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0900000022

第22章 君臣合力(2)

就是这样一位所谓佞臣,在太宗时期却变化很大,不但不进谗言,而且逐渐开始关心国事,积极为治理国家出自己的一份力。早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太宗即位之初,太宗因诸官吏大多都有收受贿赂的行为,欲加惩治,但苦于无证据,就让身边的人去贿赂官吏以试探,刑部司一位小吏不知是太宗故意如此,就收受绢一匹,太宗下令处死。当时裴矩任民部尚书,知道此事后认为太宗处置不当,遂进谏说:“管吏受赂,罪本应死,但是陛下派人贿赂,这是故意诱使人犯法,与孔子所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说教大相径庭。”太宗听后十分高兴,为此专门召集五品以上朝官,告诉他们“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何忧不治!”太宗此言不仅是表彰裴矩,也是通过此事鼓励百官大胆谏诤。

裴矩前后判若两人,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现象,也引起了旧史家的关注,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评论说:“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表,即标杆),臣者景(影)也,表动则景随矣。”司马光的这些见解确有合理之处,在封建专制时代,君权至高无上,君主的素质如何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时代的政治风貌。

唐太宗虚心纳谏的事在历史上成为美谈。

贞观初年,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旁边有一美人,这个美人是庐江王李瑗的爱姬,因庐江王反叛,被没入宫。

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庐江王无道,杀害其夫而夺其妻,暴虐之甚,如何不亡?”

王珪问:“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不对?”

太宗说:“怎么能杀了人还要强娶其妻呢?你问我对不对是什么意思?”

王珪说:“我听说《管子》里有这样一件事:齐桓公到郭国去,问郭国父老:‘郭国为什么会灭亡?’父老说:‘郭国的国君喜欢善良而厌恶邪恶。’桓公说:‘像你说的,乃是贤明君主,怎么会灭亡呢?’父老说:‘不,郭国国君喜欢善良而不能用,厌恶邪恶而离不开,所以就灭亡了。’这妇人还在皇上左右,我还以为陛下认为庐江王是对的。如果认为他不对,那就是厌恶邪恶而不能离开。”

太宗很高兴,认为王珪说得非常正确,立即把这个美人还给她的亲人。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说:“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愚昧。隋炀帝喜欢自夸,护短拒谏,臣下不敢犯颜。虞世基不敢直言,不能算很大的罪过。商朝微子装疯保全了性命,孔子称为仁。”

杜如晦说:“天子有诤臣,即使无道也不失天下,虞世基怎么能够因隋炀帝无道,不纳诤谏又不劝谏呢,身居重位而偷生,又不辞职离去,和微子装疯是不同的。虞世基身居重位而无一句谏言,应当处死。”

由于大臣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事事都考虑得十分周全,揭示的问题不但深刻,而且涵盖面很广,唐太宗更是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使得事事都按国家的需要去做,朝野上下,形势一片大好。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太宗为了解全国的情况,要求裴寂等一班大臣积极上书言事,分析天下的形势,以确定国家今后的方针大略。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全国经济有所恢复,太宗认为东都洛阳的宫殿过于卑陋陈旧,于是下诏修复乾元殿,以备巡狩。侍中张玄素得知此事后,急忙上疏,提出“五不可”,要求停止工程。

张玄素在奏疏中称:“臣尝见隋室初造此殿,楹栋宏壮,大木非近道所有,多自豫章采来,二千人拽一柱,其下施毂,皆以生铁为之,中间若用木轮,动即火出。略计一柱,已用数十万功,则余费又过倍于此。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毕就,楚众离;乾元毕工,隋朝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仇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远矣!”

唐太宗听张玄素把自己说得连隋炀帝都不如,心里很是气愤,他反问道:“卿以朕不如炀帝,何如桀、纣?”

