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7400000079

第79章 言昭第六十至形势解①第六十四(2)

国君建设功绩,是为了使国家强大。因此,国富兵强,诸侯就听从他的政令,相邻的敌国畏惧他的权威,尽管不用珍宝币帛结交诸侯,诸侯也不敢冒犯。国君酿成过错,就会使国家弱小。所以,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尽管拿出名器重宝去结交邻国,也不能免除灭亡的祸患。因此说:“君主的功业素有根本的话,还用贵重的祭品干什么?”

后羿,是古代一个擅长射箭的人。他调好了弓箭而坚决把握它。他操起弓来,审视它的高低,有确定能中目标的办法,因此能屡发屡中。英明国君,就像后羿一样。整顿好治国的法度,明察哪些应废止,哪些应确立,因而坚守法制,掌握必治的规则,所以能做到举措总是得体。规律,使后羿一定能命中,君主一定能大治。射箭,不过是弓弦发出箭而已。因此说:“羿之道,非射也。”

造父,是擅长驭马的人。他用心照看他的马,调整它的饮食,考量它的力气,了解它的速度,所以能长途奔跑而马不疲乏。明主如同造父一样,尽心治理他的百姓,考察民力,了解他们的技术,所以能建立功绩而民不困苦。所以,决窍,使造父能奔腾万里,让君主能建功立业。驭手,不过是控制缰绳而已。因此说:“造父之术,非驭也。”

奚仲制作车器,方圆曲直都符合规矩绳墨,所以机轴相配,旋转起来坚固而顺畅,做成以后牢靠耐用。明主,犹如奚仲一样,言词行动都符合方法规矩。所以,各项治理都合适,上下密切配合。技术,使奚仲能制造车器,使君主能治好国家。砍伐木材,只是刀斧的动作而已。因此说:“奚仲之巧,非斫削也。”

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故欲来民者,先起其利,虽不召而民自至。设其所恶,虽召之而民不来也。故曰:“召远者使无为焉。”

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莅民如仇雠,则民疏之。道之不厚,遇之无实,诈伪并起,虽言曰吾亲民,民不亲也。故曰:“亲近者言无事焉。”

明主之使远者来而近者亲也,为之在心。所谓夜行者,心行也。能心行德,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矣。故曰:“唯夜行者独有之乎。”

为主而贼,为父母而暴,为臣下而不忠,为子妇而不孝,四者人之大失也。大失在身,虽有小善,不得为贤。所谓平原者,下泽也。虽有小封,不得为高。故曰:“平原之陉①,奚有于高?”

为主而惠,为父母而慈,为臣下而忠,为子妇而孝,四者人之高行也。高行在身,虽有小过,不为不肖。所谓大山者,山之高者也。虽有小隈,不以为深。故曰:“大山之隈,奚有于深?”

毁訾,贤者之谓訾②,推誉不肖之谓。訾之人得用,则人主之明蔽,而毁誉之言起。任之大事,则事不成而祸患至。故曰:“訾之人,勿与任大。”

明主之虑事也,为天下计者,谓之巨③。巨则海内被其泽,泽布于天下,后世享其功久远而利愈多。故曰:“巨者可与远举。”

[注释]

①陉(xíng):山脉中断的地方。②訾(zǐ):说人坏话,非论。③巨:指谋略远大。

[译文]

人民,有利就来,有害就去。人民趋向利益,犹如水往下流一样,无论东西南北。所以,要招致民众,先创设对他们有利的条件,虽不招揽而民自己来。假如对他们有害,尽管招致也不会来。因此说:“召远者使无为焉。”

治理人民要像对父母一样,人民自然会亲近和拥护。以仁厚来治理他们,用恩惠来对待他们,尽管口里不说我亲近人民,人民也是会来投靠的。如把人民当作仇敌一样统治,人民自然就会远离。治理他们不以仁厚,对待他们没有恩惠,欺骗和虚伪都用上了,尽管口头上说我要亲近人民,人民也是不会投靠的。因此说:“亲近者言无事焉。”

明君能使远者过来而近者亲近,效用在于内心。所谓“夜行”指的就是“心行”。能办到内心行德,天下就没有人能够与之抗衡了。因此说:“唯夜行者独有之乎。”

