感到自己的热血在慢慢地流出,下面居然有人喝彩!

若是别人,这个时候肯定要大骂一通,但石达开没有。他的无声让清军很是窝火,因为他们公开行刑就是想杀一儆百,起到威慑作用。没想到石达开气定神闲,好像刀不是在割他,而是在割别人一样。

同类推荐
  • 无敌辩师

    无敌辩师

    本书因某些原因已经作废,暂时不给更新,推出新书《猎爱高手在都市》。
  • 三国细闻录

    三国细闻录

    公元168年,12岁的汉灵帝刘宏即位,以此开启了建宁纪元的篇章……因皇帝年幼,尚不谙事,再加之身在后宫的窦太后身边常年围绕着宦官这一群体,所以,以曹节为首的宦官们因本身那擅于阿谀奉承的伎俩而获得窦太后的宠信后,越来越嚣张跋扈,甚至还干预朝政!时任大将军的窦武以及太傅陈蕃意欲除去弄权的宦官,却因窦太后的优柔寡断而致使行动失败。除去了窦武、陈蕃以及朝中的许多忠臣之后,宦官们的嚣张气焰越发不可收拾,进而造就出了基于极度专制之上的种种悲剧,已经进入了“民不聊生”这一状态的国家正一步步地往分崩离析靠近。公元184年……曾经的不第秀才张角在钜鹿带动民众发起了推翻腐败朝廷的伟大起义!以此开启了新纪元的大门。
  • 战匈奴

    战匈奴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
  • 拼图世界

    拼图世界

    这是一副拼图,它拼下了所有的世界,没有人知道如何从这个世界到达哪个世界,只有灵魂才知道,而我就是一个灵魂。
  • 重生之抗日英豪

    重生之抗日英豪

    一个现在特种兵的精英任务失败,重生到了抗日的年代,英雄与爱恨情仇相交,一个血与泪的赞歌,看主角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一步一步的崛起,创造一个不朽的神话。敢犯我中华龙威者——虽远必诛!!!!
热门推荐
  • 降临艾泽拉斯

    降临艾泽拉斯

    来自异界的灵魂,探寻真理的法师,掌控法则的旅者。一个掌握着命运之力的高等精灵手执利剑与权杖,在艾泽拉斯奏响一曲血与火的战歌。
  • 涩涩傻溪之妻傻好追

    涩涩傻溪之妻傻好追

    幼子之期,你被欺负的样子烙印在我的心底;青春之时,与你分离确定爱你的心;成年之际,你傻傻的笑容让我将你拥入怀中,誓言今生今世不分离,给你我最大的温柔;耄耋之年,你说‘来生再续前缘’,可我只想说’只要你幸福,我别无所求‘,你却说’少了我的爱,生命不完整‘。我只能在心中默默的为你祈祷,愿我的宝贝艾澜溪平安+健康+快乐=幸福
  • 斗锋DF

    斗锋DF

    谁与斗锋芒?谁与斗锋芒?谁与斗锋芒?谁与斗锋芒?谁与斗锋芒?
  • 第一群主

    第一群主

    群名:天意群【561034822】群介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群主:白仙群成员:大个子,二愣子,废太子,高富帅,九妖女,小和尚……………………*………………*………………*………………七月七,一个神奇的存在——“群”,出现了……诸天万界,亿万众生,尽被高高在上的诸神主宰掌控,万载登天传说亘古流传,遥响不绝。然,群光璀璨,群星闪耀,一点仙光,星火燎原!从此之后,天地无神,众生皆仙!
  • 血夜之蓝色鸢尾

    血夜之蓝色鸢尾

    自从父母离婚以后,星沫梦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然而就在妈妈离世后,星沫梦知道了自己的亲生爸爸并不在这个时空当中。星沫梦在妈妈的帮助下得到了‘血の夜’的入学通知。怪事在接连发生,而星沫梦渐渐步入了不可抗拒的命运之中……
  •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以写作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其艺术性、技巧性为点,实例佐证为辅,选例准确,讲明要领。
  • 嚣张霸道夜无涯

    嚣张霸道夜无涯

    黑帮头子夜无涯穿越异世,带八个手下,怀绝世神功,开始了他嚣张霸道的一生!
  • 武者永生

    武者永生

    三生烟雨三生情,半世逍遥半世狂。且看一平凡少年,如何走上世界之巅。
  • 迷路的小鸭子

    迷路的小鸭子

    一个男生,满怀激情和梦想来到大都市,每天反省自己要清醒地活着。等他醒来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深陷泥沼。怎样的社会背景,怎样的成长经历,怎样一种微妙的心理变化,使得他不断背离自己的初衷。他会怎样抉择?怎样重生?请翻开这本书寻找答案吧!
  • 凝剑

    凝剑

    一个被人抛弃的孤儿意外被一位隐世高人收为徒,得到盖世秘籍,并成为一名凝剑师。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此后,仇家追杀,魔界出动,各种势力为了这个秘密纷纷下手,明争暗斗,危机四伏。以身凝剑,以灵魂为剑灵,看他如何在这险境中反败为胜,凝成天下第一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