张玄素据理力争说道:“若此殿工程兴起,所谓同归于乱。”

虽然张玄素的回答丝毫不留情面,虽然太宗一时下不来台,可是作为一个英明君主,唐太宗很快意识到张玄素的话是对的。唐太宗在张玄素一片良苦用心的感召下,终于以减轻人民负担为重,立即下令暂停修复乾元殿。

其实,张玄素尽管劝谏有功,但若换成其他帝王,或许他的建议未必有效。如果不是深谋远略的唐太宗能够虚心纳谏,他可能早已招来了杀身之祸。作为一国之君、百官朝谒的唐太宗能放下脸面,按理行事实在是难能可贵。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太宗要求房玄龄不仅自己要向皇帝提批评和建议,自己也应该听取多方面的批评和建议,一个自己护短的人是不能够当好谏臣的,他积极按太宗的意思去做。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太宗因韦挺、杜正伦、虞世南、姚思廉等上书提批评意见,赏赐了很多东西给他们,以示鼓励。唐太宗觉得为君不易,为臣更难,而做个好谏臣更是难上加难。

一次,他对臣下说:“做臣下有时不顺从皇帝的意思就要被杀,实在是皇帝的过错。你们能够不怕触怒我,为了国家和社稷,各自尽忠职守,指出我的错误,这是我的福分,更是大唐王朝的福分,希望你们能坚持,为国家尽献自己的力量。”

韦挺经常上书纠正太宗的错误,太宗不但不忌恨他而且对他很赞赏,认为有这样的大臣辅助,天下才能够大治。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准备巡幸九成宫。

散骑常侍姚思廉进谏:“陛下高居帝位,安定天下,救济百姓,应该使自己的欲望服从百姓,不能让百姓来服从自己的欲望。离宫游幸,是秦皇汉武做的事,不是尧、舜、禹、汤的行为。”言辞恳切周到。

太宗说:“我有气病,天气热了,病情就加重,不是喜欢游玩,我很赞赏你的诚意。”

太宗赐帛五十段。

桂州都督李弘节素以清廉著称于世,贞观八年,李弘节去世。太宗听说他家还有珠宝可以出卖,就在朝廷上说:“朝臣们都说李弘节清廉,可是听说他家人竟然在出卖珠宝,这样的人怎么能称得上清廉,简直是欺世盗名之辈,推荐的人也有一定的责任。”这件事看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却经不起推敲,不管是对死者还是推介的人都不公平,没经调查研究,凭道听途说就要治推荐人的罪,这分明不符合法律的程序。

魏征又怎能放过这样一个进谏的好机会呢,他立刻对太宗说:“陛下平时听说的是李弘节为官公正,又没有听说他收受财物的事,他家卖珠宝与他为官公正又不相违背,陛下怎么能因此处分推荐的人,这样做,会让天下正直的人都感到心寒。自本朝开国以来,为国尽忠、清正廉明、始终不渝的要算屈突通、张道源二人了。屈突通的三个儿子来京应考,只有共乘一匹瘦马;张道源的儿子因贫穷而不能自立,我没见到陛下有帮助他们的意思,而是让他们继续生活在贫困中。李弘节为国屡立功勋,陛下也曾多次赏赐,现在死了,他妻儿卖珠,能算有罪吗?更何况地方上没有人说他是贪官,还为他的死哀叹。陛下明知他为官清廉,不去慰问,反而因家中稍有资产便怀疑是贪官,连推荐的人都要处分,这真是让人无法理解。憎恨坏人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竿子打沉一船人。何况陛下对好人的关心也不深厚。我认为这种作法是不对的,如果有见识的人知道,会有所议论的。”太宗听后,拍着掌说:“议论真是精辟,见解独到,我没有仔细考虑就随便说出这样的话,是我的过失。李弘节的这件事就不要追究了。屈突通、张道源的儿子可以各授一个官职。”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说:“我昨天往怀州,有人上书说:‘为什么经常派山东的人去搞修建,现在的徭役,不比隋代少,怀、洛以东,残人不堪其命,田猎却很频繁,骄淫之主,现在又来怀州打猎了,忠谏不再到洛阳了。’四时田猎,是帝王的常礼,我到怀州打猎,与民秋毫无犯。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贵能改。像这样的上书,简直是诽谤和咒骂。”

