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9000000010

第10章 自觉贯彻群众路线(3)

其次,贯彻群众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质和正确方向,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到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用马克思主义牢固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最后,贯彻群众路线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内在要求。我们党要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努力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搞改革,都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衡量尺度。这一切,须臾离不开党的群众路线。

所以说,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最终要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评价,由党的领导是否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来决定。只有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把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统一起来,把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统一起来,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4.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重要标志。假使没有作为实践主体的群众的实践和创造,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失去了动力和源泉。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仅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更是我们党总结多年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每一次的理论飞跃,无不是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和保护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及时积极地进行理论概括取得的。所以,“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毛泽东思想是这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这样”。

(二)新时期新阶段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

在新时期新阶段,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受到来自社会环境和党的自身两个方面变化的影响。

1.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社会阶层发生较大分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广大群众由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若干不同层次的群体。这使得群众无论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主体还是客体,都增加了其对象的复杂性。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必然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利益代表和利益分配的多元化。不同社会群体从市场经济中得到的利益的差异、获取利益的道德评价尺度的分歧以及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利益发展在多种利益分配方式下呈现出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冲突明显化的态势。不仅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利益,而且各阶层身份认同感在逐步出现,不同阶层心理和情感隔阂在加剧,如弱势群体的“仇富心理”的形成。并且各阶层利益有开始固化的趋势,这种固化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如果我们党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解决社会阶层分化带来的冲突与矛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是民间组织大量出现。改革开放后,民间组织开始大量涌出,给我党的执政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府组织的补充,是一种有组织的政治力量,为人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它的出现使群众的内涵被大大扩展。大量民间组织的涌现,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直接联系或双边联系变成了党、民间组织、普通群众之间的三边关系。另一方面,“官民二重性”,不仅是政府组织的有益补充,同时二者存在紧张与不协调的一面,同时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开始追逐自主的利益表达和自由活动的空间,不断向政党组织和政府施加各种压力;更有甚者,一些非正式组织在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地方活动。它的大量出现和不断发展都使得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变得更加复杂,这种复杂不仅表现在群众的内部结构上,还表现在与群众发生联系的模式上。

三是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化迅猛发展。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可以方便地获取和迅速地传播。在网络中,空间消失了,边界不复存在了,地位、身份、层级不再具有实际意义,无论是最高决策者还是社会普通群众,都可以无障碍地出现在同一个平台中,这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扩展了政治参与渠道。同时这种广泛的参与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得群众通过网络寻找志同道合的赞同者与支持者,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形成看似虚拟但又能实实在在在政治发展中起作用的组织与团体,对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组织及政治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这样相应开放的社会状态下,党能否及时、公正、客观地回应就显得更迫切、更突出了。如果对此不能积极有效地回应,会使本来没有事的地方发生事情,会使小问题衍生成大问题,更不用说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和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可见,党一直强调的“密切联系群众”“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工作方式,正通过全新的途径和方式—互联网络的渠道来补充实现,以实现更广泛的群众联系和“零距离”与群众接触。

四是群众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大变化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导致了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并存,这是社会历史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也同时产生了社会价值的失范,对人们价值观的统合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贪污、腐败的蔓延和泛滥,社会丑恶现象的沉渣泛起,这些不仅意味着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碰撞,甚至会带来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和行为的失范,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给新时期党群关系带来新的挑战。

2.党的自身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存在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在思想观念上,群众路线主要是以群众观作为思想基础和观念性前提。然而,一种信念的树立,既依附于现实社会所倡导的政治观念,也受社会现实及复杂的具体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首先,在今天价值观念复杂化和多元化及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影响下,在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上,除了占主流观点的群众观外,还存在与此相对立的其他思想观念。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思想及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家长制”思想所起的惯性作用并未完全消除。再次,群众的观念中也有强烈的圣贤情节和依赖心理,不积极参与,习惯于做被动的接受者,把公正的期望寄托在“包青天”身上。这种观念使群众淡忘了自己的主人翁身份。

在方法和途径上,仅仅依靠传统教育和党性要求的方式已明显不能保证群众路线得到很好贯彻。党如何联系群众,除了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外,并无更具体更广泛的制度上的规定。群众路线对于共产党与其说是一种制度,还不如说是一种作风。所以,一方面,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需要制度和机制这种刚性的约束力提供保障。这样才能克服在实践群众路线过程中的偶然性和随意性,杜绝以群众路线的名义和形式取代群众思考做事,甚至是强迫命令。另一方面,群众路线的执行不仅仅需要党这个贯彻主体,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但现行的体制中并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改变群众的这种被动地位,使其有效地参与其中。

