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37500000009

第9章 奉旨填词的白衣卿相(2)

柳氏终日感伤恨别,盼君到来,如今终于有了消息,她又担心自己韶华已逝,年老色衰,“纵使君来岂堪折”。这并不是柳氏一人的担心,芸芸众生谁不怕流年辗转将最好的年华带去,尤其女子看着镜中衰老的容颜,仿佛看到了将如直线下坠的后半生。所幸,传说后来韩翃与柳氏破镜重圆,相濡以沫至终老。

人常说欢场之中多的是逢场作戏,如今落幕,韩翃和柳氏的圆满结局远比他们那浪漫的开始更让人窝心。男人有意寻个红粉知己陪自己对月赏花,临风赋诗,只论风花雪月不谈柴米油盐;女子有心觅个沉稳靠山,除求衣食无虞,还盼被人妥善安放,悉心珍藏,从此免受惊扰,不再流离。小小一方欢场,有男男女女往来穿梭,寻欢亦是寻爱。

待到曲终,人去,还有谁的名字铭心刻骨,终有哪段情缘善始善终,已唯有风月知晓。

且来醉倒温柔乡

“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词学观点专著《词论》中对柳永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在词的创新以及音律方面,李清照并不吝啬对柳永的褒扬,但“词语尘下”四字又如一根利刺,直接给柳词刻上了“浅近卑俗”的标签。

关于柳词是雅是俗,在文学史上素有争论,不过更多学者倾向于将其定位于卑俗一类。比如宋室南渡之初,学者王灼在《碧鸡漫志》里称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予尝以比都下富儿,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又南宋初年,徐度在《却扫编》评论柳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之人尤善道之”。

事实上,在关于柳词的诸多评论中,现在流传最广且令今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叶梦得的“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一句,同样指向了柳词的俗——通俗,因通俗才为众人接受并欢迎,才能广泛流传;可毫无疑问,李清照、王灼、徐度等人的评价则带有鲜明的贬损意味,他们批判的是柳词的意俗。

也难怪,翻遍一卷《乐章集》,其中过半都是情词,除了寥寥几篇是写给他的妻子,其他多是为了取悦佳人而作的赠妓词,或是对寻花问柳的放荡生活的记录。不少难登大雅之堂的幽会往来,都被他堂而皇之地纳入词中,并且有些极是香艳。宋代狎妓成风,其他文人不是不写春词艳曲,而是讲究“含蓄”二字,所以那些写男欢女爱的词作也少见激情,大多表现得隐晦曲折、婉转朦胧,所谓点到为止才是高招。可柳七,屡屡与之背道而驰,那些从他笔下汩汩而出的旖旎春光、风韵艳情,绚烂夺目,如同清新芳草地上突兀而起的一朵骄傲玫瑰,不仅要夺走百花的风光,还要刺伤那些自诩高贵脱俗的花草,如此,怎能不令试图维护道统尊严的人恨得牙痒?

当众人都佩戴着精美而繁复的面纱,一个以真容示人的人,必然显得格格不入。做时代的异类终归是件冒险的事情,所以中庸之道才千年不朽,那些率先从众人中昂首走出来的人物,总是最先被集火的。

并非唯有柳七独爱情词,张先、晏几道、欧阳修、周邦彦等宋词大家的笔下都不乏谈情说爱、风花雪月的作品,可终归不像柳七大大方方地把情与欲写得那么露骨。其他文人刻意忽略或竭力避讳的,在柳七眼里似乎都算不上是禁区。当一个人无视了他人珍视的底线且毫不自知,难免会被讨厌。

有宋一代,柳七会被嫌恶,柳词会遭贬损,实在不足为奇。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凤栖梧》

这不是柳七词中最香艳露骨的,却已足以让很多传统文人大惊失色。或许正是因为过“淫”,所以很多关于柳词的专著文献中都不见这首词的痕迹,不知是学者文人们不齿于研读还是羞于注解。