魏征说:“国家广开言路,所以上书的人特别多,陛下亲自批阅,是希望有可取之处,所以有人乘机宣恶言。臣下劝国君,要恰到好处,言语要委婉。汉文帝要去祭高祖庙,出便门,坐楼船,御史大夫薛广德拦车摘帽说:‘应该从桥上过,陛下如果不听我的劝谏,我就要自刎,用我颈上的血洒在你的车轮上,使你进不得祖庙。’汉文帝不高兴。光禄大夫张猛说:‘我听说君圣臣直,乘船危险,过桥安全。圣主不乘危险的船,广德的话应该听。’文帝说:‘晓谕别人,难道不应该这样吗?’于是就从桥上过。以此言之,张猛真是直臣谏君啊。”

太宗听了,转怒为喜。

魏征谏太宗的事例很多,且有很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太宗一一听从,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实现了贞观大治,如果没有虚怀若谷的性格,是听不进这些逆耳忠言的。

魏征说:“陛下能够励精图治,那么三皇就可以变成四皇,五帝就可以变成六帝,夏、商、周、汉不足道也。”

魏征把唐太宗和传说中的理想君主相提并论,所以敢于犯颜直谏。任何人都有缺点错误,关键应看他是否听得进别人的批评建议。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太宗对长孙无忌等说:“臣下对帝王多顺从而不违逆,甘言而取容。我今发问,不得有隐,应依次列出我的过失。”

长孙无忌、唐俭都说:“陛下圣明,使天下太平,我们看没有什么过失。”

刘洎则说:“陛下拨乱反正,一心创业,实在功高万古,正如无忌等所言。但是前不久,有人上书,言语不合陛下意者,当面责问,使上书者羞愧而退,恐非鼓励进言者。”

太宗说:“这话很对,我一定改正。”

有一次,太宗发怒,下令杀掉苑西监穆裕,太子李治进谏,太宗息怒。长孙无忌说:“自古太子之谏,都是利用有利时期慢慢劝说,现在陛下盛怒,太子却犯颜直谏,古今未有。”

太宗说:“与人相处,自然染上对方的习性。自我登基以来,虚心容纳正直之言,有魏征朝夕进谏。自魏征死后,刘洎、岑文本、马周、褚遂良等不断劝谏。太子从小在我的身边,耳闻目濡,染以成习,故有今日之谏。”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朝屡次发动战争开疆拓土,还大兴土木,百姓劳役越来越重,充容徐氏进谏指出:“顷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又说:“夫珍玩技巧,为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鸩毒。”徐氏通过这些事批评太宗。太宗对徐氏的进谏非常高兴,表示愿意纠正错误,还重重赏赐徐氏,鼓励其他后宫人员也进谏。

贞观时期谏诤成风,从朝野到后宫处处都有进谏之言,使太宗集多人的智慧来治理国家。这对于天下大治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对国家、对人民的好处是无可估量的。这一时期吏风变得清廉,生产迅速发展,经济逐渐繁荣,法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国家机构都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转。这都与大家的积极进谏和太宗的从谏是分不开的,君主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贤明的君主就会给人民带来安定的生活,清明的政治。

唐太宗胸怀大志,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他集雄才大略和从谏如流为一身,位极人主而兼听纳下为一炉。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没有一个皇帝在这一点上可以和他相比。唐太宗极力推崇君臣合力共治,使得唐朝最终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由于君臣上下集思广益,考虑问题比较周到,所以一些好的政策能够及时推行,而那些“恶政”则能够及时得到匡正,从而避免了扰民现象。唐太宗“君臣事同鱼水,则海内可安”的合力思想对于后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宝贵的启示。

在太宗的倡导与鼓励下,二十多年间逐渐形成了官吏积极谏诤的良好风气,唐朝政治开明,经济也繁荣起来。

同类推荐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 我的编辑生涯

    我的编辑生涯

    我很幸运,当我刚刚迈入社会,加入编辑队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好老师。黄伊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时候,被分配到第二编辑室也就是文学编辑室学习怎样做编缉。当时肖也牧是编辑室主任,是我的领导。黄伊则负责手把手地教我编辑的基本工,是我的第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师。
  •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我们脚下的锦绣河山,并非自古皆然,与生俱来。国土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与之相伴的主题始终是征服、被征服,入侵、反入侵。试想,如果没有白起、乐毅、王翦、韩信等人的赫赫战功,当时的中华大地,该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如果没有李广、卫青、霍去病、郭子仪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哪里有辉煌的汉疆和唐土?《中国将帅传》精选了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将帅,通过介绍将帅的生平,展现了他们在治军方面的见识作为、在运筹决胜方面的深谋远虑,他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争经验,创下的彪炳史册的不朽业绩。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图说世界名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介绍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源于性,性的压抑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热门推荐
  • 沙的掌控者

