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游击将军季朝栋,祖居甘肃靖远县断头沟村。因为村名不吉,父母亲移居宁夏原州三营,靠在街面上烙饼为生。
虽然家境贫困,季朝栋却生得一表人才,像个白面书生,说起话来也是温存少语,慢条斯理。不过,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也就念过几日私塾,子曰诗云能来几句,三字经却是实在记不周全了。
父母亲见他不是块读书的料子,十二岁上便送他去镇上的孙铁匠铺子里做学徒。做铁匠固然辛苦,可是农村人哪一个又能离得开这叮叮当当地敲打声呢?无论是家用的锅铲刀盆还是做田的锄头镰刀,全是这一锤一敲的衣食父母。不管丰年灾年,铁匠总归还是有口饭吃的。
季朝栋在铁匠铺拉了两年风箱,操了一年大铁锤,技艺尚未学会,先落了个饭量大增。每顿饭要吃十几个饼子,三五碗调和,最后还要来两碗面汤。饶是孙铁匠家境宽裕,也被他吃得咬牙。只是碍于乡亲的面子,不好打发他走人。
孙铁匠有个小女儿,年方一十六岁,名叫花花,长得眉目清秀,就是嘴巴太大,还有一口的黄斑牙,影响了女娃娃的面容。
季朝栋由于吃得多,受到了孙铁匠婆姨的饭量限制,便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这种状态,直接影响了拉风箱的质量。而铁匠铺的产品能否成为优质产品,拉风箱的质量至关重要。于是,季朝栋的日子开始难过了。
孙花花却暗暗地喜欢这个已开始发育的尕娃,偷偷地储藏了一些食品,每晚歇工时,便引了他到院外僻静处,给他加餐。
季朝栋本来已打算离开铁匠铺,到通达脚行另谋个赶牲灵的营生。不料孙花花悄悄地开始喂他,这让他意料之外,心中大喜,也毫不迟疑地笑纳了。
孙花花喂了季朝栋一段日子,竟然未被父母察觉,少女的心便开始萌生了另一种芽芽。
在一个夜晚,月白风清的时候,打谷场的草垛里,季朝栋品尝到了男人一生不可或缺的另一种食品。尽管不能充饥,而且消耗体力,可是当季朝栋的嘴巴里第一次衔住了那颗新熟葡萄般鲜嫩的奶头时,他竟然浑身颤抖,不能自已。
他还流下了眼泪。
孙花花少女的呻吟,使小伙子忘掉了她那受人嘲弄的大嘴巴与黄斑牙,一瞬间,他甚至感觉到了那嘴巴与牙齿的美妙。
这一个夜晚,孙花花成了女人。
这一个夜晚,季朝栋也成为了男人。
一对懵懂的年轻人,各自帮助对方草率地也是匆匆忙忙地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