这是一幕极具画面感的月夜幽欢。以蜀锦为地衣,以金丝为步障,环境的奢华与讲究从侧面烘托出了女子的美丽。当夜幕静静垂下,四周寂寂无声,一弯新月悄悄爬上半空,把凉如秋水的银辉轻轻洒在雕栏玉砌上。万籁俱寂时分,夜色催人入眠,奈何她独坐窗前望着朦胧月光下的屈曲回廊,毫无倦意。夜深而不眠,自有万千心事——她的心思太容易猜透,瞧那半掩的朱门,是否犹如她的心扉,只等有人闯入。门扉半掩待人来,多少恩爱情仇,都有这样类似的开始。当然,也有不少露水情缘,开始也是结束。

她大概等了许久,等到一颗芳心也如回廊屈曲交错,纠缠如麻,终于有人叩响门环。莫名想到一句“美景良辰未细赏,我已为你着凉”,所有忐忑不安,所有柔肠百结,都在门扉被叩响的刹那随晚风散尽,不留寸许。

等待不落空,才是对所耗时光的最大安慰。

两两对望,脉脉柔情浓得化解不开,连多情的月光都不忍打扰。她轻旋香炉,有烟雾徐徐升起,醉人的味道让室内陡然又添旖旎,她忙又抖开榻上锦被,一切安排都已有十分默契。对坐浅酌几杯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美人如玉,君子似琼,两两相依相偎,又有酒意渐渐涌上,柔情蜜意更是情不可遏。一时间,“鸳鸯绣被翻红浪”。

好一句“鸳鸯绣被翻红浪”!多么形象而大胆的描写,给那些顽固夫子读到,定要丢掷一旁,再加上几句唾弃以表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正义立场。先哲孔子在《礼记》中早就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凡世间人,离不开两件大事,其一是饮食,其二是男女。告子也曾有过“食色性也”的言论。后世人谈及此间种种,何必如临大敌一般。

柳词中像《凤栖梧》一样旖旎缠绵的还有很多,比如《菊花新》也是向来饱受诟病的香艳词篇。

欲掩香帷论缱绻。先敛双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须臾放了残针线。脱罗裳、恣情无限。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柳永淫词莫逾于《菊花新》一阕。”清人李调元甚至在《雨村词话》中把这首词视作柳永艳词之最。其中温情缱绻自不必多论,这女子倒是别有一番引人向往的气场。因情意绵长更怨良宵苦短,或是因为情郎不能常伴她左右,所以便是在这难得的幽会之时,她也敛起蛾眉,现出愁容。

这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子。

想来古典诗词中出现的女性,大多温柔体贴、含蓄内敛,尤其在心仪的人面前更如娇花弱柳,浑然一副无害模样。同这些千人一面的女子相比,柳七笔下这一位显得大为不同,她俨然是生了刺的,不高兴时绝不肯把情绪遮掩,即便在幽会时,也不怕自己蹙起的眉头可能会让对方扫兴。她一边催促情郎赶紧先去暖被,自己却不紧不慢地放下手中绣花针线,轻解罗裳,婀娜上前。正值良辰,只待鱼水,她为了让情郎看清楚她的如花面容,竟还在帐前留下了一盏烛灯!光影绰绰,哪里还辨得出花容月貌,只见无风而帘动,这是何等光景!

这女子的娇嗔、任性和纵情,极大地颠覆了古典诗词中的传统女子形象。她的妖娆妩媚、放浪举止,有着遮掩不了的风尘味道,但这股别样风情也自是让人深深痴迷不已。温良贤淑的女人多惹人怜、让人敬,却多不及这如火如刺的女子一样更加惹人爱,让人宁肯被燎伤、被刺痛也要义无反顾地凑上前去招惹。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火红的石榴花下醉倒不起,可又有几人能如柳七这样不计较世俗目光,大大方方地为她们唱一曲赞歌?

