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3500000003

第3章 大师风范(3)

作为文坛挚友,大冯始终关注着平凹的文学创作轨迹。在他看来,平凹虽少言寡语,为人低调,思想却异常活跃,异常敏锐。一个作家,关键不在于熟悉生活的程度,而在于从生活中认识、发现和感觉到了什么。“改革开放带来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否定了许多东西,一时又找不到自己的坐标,生活显得比较浮躁,彷徨。平凹敏锐地捕捉到当时社会生活的脉动,写了《废都》,争论很大。有一次在新加坡,有人问我怎样看《废都》,我说,把这俩字倒过来,都废。中国社会抛弃了计划经济的所有桎梏,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出现了迷茫。作家的最大社会功能,就是抓住时代最大的灵魂上的问题,通过生动鲜活的文学形象反映出来,给人以启发和思考。从《废都》《浮躁》到《秦腔》,平凹的作品不断寻找时代的‘压痛点’(敏感处),敢于刺痛社会的神经,远比那些玩弄文字和技巧的作家,对时代关切得多,也有力量得多。而只有刺痛,才能使社会兴奋起来,活跃起来,才可能思考和改变现状。”

夜探“贾府”

与贾平凹见面之前,便听说他在质朴憨厚的背后,尚有清高孤傲、行为怪异的一面,更有不少关于他贪钱爱美女的趣闻轶事。见到此君后,虽与传说中有些距离,但其言行举止思维方式,也有不少古怪离奇令人费解之处。老杜随大冯一起夜探“贾府”时,便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僻如说,一进他的书房,抬头可见壁上悬着一块匾额,上面是他亲笔题写的“上书房”三个大字。“上书房”是从康熙皇帝开始清朝宫廷中教育皇太子的地方,平凹何以命名自己的书房?是因为他的“龙凤情结”,偏爱皇家排场,还是想“关起门来做皇帝”,统领独属他的堆积如山的书籍字画,神佛造像,文物古董,在他的艺术王国中自由驰骋?

书房中最令人困惑不解的是一把硬木椅子,椅背上摆放着他的照片,椅垫是一块平滑的和田玉,椅腿处则是一块巨大的动物骨骼化石。

“这是我的座位。”平凹幽幽地说。谁会把自己的照片摆在椅子上,放在一个碍手碍脚的地方,让外人进来感到心里发瘆呢?

有人说他信佛,有人说他信风水,或许他的“灵感”就来源于此?

在平凹的厨房里,还摆放着几大瓶自己调制的药酒。据知情者说,平凹前些年患有肝炎,一直病病恹恹,却笔耕不辍,勤奋敬业精神可见一斑。平凹因《废都》受挫事业陷入低潮,不料却因祸得福,在医院里结识了一位崇拜他的美女“粉丝”,后来做了他的再婚妻子。妻子比他高十厘米,走在大街上,令人想起大冯的小说《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夜探“贾府”那天,平凹的娇妻并不在场,不知被他藏在哪个“金屋”里。

最好笑的是贾平凹书橱的玻璃门上,贴着这样两张“告示”,一个是“写作专用柜可看不可动”,另一个是“四尺书法两万,三尺一万五,画五万起”,大冯见状打趣道:“价儿跟我差不多了!”众人哄笑,平凹也跟着笑,然后解释说:“怕别人要字要画才这么写的。”大冯继续逗他:“人说启功卖字论个儿卖,平凹的书法得按笔画卖!”众人捧腹大笑,笑得平凹挺不好意思。

私下里老杜问平凹:“您和大冯都画画,平时有无交流?”

平凹答:“他原来学过画,有传统绘画的功底,又有文学性在里边,一般人学不了。他的画水平挺高的,相当高……”

“您的画呢?”

平凹憨实而谦虚地笑了:“不是一回事嘛!……”

“那您是无师自通了?”

