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7400000086

第86章 明法解第六十七(2)

奸臣之败其主也,积渐积微,使主迷惑而不自知也。上则相为候望于主,下则买誉于民。誉③其党而使主尊之,毁不誉者而使主废之。其所利害者,主听而行之,如此,则群臣皆忘主而趋私佼矣。故《明法》曰:“比周以相为慝,是故忘主私佼,以进其誉。”

主无术数,则群臣易欺之;国无明法,则百姓轻为非。是故奸邪之人用国事,则群臣仰利害也,如此,则奸人为之视听者多矣。虽有不义,主无从知之。故《明法》曰:“佼众誉多,外内朋党,虽有大奸,其蔽主多矣。”

[注释]

①悫愿:忠诚,忠实。②务伤:诬陷中伤。③誉:通“与”,党与。

[译文]

权衡,是用来衡量轻重有多少的。但是,人们并不去事奉它,这不是人们心里厌恶财利,而是由于,权不能为人们判定数量的多少,衡不能为人们判定重量的轻重。人们明白事奉权衡是没有好处的,因此不事奉它。因此,英明国君身居上位,官就不能枉法,吏就不能营私,人们明白事奉官吏是没有好处的,所以不用财货去行贿官吏。官吏假如像权衡一样待物公平公正,奸诈的人就不能营私。因此,《明法》篇说:“有了权衡的标准,人们就不能用轻重来蒙蔽。”

尺、寸、寻、丈这些单位,是用来测出长短的实际情况的。因此,用尺寸去测长短,就测一万次也不会错一次。因此,尺寸的测量,尽管对富贵者、有钱有势者,不帮他加长;尽管对贫贱卑辱者,也不替他减短。假如官吏像尺寸一样公平而无所偏爱,奸诈之人就不可造生误端。因此,《明法》篇说:“有了寻丈的尺度,人们就不能用长短来制作差错。”

国家之所以动乱,是因为违背事实而采取了诽谤夸誉之言。因此,英明国君听从意见时,进言的人,责令他列出事实;夸誉的人,要试官进行考证。言而不实的,给予惩罚;试官而损害官职的,给予惩罚。因此,假话无人敢进,不贤者不敢受官。昏聩国君就不这样,听话而不考察其真实性,所以群臣就用虚名推荐其党羽;任官而不考究其政绩,因此愚昧、污浊的官吏就晋升朝廷。这样,群臣就标榜美名互相夸耀,借助功劳互相帮忙,专务广交私党而不为国君尽力。因此《明法》篇说:“国君舍弃法度而根据声誉用人,臣下就会违背君上而在下面结党营私了;如果根据朋党关系而任官,民众就会专务结交而不求真实效果了。”

昏乱的国君不愿明察臣下的功劳,夸耀的人多,就奖赏;也不去明察臣下的罪过,非议的人多,就惩罚。像这样,邪臣无功也能受赏,忠臣无罪也会受罚。因此,功劳多的人而没有受赏,臣下就不求效力;行为正直而受到惩罚,圣贤就无法竭尽其能;行贿赂而能获得爵禄,污浊的人就能进入官府;不肖者靠请托关系而获取高位,人们就会背离公法而趋炎附势。这样。忠诚老实的人会丧失职守,而廉洁官吏也会管理不好。因此,《明法》篇说:“官吏管理不好,是国君按名声行赏,按谤言行罚的结果。”

公正的官吏为官,推行公法而不徇私情,奸臣就得不到任何利益。这样奸臣就图谋诋毁他。国君不去考察核实所谓罪过,以不实之词而行罚,那么作人臣的就必须事奉权贵而求得举荐夸誉,以免除刑罚而求得禄赏了。因此,《明法》篇说:“喜赏恶罚的人,背离公道而务行私术。”

奸臣损害国君,是日渐进行的,使国君迷惑而不觉悟。在上面,他们观察国君的举动,在下面向民众收买名誉。夸誉自己的朋党让国君看重,诽谤不是一伙的人让国君废除。对他们要施利或加害的人,国君都听从而行,这样,群臣就都忘却国君而去发展私交了。因此《明法》篇说:“这些人狼狈为奸隐匿实情,于是忘却国君而结为死党,以提高声誉。”

君主没有权谋策略,群臣就容易蒙蔽他;国家没有明确的法律,百姓就轻易做坏事。因此奸邪之人管理国家大事,群臣的利害就依靠他们。像这样,奸邪之人的耳目因此就多了。他们尽管有了大奸的事,君主也无法知道。因此《明法》篇说:“私交多的人朋党也就多,朝廷内外都是他的朋党,尽管有大奸的行为,为他欺骗君主的人也就很多了。”

