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71100000023

第23章 堇荼如饴:茶文化的历史扇面(4)

而和茶馆相关的歇后语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茶馆、茶铺里的一切,水、服务员、龙门阵、茶盘,甚至于阿庆嫂等,全都被活用进歇后语中,添趣添味。比如“茶铺里的水——滚开”、“茶馆里摆龙门阵——想起什么说什么”、

“茶馆里挂斧头_胡(壶)作(斫)非为”、“茶馆里伸手_胡(壶)来”、

“服务员上茶一和盘托出”、“阿庆嫂倒茶一滴水不漏”、“口渴遇见卖茶人——正合适”等。

此外,茶事歇后语也不少,这类歇后语将沏茶、泡茶等都演绎出了言外之意,耐人寻味。比如“爆米花沏茶——泡汤了”、“玻璃杯沏茶——看到底”、“不倒翁沏茶——没水平”、“茶碗打酒——不在乎(壶)”、“春茶尖儿——又鲜又嫩”、“滚水泡茶一又浓又香”、“冷水泡茶—一无味”、“茶里放盐——惹人嫌(咸)”、“茶食店失火——果然(燃)”、“茶杯里放块糖一寿命不长”、“茶杯盖儿上放鸡蛋——靠不住”等。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涉及茶的歇后语还会不断增加,这正是茶文化走向民众、走向生活、走向繁荣的象征。“有口难言”、“词不达意”、“难于启齿”,都可以用“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来”这个歇后语来表达。茶壶一般是内置茶叶,加沸水泡茶,从壶嘴倒出来饮用。如果用茶壶做煮食器皿,从壶顶放下饺子,煮熟了,却不能由壶嘴倒出来。由此引申:有嘴倒(道)不出来,比喻在某种处境下,很难把问题解释清楚;或是不善言辞,口讷言拙,即使有嘴,也无法说出;或是为避免尴尬,不好意思直说真相……

“他有什么能耐?即使满肚子都是‘材料’,可惜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也倒不出来’,那又有什么用?”

“你叫我向他提意见?你没见他那种自负的神态,不可一世的,我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却倒不出来’,说了也是白说。自讨没趣!”这个歇后语另有版本,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却倒不出来”,写得更明白了。

另一个是“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这与“哑子(或“盲公”)吃云吞——心里有数”喻义一样,只是后者多用,前者较少用。

有种与茶歇后语相类似的民间文学形式是回文,回文是指可以按照原文的字序倒过来读、反过来读的句子。茶回文当然是指与茶相关的回文了。“清心明目”这是最简单的也是很有名的茶回文,常常出现在一些茶杯的杯身或杯盖上,这四个字随便从哪个字读皆可成句:清心明目、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几种读法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杯随字贵,字随杯传,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增强了品茶的意境和情趣。

“不可一日无此君”是挺有名的一句茶联,也可看成是一句回文,从任何一字起读皆能成句:不可一日无此君、一日无此君不可、日无此君不可一、此君不可一日无、君不可一日无此。此联横读、纵读均能得到同样的意思,堪称一首佳作。

“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在很多茶馆里都能看到这样的对联。如回过来读则成为“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前后对照意境不同,文采娱人,别具情趣,不失为茶亭联中佼佼者。

茶中生活——多样的民族茶文化

中华民族大家庭各自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且各具特色。

首先拿蒙古族来说,客人来家以后,要给端茶,这是欢迎客人的一种礼节。客人坐好以后,主人站起来,双手捧着茶碗,向客人敬献。客人也要坐起来,用右手把茶碗接过去,放在桌上。主人接着双手端来一盘奶食,客人用右手接过来,倒在左手里,用右手的无名指将鲜奶蘸取少许,向天弹洒,并放在嘴里舔一舔。端茶的时候,妇女一定要衣冠整齐,仪态大方。

品尝茶和鲜奶是蒙古人见面的一种礼节性活动,往往并不是真给客人解渴。茶碗不能有裂璺,一定要完整无缺,有豁子也不吉利。往碗里倒茶的时候,一定不要把铜壶或勺子拿在右手里,而用左手倒在茶碗里。茶不可倒得太满,也不能只倒一半。用手献茶的时候,手指不能放在茶里。可以多少晃一下,但不能把茶洒出来。倒茶的时候,壶嘴或勺头要向北向里,不能向南(朝门)向外,因为向里福从里来,向外福朝外流。给老人或贵客添茶的时候,要把茶碗接过来添茶,不能让客人端着碗添茶。一般较隆重的仪式是:新熬的茶在未喝之前,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先向天帝、山水土地、火神等分别作为礼仪泼洒,之后才能开始倒茶。每次倒茶,都要按照年龄的大小,从长者开始依次敬茶。茶喝到半碗以后,就要给客人添茶。锡林郭勒等地,主人先给客人敬一碗茶,然后把茶壶放到客人面前,让客人随意自倒自饮。但是第一碗茶一定要敬。客人喝完茶以后,其中一个最长者要端着茶碗,说唱“茶的祝词”。主人和其他客人要一起接着长者的尾音说道:“扎,愿祝福应验。”把碗里的茶喝完,勺子从锅里拿出来,就可以上路了。