当君主却损害百姓,当父母却肆虐子女,当臣下却对君主不忠,当子女却不孝敬父母:这四种行为是做人最大的过错。大罪在身,尽管行些小善,不可称为贤人。所谓平隰,就是低洼的沼泽地,当中尽管有小土丘,也不可称高。所以说“沼泽中的小土丘,怎能称高”。

当君主施恩于百姓,当父母爱护子女,当臣下忠诚于君主,当子女孝敬父母:这四种行为是做人最高的德行。高行在身,尽管有小过失,不可称为不肖。所谓大山,就是崇高的山,上面尽管有小土坑,也不可算深。所以说“高山上的小土坑,怎能称深”。

诽谤非议贤者称为“訾”,推荐赞物不肖之徒称为“伪”。訾伪之人任用,君主的耳目就被欺骗,而诽谤、吹捧的谗言就会兴盛。若对这种人授以重任,就会大事不成而祸害临头。因此说:“訾伪之人,勿与任大。”

英明君主思考问题,为天下大局考虑,这叫做深谋远虑。深谋远虑则海内都受其恩惠,恩惠布于天下,后世享用他的功业,时间愈久而得利愈多。因此说:“谋巨者可与远举。”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偷得利而后有害,偷得乐而后有忧者,圣人不为也。故圣人择言必顾其累,择行必顾其忧,故曰:“顾忧者可与致道。”

小人者,枉道而取容,适主意而偷说,循利而偷得。如此者,其得之虽速,祸患之至亦急。故圣人去而不用也。故曰:“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

举一而为天下长利者,谓之举长。举长则被其利者众,而德义之所见远。故曰:“举长者可远见也。”

天之裁大,故能普覆万物;地之裁大,故能兼载万物;人主之裁大,故容物多而众人得比焉。故曰:“裁大者众之所比也。”

贵富尊显,民归乐之,人主莫不欲也。故欲民之怀乐己者,必服道德而勿厌也,而民怀乐之。故曰:“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

圣人之求事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故义则求之,不义则止。可则求之,不可则止。故其所得事者,常为身宝。小人之求事也,不论其理义,不计其可否。不义亦求之,不可亦求之。故其所得事者,未尝为赖也。故曰:“必得之事,不足赖也。”

圣人之诺已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义则诺,不义则已。可则诺,不可则已。故其诺未尝不信也。小人不义亦诺,不可亦诺,言而必诺。故其诺未必信也。故曰:“必诺之言,不足信也。”

谨于一家②,则立于一家;谨于一乡,则立于一乡;谨于一国,则立于一国;谨于天下,则立于天下。是故其所谨者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者大,则其所立亦大。故曰:“小谨者不大立。”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飺③者,多所恶也。谏者,所以安主也;食者,所以肥体也。主恶谏则不安,人飺食则不肥。故曰:“飺食者不肥体也。”

[注释]

①比:信赖。②谨于一家:谨慎地对待一家之事。③飺:挑食。

[译文]

圣人总是选择好能够说的话之后才说,选择好能够做的事之后才做。苟且获利而后来有害,苟得其乐而后有忧虑的事情,圣人是不做的。因此圣人“择言”必定考虑其后顾之累,“择行”必定要思虑其后顾之忧。因此说:“顾忧者可与致道。”

小人,不用正道来取人欢喜,附和君意而苟且取悦于君主,追逐财利而苟且获取其财利。这样的人,得利尽管很快,祸患的到来也很急。所以圣人总是疏远他而不使用的。因此说:“那种目光短浅急于求成的人,走开了就别再召唤回来。”

兴办一件事而为天下带来长久利益,称为考虑长远利益。考虑久远利益,获取好处的人就多,而德义所波及的地域也遥远。因此说:“考虑久远利益的人,声誉远扬。”

天的判断能力大,所以能覆盖万物;地的判断能力大,所以能承载万物;人君的判断能力大,所以能容各种事物而众人归服。因此说:“能裁定大事的人,众人以他为模范。”

富贵显耀,人民乐于归服,国君没有不想这样的。但是,想要人民怀念自己,必定要躬行道德而不知足,这样,人民才能怀念。因此说:“要想使人赞美并怀念,就得安定服从道德而不知满足。”