被叱为淫词艳曲如何,被贬抑嘲讽如何,他在花间醉倒,便定要为醉倒他的万紫千红挥毫泼墨,写风尘之思,浪子之情。说他轻薄也好,浪荡也罢,他的大半生,终究要在温柔乡里一边唱着缱绻多情的曲子,一边与他向往的仕途渐行渐远渐无期。

奉旨填词,移宫换羽

人生是一条向死而行的路,不管是天子贵胄也好,贫民庶人也罢,都再无其他归宿。死后原知万事空,生前兢兢业业、汲汲营营换得的一切,在生命蜡烛熄灭后,都像是在坟茔前焚烧的纸钱,红红火火地燃烧一场,然后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苍茫的天地间。落红坠地化作春泥,人死之后白骨枯败,也不过是辽阔大地的一方土肥。

宋真宗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二月,真宗驾崩,年仅十三岁的太子赵祯继承皇位,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宋仁宗。仁宗一朝,汴梁如梦正繁华,政治昌明,文化鼎盛,还出现了如范仲淹、包拯、三苏、狄青等众多垂名青史的文武贤臣。四海升平正当享乐,来自五湖四海的士人才子云集京师,又有八方佳丽把偌大的帝都装点得温软香艳、华美繁荣。遍览柳词,常见对这繁荣盛世的赞颂。

但即便最绚烂的风景背后,也常常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事——宋仁宗并非在即位之初就拥有了这鼎盛时代,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亦曾扮演过傀儡帝王的角色。仁宗一登基,就尊真宗的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因新皇年幼,“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刘太后成为实际的掌权者。

不管是谁坐拥江山,有志之人都会披荆斩棘、顶风冒雪地朝着权力的山峰攀沿。古人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纵观历史,有多少人在仕途上跌倒一次又一次,即使抱怨牢骚,还是会坚定地爬起来,直至须发皆白也不肯放弃。

公元1024年,柳七在沉寂四年后再一次参加了科举考试。

这是他第四次踏入汴京的考场了。十五年前,当他揣着金榜题名的期待第一次踏入考场时,他并没有想到此后会三番几次地无功而返。也正是因为谁也无法预知后事,生活中才会有那么多惊喜和失落,才会在阴晴变化间显现出更加瑰丽的色调。

这次科考,蒙尘日久的柳七终于大放异彩,博得了主考官的认可。可是临轩放榜,一向留意儒雅、务本理道的宋仁宗突然对朝廷新选拔出来的人才生了兴趣。他查阅试卷,突然龙颜不悦,说道:“这个柳三变,岂不就是有词《鹤冲天》流传,大呼‘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浪荡子吗?”仁宗向来深斥浮艳虚美之文,此刻不及细看柳七文章,便御笔一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柳七本乘青云而上,突遇疾风骤雨,硬生生地就被扭转了方向,这是怎样的悲剧。柳七因词章成名,也因词章惹祸,其中辛酸百味,便有锦心绣口也吐露不得,只能吞声饮泣,强咽苦果。后世人论及此事,在表达对柳七的同情时,也不会忘记对宋仁宗一番鞭挞,怨其以一己之好恶而埋没人才,导致这才华惊世的词人无辜受尽生活的折磨。不过,还有人忍不住要替仁宗喊一声“冤枉”。

这一年宋仁宗十五岁,虽已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有心把属于自己的权力夺回,但权力纠葛历来复杂,想在一个大家族中掌权尚且难比登天,何况掌控一个国家?宋仁宗的亲政之路并不容易,他小心翼翼,不敢有半分闪失。柳七此次参加科考时,朝政仍由刘太后及其亲信把持,所以,他会在放榜前遭到黜落,极有可能是刘太后的意见。

同一年,被这权力之手改变了人生的还有宋氏兄弟。

宋庠和宋祁苦读多年,颇富文采,受到当时以文章成名的安州太守夏竦的赞赏,一时间声名鹊起,被称为“二宋”。他们一起参加了天圣二年的会试,结果宋祁拔得头筹,中了一甲一名进士,宋庠为第三名。这个结果被呈报给仁宗和刘太后,仁宗还未发表意见,刘太后则大呼不妥,在她看来,弟弟排名在兄长之前有违礼法,于是以“弟不可先兄”为由把宋庠擢升第一名。又思量一番后,刘太后仍觉不妥,唯恐“二宋”同入三甲会遭人非议,于是宋庠仍为第一名,宋祁却被降为第十名。本该成为状元郎的宋祁,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成了二甲进士。