第二,党的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的影响。我们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90多个年头,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尤其是在今天,一大批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和锻炼,把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光大。但是,也有一些领导干部产生居功自傲的心理,不愿与平民百姓为伍,感情上疏远了群众。同时,伴随着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大批新走上岗位的年轻干部,他们一方面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朝气蓬勃、思想解放、干劲十足;另一方面,他们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锻炼,对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感受不深、缺乏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经验,群众观念差,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和坚持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有的将贯彻群众路线解读为每年到群众中“走动”几次,慰问几名困难群众即可;有的单纯以经济指标代替群众工作,以为只要经济指标上去了,群众工作也就做好了;也有的在具体工作中片面强调使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忽视了群众工作方法的重要性;等等。

第三,党的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下降。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群众利益的差异和多样化,加之党群、干群沟通机制不完善、沟通渠道不通畅,党群之间在许多问题上出现了认识上的差异和分歧。这种差异和分歧不断加大,群众意愿和党的意图之间很难达到有机统一,出现了干部“不知道群众在想些什么”、群众“不知道干部在干些什么”的现象。党群、干群之间的思想情感隔阂在不断加深。同时,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干群矛盾日益复杂化。这些矛盾的参与主体和发生领域在逐步扩大,矛盾的对抗行为和公开化程度也有加大趋势,矛盾的群体性、突发性和组织化程度也日益增强。加之一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边缘化,使得党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不够顺畅。这一切都导致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所下降。尤其是对部分新领域新阶层的群众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足,党密切与新阶层新领域中的群众关系的工作明显滞后,要么是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要么是虽已完成党组织的设置,但在新领域做群众工作的机制、活动方式等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再加上新领域自身的一些特点,党组织做群众工作的经验不足等都制约了党组织做群众工作的实际成效。

第四,党群互动方式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地位关系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群关系是表面上平等而事实上带有依附色彩的关系,人民群众对党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变成相对独立和自主的市场主体,对党的依赖性自然逐渐减少,党和人民群众地位关系逐渐趋向平等。二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条件下是以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为特征的利益关系,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占主导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利益的一致性逐渐转变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具体利益的多元化。三是党群关系的核心和纽带发生了变化。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以政治目标和政治利益为核心、以政治关系和思想意识形态整合为纽带;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联系逐渐转变为以代表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以党对社会的利益整合为纽带。四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渠道发生了变化。以往是以计划和命令为主的、封闭型的、具有刚性特点的行政型联系渠道;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转变为市场和利益为导向的、开放型的、具有弹性特点的社会型联系渠道。五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群之间是带有“权威与服从”型特点的单向作用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为“共生与互动”型双向作用机制。党群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的新变化对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服务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五,群众工作方法的滞后。党的群众工作是对群众路线的贯彻和落实,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从理论和政策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在经验的积累中不断得到完善。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群众工作的好机制、好方法还没有被许多领导干部所掌握,部分同志至今未能改变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未能充分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依然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甚至出现随意训人骂人、要挟人的情况,这些过激的工作方法,不仅不利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反而还会引发新矛盾,激起新事端,形成新对抗。这是当前党的群众路线贯彻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新时期新阶段科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对策

1.首要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时期新阶段,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首要问题,是必须不断调整实现和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方式和途径。

同类推荐
  •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中国威胁不了美国,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威胁自己的对手。
  • 党的优良传统

    党的优良传统

    1942年2月,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报告中曾经对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命题的科学内涵作了一个经典性的表述,即“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 皇权祸国

    皇权祸国

    尽管皇帝制度十分荒唐,十分无理,但它在中华大地上盘踞日久,已经成为大家头脑中难于清除的千年病毒。天下一乱,就会有各式各样的人做起“皇帝梦”来。有识之士做“皇帝梦”,是希望夺得大权施展抱负,救国救民;亡命之徒做“皇帝梦”,是希望获取私利、子女玉帛,荣华富贵。因此这个“皇帝梦”就为雅俗所共赏。更有些伪君子,野心家,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嘴里说的是功名事业,心里想的是子女玉帛,流风所及,做“皇帝梦”者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1912年清帝退位之后,皇帝之名是没有了,但是皇帝之实──皇帝思想、皇帝作风──却长期徘徊在这一片古老的大地上,威胁着我们的心灵。
  •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这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对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回望2013年,新一届政府也在努力践行这一承诺,大力整肃官场作风,大举“惠民生”,努力织就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安全网......可谓顺民意,得民心。《中国民生报告》围绕民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深入解读中央出台的政策举措,聚焦地方政府的创新解决之道,为各地深入推进民生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十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十年