圣人做事,先要考究是否合乎理义,考察是否可行。符合义就办,不符合义就作罢。可行就办,不可行就不办。所以,他所要办的事,常是自身认为珍贵的。小人做事,不考虑是否合于理义,不探究是否可行。不符合义也办,不可行也办。所以,他所要办的事,没有能靠得住的。因此说:“不该做却坚决要做的事,是靠不住的。”

圣人答应什么事,先要考察是否符合理义,考虑是否能够承诺。符合义就承诺,不符合义就作罢。可以就答应,不可以就不答应。所以,圣人的许诺没有不守信的。小人不符合义也承诺,不可行也许诺,一说话就许诺。因此,小人的承诺就不一定守信。因此说:“不该许诺却硬要许诺的话,是靠不住的。”

对一家的事慎重,就对一家有所贡献;对一乡的事慎重,就对一乡有所贡献;对一国的事慎重,就对一国有所贡献;对天下的事慎重,就对天下有所贡献。所以,所慎重对待的范围小,所取得的功绩就小;所慎重对待的范围大,所取得的功绩就大。因此说:“在小事上慎重不能办成大事。”

海不排挤水,因此能成就它的大;山不排除土石,因此能成就它的高;明君不满意人多,因此能达到人口众多;士人不厌学,因此能形成他的聪明。飺,是挑食。谏言,是用来安定国君的。食物,是用以养胖身体的。国君厌恶进谏,就不会安定;人挑食,身体就不能胖。因此说:“挑食的人不能使身体变胖。”

言而语道德忠信孝弟者,此言无弃者。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无弃之言,公平而无私,故贤不肖莫不用。故无弃之言者,参伍①于天地之无私也。故曰:“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之于天地也。”

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而责必备。夫虑事定物,辩明礼义,人之所长而蝚蝯②之所短也;缘高出险,蝚蝯之所长而人之所短也。以蝚蝯之所长责人,故其令废而责不塞。故曰:“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蝚蝯饮焉。”

明主之举事也,任圣人之虑,用众人之力,而不自与焉。故事成而福生。乱主自智也,而不因圣人之虑;矜奋自功,而不因众人之力;专用己,而不听正谏。故事败而祸生。故曰:“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马者,所乘以行野也。故虽不行于野,其养食马也,未尝解惰也。民者,所以守战也。故虽不守战,其治养民也,未尝解惰也。故曰:“不行其野,不违其马。”

天生四时,地生万财,以养万物而无取焉。明主配天地者也,教民以时,劝之以耕织,以厚民养,而不伐其功,不私其利。故曰:“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解惰简慢,以之事主则不忠,以之事父母则不孝,以之起事则不成。故曰:“怠倦者不及也。”

以规矩为方圆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数治民则安。故事不广③于理者,其成若神。故曰:“无广者疑神④。”

事主而不尽力则有刑,事父母而不尽力则不亲,受业问学而不加务则不成。故朝不勉力务进,夕无见功。故曰:“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中情信诚则名誉美矣,修行谨敬则尊显附矣。中无情实则名声恶矣,修行慢易则污辱生矣。故曰:“邪气袭内,正色乃衰也。”

为人君而不明君臣之义以正其臣,则臣不知于为臣之理以事其主矣。故曰:“君不君则臣不臣。”

为人父而不明父子之义以教其子而整齐之,则子不知为人子之道以事其父矣。故曰:“父不父则子不子。”

[注释]

①参伍:类似,如同。②蝚蝯:指猿猴。③广,通“旷”,废弃,违背。④疑神:与神明相比。疑,通“拟”。

[译文]

言谈教诲都是德行忠信孝悌,这些话是不能废除的。天公正而无私,所以美与恶无不掩盖;地公正而无私,因此小与大无不承载。不能废除的话也是公正无私的,所以贤与不肖都能够应用。因为不能废除的话,可与天地的无私相比。因此说:“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之于天地矣。”

英明君主授官办事,用人之长,不用人之短。因此事无不成,功无不立。昏乱君主不明白物各有所长和所短,而全部求全责备。考定事物,分辨礼义,本来是人类之长而猿猴之短的;爬高走险,正是猿猴之长而人类之短的。用猿猴的之长要求人类,其政令就会失效而责任不能执行。因此说:“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而猱猿饮焉。”

