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0900000021

第21章 君臣合力(1)

作为一代雄才之主,唐太宗在集权专制的同时,还能注意到君臣共同治理天下。

君臣之间,同心同德,上下相亲,形成合力,此乃为一种制胜之道。“君臣事同鱼水,则海内可安”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懂,但并非所有君王都能做得到。唐太宗不仅武功卓越,而且还是一位文采突出的英明君主。在治理国家方面,他没有像另外两位文武双全的帝王——商纣王、隋炀帝那样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相反,他强调的是君主应该与臣下共同治理天下,以成治道,必须使得君臣之间,上下同心,形成一种“合力”,并以这种合力去推行自己的统治。

合力谋略无疑是唐太宗制胜之道的法宝。合力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在于君王与大臣的共同治理国家方面,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种凝聚力,双方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以图达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唐朝是在隋朝的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唐初君臣对于隋朝灭亡的教训还记忆犹新。鉴于隋朝短暂而亡的惨痛教训,唐太宗还与左右大臣们曾就如何治理天下进行过激烈的讨论。有一次,魏征提到隋朝的禁囚事件,即隋炀帝下令捕“盗贼”,一天之内竟杀死两千多人。唐太宗认为如此妄杀无辜,不只是炀帝无道,同时也与臣下失职、没有尽到忠心有必然的联系。他说:“为臣者须相匡谏,不避诛戮,岂得惟行谄佞,苟求悦誉。炀帝君臣如此,何得不败?”他认为,即使君主自己贤明,但如果臣下不能进谏直言,国家同样会陷于危险之中,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义,致天下太平。”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唐太宗所主张的“君臣事同鱼水”并不等同于君臣之间的绝对平等关系,这种“事同鱼水”必须是在君主专制的前提下实行的,正如他所说“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唐太宗将君臣合力治国的关系提到国家兴亡、社稷安危的高度来认识,无疑又把“合力”这一谋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唐太宗为了实现君臣合力共理天下,经常与群臣论治,指出“人君必须忠良辅弼”,并要求“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由于太宗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由此他得出结论:“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并指出:“帝王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正是出于这种帝王不是“尽善”之人的结论,唐太宗主张依靠臣下,集思广益。他曾对大臣魏征说:“美玉通常隐藏在石头中,不经良工雕琢,与瓦砾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如经过良工的精心琢磨,去掉石、瑕,就可以成为传世之宝。朕虽然算不上美玉,但还是希望你们这些良工来费心琢磨。”又对王珪说:“金矿在山中时,并没有什么可贵的,只有经过冶铸之后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为世人所珍惜。朕就是那未经冶炼的金矿,卿好比善于冶铸的良工。”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他对大臣们所说:“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倘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可见,唐太宗非常重视君臣之间的同心协力,将大臣对君主的“极言无隐”看做是“协力同心”的表现。太宗深知要实现君臣之间的合力,就必须善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即:容人纳谏,以图改正自己的缺点。事实上他也做到了这一点。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宰相房玄龄、高士廉在路上遇到少府监窦德素,便问他最近宫中正在营建什么工程。后来,窦德素将此事告诉了唐太宗,太宗大怒,认为房、高两人管得太多,召来二人痛斥了一番。他说道:“你们只要管好朝廷大事就行了,至于宫中事情,与你们何干?”

房玄龄、高士廉见太宗脸有怒色,不敢作答,只能谢罪辞退。可是这件事被魏征知道后,魏征随即上奏说:“臣不理解陛下为何斥责房、高二人,二人何罪之有?也不知他们二人为何谢罪?房、高二人既然是宰辅大臣,如同陛下的左膀右臂,有什么事情他们不应知道的?即为人臣,就有必要侍奉其主。营建工程需要多少费用,这些工程有无必要,这些都是宰相应需了解的。陛下斥责他们是何道理,臣实在难以想通。如果房、高二人过问得对,陛下就不应该责备他们,臣想他们之所以谢罪,恐怕因为是陛下不识大臣之职吧?”

一番话把太宗问得哑口无言,平日里太宗口口声声强调要君臣合力,共治天下,而现二位宰相真的负起责来,太宗却责备了他二人,这显然有悖于君臣合力共治的原则。听完了魏征的话后,太宗也觉得自己做得甚是不妥,不久他便向房玄龄、高士廉二人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意。

唐太宗这种知过能改的表现,其实正是其君臣合力共同治理天下思想的反映。对于唐太宗这一思想,清代史学家赵翼分析指出:“(唐太宗)亲见炀帝之刚愎猜忌,予智自雄,以致人情瓦解而不知,盗贼蜂起而莫告,国亡身弑,为世大戮。故深知一人之耳目有限,思虑难周,非集思广益,难以求治。”

唐太宗将自己比喻成在石之玉、在山之金,而把辅佐自己的大臣比作良工,无异于公开地承认了自己缺点和不足,他深切地希望臣下能够帮助自己改掉这些不足,使自己成为美玉良器。唐太宗通过这两种比喻,明确表达了他想通过君臣合力共治,将大唐王朝治理好的真切愿望。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大臣都畏惧皇帝,为了自保或得到高官厚禄,做事都要看皇帝的眼色行事,猜测揣摸皇帝心理,投其所好。李世民仪表威武,相貌堂堂,大臣们在他的面前,连手脚都找不到放处。