从刘太后在“二宋”事件中的所为来看,如果任由“好为淫冶讴歌之曲”的柳七顺顺利利地进入朝堂,岂不是对她所维护的道统的玷污,也将是对她的权威的挑战,所以她确有可能在放榜前下令将柳七黜落。

这是柳七距离成功的峰顶最近的一次,然而还是差了一步,他最后还是坠落到了无底深渊里。棋盘上一招走错,或是满盘皆输,或是绝处逢生杀出一片新的天地,人生也是相似的——似乎他伸出手去就能把功名利禄揽入怀中,可偏偏有人无情撤去了脚底的云梯,于是他跌落最深的泥淖,旁人都以为他将会被无边无涯的绝望淹没,可他偏偏出人意料地,在最漆黑处绽放出了最绚烂的花朵。

绝境里开出的花,格外珍贵。在逆境里绽放光彩的人,皆是传奇。这无异于无妄之灾,他被统治者的一句“且去浅斟低唱”彻底放逐,仕途就此如同被判了死刑。他穷尽半生努力靠近的,却无情地将他推开,他只能无奈一叹,自嘲“奉旨填词柳三变”。此前,他的父亲柳宜已经去世,这对柳七也是个沉重的打击,一来他未能在父亲临终前考取功名,换半生抑郁的老父亲展颜一笑,二来他至此也丧失了家庭的经济帮助。仕途无获,生活潦倒,柳七从此与乐工、歌女合作,成了一个专业的词人。以词博情,也以此博财,情路通达,财路平坦,偏偏却不是他最想要的。

后人大可以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柳七的不幸正是文学的大幸。可他当时的痛苦,不曾有人分担毫厘。或许是不想重蹈覆辙,这一次他把愤懑和不满掩藏得很好,词中再难觅他的心思,抽丝剥茧也不过窥见皮毛。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传花枝》

这是一曲浪子的悲歌。浪子柳七能诗、能文、能歌,据说还擅长给女子化妆,道一句“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委实不算夸张。拆白道字的文字游戏难不住他,谱新词改旧曲对他来说也可谓雕虫小技。凡此种种全部手到擒来,柳七有时也难免沾沾自喜地赞自己“表里都峭”。尤其遇到饮席歌筵,正是他大展身手之时,或有当红花魁在席间高歌他的新词,惹来众人争相称赞,或有三五歌女环绕在他周围,娇声嗲气地讨要新曲。这番风头让多少旁观的人羡煞不已,可他还没有享受到被重视、被崇拜的快乐,就听到有人窃窃私语:“可惜许老了。”

是的,柳七已不再年轻。昔日轻狂少年现在已年近不惑,本应稳稳当当、兢兢业业地谋求一番作为,可仕途容不下他,他只能在这脂粉乡里寻一条出路。当“人人尽道”他已老迈时,聪明如柳七,敏感如柳七,又怎么可能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

不是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迫近,却是第一次想到死亡时不再惶恐。他的心情豁达通透,犹如雨后荷花上滚动的晶莹水珠,在初晴的阳光下折射出斑斓光束,仿佛能够驱散死亡笼罩在人心田上的阴霾。即使阎罗遣来厉鬼如何,他并不觉得害怕,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既知此理又何须烦恼?惜良辰,观美景,赏美人,有安逸路途只需纵马而上,有欢乐事但求洒脱去享。光阴如梭不过百年,但求与相好之人多伴一程,就十分满足了。等人生大限将至,只求“阎罗大伯”派个鬼差通报一声,他就能放下尘世一切,潇潇洒洒地随鬼差去报到了。

同类推荐
  •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

    武汉大学是诗歌的王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沐浴着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变革的春风,有百年学积淀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武大校园诗人向缪斯之神献出了心中最艳丽的玫瑰。在王家新、高伐林等第一代校园诗人冲向全国诗坛之后,以马竹及南方诗派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又红遍校园,嗣后,以浪淘石文学社与珞珈诗派成员为主的文学青年,则构成了武大的第三代实力强劲的校园诗人群体。樱花诗赛自发起举办之日起就一进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武汉以及整个湖北文学界和高校文学精英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武汉大学将其列为人文武大建设的内容,给予了调度的重视与扶持。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3)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3)