英明君主做事,汇集哲圣的智慧,借助众人的力量,而不用自己去办,因此事成而得福。昏乱君主自傲聪明,不遵从圣哲的谋略;自以为是,不依赖众人的力量;独断专行,不听正确的劝导,所以事败而惹祸。因此说:“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马,是用来骑乘奔行于野的。因此,尽管在不奔于野时,对于养马,也不能松懈。人民,是用来卫国杀敌的。因此尽管不在战时,对于治民养民,也不能松散。因此说:“不行其野,不违其马。”

天有春夏秋冬,地有万类物产,天地以此抚育万物而从不索取。明主与天地相合。他教导人民按时生产,激励人民耕织,用来增加人民的财富,而不霸占其功,独享其利。因此说:“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懒惰骄傲,用来事君就是不忠,用来事父母就不孝,用来举办事业就不成功。因此说:“怠倦者不及也。”

用规则来画方圆就能画成,用尺寸来测长短就会有数,用法令政策来管理民众就能安定。办事不违反正理,其成功如神。因此说:“无旷者疑神。”

事君而不竭尽全力就有刑罚,事父母而不努力就无人亲近,受业问学而不尽力就不能成功。由于早上不尽力求进,晚上就没有成果。因此说:“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内心信诚则会有美名赞扬,修养严谨则赢得尊荣高贵。内心不诚实则名声败坏,对自己要求简慢松懈,污辱则随之而来。因此说:“邪气袭内,正色乃衰矣。”

身为人君,不明白君臣之义,不用君臣之义来规范臣下,那么,为人臣的也不明白用为臣之理来事奉君主了。因此说:“君不君臣不臣。”

身为人父,不明白父子之义,不以父子之义来教导子女,规范子女,那么,子女也不明白用为子之道来孝敬父亲了。因此说:“父不父子不子。”

君臣亲,上下和,万民辑①,故主有令则民行之,上有禁则民不犯。君臣不亲,上下不和,万民不辑,故令则不行,禁则不止。故曰:“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言辞慢,动作亏②,衣冠惰,则臣下轻之。故曰:“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仪者,万物之程式也。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礼义者,尊卑之仪表也。故动有仪则令行,无仪则令不行。故曰:“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整齐严庄则民畏之。故民爱之则亲,畏之则用。夫民亲而为用,王之所急也。故曰:“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

人主能安其民,则事其主如事其父母。故主有忧则忧之,有难则死之。主视民如土,则民不为用。主有忧则不忧,有难则不死。故曰:“莫乐之则莫哀之,莫生之则莫死之。”

民之所以守战至死而不衰者,上之所以加施于民者厚也。故上施厚,则民之报上亦厚;上施薄,则民之报上亦薄。故薄施而厚责,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故曰:“往者不至,来者不极。”

道者,扶持众物,使得生育,而各终其性命者也。故或以治乡,或以治国,或以治天下。故曰:“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异。”

闻道而以治一乡,亲其父子,顺其兄弟,正其习俗,使民乐其上,安其上,为一乡主干者,乡之人也。故曰:“有闻道而好为乡者,一乡之人也。”

民之从有道也,如饥之先食也,如寒之先衣也,如暑之先阴也。故有道则民归之,无道则民去之。故曰:“道往者其人莫来,道来者其人莫往。”

道者,所以变化身③而之正理者也。故道在身则言自顺,行自正,事君自忠,事父自孝,遇人自理。故曰:“道之所设,身之化也。”

[注释]

同类推荐
  •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四书又称“四子书”、“四子”,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为了方便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形式,为您架起一座顺畅阅读的桥梁。
  • 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

    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读老庄之道悟生活智慧

    读老庄之道悟生活智慧

    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老子》与《庄子》占有很重的份量,它们产生的时代,正是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最为发达自由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与《庄子》代表着道家思想,文字境界洒脱、空灵,气势超凡脱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影响颇深。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却是将自己置身于快节奏的工作和忙碌的生活之中,每天忙于争名逐利,而不是修养自身。然而这样的生活却很难给人们带来幸福,为什么我们不能找回那种从容的幸福,而一定要为着虚浮的假象而碌碌终生呢?
  •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热门推荐
  • 都市之我为传说