“那倒不是,我的造型不行,就避讳造型,画画情趣而已。”

听到我们的议论,大冯接过话茬说:“文人画不必有很深的绘画基础,苏轼、米芾这些人的绘画并不强调技术性,而是抒发画家个人的性情,就跟平凹的画一样。文人画的特点有三:一、直抒胸臆;二、以形写神;三、诗书画印结合。我为此还写过一篇文章《平凹的画》发在《文汇报》上,平凹很满意,是不是平凹?”

位于西安雁塔区的平凹的这处住宅与其说是住宅,不如说是一个仓库,他从各处搜罗来的神佛造像、陶器、民间艺术品和生活器具,密密匝匝堆放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连楼梯、阳台也不例外。他喜欢高古玉,喜欢元代以前的东西。从他的收藏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的和文化的信息,看到收藏者独到的审美情趣,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感和岁月的沧桑感,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谈起自己的这些老古董,平凹如数家珍——这是马家窑的陶罐,这是甘肃天水的佛像,这是汉代的彩陶,这是北魏的石雕,这是唐代的菩萨,这是反映民间习俗的人像、石狮……每展示一件宝物时,平凹都紧盯着大冯的眼神和表情,渴望得到他的赞美和首肯。

平凹的收藏中还有不少民间民俗器物,其中有一对小石像,雕刻了两个造型十分朴拙可爱的小童,一个捂耳,一个捂眼,平凹说,这叫“非礼莫视,非礼莫听”,是陕西农村当做“家训”摆设在家门口的。大冯联想到在陕西考察时看到平凹为一些民间艺人的题词,深有感触地说:“民间文化是民间的灵魂所在,一个作家与民间文化的联系,才是与生活更深入更自觉的联系。平凹做到了这一点。他小说中对人物心理的细腻而准确的把握,是与他对民间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分不开的。作家里像平凹这样喜欢收藏艺术品的人寥寥无几,而且近乎痴迷,还能‘解其中味’,从精英文化到民间文化都有涉猎,这样的作家才有深度和广度。因为他的‘底盘’大呀!……”

一席话说得平凹心花怒放,忙从厨房中端来一大盘石榴和一大碗大枣招待客人,又将那本大红封面的《秦腔》赠给大冯,并当场题字:“大冯贾府一游留念。”

红灼灼的《秦腔》映着平凹憨实的笑脸,满屋里顿时飘荡起一阵欢快温馨的浓浓喜气。

)第五节 曹禺:大师百年魂归故里

1910年,在天津海河北岸意租界的万公馆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不久,婴儿生母去世,家道中落、生性苦闷的他在戏剧中找到了人生的快乐。《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他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揭示着时代与生活的沉重主题。他的创作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一代又一代话剧导演、演员不断演绎着他经典剧作中的故事和人物。

他便是戏剧大师曹禺。

如今,曹禺又回到了他曾魂牵梦萦的故土。2010年9月22日,在大师诞辰百年之际,“曹禺故居纪念馆”隆重揭幕。这是天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项目之一,是天津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在全国也将产生影响。

曹禺故居纪念馆坐落在意式风情区一个静谧幽雅的院落里,两幢暗黄色意式小洋楼,一幢为曹禺故居博物馆,一幢为新建的“曹禺戏剧生涯纪念展”,不仅展出了大量介绍曹禺生平事迹的图片、书信、手稿、出版物和实物,还辟有多间小剧场、音像馆和报告厅,功能多样,动静结合,是全面解读曹禺艺术思想形成过程的绝佳平台。

在那个不平凡的日子里,老杜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曹禺故居博物馆,陪同者是海河建设发展投资公司的宋书记和天津文史馆馆员、曹禺故居纪念馆顾问黄殿祺。黄先生与曹禺有过师生之谊和深入交往,他的介绍为深入领悟大师风范打开了一扇窗口……