凡所谓忠臣者,务明法术,日夜佐主明于度数之理,以治天下者也。奸邪之臣知法术明之必治也,治则奸臣困而法术之士显。是故邪之所务事者,使法无明,主无悟,而己得所欲也。故方正之臣得用则奸邪之臣困伤矣,是方正之与奸邪不两进之势也。奸邪在主之侧者,不能勿恶也。唯恶之,则必候主间而日夜危之。人主不察而用其言,则忠臣无罪而困死,奸臣无功而富贵。故《明法》曰:“忠臣死于非罪,而邪臣起于非功。”

富贵尊显,久有天下,人主莫不欲也。令行禁止,海内无敌,人主莫不欲也。蔽欺侵凌,人主莫不恶也。失天下,灭宗庙,人主莫不恶也。忠臣之欲明法术以致主之所欲而除主之所恶者,奸臣之擅主者,有以私危之,则忠臣无从进其公正之数矣。故《明法》曰:“所死者非罪,所起者非功,然则为人臣者重私而轻公矣。”

乱主之行爵禄也,不以法令案功劳;其行刑罚也,不以法令案罪过。而听重臣之所言。故臣有所欲赏,主为赏之;臣欲有所罚,主为罚之。废其公法,专听重臣。如此,故群臣皆务其党,重臣而忘其主,趋重臣之门而不庭①。故《明法》曰:“十至于私人之门不一至于庭。”

明主之治②也,明于分职,而督其成事。胜其任者处官,不胜其任者废免。故群臣皆竭能尽力以治其事。乱主则不然。故群臣处官位,受厚禄,莫务治国者,期于管国之重而擅其利,牧渔③其民以富其家。故《明法》曰:“百虑其家,不一图其国。”

明主在上位,则竟内之众尽力以奉其主,百官分职致治以安国家。乱主则不然。虽有勇力之士,大臣私之,而非以奉其主也;虽有圣智之士,大臣私之,非以治其国也。故属数虽众,不得进也;百官虽具,不得制也。如此者,有人主之名而无其实。故《明法》曰:“属数虽众,非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以任国也。此之谓国无人。”

[注释]

①不庭:不履朝政。②治:官吏。③牧渔:统治与剥削。

[译文]

通常所谓忠臣,都是讲究修明法度政策,日夜帮助君主明白法度政策的道理,未统治天下的。奸臣懂得法度政策修明国家必治,国治则奸臣困难,而坚持法度政策的人士必然显贵。所以,奸臣所尽力争取的,就是法度不要严明,君主不要醒悟,而自己可以为非作歹。所以,公正之臣得用则奸臣团伤,这乃是正直与奸邪不能兼用的必然趋势。奸臣在君主左右,不能不厌恶忠臣。唯其厌恶,就一定窥伺君主的时机而日夜谏言危害。君主若不明察而误用其言,忠臣就会无罪而困死,奸臣就会无功而富裕。因此《明法》篇说:“忠臣死于非罪,而奸臣起于非功。”

富有尊贵,久有天下,人君没有不希望的。令行制止,海内无敌,人君没有不希望的。蒙蔽、欺骗、侵权、僭越,人君没有不讨厌的。失天下,灭宗庙,人君没有不讨厌的。忠臣严明法度、政策以满足国君的所愿,除去国君的所恶,奸臣的专权者,便用营私来进行损害,忠臣就无法进用他的公正政策了。因此《明法》篇说:“所死者非罪,所起者非功,但是为人臣者重私而轻公矣。”

昏君的授爵赐禄,不是根据法度来审查功劳;判定刑罚,也不是根据法度来审查罪过。而全是听取权重之臣的主意办事。所以,重臣要赏的,君主就帮他赏;重臣要罚的,君主就帮他罚。废弃公法,专听重臣的意见。这样,群臣就壮大私党,看重其臣而忘却其君,奔走于重臣的家门而不愿进入朝廷。因此《明法》篇说:“十至于私人之门,不一至于庭。”

明君的管理臣下,明确他们的职责,而督促他们完成。胜其任者留官,不胜其任者废止。所以群臣都尽心竭力完成事务。乱主就不是如此。群臣身居高位,占有厚禄,却不尽心治国,只希望掌握重要部门而独享其利,管理和搜刮人民而富己一家。因此《明法》篇说:“百虑其家,不一图其国。”

