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2600000016

第16章 毋忘在莒

“反省会”在万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反省公司管理,这成了员工的一个牢骚会;第二个阶段,集中在公司高层对发展战略的反省;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起,转变为“前瞻式”反省,即站在未来反省万通的现在。

——摘自《万通全书2001》

冯仑在多个场合提过“毋忘在莒”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直谏》“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所述故事,大体如下:

齐国君臣在一起饮酒,酒酣之时,桓公得意地对鲍叔牙说:“为什么不起来为我祝酒呀?”鲍叔牙就端起酒杯向桓公敬酒说:“祝您不要忘记逃亡在莒国时提心吊胆、愁困落魄的那段日子。”又向管仲敬酒说:“祝管仲不要忘记了在鲁国做囚徒的日子。”还向宁戚敬酒说:“祝宁戚不要忘记了当初在车下喂牛的时光。”几句话使齐桓公等人猛然警醒,桓公离开坐席感谢说:“我和大夫们都绝不会忘记先生的话,这样齐国的江山才能长治久安啊!”

“毋忘在莒”后来便演变为成语,意思就是不要忘本。

冯仑认为,无论企业如何发展壮大,无论何时何地,创业的艰辛、做人的准则、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都不能被忘记。这就是要艰苦奋斗、刻苦忍耐、不断进步。这正是“毋忘在莒”这个成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冯仑在文章中呼吁万通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毋忘在莒”的精神:

万通最值得珍视的东西,不是已赚到手的利润,而是“毋忘在莒”的座右铭。万通是一个年轻的企业,还很稚嫩,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面临国际国内更为复杂的环境,我们应当愈加谦虚谨慎,向一切公司学习,向所有“先进”看齐,继续发扬“毋忘在莒”的精神,兢兢业业,务实进取,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可以说,正是在“毋忘在莒”精神的激励下,万通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强调“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语)的反省精神。反省就是要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反思,从而促进自身提高。反省的精神,在于永远保持理性的自我批判态度。这一点正与万通企业文化相契合。万通企业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敢于否定过去,坚持自我反省的理性批判精神。

1992年9月13日是万通成立一周年纪念日。冯仑认为,90%的公司会在周年纪念日里大吃大喝,但他和他的创业伙伴们并没有那样做,他们坐在办公室里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万通还特地下发了一份《关于建立“周年反省日”制度的通知》的文件,将反省正式确立为公司的制度。时至今日,这项每年一次的制度已经坚持了20年。之前,冯仑曾说:

那时一般民营企业刚挣到钱都会大吃大喝一番,但我们觉得应该过得更有意义,我是学人文科学的,联想到日本战败后(通过)反省得到(了)使其经济飞速发展的启示,我提议将这一天(每年9月13日)确立为万通“反省日”,这一提议得到了伙伴们的认可。

冯仑把反省看做万通地产的生存密码。在《万通历史陈列馆新馆开馆文稿》中,冯仑特别强调反省已经成为万通企业文化的突出特点:敢于否定过去,坚持自我反省的理性批判精神,至今仍是万通企业文化的突出特点。公司领导鼓励员工批评领导、下级批评上级、员工批评“老板”,以这种方式总结经验、辞旧迎新。

反省会对万通地产的发展历史、公司的价值启蒙、关键危机的化解,以及布局未来的前瞻战略把握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反省会比作万通人集中进行反省的宗教仪式,那么反省本身则是万通地产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石。

万通的反省会一般都是这样安排的:在“周年反省日”前夕,公司先通过制度安排和沟通鼓励,对每位员工作出要求,让他们针对公司各层面的工作提出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提出可行性建议。然后,在公司生日庆典这天,企业中高层和员工代表共同开“反省会”。在反省会上,将员工提出的最重要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公开宣示,之后展开更深一层的讨论,反省会参与人员共同为公司出谋划策。

陈润江先生是万通的老员工,1993年9月13日万通第一次开反省会的时候他就参加了,此外他还对这次反省会作了记录: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中午吃罢盒饭也没休息,大家几乎是抢着发言,提出了几十条切中公司时弊的意见,言辞之激烈如急风暴雨。当时我初来乍到,被安排作记录,运笔疾书之际也听得热血沸腾。功权(时任万通集团总裁)虽然在前一年的反省会上喊出过“向我开炮”的英雄口号,但这回在大家的批评下,也似乎有点坐不住了,在表态发言时不免抱怨:“我早就说我不能胜任嘛,要么把我撤了,要么给我时间!”