    都市之我为传说

    在这个科技年代,古武凋零,异能不显。一位少年,一个神秘老头,一位红颜相伴,能否在这科技年代焕发古武和异能的新光!
  • 蝶恋花:凤舞罗裳

    蝶恋花:凤舞罗裳

    她为什么会爱上这个男人?没人可以解释,因为她真的很爱很爱他。很爱很爱。重重情劫,为何唯独爱一字将其沉浸其中?我真的不想走出这里,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看到爱我的他。到底还要多久,才能醒来,或许,很久很久,永生永世......
  • 二少爷的宠妻日常

    二少爷的宠妻日常

    少爷说,在太夫人的屋子里面不会有好吃的,所以她积极申请,去了少爷的屋子,少爷说,做三等丫头虽然可以在厨房,但是吃不到精致的点心,也不能出去玩,所以她积极的成为了二等丫鬟,少爷说,他四处去做生意,可以看到好多好吃好玩的,但是不能带二等丫鬟出去,只能带一等丫鬟,所以她努力成为一等丫鬟。少爷说,做姨娘只能在小桌子吃饭,而且只能吃青菜萝卜,所以她努力成为少爷夫人。可是……少爷没说,做夫人肚子里面要塞娃娃,塞了娃娃不能吃不能跑不能出去玩,少爷!!奴婢不明白做夫人有什么好!
  • 我的女孩之凯爷之恋

    我的女孩之凯爷之恋

    他们彼此相爱着却都不表明心迹。他害怕爱一旦说出口了就彻底输了。她知道他爱着她,却不能回应,因为她的爱会给他带来伤害。她冷漠地看着他与别的女人,独自承受着他带来的伤害,殊不知,她的冷漠对他来说是最痛的伤。最后幡然醒悟的她和他是否还能像那个下雪天一样,走到白头。
  • 大善医

    大善医

    双十一买了个打一折的玉葫芦,然后陆成就走上了积德行善的不归路,开义诊,做慈善,建学校,做公益,争做最高调的慈善医生!
  • 逆乱苍穹之斩天

    逆乱苍穹之斩天

    一念,苍穹灭,一念,苍穹生。他破天而生,踏苍穹而行,历经万千苦难,执着于自己心中那一念;从尸山血海中崛起……。一个故事从这里开始。
  • 屠龙记事

    屠龙记事

    男孩屠龙救村的故事。炮灰将军牺牲的故事。公主爱上男孩的故事。不死魔王被杀的故事。两面女孩御龙的故事。
  • 荒旅仙缘

    荒旅仙缘

    在这个人族以炼气为主的修真时代,一个资质平庸的少年和一本残缺的炼体功法,能否让他走上修真的巅峰,怀着一颗本心,去明悟天地至理,达至无上仙路。在这条漫长的路上,这个平凡的少年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又会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发生。生亦有止道无涯,然而,生是否有止,修真之路又是否有尽头......
  • 重生之黑暗女神

    重生之黑暗女神

    作为百年贵族现今的唯一继承人,原本应该被众星捧月的她却独自和管家生活在被篡位者遗弃的古堡里。父母意外死亡,兄长至今失踪无影无踪。她一直深信不疑的守护人带领了她身边的所有势力抢走了她的所有权利,成功篡位成家族继承人。最终还被那个不放心的守护人亲自杀害,连同一直忠心于她的老管家也和她一起死去。还好老天看眼,重活一世,看她怎么打破阴谋诡计夺回属于自己的位置!逛街游玩的她竟然又被卷进了奇怪的纷争。从此她的命运再也没有办法跟那个永远散发着浓重杀气的男人分开。
  • 英雄联盟之扭曲命运

    英雄联盟之扭曲命运

    魔法是可以扭曲命运的,崔斯特是这样想的,当他凭着自己的卡牌艺术一次次从赌场里满载而归的时候,留下的也只有“扭曲命运”的传说。他一直觉得自己这一生都将在追逐魔法中度过了,直到他遇见了伊芙琳、葛雷福斯、潘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