    沙的掌控者

    意外穿越,来到起点大陆凭借自己操纵沙子的能力,风影的实力。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而随着一步一步对异界的认知。才发现,异界有着自己所不敢相信的同类存在,而其背后的原因会伴随着主角渐渐的揭开。忍术在异界与魔法的碰撞,与斗气的摩擦,会发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一切尽在......小说中。
  • 作为反派的日常

    作为反派的日常

    陈义:“你们能想象作为一个反派每天看着呆(傻)萌(逼)的主角跟在我身后,有多大压力么?你们能想象作为反派的我却要教主角撸X的感受么?你们知道作为反派的我却被……”柳白﹕“师兄,聊你麻痹快睡!”陈义﹕“……等劳资流弊惹,劳资就是攻惹!”柳白:“难道师兄还有精力?不如再来几发吧~”陈义﹕“麻蛋,唔…不要…舒服…轻点……”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雨巷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雨巷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倾城泪:帝王独宠冷艳王妃

    倾城泪:帝王独宠冷艳王妃

    那时,人人以为我还小,不懂这些阴谋,但是他们没想到。我,其实并不如此......
  • 365日人生感悟

    365日人生感悟

    脚印在又硬又平的路上是留不下痕迹的,只有在泥泞的路上才能露出来。“泥泞”是多么形象的字眼,它象征了挫折、困苦、磨难与无奈,在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是在“泥泞”中走过来的,我们钦佩他们。让我们在泥泞的路上大踏步地走吧!
  • 篮球世界之亦帆神话

    篮球世界之亦帆神话

    这是个运动的时代,而篮球是运动的主流!这个时代,篮球,无数少年为之疯狂、着迷,只因它的“魔性”,激情与火热!而他呢,只是这其中的一员,但他有“野心”,或许这就是他后来成就非凡的原因!他是怎样一个人呢?喔!这样形容吧!他对篮球的领悟,人们望尘莫及;他演绎的人生传奇,人们叹为观止;他的风云事迹,人们津津乐道!他,是篮球的知己;他,是为篮球而生;他,是篮球界的神话;他,是章亦帆!
  • 掠夺你的爱

    掠夺你的爱

    她和他互为命中劫数,可是那个他,是他、他、还是他?没落的公主与王子之间饮鸩止渴的爱情,玫瑰和流言是是非非,难道只是一场奢华至极的勾魂游戏?又或者……谁是谁的猎物?谁是谁的逆鳞?是走投无路?还是殊途同归?当一切月明风清,柳暗花明。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秘密,记录的,到底是谁得到了谁的爱情?这场掠夺,到底是谁掠夺了谁的爱情?
  • 改商

    改商

    叙述一个穿越到了商朝的人的人和事。其中情意绵绵、冷箭暗战、刀光剑影皆有之。或多些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又有些对人性的理解和阐释。或会篡改些历史,所以分类为架空。若有不当之处,请改之。
  • 回家去种地

    回家去种地

    神秘的玉酒杯,神奇的灵液,偏僻小寨。从繁都市回归农家小院,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明云说,我只是个种地的。
  • 超级位面典当行

    超级位面典当行

    李寻欢、弗莱德甚至是巫妖王都是客户,功法,武器,能力,甚至是你的血统都可以是抵押品!当杨恒得到得到作为启动钥匙的玉牌后,唯一仅存的位面典当行出现了。本店专收各种病毒、拳法、钢铁战衣、黄金圣衣、机甲、变异血统、机器人T800.....只要你敢当,我就敢收!日息只要千分之二,还犹豫什么?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PS:新书期间,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你们的推荐,收藏都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