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1900000038

第38章 楚策一(3)

张仪为秦国瓦解合纵联盟、组织连横战线去游说楚王,说:“秦国的疆域占有天下土地的一半,兵力可以和各个诸侯相对抗,四周环山,东据黄河,四边都有险要的屏障,国防巩固。而且秦国拥有一百多万勇猛的士兵,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堆积如山。法令严明,士兵视死如归。国君严厉而且英明,将帅足智多谋而且勇武无敌。假如秦国出兵,夺取常山的险隘,就像卷席那样轻而易举。这样,秦国就控制了天下的最有利的地区,诸侯各国不愿意臣服的就先遭到灭亡。再说,主张合纵联盟的人,无异于驱赶羊群去攻打猛虎。柔弱的羊是斗不过猛虎的,这是不用打斗就可以知道的显而易见的。现在大王不和猛虎友好,却和群羊联合,我认为大王的策略完全错了。

“大凡天下的强国,不是秦国就是楚国,不是楚国就是秦国。秦、楚两国势均力敌,互相争斗,势不两立。如果大王不与秦国联合,秦兵东下,占据宜阳,韩国上党之地的道路就被阻断了;如果秦兵再攻下河东,夺取成皋,韩国一定会视秦国的马首是瞻。韩国一旦臣服秦国,魏国就会顺风而动。秦国从楚国的西面攻打,韩、魏从楚国的北面攻打,楚国岂能高枕无忧吗?再说订立合纵盟约的国家,是聚集众多弱小的国家攻打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以弱小的国家去攻打强大的国家,不充分估计敌方的兵力而轻易出战,国家本来贫穷又屡次兴兵,这是造成国家危亡的根本原因。我听说,军队不如敌方强大的,不要跟人家挑衅滋事;粮食不如敌方富足的,不要跟人家打持久战。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夸夸其谈,巧言辩说,赞美人主的节操品行,只谈合纵有利的一面,而不说合纵有害的一面,最终只能给楚国带来灾难,一旦灾难降临就来不及补救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

[原文]

“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①,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馀里。舫船载卒②,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扞关③;扦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恃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夫恃弱国之救,而忘强秦之祸,此臣之所以为大王之患也。且大王尝与吴人五战三胜而亡之,陈卒尽矣④;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臣闻之,攻大者易危,而民弊者怨于上⑤。夫守易危之功,而逆强秦之心,臣窃为大王危之。

“且夫秦之所以不出甲于函谷关十五年以攻诸侯者⑥,阴谋有吞天下之心也。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珪⑦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汉中。楚王大怒,兴师袭秦,战于蓝田,又却。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夫秦、楚相弊,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过于此者矣。是故愿大王熟计之也。

[注释]

①方船:并两船。②舫船:“方船”。③距:至。④陈卒:阵卒。⑤弊:疲。⑥不出甲于函谷关十五年以攻诸侯:此说与史实不符。⑦通侯:即彻侯,爵位名,指功德通于王室的侯爵。执珪:楚国上等爵位名。

[译文]

“秦国向西占领了巴蜀,两船并连装满粮食,自汶山起锚,沿长江顺流东下,到达郢都就三千多里的路程。两船并连装载士兵,一船载五十人,准备三个月的粮食,浮水而下,一天可行进三百多里,行进的里数虽然很多,但却不费车马之劳,不到十天就可以到达扞关;扞关惊恐了,因而从竟陵以东,所有的城邑都要设兵防守,黔中、巫郡就失守了。秦国发动军队从武关出兵,从南面攻击楚国,那么北部边境的道路就会被切断。秦兵攻打楚国,在三个月之内形势必然十分危急。可是楚国等待诸侯前来救援,要在半年以后才能来到,从这点看出,楚国所处的形势是不如秦国的。依靠弱小国家的救援,可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却忘记了强大秦国的战祸,这是我之所以为大王忧虑的原因,再说大王曾经与吴国交战,五战三胜终于灭亡吴国,可是前线的士兵死光了;又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守卫新夺取的城邑,这样使居民受苦了。我听说,攻打强大的国家容易遇到危险,并且民众疲惫就容易怨恨大王。守卫容易发生危险的功业,而违背强大秦国的心愿,我私下为大王感到危险。

“至于秦国之所以十五年不曾出函谷关攻打各诸侯国,是因为他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一直忙于私下里策划。楚国曾经和秦国在汉中交战,楚国败给了秦国,通侯、执珪以上官职的就战死了七十多人人,于是汉中很快失守。楚王于是非常生气,又发兵攻打秦国,双方在蓝田交战,楚军又被打败。这就是所说的两虎相斗。秦、楚两国互相削弱,而韩、魏两国却保存了实力,趁机控制了楚国的后方。两虎相斗,没有比这个计策更错误的啦,所以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