同类推荐
  •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西汉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推进了先秦诸子思想的再度活跃。吸取百家之长并各有所宗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特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一时代的主题。《淮南子》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下产生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宗,融合各家之长,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形成融贯各科知识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宽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淮南子》不仅是汉代思想史上也是道家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的作者在当时已意识到道家自身理论的...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于丹《论语》感悟

    于丹《论语》感悟

    本书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全书语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本书以央视2008年“百家讲坛”同名讲座之完整录音稿为基础修订润色而成,比该讲座的电视播出版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文字量多出将近一倍。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世界大师侃幽默人生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世界大师侃幽默人生

    本书收录了伏尔泰和马克·吐温的探讨人生的文章。包括了《天生的性格》、《常识与理智》、《先知的痛苦》、《变化的地球》、《宗教起源》、《尊敬的女士》、《劳动骑士团》等。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热门推荐
  • 深夜语

    深夜语

    是由很多微小说写的,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微小说。
  • 天文与地理科技大发现

    天文与地理科技大发现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终将深情赋你

    终将深情赋你

    陪闺蜜抓奸,却意外抓到男朋友出轨。裴晚颜以为,天底下再没有比这更狗血的事了,直到她遇见陆祁宋。陆祁宋是谁?他是渣男陆梓轩的亲叔叔,也是渣女裴晚芯的未婚夫,一个裴晚颜曾经叫‘姐夫’男人。“裴晚颜,陪我一年,我让陆梓轩裴晚芯欠你的都还回来。”暗夜里,陆祁宋将她逼到墙角,食指挑起她的下巴,满是玩味。裴晚颜看着那张不知道比渣男陆梓轩帅了多少倍的脸,果断的点了头:“好。”自此,纠缠不断......
  • 末日之地球

    末日之地球

    一场病毒实验室的爆发使得地球末日降临。体质弱小的人被病毒感染成为丧尸,野兽也变异的更加凶残。人类在派洛星重建了家园,赛伦因为所在飞船的一场事故而迫降回了地球,然而他发现地球上还有许多幸存者,他体内的细胞与病毒形成了平衡,在上帝的帮助下,他洗涤人类丑恶的内心,帮助人类重建家园。
  • 汽车王国里的愚公:郑周永

    汽车王国里的愚公:郑周永

    郑周永,韩国现代的创始人,拥有43家关系企业,15.5万名员工,年营业额达512亿美元(现代汽车为92亿美元),除汽车、建设等核心企业,还包括造船、重电机械、电子等关系企业,韩国现代是一家股票上市最少,外国资金最低,最具“韩国色彩”的企业团体,在此全球分工合作的世代,成为特立独行的一匹车坛黑马。
  • 永生之火

    永生之火

    朦胧的景象渐渐被撕裂,在浓雾的包围之中,耸立在山巅的云松遮天蔽日,可是原本应该蔚蓝的天空此刻却是已经被烧的火红,就仿佛有人想要一把火将天空都给焚毁。
  • 巨星归来,相约在黎下

    巨星归来,相约在黎下

    五年前,尹夏沫的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洛熙。自从他来了之后,爸爸好像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他身上了。校园的王子洛熙被冠上小偷之名?……一连串的事件使尹夏沫对洛熙的认识慢慢的从讨厌变成了……有一丝丝喜欢?五年后,洛熙成了全球著名明星,尹夏沫原本以为和洛熙不会再有任何瓜葛,可,偏偏有遇见了他……
  • 吸血公馆

    吸血公馆

    荆棘匍匐在蔷薇脚下,一座古堡坐落在这里。花海中的少年冲你眨眨紫色的眸子,天使般的笑容倒映在你的瞳孔中,但你却看不到他身后举着镰刀同样对你微笑的死神。他说:欢迎来到吸血公馆。这不是王子与公主的邂逅,这是一场恶魔的游戏。
  • 屌丝的命运

    屌丝的命运

    在某个城市边缘的一座原始森林中正在进行一场如修罗一般的训练,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一把剑,身上全是血一动不动的躺在地上,起来、快点给我站起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大声说道,一听到这个苍老的声音,李逸就会慢慢的站了起来然后继续今天的训练,李逸除了睡觉,吃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训练,拼命的训练。而每次的训练都会把自己的身体弄得遍体鳞伤,可李逸一点也不在乎,他知道这样对自己修炼的功法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为了不让自己家的老头子失望,这样天天没命的训练,足足持续了十年,十年里云逸封成为了一位绝世高手,当然也和老爷子的关系好的没话说呀,十年后却又要回到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
  • 时光荏苒,初心

    时光荏苒,初心

    那个夏天,遇见你们。时光荏苒,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只为配得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