2001年是万通创业的第10个年头。万通的“反省日”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从简单反省公司内部管理和员工的牢骚转向公司高层对发展战略的反省。总结万通10年的成败,冯仑提出:要进行前瞻式反省,站在未来看现在。“反省会”因此变为一种“前瞻式”的反省。这一年北京万通的反省会呈现出一个特别之处,他们特地邀请了部分已经离开万通的员工,专门请他们来对万通提出新批评和新建议。冯仑认为:

想问题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站在过去看今天,只有回忆力、只有埋怨,回忆,然后自满,这是一个比较容易犯错误的思维。第二种是以现在判断现在,也就是说(用)从别人那里看到的东西来判断我(自己)今天做得对不对,这个也不是前瞻,而只是一个横向比较和判断;能够构成前瞻力的一定是站在未来安排今天。第三种是站在未来的某个时点,然后看到未来那个时候发生的所有的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必然发生的变化,然后决定我们今天哪些事情要做,哪些事情不做,着眼未来,发现规律,按照规律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聪明人总是站在高处以便看得更远,聪明企业的做法是站在未来看现在,万通也要成为这样的企业。

冯仑提到的第三种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站在未来安排今天,是构成前瞻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站在未来的某个时点,然后看到未来那个时候发生的所有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必然发生的变化,然后作出相应的决策,这样才能表现为前瞻力。它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保障。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有战略上的管理,就在于它具有前瞻力,知道自己今天哪些事情要做,哪些事情不做,着眼未来,发现规律,按照规律去安排自己的事情。在《万通·生活家》专访冯仑文章《站在未来看今天》中,冯仑就特别强调了前瞻力对万通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前瞻力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站在未来决定今天,不走弯路,不做多余动作。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有自觉的战略,有了战略,我们才能用战略来剪裁机会,然后能够把握机会,同时才能决定我们的方向。

万通的目标就是要成为最理性、最有前瞻力、最持久的公司。和其他企业相比,万通最大的优点是长期思考,研究问题,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总比别人觉醒得更早,从而作出相应的决策。这已经成为万通活下来的根本。在《站在未来安排今天》一文中,冯仑这样写道:

“前瞻力”是万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站在未来安排今天,以战略导向替代机会经营;就是要在未来找一个支点,引领自己的企业,创造未来,赢取未来。不断通过“创新”而“领先”,这是万通决胜于未来的重要战略原则。

冯仑认为,前瞻力决定了企业的战略,把前瞻力保持下去,长期坚持,才能够有可能把它做成核心竞争力。那万通如何来坚持这种前瞻力呢?2005年的一次媒体采访中,冯仑认为战略规划里讲的使命、核心价值、预期结果和愿景,这四样东西是保证万通能够积极地站在未来安排今天的深层的核心价值理念。

如果我们不想成为符合国际规范的、优秀的公司,如果我们不把创造最有价值的生活空间作为我们的愿景,如果我们不想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进步的企业,如果我们不想成为一个最受人重的企业,就没有这四样东西(使命、核心价值、预期结果和愿景),我们就不可以有这样的心情,站在未来安排今天,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支撑着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有了这四样东西,我们才一定会坚持站在未来看今天,这样我们的前瞻力就有了必然性,这样就会保证大家在价值观上,在做企业的方向上,有一个必然性,指引我们不断创造、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我们的前瞻能力,这点非常重要。(《冯仑如是说》)

多年以来,万通在制定战略、做事情方面始终非常重视前瞻能力。万通提出要用美国模式取代传统的香港模式,之后有了新的战略,并按照新战略变成了一个专业的房地产投资公司,随后又有了四大板块的业务,地区战略和子战略等延伸的一些东西。这几年大部分地产企业都在忙于应付激烈的竞争,但万通却反复强调研究商业模式、商业周期。随着121号文件的发布,越来越说明万通做的是一件非常有前瞻性的事情,真正研究透了商业模式。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一年一度的反省会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气氛紧张,而是渐渐变为冷静而平和,不断向比较理性的“问题和建议”方向转变。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意味深长地说道:“反省会是万通地产的加油站和牵引力,指引企业发展方向。”

同类推荐
  • 服装店就该这样管

    服装店就该这样管

    人生四件大事:衣、食、住、行。衣为首,可见服装业的发展前景是多么的广阔。我们看到服装店开遍大街小巷,看见许许多多的服装店生意兴隆,却看不见服装店店主们的辛劳与困惑。每个店主都希望自己的店成为旺店,但是,在经营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店铺该如何管理、员工又该怎么管、如何做大做强自己的服装店,等等。
  • 麦肯锡高效执行力

    麦肯锡高效执行力

    本书的特点,是对麦肯锡卓越的执行力加以引申,过渡到适合国内公司发展和竞争之中,观点新颖,特别适合公司管理者阅读,极易从中找到解决公司执行低效的最佳方案。没有执行,必定是失败者,找准最有效的执行力,将会使你事半功倍。这就是麦肯锡高效执行力的重要经验。麦肯锡作为上个世纪20年代后创建的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战略咨询公司,在今天已经越来越更加引起许多国家公司决策者们的关注。
  • 狼客