[原文]

“秦下兵攻卫、阳晋,必开扃天下之匈①,大王悉起兵以攻宋,不至数月而宋可举。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凡天下所信约从亲坚者苏秦,封为武安君而相燕,即阴②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乃佯③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

“今秦之于楚也,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泰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家之都,以为汤沐之邑④,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击。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故敝邑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之从车下风⑤,须⑥以决事。”

楚王曰:“楚国僻陋,托东海之上。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今上客幸教以明制,寡人闻之,敬以国从。”乃遣使者百乘献鸡骇之犀⑦夜光之璧于秦王。

[注释]

①开扃天下之匈:封锁诸侯的交通要道。扃,窗户,在此引申为关闭。卫、阳晋,是秦、齐、楚、晋彼此之间的交通要塞。②阴:暗中。③佯:假装。④以为汤沐之邑:用做沐浴费用之地。古时,封地不领天子经费,可以封地出产作为奉养之用。⑤从车下风:谦敬说法。犹言不敢直接献书楚王。⑥须:等待。⑦鸡骇之犀:《抱朴子》,通天犀有白理如线者,以盛米置群鸡中,鸡欲往啄米,至则惊却,故南人名为骇鸡也。

[译文]

“秦国出兵攻打卫国的阳晋,必然卡住诸侯的交通要塞,大王发动全部军队去攻打宋国,不到数月,就可以攻下宋国,如果在继续向东,那么泗水流域的各小诸侯国就会归大王所有了。在诸侯中倡导合纵盟约最坚定的人只有苏秦,他被封为武安君,在燕国担任相国,私下里与燕王合谋攻打齐国,瓜分其土地。他假装得罪燕王,从燕国逃亡到齐国,齐王就接纳了他,并且让他担任齐国的相国。过了两年,齐王才发觉他的阴谋,因此非常恼火,在街市上把苏秦五马分尸。仅凭借一个欺诈虚伪的苏秦,就图谋天下、统一各国,那不可能成功,是很明白的了。

“现在秦、楚两国接壤,从地理形势上看,就应该是和睦共处的两国。大王如果真的愿意听从我的建议,我可令秦国与大王互换太子为质,让秦地的美女成为大王事奉洒扫的姬妾,并献万户之邑,作为大王的汤沐城邑,从此秦、楚两国结为兄弟邦交,终身和睦相处。我认为没有比这个更有利于楚国的办法了。因此敝国之主派我向大王提出建议,只等大王的裁定了。”

楚怀王答道:“敝国僻处东海之滨,我又年轻识浅,不谙长治久安的治国大计。现在幸得先生不吝指教,我愿接受先生的建议,率领本国假如连横阵线。”于是楚怀王派出使者,率领百辆马车,并将骇鸡犀角与夜光宝璧等物献给秦王。

张仪相秦

[原文]

张仪相秦,谓昭雎曰①:“楚无鄢、郢、汉中,有所更得乎②?”曰:“无有。”曰:“无昭过、陈轸,有所更得乎?”曰:“无所更得。”张仪曰:“为仪谓楚王逐昭过、陈轸,请复③鄢、郢、汉中。”昭雎归报楚王,楚王说之。

有人谓昭雎曰:“甚矣,楚王不察于争名者也。韩求相工陈籍而周不听,魏求相綦母恢而周不听,何以也?周:‘是列县畜④我也。’今楚,万乘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主也。今仪日逐君与陈轸,而王听之,是楚自行不如周,而仪重于韩、魏之王也。且仪之所行,有功名者秦也,所欲贵富者魏也。欲为攻于魏,必南⑤伐楚。故攻有道,外绝其交,内逐其谋臣。陈轸夏人也,习于三晋⑥之事,故逐之,则楚无谋臣矣。今君能用楚之众,故亦逐之,则楚众不用矣。此所谓内攻之者也,而王不知察。今君何不见⑦臣于王,请为王使齐交不绝。齐交不绝,仪闻之,其效鄢郢、汉中必缓矣。是昭雎之言不信也,王必薄之。”

[注释]

①昭雎(jū吾):楚国大臣。②有所更得:犹言有什么地方可以保住。③复:犹言归还。④畜:这里是指看待、对待。⑤南:向南。⑥三晋:韩、赵、巍三国。⑦见:使之见。

[译文]