    现在有谁经过西长安街一带的,总可以看见几个衣履破碎的穷苦孩子叫卖报纸。记得三四年前,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余;再早,就更体面,简直是童子军的拟态。
  • 大地行吟

    大地行吟

    本书是马启智同志诗词结集,收录了诗词数十首,分为“海外旅痕”、“行色匆匆”、“大地情愫”三部分。
  •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窗外桐花飘

    窗外桐花飘

    这是一本写给男孩女孩们的散文集,优美的语言,感人的故事,真挚的感情,伤心的经历,一切一切都是男孩与女孩们的心声,男孩与女孩们的世界,正如书的名字一样,本书全文都是那么的充满诗情画意,打开书,你的心情便不自觉的随着书中的情节而变化起伏,啊,男孩女孩们,你们的世界是美好的,你们的感情是美丽的,你们了解你们自己吗?这里,就展示了你们那多姿多彩又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异界之魔神召唤

    异界之魔神召唤

    新书《西部猎魔人》已经上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续红楼之黛玉的爱情

    续红楼之黛玉的爱情

    搜检大观园之后,黛玉在贾府的日子越来越难,与宝玉的爱情受着各种外力的阻挠,北静王已有正妃却仍想娶黛玉为侧?而贾母希望贾林联姻,王夫人希望贾薛联姻,王夫人为钱,却不知贾母也是为钱。面对重重险阻,林妹妹要如何保卫木石前盟?
  • 不凡凡人

    不凡凡人

    万丹鼎的出现引起各路高人的抢夺,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难道修行只为了成仙?
  • 七朵加一园丁

    七朵加一园丁

    一朵安静,一朵括噪,一朵骄傲,一朵神秘,一朵搞笑,一朵疯狂,一朵慢热。因为一首玉生烟,让她们这七个互不相干的人走到了一起,还认识那个园丁——老师。究竟会有怎样的摩擦,怎样的磨合,怎样的疯狂,怎样的欢闹,以及最后的淡忘·······
  • 梦回九九Ⅱ
  • 偷天之录

    偷天之录

    一个普普通通混吃等死的国企小职员,粗鄙、狡猾、无良、自私,胸无大志又带着点猥琐和邪恶,同学聚会中酒醉掉入下水道,穿越到魔幻异世界,对于莫名继承的远古血脉,以及强加在身的重现家族荣耀的使命,他将何去何从······
  • 随身空间之幸福在身边

    随身空间之幸福在身边

    带着空间穿越?没落的医学世家?有亲人?有爱人?前世今生的目标,梅雪安很用心的的去实现。姬梓墨,强势霸道,立志做个“千古明君”登基数年却无子。太后有命,圣旨下,各家大臣纷纷送女入宫,梅雪安无奈的成为其中一员。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但这句话显然不适合用在梅雪安身上......两人的相遇,是她的希望,还是他的希望,亦或是彼此的希望?
  • 英雄联盟之异界强者

    英雄联盟之异界强者

    首先,在这里感谢大家阅读!希望大家如果觉得好看可以观注,如果不好也不要乱吐槽!本小说选用当今很火的英雄联盟为背景故事。
  • 暴君,难求下堂妃

    暴君,难求下堂妃

    她是活在繁华都市阴影下的女孩,意外魂穿。他是活在阴谋权利阴霾下的男人,不懂爱是何物的同时,遇见了她。他与她定下三月之约:三个月内,他定让她主动爬上自己的床,否则放她离开。不料邻国大王子的暧昧言辞使他愤怒之下强取豪夺,一夜之间,她从太子妃变成冷宫弃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国民老公,爱不够

    国民老公,爱不够

    据传他风度翩翩,儒雅又冷漠。是名媛们挤破脑尖要追的男神就连市委书记的女儿也对他痴情不悔他却偏偏对身为未婚妻的她宠入骨髓好在她身上味道,是他熟悉的好在她的人,是他的她逃,他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