仿佛为戏剧来到这个世界

“曹禺仿佛是为了戏剧才来到这个世界的……”步入“曹禺戏剧生涯纪念展”,展览的“前言”开宗明义。

曹禺原名万家宝,父亲万德尊是个武官,曾做过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秘书。曹禺自幼在这种封建官僚家庭中耳濡目染,从那些达官贵人,三教九流中嗅出当时社会的霉烂气息,形成了他后来创作中的叛逆心理。家道中落后,父母便终日沉溺在鸦片中,使整幢公馆中死气沉沉,凄凉阴森。后来,曹禺把这种对家庭的感受写进《雷雨》中,剧中小客厅“闹鬼”的情节和氛围,便出自少年曹禺的这种厌家情绪。

曹禺的文学启蒙老师是他家的保姆段妈。她经常给曹禺讲述农村的悲惨现状和农民破产的故事。还有继母从小便带他到戏园里看戏,以及他在私塾里大量阅读古今中外名著,都在他的心灵中播下戏剧的种子。从展览陈列的各种版本的文学名著中,可以看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以及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都德的《最后一课》和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等。所有这些童年的经历和感受,都为他后来成为名噪一时的大戏剧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好充分的文化准备。

从南开走出的戏剧天才

“张彭春是第一个启发我接近戏剧的人,南开新剧团使我最终决定搞一生的戏剧。”曹禺说。

1922年秋,曹禺进入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创办的南开中学学习。周恩来、马千里等诸多革命家均出自这所学校。在这里,他受到五四新文学的影响,热爱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作家的作品;而张伯苓的胞弟张彭春领导的南开新剧团,则是曹禺戏剧生涯的发轫之地。

张彭春是中国北方话剧的奠基人之一,曾在美国研究教育和戏剧。曹禺加入南开新剧团后,主演过易卜生的名著《国家公敌》《娜拉》以及莫里哀的《悭啬鬼》等,尤其是他在《娜拉》中男扮女装饰演的娜拉,更成为当时南开的一段佳话,而这些演出均是由张彭春导演的。

曹禺曾这样回忆道:“我很留恋青年时代在天津的这段生活,它使我熟悉舞台,熟悉观众,懂得如何写戏才能抓住观众。戏剧有它自身的规律,不同于小说或电影。掌握这套规律的重要途径,就是舞台实践。”曹禺还特别强调张彭春送他的一套《易卜生全集》,对他戏剧思想和写作方法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雷雨》《日出》的背景都是天津

《雷雨》和《日出》,可谓曹禺戏剧中的经典,被一代代话剧人反复解读演绎过。然而看了“曹禺戏剧生涯纪念展”,又似有若干新发现——《雷雨》写作历时五载,酝酿于南开,成形于清华;最早发现《雷雨》的是文学巨匠巴金,他不仅为它流了泪,还将其发表于郑振铎、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雷雨》首次搬上舞台是在日本的东京,在国内首演则是在天津市立师范学校的孤松剧团;《雷雨》通过周朴园、繁漪等人物形象,真实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深刻矛盾及其必然崩溃的命运,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均达到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193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保定谋生的曹禺,应友人之邀重返故乡,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任教。

一年后即1935年,中国旅行剧团莅津公演《雷雨》时,曹禺与友人间或到惠中饭店谈戏聊天,有机会接触到“陈白露”这样的交际花。交际花与妓女们“鬼”一般的地狱生活及悲惨结局,像利刃一样刺痛了曹禺的心,使他犹如一个热病患者,觉得身旁有一个催命鬼低声在耳畔催促他,折磨他,终日不得安宁。曹禺还深入到天津“三不管”一带的妓院探访,发现她们中有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日出》就是这样诞生的。它通过陈白露、翠喜和小东西,揭示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妇女们的卑贱地位和悲惨命运,诅咒这个“不公正的禽兽世界”“应该被改造或根本推翻”。

无论从作者出生和熟悉的社会环境,还是作品所表现的地域特征,《雷雨》和《日出》无疑都是以天津为背景而创作的,其中一些方言和小调也是天津独有的。曾经有人将《日出》的时代背景说成三十年代的上海,那就肯定是一种无知或误会了!

