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9000000009

第9章 自觉贯彻群众路线(2)

明清之际,社会呈现出了与前代不同的情况,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一新变化则给民本思想注入了新的内容。黄宗羲充分肯定了“民”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同时还对君主专制进行了大胆的批判,进一步提出了“天主君客”的思想。黄宗羲这一思想,表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在此时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已经在以统治的君主为主体的“民本”中,注入了一些新的因素。

总起来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维护王权秩序的良苦用心,而不是一种对政治的现实的批判和反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也成为进步知识分子恒久追求的理想和坚固的精神支柱。所以说,古代民本思想的这种双重价值取向一方面不仅为后人提供了“爱民重民”的理论素材,另一方面也为突破其理论局限提供了一定方向。它为党创立群众路线的理论,实现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转换和超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源泉。梳理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以及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无不体现着党的领导者重视民生,关注民情,了解民意,服务民众的思想和情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国传统“民本”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

2.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尽管党的“群众路线”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养料的滋养,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马克思主义才是群众路线的真正和最终的理论来源。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把党的群众路线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指导党的各项工作。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唯物史观的相关观点,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相信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在一切工作活动中坚定地依靠群众,才能不断进步、壮大。

其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辩证过程相一致。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群众实践。具体来说,“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再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不是简单对群众实践活动的机械反映,而是通过对从群众实践中获得的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即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判断,形成对于某一问题系统、深刻的认识,亦即理性认识。然后“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是把理性认识运用于群众实践中。一方面将方针、政策向群众解释清楚,使其化作群众的自觉行动,指导群众实践;另一方面通过接受群众实践的检验加以发展和完善,如此往复,使领导干部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有利于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正如毛泽东所说,“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再次,为了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还提出了个别指导和一般号召相结合的方法,这与马克思主义“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思维具有一致性。这种方法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到群众中,指导并整理群众的个别意见,形成系统的一般意见(号召),然后再推广到各个具体部门去检验这个一般意见,进而不断对其充实完善,更好地指导群众。就这样,通过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既检验了一般意见的正确性,又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达到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

(四)群众路线的形成过程

1.群众路线形成的主要阶段

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群众路线的萌芽时期:群众路线萌芽于大革命时期。在建党之初,我们党就认识到党的活动是同广大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要把领导群众斗争变成党的自觉行动。党的“二大”《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去。”党的“四大”发表的《中共第四次全国大会宣言》也明确指出:“要使中国不陷于奴隶的地位,完全靠着中国劳苦群众的努力。”这一时期党认识到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进行革命活动要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开展群众运动。

群众路线的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李立三在1928年11月根据六大的路线同江浙地区负责人谈话时第一次使用了“群众路线”。他说:“在总底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竭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此后,周恩来在1929年9月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专节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这一文件指出,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对于需用品可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至此,“群众路线”才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但还没有对群众路线作出理论概括。

群众路线成熟时期: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在1943年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标志着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具备了成熟的理论形态。毛泽东指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1945年,刘少奇在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肯定毛泽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领导方法的同时又增加了群众观点的表述,这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至此,群众路线已经得到系统总结,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形态。

群众路线新发展和全面展开阶段:抗战胜利后,我们先后经历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二十年的艰难曲折探索、三年徘徊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等不同阶段。在这一时期,党经历了从领导革命到执政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获得极大的发展,如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与实践,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群众组织,开展广泛的群众运动,建立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信访制度为主体的一系列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制度体系,探索各种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践模式(比如“两参一改三结合”、领导干部下乡蹲点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地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把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例如“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尤其是近年来,我们党还制订了一系列联系群众、扩大群众政治参与的制度,创造了许多新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探索了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使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得到制度化、规范化。

2.建国后党对群众路线的不断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党的群众路线曾经经历过曲折发展和严重破坏的阶段,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群众路线理论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邓小平强调了群众路线对我们党的重要意义,并将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实了群众路线理论。1957年,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并将其归纳到群众路线当中。他说:“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1961年党中央重新提倡调查研究,群众路线再次得到毛泽东的重视。1962年,刘少奇在总结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群众路线的两个基本点,“第一,信任人民群众,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相信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党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还指出:“形式主义的东西,决不是真正的群众运动”,“左”的群众运动是违反群众路线的。群众路线在“文革”中受到了严重破坏,但即便如此,毛泽东始终认为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对于我们党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群众路线的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赋予了群众路线科学的明确定义,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在党的各项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在深刻总结了我们党走群众路线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强调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他指出群众路线作为党的领导方法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及群众路线与党的思想路线的辩证关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群众路线理论。他还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其实质就是一切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江泽民反复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高度重视党群关系问题,把党群关系提升到政治高度来认识。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就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他还强调“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地保持党性纯洁,主动走近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尽力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是对群众路线的全新阐释。

进入到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提出了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强调“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立场的科学发展观。这些重要观点和论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为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新时期新阶段必须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

在新时期新阶段,党执政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方式也应当随之而改变。要科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正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探索党的群众路线新的实践方法,使党的群众路线能更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一)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1.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力量之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群众创造崭新生活的壮丽事业,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实践,也是人民群众为自身谋利益的事业。当前正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决定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矛盾凸显期”。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我们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取决于我们能否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制订出合乎实际、顺乎民意,反映群众利益的正确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党的群众路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最终目的和重要保障,是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决策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只有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又领导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亿万人民的创造活力,让其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2.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个政党能否夺取政权,能否巩固执政地位,关键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支持,在于是否有稳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惟其如此,执政党权力的持续合法性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就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任。党执政后,由于党的地位、任务和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部分党员和党员干部逐渐丧失了战争年代那种紧密依靠群众的迫切感,逐渐地淡薄了群众观点。正如邓小平在党的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的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而在改革开放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党员干部所面对的思想和现实诱惑越来越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要适应这些新变化,党只有力行群众路线,密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才能不断增强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巩固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这也是从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历史中获得的重要启示。