太宗知道后,一改常态,和颜悦色,主动找臣下交谈,渐渐得到大家的信任,在大臣们的心中成了和蔼可亲的人,大臣们办事也不再畏首畏尾。这给了太宗很大的启发。他说:“人要看自己是什么样子,须靠明镜。皇帝要知道自己的过失,须靠忠臣。如果没有忠臣纠正皇帝的错误,要想不亡国是不可能的;国君失国,臣也不能保家。隋炀帝暴虐,不准臣下说话,听不到自己的过错,终于灭亡。虞世基等人专门在他面前说好听的话,最后还是不免一死。悲剧发生不久,至今还历历在目,你们如果看到我做了不利于人民的事,必须直言规谏。”他多次表示,即使说错了什么,甚至对皇上有什么不恭之处,他也不予责难。真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太宗一定知道齐威王纳谏赏谏的历史经验:战国中期,齐威王接受邹忌建议,下诏群臣吏民上谏,分三等重赏,不久,齐国一度成为乱世中的霸主。

唐太宗实现君臣合力的措施是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为了充分发挥君臣之间的主观能动性,唐太宗还多次下诏激励臣下,要求群臣各尽所能。如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七月,唐太宗下诏提出:“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

求谏反映了唐太宗集思广益的性格特征。他在战场上是一位英勇无敌的猛将,能征善战,足智多谋,但他认识到自己不是全知全能,只有集中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把国家治理好。他举例说:“我年少时就喜爱弓箭,得到几十张弓,我以为这是世上最好的弓。可是拿给制弓的师傅看,他们却说,其中有几把不是好弓。我问什么缘故。他们说,木心不直,自然脉理就邪,弓虽然硬,发箭却不能直。我才知道自己过去鉴别的不精。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识别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情,我怎么能都懂得呢?”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唐太宗开始执政。他下令,不分官职大小,一律可以直接向朝廷提出治理国家的意见和建议。短短几个月时间,上书言事像雪片般飞来。八月太宗即位,他把这些建议贴在墙壁上,孜孜不倦地阅读,有时到半夜还不能安睡。

要求谏,就必须积极鼓励臣下直谏,太宗给最先提意见的人以重赏。

有这样一件事,有个人叫元律师,太宗因愤怒判其死刑,但是如果按法律等程序审判,还没达到判死刑的条件。法官孙伏伽直言进谏,对太宗的错误做法加以纠正。唐太宗对孙伏伽的建议非常赞赏,为了鼓励其他人积极进谏,特别重赏孙伏伽,太宗认为,他才当皇帝,还没有人敢于这样提意见,为了鼓励人们提意见,所以要重赏。这极大地鼓舞了大臣的积极性,有许多明哲保身的大臣也积极言事。

为了进一步广开言路,王珪对唐太宗说:“我听说木头用墨线弹过才能锯直,君主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成为圣明君主。古代的圣明君主必须有七个敢于和国君争执的大臣,如果国君不听,他们就会以死相谏。陛下圣明,采纳臣下的意见,我有幸生在这个没有忌讳的时代,愿尽愚力。”太宗认为他说得非常正确,于是下令今后和大臣商量国事,一定要谏臣参加,如有规谏,虚心采纳。这项良好制度的建立,比做一两件大事的影响和意义要大得多。

贞观时期,太宗从谏如流,对于进谏之人正确的建议,太宗不但采纳,而且重加赏赐,不正确的建议也不加责难。真正做到了君明臣忠,同心同力,共同为国家着想,只要有利于国家的建议,不管太宗愿不愿意听,大臣们都犯颜直谏,太宗也乐于接受。这种风气是其他历史时期所没有的,在这种风气的感染下,一些不敢谏诤的人也积极参与进谏,甚至一些隋朝旧臣也一改原来的阿谀谄媚态度,向太宗进谏,并且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裴矩是其中变化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裴矩是河东闻喜人,隋朝时期历任民部侍郎、黄门侍郎,参与朝政。炀帝好大喜功,对于忠言总是听不进去,所以忠臣永远也得不到提拔。裴矩看到正路不能升迁,就寻找别的方法。于是他就投其所好,撰《西域图记》三卷,献给炀帝,炀帝最喜欢到处巡游,裴矩这一招颇合炀帝口味。同时他对西方诸族许以厚利,让他们来捧炀帝的场,正如当时所描述的“焚香奏乐,歌舞相趋,谒于道左”,场面好不热闹,“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此举让裴矩升了官、发了财,却给河西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讨好炀帝,裴矩出了很多馊主意。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炀帝在东都玩乐,正赶上其他少数民族都来朝贡,他就劝炀帝夸耀一下本国的富有。炀帝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能够有这样一个卖弄自己的机会,他怎么能放过呢?旧史记载:“先命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藉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不取其直,给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炀帝对裴矩非常满意。裴矩一味地揣测炀帝心思,炀帝不喜欢纳谏,所以裴矩也从不进谏,只是挖空心思讨好皇帝,唆使炀帝纵欲。所以炀帝对裴矩也非常赏识,曾对身边大臣说;“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隋炀帝向高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就是裴矩的建议。炀帝在江都时,护驾兵士时有逃亡,裴矩就向炀帝献计,抢掠民间妇女强行配给军士为妻,说这样可以防止兵士继续逃亡。炀帝从其计,这一做法引起了江淮人民的愤怒,起义接连不断,人民怨恨不已。