阔别半个世纪的“寻根”之旅

自青年时代离开天津近半个世纪,曹禺再也没回过意租界的“万公馆”,但他对故乡的思念却始终未有丝毫减弱。

1985年,天津在南开区老城里的广东会馆筹建天津戏剧博物馆,时任馆长的黄殿祺受命专程赴京,聘请曹禺担任名誉馆长,曹禺欣然允诺。在他看来,天津不仅是工商业城市,又是文化之乡、戏剧之乡:“我是天津人,生长在天津,我觉得我有资格担任这个职位……”

分手前,曹禺从卧室里取出一个大信封递给黄殿祺,打开一看,原来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曹禺与著名京剧艺术家李玉茹结婚时,邓颖超大姐送给他们的一盒高级糖果中附的一封信,上写:“曹禺、玉茹二同志,祝贺你们结婚,希望你俩像这盒糖果那样甜蜜。”的确,周总理和邓大姐对曹禺一直有着学长般的关怀和朋友式的赤诚,总理无疑是他心中的一盏指路明灯。黄殿祺问这封信可以公开展出吗?曹禺答:“可以,这封信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们戏剧工作者生活关心的具体表现!”

1986年,曹禺七十五华诞时,终于走上了“寻根”之旅。当汽车从天津北安道拐进民主道时,曹禺忽然认出马路右侧一幢刚刚粉刷过的意式小洋楼,即是他当年出生和居住的万公馆!儿时的生活场景仿佛历历在目,老人不禁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又过了两年即1988年,曹禺受聘天津戏剧博物馆名誉馆长仪式在天津隆重举行。这一天,曹禺在戏剧博物馆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三个陈列室和古典剧场——歌舞台,兴之所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在英国伦敦,演莎士比亚戏剧的英国环球剧场正在恢复。那个地方是木建筑,是莎士比亚在世时被烧的。为纪念莎士比亚,现已重新翻盖起来,将耸立在伦敦市中心。由此可见,保存剧场文物是一件大事。因此我希望,我们这个剧场和博物馆应成为全国性的博物馆。因为这个博物馆确实有自己独具的特点:它有一个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独特古剧场,而且保护得这样好,这样完整,即使苏州的也不如这个,这是一个奇特的事情。如果朝拜兵马俑在西安,那么朝拜戏剧就要到天津戏剧博物馆,朝拜这样一个古戏台,因为它代表了几千年的东方文化。”

百年诞辰,大师魂归故里

1990年,天津戏剧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主办曹禺戏剧活动65周年演出及学术研讨活动,不仅推动了曹禺戏剧研究,同时也表达了天津人民对本土文化名人的崇敬之情。专程从美国赶来参加活动的曹禺的女儿万鸢和万方,谈起父亲的平生均感慨颇深——

晚年的曹禺,似乎是在悲情和痛苦中度过的,他总是悔恨自己不够勤奋,没有拿出一个超越自己的“大东西”。实际上,他一生从未放下手中的笔,即使生病住院期间,仍不停地构思、写作,不满意又撕掉。他时常翻阅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评传,而且“越读越难受”:因为托尔斯泰八十岁时,还像农民一样耕地,然后写作,文思永不枯竭,真是一个伟大的人!而他的创作欲望也如同火山里的岩浆,憋在内心深处不能喷发出来。

曹禺平素的生活似乎只有三件事:读书,写作,思考。

他无限热爱艺术,爱得入迷;一旦走进他的艺术世界,便忘了自己,忘了周围的一切。他经常把一杯茶洒一半在自己身上;自己系的裤子走路时随时可能掉落,脸盆用过之后随手便丢到地上……当他快乐时,会像孩子似的手舞足蹈。他对吃穿要求不高:一个家乡产的豆瓣绿青萝卜,到他嘴里也如品尝山珍海味一般。