3.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迫切需要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于我们党来说,不是一般的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是一个党性原则问题,是一个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能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和带领群众前进的关键问题。

首先,贯彻群众路线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证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群众路线贯彻得好,广大群众心齐气顺,就会在生产劳动中迸发出无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类推荐
  • 中国为何不高兴

    中国为何不高兴

    近年来,我们不仅受到到了外部地挑战。而且遭遇了举世罕见的自然灾害:夺走数万条生命的5.12汶川大地震、席卷全国的SARS、50年一遇的大雪灾、经常出现的旱涝灾害……正所谓多难兴邦,在灾难中。我们民族的团结精神被激发,充分体现了大灾有大爱;同时,中国政府与人民在灾难中的表现更是让世界重新审视中国,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本书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包括: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诱发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主要因素,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对社会的影响等。对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研究可以为探讨俄罗斯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提供新的切入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解析现阶段俄罗斯政府的内政外交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延续上一部书的叙述风格,以“大国之略”为线索,从地缘、经济、国家安全政策、外交等各个层面论述了中国的崛起、东亚地缘政治、中东乱局、币缘战争、金融危机等当前世界性热点话题。
  •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毛泽东“引兵井冈”、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皖南事变、重庆谈判、中共抢占东北等故事。
  •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手册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手册

    在时下,全国各级企业都以学习中央的安全生产与管理精神为契机,掀起了安全生产的学习与教育高潮,确保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持续稳定地发展。
热门推荐
  • 囧囧快穿:家居财神大萌比

    囧囧快穿:家居财神大萌比

    一次坑爹的out只因点进了一个神奇的“赚钱网站”。从而路遇系统正太走上一路坑爹世界各样的世界你,路小囧。负责赚钱和养正太就可以啦!——某系统:宿主宿主你属猪吗?某宿主:嗯,对的,你呢?某系统:我?本系统,不,不知道。某宿主:笨,你也属猪。某系统:啊?怎么可能?某宿主:你是我的,我是你的,我属猪,你也属猪,哪里不对了?某系统:……
  • 帝红颜Ⅲ:朕只要你做皇后

    帝红颜Ⅲ:朕只要你做皇后

    她与皇子们青梅竹马,看似聪敏却从没想过这是灾祸。她以为会白首偕老的人,却另娶他人把她废黜幽禁。而他总说她是“傻丫头”,却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戏言中婚嫁的第二人选。有时似深渊难测,有时似温柔无限,有时又如炙热火焰。她疑惑他眼中的深情,惊诧他所给与的宠溺,他说:你只是忘记了……
  • 大牌驾到:迷糊萌妻碗里来

    大牌驾到:迷糊萌妻碗里来

    一朝错认了人,一夜意外起,她从此只能默默仰望他。她以为他和她再无可能,但是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他却牵起了她的手,而后等待她的更是令人沉沦的盛世宠。“小哥哥,我今天想吃糯米甜藕,酱肘子,栗子鸡块......”一大串菜名报出来,他宠溺地说:“好,晚上回家给你做。”“小哥哥,我喜欢这家店的甜品。”他笑眯眯地把这家店转到了她名下。都说他冷心寡情不近女色,谁知他却夜夜化身为狼。一天她气鼓鼓地说:“小哥哥,我们......离婚吧......”他邪笑着说:“......行,先给小石头生个妹妹!!!”说罢便又扑上来。群号376914647,欢迎大家来玩!
  • 独家珍藏:前夫你认错人了

    独家珍藏:前夫你认错人了

    “别逼我再动手打你!我唐傲伦虽然很不屑对女人动手,但对你这样不顺从的女人,我还是不会手软的!”他扼住她的脖子恐吓。“手软?呵呵……”她冷笑了一声,他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比死神还残暴的人也会手软吗?如果他真的会手软不轻易对女人动手的话为什么他打她的次数已经多的让她数不清了?这个男人说话可真是矛盾的讽刺明明一边非人的欺负她,一面却在霸道的干涉别的男人接近她,将她死死的扣在身边,他到底想干什么!
  • 灵破苍穹

    灵破苍穹

    一个从青叶小镇走出来的少年,偶然机会解除体内封印,从此文能一念惊天地,武能一掌碎山河。灵武兼修,踏遍诸天万界,踩踏无数天才,引众多红颜知己竞折腰!
  • 挚爱触手可及
  • 音俘众生:妖孽邪王的宠儿

    音俘众生:妖孽邪王的宠儿

    穿越异世,拥有百年不遇的召唤师体质,身世迷离,自己竟然是混血精灵。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各个人心险恶,肮脏不已。却不料,会遇见大陆上的最强天才,和他又会有怎样的火花?真相之路困难重重,却因为有他的陪伴,都成为了最美好的回忆。
  • tfboys绝色爱恋

    tfboys绝色爱恋

    三位绝色公主的心会被王子们融化吗?。。。。。。
  • 戏剧女神

    戏剧女神

    初见路随时,雾茫茫小鹿乱撞,演技爆表:一定要拿下这款限量版男神!再见时,雾茫茫痛下决心:珍爱生命,远离路随。三见时,雾茫茫表示:路大神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N次后,雾茫茫缴械投降:路先生,我有病,你愿意和我一起放弃治疗吗?
  • 朱校长

    朱校长

    老师收了学生保险,校长没有交到保险公司,偏偏一个小孩耍水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