同类推荐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本书是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安娜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文笔朴实幽默,包含着安娜对丈夫的浓浓爱意。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的读者,可以从书中得到诸多知识与乐趣。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

    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创世仙侠传

    创世仙侠传

    “如果给你一个拯救世界的机会,你愿意吗?”“不愿意。”“为什么?”“......”一样的仙侠梦想,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征途。且看主人公,如何从一个江湖混混,成为受人敬仰的一代大侠。
  • 霸道男神说爱我:迟到99次

    霸道男神说爱我:迟到99次

    【甜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季歌帝,乔小姐回来了。”恭敬说完话的助理一抬头,眼前的主子瞬间没影了。“季澈辰,同居的生活中不是说好了不能碰我吗?”某女嘟着小嘴对着眼前这个……妖孽的男人说。某男邪唇一撇,“不能碰能亲啊。”某女满脸不服气,“啊啊啊!你个死变态!”某男不要脸的回道:“变态有人爱!”再例如某天,因为某男的种种原因,某女心底倍痛的准备出国,心好痛,感觉不会再爱了肿么破?可当她快要走到机场时,却看到某男已经收拾好所有的东西在飞机上等着了!某男邪魅一笑:“走吧,咋去度蜜月!”
  • 猎联盟

    猎联盟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即使在现在科技发达的时代,世界仍有许多“超自然”现象无法得到具体和正面的解析,甚至有人相信原本就有一些超乎于自然界的力量存在。而世界上有这样的极少的部分人,他们不但能够随心所欲的操控这种超自然力量,就连体格也非常人所能比较,人们将这种人称为“异武者”。在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由异武者组织而成的杀手集团,他亦正亦邪,有时会出于良心为社会扫除一些法律的漏网败类,有时也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残害无辜。他们给自取了一个霸气又响亮的名号——猎联盟。
  • 梨花多情剑无情

    梨花多情剑无情

    “一身本领十年熬,江湖莫问儿女情。我本横刀向天笑,奈何妻儿不能保。”江湖儿女情长,一笑泯恩仇。喜欢的朋友就请收藏吧!也请多多推荐!请多多评论!谢谢!
  • 恶魔校草太腹黑:小甜心,别跑

    恶魔校草太腹黑:小甜心,别跑

    她【女主1】因她【配角1】的到来与青梅竹马的他【男主1】分别了2年,渐别变高冷,除了死党,不敢靠近她;她【女主2】因他【配角2】的背叛,在与她【女主1】的“洗脑”下,渐变活泼;2年后他们再度相遇【(女主1和女主2)与(男主1和男主2)】他们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注:他们4个从小青梅竹马,刚出生家长就为他们定下了娃娃亲!
  • 痛风百问百答

    痛风百问百答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落萧

    落萧

    真实与虚幻的平衡,被一只箫打破;仙路的根基,被这麻木的红尘打破……
  •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毽球·壁球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毽球·壁球

    球类体育运动的起源很早,中国在2300年前,即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足球运动,当时的足球叫“蹴鞠”,至汉代,蹴鞠运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了专业足球队、竞赛规则,还设立了裁判员。汉代,我国的踢毽子运动也十分盛行,至清末,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仅用踢毽子锻炼身体,而且还把它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相提并论,可见对其的宠爱程度。
  • 我的野蛮女王

    我的野蛮女王

    这个女人的嘴巴是什么做的?动不动就把男人称为猪、狗。现在说什么?她要包养他?到底谁要包养谁啊?他可是男人,是有学识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怎么能被一个小女人给包养了去?不!绝不!他嘴里说着NO,身体却背叛大脑,跟喝醉酒的她滚过来滚过去。傻事干了不止一回,最后他居然恶狠狠地警告女王陛下——你喝醉以后想干的傻事——只准跟我!
  • 淡定太子妃

    淡定太子妃

    “跟我走……”梦中出现的诡异场景将楚烟络惊醒,然而梦醒后却穿着睡衣穿越了。身处莫名其妙的时代又被莫名其妙地拐入青楼,好不容易找到安身立命之本,却又被一场大火给毁了。等她醒来,所有人都有如失忆般忘记了她的存在,只有身边的一群乞丐让她相信自己还有存在感,但是那帮乞丐居然视自己有如恶魔!就在她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又被带入了将军府,原以为噩梦就此结束,但是当她不小心走入冰窖的时候,竟看见一张与自己一模一样的脸,更要命的是那是具尸体!不过……能不能不要嫁给太子,她忧心忡忡地瞥向本与太子有婚约的女人。根本就不想宫斗啊……万年不变的淡定的脸在被人强行踹入洞房的刹那终于抽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