越到晚年,曹禺越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欲念。他喜欢回忆过去,谈起青年时代在天津的写作生涯,就像讲述一个他做过的美梦。从故居到南开,他到处寻觅历史的足迹,寻找当年处于创作巅峰时的状态和感觉……

如今,曹禺已辞世十五载,而他的作品,他的艺术精神和人格力量,却依然影响着无数热爱艺术的人们。在迎接曹禺百年诞辰之际,京、津、沪、港等地都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了他的《日出》《雷雨》《原野》《北京人》,濮存昕、徐帆、胡军、陈好,主演都是演艺界一线大腕。而同为海河儿女的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更是当仁不让,多次将《雷雨》《日出》《原野》搬上舞台,并以把握曹禺作品精髓的准确性广受赞誉。曹禺的作品及其研究也走向了世界。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作为曹禺的故乡,隆重揭幕的“曹禺故居纪念馆”,无疑是对这位大师百年诞辰的最好致敬和献礼。

曹禺又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土,他将在这里展示坎坷而非凡的艺术人生,用自己的不朽名剧感染一代又一代观众,直到永远。

同类推荐
  • 做人有原则

    做人有原则

    本书归纳了48个做人必须坚持的原则,并给出了“建议与忠告”,对人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

    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

    辩论是社会文明的一种生动体现。在辩论场上,双方心平气和地摆事实,平等自由地讲道理。胜者不以势压人,因为他从对方的巧辩中看到了智慧的火花;败者也不气馁,因为他从对方的雄辩中学到了知识和真理。辩论是展现个性风釆的舞台。在辩论中,你反应敏捷,口齿伶俐;我则处之泰然,沉着稳重。你思维缜密,逻辑严整;我却滑稽调侃,风趣幽默。你可以持名家大师之言,侃侃而谈;我能够列举事实,独辟嶝阡,固执己见。在这里,除了不可动摇的规则外,没有了僵化的约束和死板的规范。你的思想可以在广阔的空间信马由缰,任意驰骋;你的风格,能够随心所欲地遨游。通过辩论,能让人体验和欣赏到真正的个性美。
  • 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

    本书通过分析和查阅相关资料,将对整个肢体的动作,面部的表情,眼神的传递,头部、手部和站姿、坐姿、步姿以及一些动作的细节含义,各种动作的组合,与对方交谈时所应保持的距离,应注重的礼仪等作一系统的介绍。对人们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详细解码,为大家拨开肢体语言的层层迷雾,帮助大家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品读出虚伪表情下面对方真实的想法,洞察细节动作暴露出来的心理变化,使我们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也让大家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感受到全面与完善的魅力,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肢体语言的技巧,以便我们可以自如地在社交场合上拓展空间,改善人际关系,探查对方的心境,对各方面的沟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引爆你内心的TNT:通过释放内心潜能创造生命奇迹

    引爆你内心的TNT:通过释放内心潜能创造生命奇迹

    《引爆你内心的TNT:通过释放内心潜能创造生命奇迹》作者克劳德·布里斯托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部潜藏着这种“炸药”——你内心无穷的创造力。数个世纪以来,其威力让那些善用它的人步入成功,也使那些企图滥用它的人走向毁灭。当你挖掘并利用体内的TNT时,一定要小心。当你靠近它、捧起时,一定要拿好,并且只能用它去干好事。TNT!一种危险的烈性炸药,一个骇人听闻的字眼!
  • 熟男的9根肋骨

    熟男的9根肋骨

    要生活就要面对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你就必须练就多方面的能力以解决这些问题。《熟男的9根肋骨》作者认为,一个成熟男人必须具备就方面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塑造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行为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
热门推荐
  •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节约水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途径。
  • 何以笙箫默番外永不言说的爱