    本书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社会主义道路、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社会主义成就、伟大的历史结论五编。
热门推荐
  • 傲娇冷妃之废柴六小姐

    傲娇冷妃之废柴六小姐

    凭什么,凭什么,你们有父母我却没有?既然这天下人对我无情,就别怪我对你们无义!我冷轩柔定要你们付出代价,哪怕要命丧黄泉!我也在所不惜,我一定要你们付出血的代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少女跪坐在地上,一直癫狂的笑。她现在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她们死!慢慢地,少女的神情由愤怒癫狂转化成后悔眷恋,她想:若要是有来生,我希望能好好守护我爱之人,好好的守护……还没想完,突然觉得眼皮沉重,她也不想睁开,因为她已在这个世界毫无留恋,有的只是厌恶感!可她却不知道,迎接她的却是另一段崭新的人生……(女主前世)
  • 特囧部队

    特囧部队

    昔年的一个小混混,阴错阳差之下得到一本整个宇宙国度都无人能够修炼的坑爹功法——《御星决》!从腥风血雨中爬出,带着地球一脉的起源之谜,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雄踞于亿万种族之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他得到《御星决》之时,就注定被人追杀一世!
  • 命运旅者

    命运旅者

    游走在原初命运之河,我见证过三国中吕布的骄傲,也曾在火影中布下遮天的棋局,见证过诸帝的荣耀,也曾见证过众神的伟大,我明白耶和华的地位却也了解耶和华的悲哀,我也看见过洪荒众神为了天地,为了众生究竟付出了什么,然而,我却无法对此做出任何改变!!————秦初(本书第三人称)
  • 血族Eternity:命运之夜

    血族Eternity:命运之夜

    简介:她,是血族十三氏族中的Ventrue族的族长,掌握着强大的权利。虽然她站的很高,但,却有着他人承受不了的孤独。她,也希望偶尔能放下一切,自由的生活。但是,即使抛弃了族长的身份,命运也不肯放过她,反而给她加上了一条枷锁。一次疏忽,她逃到了人类的世界,却被封印了血族的本质......
  • 怪物之心

    怪物之心

    当他们拔出剑时,我才明白,原来爸爸给我读骑士与恶龙时,那会心一笑。原来,我们才是恶龙啊..........呵呵呵呵,既然我是恶龙,就没必要怜悯了呢~因为,我们是怪物..............
  • 几幅画和道听途说的故事

    几幅画和道听途说的故事

    这是一篇寓言。假如你的另一半突然有一天不再说话,生活会变成什么样?那个时候,北京还没有遭受水淹,小说预言了久旱之后城市遭受暴雨的可怕灾难,“露过吊桥的时候,洪水咆哮着几乎要扑上来,水中有一辆汽车打着滚却怎样也钻不出桥洞。多年淤下的垃圾堵住了河道。有哭喊声和呼救声从河的上游隐隐传来。”“街上到处都是熄火的车,趴在那儿像一头头僵死怪物,拦住路,拦住水,使本来就设施不完善的排水系统更家操蛋,街上的水位不断上涨,人们对这些车从来没有这样愤怒。”
  • 洛克王国之小奇

    洛克王国之小奇

    小奇误打误撞穿越到洛克王国,在那里,他认识了很多洛克,还有他的伙伴伊兰亚龙。小奇和伊兰亚龙合作打败了最后的敌人:噩梦。不过,打败噩梦的老大——黑幕龙是很困难的,但是伊兰亚龙却用自己的生命让噩梦永远消失在洛克王国世界上......
  • 灵修道

    灵修道

    高中青年叶梅风因缘际遇之下,结识了异界到来的神秘女人。由此卷入了一场异界的纷争。各界妖魔大汇聚,勾心斗角,仙神出山,各执牛耳。叶梅风于战斗中勇毅,于险势处自强,且看他如何纵驰异界,创造传奇。
  • 剑冻星河

    剑冻星河

    长剑所及,山河万里冰寒。画笔所及,世间幻象尽生。
  • 杀手妈妈是逃妾

    杀手妈妈是逃妾

    她是杀手,可是她不想像杀手那么活着。于是她要了他,只为自己还拥有人类的感情。她说:“你叫焰,你是我的焰!”她爱他,怜他,护他!只为让他也可以活的像人一样!为了他,她杀掉了判官,为了他,她失去了童贞!为了他,她遇见了另一个他,一个如狼般的邪恶男子——嗜狼!为了他,为了她的焰,她就那么死去了,死在了她今生最爱最恨的人手中。临死她问为什么?回答她的确是相吻的两个男子。一个是她的焰,一个是她最爱最恨的嗜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