    狼客

    本书共分十章,详细阐述了互联网的划时代意义和优势,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功能,独创的网络营销四大系统,如何整合网络渠道,如何策划和实现事件营销,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网络品牌以及危机公关等方面。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迅速掌握网络推广实战技术和网络营销策略。本书总结了作者八年多来,辅导过的3000多家企业从事网络营销的实战经验,从企业整合营销的推广角度,把网络营销分解为分析定位系统、营销型网建系统、网络推广系统、企业运营系统。
  • 我的人生“狠”字当头

    我的人生“狠”字当头

    他是能源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毫无疑问,他将改写未来的全球能源版图,甚至,全球政治版图。每逢石油价格动荡,他是全球媒体第一个要找的人。每一次石油价格震荡,他都被无数媒体指为“搅动石油产业血雨腥风的幕后黑手”。但他在能源领域半个世纪的关注和近乎神;他的原油及石油股票价格预测,使他收获了“油神”、“黑金巨子”的称号。
  • 财富骤增——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超速发展

    财富骤增——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超速发展

    从20世纪末期开始,在新技术革命风暴的席卷之下,财富的产生和积累形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由于信息的急增和知识的爆炸,人类的历史步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打破,世界财富重新洗牌。为赶上飞驰的时代车轮,企业应藉着时代赋予的机遇,迈上了一条超速发展、财富骤增的前行之路。
热门推荐
  • 千年墨殇瑾年琉璃醉

    千年墨殇瑾年琉璃醉

    因为有星,夜才不会黑暗;因为有你,我的世界一片灿烂;如果你是那个一直站在前面保护我的人,那么我就一定是那个一直站在你身后默默陪伴支持你的人。人定胜天。薛沫瞳再次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这句话。只有任何时候都不放弃,才能迎来最后的光明。
  • 沧澜绝

    沧澜绝

    从地球穿越到陌生的大陆,从亲情的谎言到血淋淋的事实,从智商上的天才到修炼上的蠢材…哦世界还是美好的,比如从女追男到男追女,比如从修炼蠢材到智商修炼样样好的天才,比如从没爹没娘变成爹疼娘爱,比如从孤身一人到好友成群蠢兽成堆……一对一,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各位看官收藏阅读~
  • 中国商道智慧

    中国商道智慧

    商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摸爬滚打,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这便是“商道”,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经营之道。但是,在中国商业历史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省区差异、文化习惯差异等,致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商道”也有所不同。因此便出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商业之道。助你知商规,识商性,通商路,懂商道,做最成功的商人!
  • 一本正经地胡说三国演义

    一本正经地胡说三国演义

    一本正经地胡说三国演义我们的目标是让小学生也想去读三国
  • 妃常逃跑:王爷不许抓我

    妃常逃跑:王爷不许抓我

    【正文已完结,放心阅读】穿越次日,嫁了白痴王爷,俩人分房睡,一月后却有孕,于是携家产跑路。王爷追上:爱妃,诱拐皇孙可是大罪,你已被追捕。吓,那就更得逃了,乱皇室血统,那可是诛九族,继续跑……王爷继续追:爱妃,你这都要临产了,你还跑?当然,继续逃,这孩子不是你的。王爷猛追:孩子都生了,你还跑!……【爆笑,盛宠文】
  • 综漫之英雄残响

    综漫之英雄残响

    这是一个失去了记忆的少年在异界慢慢成长的故事。这是一个最不应该成为英雄的怪物想要成为英雄的故事,这是一个从一无所有到得到再到一无所有的故事,这是一个所有的人都拥有自己的正义互相粉碎的故事。最后的最后,可以拯救所有人的英雄会存在吗?
  • TFBOYS之泡沫碎影

    TFBOYS之泡沫碎影

    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对的人,一场美丽盛夏的邂逅,一个不改开始的爱情走上了不归之路……
  • 大域王

    大域王

    黑发黑眼、无父无母的小男孩华特带着他的表弟在一个海盗港艰难谋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获得了世上最精细的地图——大域图,随后又在一次与海怪的搏斗中误吞了一颗有思想的珠子,从此他踏上了曲折不平而又光彩四溢的征途……有理有据的魔法、铁桥硬马的武技、浩大磅礴的战争、波诡云谲的阴谋、英武逼人的女王、美丽多情的公主、强悍迷奇的巨龙、庄严巍峨的神殿……本书力图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异世大陆,让你回味无穷!(有读者说从简介就看不出和别的有什么不同,那是因为简介地方太小,只能放“不一样”三个字,若要知道哪里不一样,还请到书中看。在读者要求下建了个Q群,群号码:39880520)
  • 黑道总裁猫咪妻

    黑道总裁猫咪妻

    一场算计,他中枪,露宿街头。本是等属下,却等来了一只赤身小猫女?二话不说就开始舔他,吃干抹尽了就不理他了?捡只猫咪娇妻回家的下场是甜蜜而可悲的……
  • 唯你属我

    唯你属我

    “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没人会在乎我?是不是我死了都没有人会记得我?”“不,你不会的,因为你还有我。我说过,我的一切都是你的,只要唯你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