张仪担任秦国相国的时候,曾对昭雎说:“如果楚国失掉鄢地、郢都、汉中,还有什么地方能够留下呢?”昭雎说:“没有。”张仪说:“如果没有昭过、陈轸,还能有什么人可以重用呢?”昭雎说:“没有什么人可以重用。”张仪说:“请您替我告诉楚王,如果他驱逐昭过、陈轸,我们就把鄢地、郢都、汉中归还给楚国。”昭雎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楚王,楚王听后很高兴。

同类推荐
  • 国民党特务活动史上册(修订版)

    国民党特务活动史上册(修订版)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在第一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对国民党特务组织在中国大陆的整个活动史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生动的记述。全书用了大量原始史料,全面客观地论述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之源起、发展及其活动,直到抗战胜利后在大陆的没落结束的历史。全书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文献性于一体,文笔严谨而生动,不仅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且拓展了民国史的学术研究范围。
  • 香烟帝国

    香烟帝国

    烟草公司一个普普通通的送货员,因为在单位不喜拍领导马屁不会送礼,被发配一个特别的任务,从而穿越到明末,开启了一个侵略四方的旅程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重生万岁

    重生万岁

    大明朝的嘉靖皇帝一心想追求长生不死,飞升成仙,导致龙椅空置。有人就有意见了:“Y的,占着茅坑不拉屎!嘉靖身着道袍,盘腿坐立,浅笑道:“非也,非也,朕用不着那凡人俗事。等朕修炼成仙,那位子就不关朕什么事了。”又有人道:“陛下,请让在下助你一臂之力,让陛下早日成仙。”嘉靖大喜:“有了你,朕无忧矣。”
  • 图说中国通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图说中国通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三国两晋南北朝起止时间,从确切的意义上来讲,是从公元220年曹魏立国,东汉正式灭亡开始,到公元589年隋朝灭南陈,统一全国止。但习惯上,人们通常将其上限延伸至公元184年,汉末黄巾大起义爆发,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军阀混战开始,以便于对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动荡不安历史的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共历四百年,这四百年历史是中华民族饱经沧桑,经历了痛苦的煎熬,又重新再生的四百年。在这四百年中,战争的腥风血雨涤荡着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从董卓之乱到隋文帝灭陈,每次战争,都饱蘸着无数百姓的血泪。
热门推荐
  • 我的一生之老师

    我的一生之老师

    老师,你知道吗?人类这种东西,可是很容易记仇的。时间已过去快七年,这句话仍在脑中回绕。一切似乎如昨日发生。暴怒、贪婪、虚伪人类这种东西到底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说完这句话我杀死了班主任七岁的小孩。
  • 总裁溺爱:老婆乖一点

    总裁溺爱:老婆乖一点

    谁不知道她是他疼进骨子里,宠进心坎里的小娇妻,居然还有不怕死的小三找上门来挑衅,谁叫她家那位,又酷又帅又专情,有权有钱又有地位的老公早已自动跑去结扎了,孩子的爹都还没弄清楚是谁就找上们来了,瞧她家老公脸都气绿了。这场戏可热闹了。
  • 北歌

    北歌

    当窗一夜微雨,更湿哪边衣襟?几多过客淋醒,仍许尘世流离?
  • 佂轮

    佂轮

    人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功夫之王李小龙离奇去世,却在异世重生,靠着其强大的斗武意志,在强者林立的新世界中,征战轮回。
  • 张氏妇科

    张氏妇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虚仙鼎

    太虚仙鼎

    修仙难,欲长生,踏轮回,未曾悔。自真仙消逝以来,各方蠢蠢欲动,战火时有发生。得到神秘小鼎的废物少年,能否借此完成自己的梦想,创造永恒传奇?
  • 天策英雄传

    天策英雄传

    六十年前,岳鹏举率天策大败蒙古元军,落个奸臣陷害,尸骨无存的结局。十五年前,遮云阑重振天策,名震天下,亦被奸人所害,结局悲惨。十五年后,元廷势微,阴阳罗生门把持朝政,各大势力无不想在乱世中赚取权势,江湖更是风云变幻。且看英雄人物如何在乱世覆雨翻云。怕天放,浮云遮月。外族入侵中原,天下人心浮动,江湖纷争不断。爱与背叛交织,新武侠传奇的崛起。
  • 天师手札

    天师手札

    我的身边发生了你无法想象的事情,而我,选择将它们写下来,因为我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我,叫陆伶生,我是一名天师!___陆伶生多行善事,方可善始善终......
  • 爱的红豆

    爱的红豆

    一个乐观的悲伤主义者。这个世界从不缺乏美好但也不缺乏丑陋是我的宗旨。或许太多的美好只是虚盖。
  • 短篇随笔一一各种感悟和杂谈

    短篇随笔一一各种感悟和杂谈

    每一个章节都是独立的,或感悟或杂谈,仅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