    何以笙箫默番外永不言说的爱

    何以笙箫默电影版的番外,主要写的是剧中一直提醒何律师药不能停【误的william,电影中的情节会一直穿插,行星饭来看看吧!不喜勿喷。
  • 卡耐基写给年轻人的14堂人生智慧课

    卡耐基写给年轻人的1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做的一本成功励志读物。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一直很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提供给年轻人很多睿智的建议和极有参考价值的看法,堪称令世人叹服的人生智慧。掌握这些知识,并去实践它,相信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在人生中获得成功。千千万万个年轻人从戴尔·卡耐基的作品中获益,走出了迷茫与困境,走向了幸福和成功。年轻人只要认真阅读,就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发掘自己的无穷潜力,从而创造美好、辉煌的人生。
  • 冥落之魂约红衣

    冥落之魂约红衣

    冥落因一滴血而生,因一滴血而爱,因一滴血创造一切。只因一个人而坚持存在,红衣。冥王殿外,血链缠绕着一块血石,不停的滴血,一触石裂,只见铁链穿骨,白发齐下红衣落目,冥落眼里只有从未睁眼看过她的他,为了他便成王,为了他便成神,为了他变成魔,只因生生世世的不怨陪伴。
  • 独宠小乞儿

    独宠小乞儿

    “我的这一生赢了全部人,唯独就输给了他。”“只因为他是男人!”——安暖夏不是所有至死不渝的爱情都是真的。安暖夏与席慕辰恋爱了十年,是席慕辰把她从生不如死的境地中解救出来,给了她温暖。为了他,安暖夏付出所有来回报,甚至是赔上自己的一颗心。什么山盟海誓,什么至死不渝,什么不离不弃,全部都抵不过一个女人肚子里面的野种!【再次醒来的时候,安暖夏却变成了一只丑小鸭,可为什么桃花却一朵朵的来呢!】“非你不嫁。”——顾洛溪“非你不娶。”——安暖夏“暖儿,我爱你。”——席慕辰“安安,我一直都在,只要你幸福。”——席陌轩“女人,到我这里来”——黑炫希1v1宠文
  • 丑女妹

    丑女妹

    我叫恋小爱,是某座孤儿院的孤儿,因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被华诺斯高中贵族学院破例录取,遇上他,还有他。一系列的爱情故事就此开始了。《不向往有位王子来爱我,只盼有个他把我当做他的公主》
  • 超能男保姆

    超能男保姆

    听过女保姆,可是你听过男保姆吗?一心求职的帅气少年夏洛,误打误撞成了某个刁蛮小美女的男保姆,他们会擦出怎样精彩的火花呢?夏洛当了男保姆之后,发现身边的美女越来越多,夏洛又该如何应对呢?
  • 最寒冷的冬天Ⅳ: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最寒冷的冬天Ⅳ: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最寒冷的冬天Ⅳ: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战争的背景介绍,描写了开战初期,韩国军队的大溃败以及美国的干预;第二部分,从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开始,介绍了美军与中国志愿军之间的作战态势;第三部分,战争陷入僵持,各国开始在战争中寻找和谈机会,最终在板门店达成停战协议。作者访问了战争的亲历者,对朝鲜半岛历史遗留问题和美苏两大阵营的勾心斗角形成有独到见解,客观地将战争全貌展现在我们面前。
  • 自然常识速读

    自然常识速读

    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周围,各类各样的事物中,都隐含着科学。一株花、一棵树、一滴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从生活中任何的小事物中都能发现科学的闪光。而现在,让我们在故事中去寻找科学。
  • tfboys之春天里的腊梅

    tfboys之春天里的腊梅

    她,伊美儿,如同冬夜里绽放的腊梅,被寒冷的风雪包围,拒人于千里之外,却在他春风一般的温柔下,慢慢融化……背叛,给她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她本以为自己会一个人平淡的过完一生,可没想到他的一句话,改变了一切。“美儿,我喜欢你。”也许是命运,在冥冥中指引,创造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那花瓣上晶莹的液体,是露珠,还是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