目前,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牧民以喝砖茶为主,东部地区的牧民以喝红茶为主。砖茶在熬的时候,可以单熬或加入其他作料,除奶茶外还有:素茶水烧开以前,把事先捣好的砖茶末放进去,加入适量的盐。茶水一滚开,就用勺子反复地扬,等茶香散发出来以后,灌在壶里端上来饮用。这种茶因为没放奶,所以称为素茶(黑茶)。冬天牲畜奶干了以后大多喝素茶。

捣茶熬好素茶以后,把茶叶皮捞出去,倒在一个特制的有木杵(捣茶器)的桶里,里面放进酥油、奶、奶皮,用木杵捣,直到成为一体时,停止捣茶,倒在茶壶里饮用。做法跟藏族的酥油茶相近。这种茶一般敬给老年人喝。

面茶把熬好的素茶捞出茶叶皮以后,再倒回锅里,把腰窝油或肚油切成碎块撒进去,再加上酪蛋之类,共煮一阵后,把炒熟的白面撒进去,拌匀以后再煮。这种茶白面要放得合适,不能放得太多,否则就会做成稀饭;而放得太少,颜色就发白,变成淡茶,喝起来很不爽口。面茶一般在冬天喝。

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必备的饮品,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品。寒冷的时候可以驱寒;吃肉的时候可以去腻;饥饿的时候可以充饥困乏的时候可以解乏;瞌睡的时候,还可以清醒头脑。茶叶中含有维生素,可以减少高原缺少蔬菜带来的损害。茶叶不仅仅作为饮料存在,它还被当做圣物,与经书、珠宝一道,装进每一尊新塑成的佛像体内,只有经活佛开光,这尊佛像才有灵气。藏民家的积福箱里,收藏着此家历代能够得到的神圣物品,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茶叶。

关于酥油茶有这样一个传说。在我国唐朝时,汉藏关系和好,这和当时的文成公主远嫁边疆、和亲西藏有很大关系。文成公主去藏时,唐代汉人的饮茶之风已十分盛行,在文成公主丰富庞大的嫁妆里,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无数,因为文成公主喜欢喝茶,她便随行带了许多名茶来到西藏。

文成公主刚刚入藏时,对那里寒冷的气候条件很不适应,尤其不适应藏族人以肉食为主、多腥膻的生活习惯。为此,她常常眉头紧锁,茶饭不思,对于多肉的饭食好长时间都不适应,牛羊奶的气味也使她很不习惯。后来,她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早餐时,先喝半杯奶,然后再喝半杯茶,这样感觉会舒服一些。后来为了方便,就干脆将茶和奶放在一起喝。

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喝茶时加上一些奶和糖,这就是最初的奶茶。

文成公主的这种做法逐渐得到宫中群臣权贵的效仿,文成公主也常常以奶茶赏赐群臣,款待亲朋。从官中到藏族居住区,人们很陕地效仿起文成公主的这种做法来,饮茶之风一时盛行,人们甚至认为文成公主所以如此美丽与饮茶有关。为了满足宫中及藏民们日益增多的茶的需求,公主还建议用种种西藏土特产,如牛羊、毛皮、鹿茸等去内地换取茶叶。在长期的饮茶体验中,人们逐渐体会到饮茶的种种妙处,既可以醒脑提神,又能去除油腻,这对于以肉食为主的藏民们尤为重要。同时,为了增加喝茶的乐趣,聪明的公主还在煮茶时加入松子仁、酥油等,并根据人们的喜好加糖或盐巴,酥油茶于是形成。现在,这种喝酥油茶的风气已遍及藏族居住区,只要你来到西藏,在任何一个藏民家,都会看到一套专门打酥油茶的长桶,都会见到一套精美的茶具。好客的主人会端上香喷喷的酥油茶及香脆的糍粑饼。也许在品尝酥油茶之余,还会听到人们满怀深l青地讲文成公主喝酥油茶的故事呢。

那么酥油茶是如何制作的呢?

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茶桶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可口的酥油茶了。

主客之间的交谈,往往从茶字开始。喝酥油茶有一套程序:客人被让座到藏式方桌边时,主人便拿过一只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主人或主妇提起酥油茶壶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

倒茶时,茶壶要轻轻摇晃几次,使茶油匀称,壶底不能高过桌面,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刚倒出酥油茶时,客人不能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面前时,客人端起碗来,用无名指蘸茶少许,弹洒三次,奉献给神、龙和地灵。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

同类推荐
  • 衣上酒痕诗中字

    衣上酒痕诗中字

    中国人建立世界,是从一开端而生万物,层层更迭,每一步都是锦上添花。这个锦缎天下从没有经历过裂帛之痛,每一个字都可追溯到伊始,仓颉造字的初端。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隶书的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字靠着一个稳固的模件体系继承和发展,并得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无穷焉。而从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形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又体现着中国人标准化生产之外的艺术创造力。
  •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由戴季陶、蒋百里所著,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原始信仰、皇权崇拜、社会阶级的演变、武士和町人的性格、政党的形成、民族主义向军国主义的演变、社会风气、生活习惯、家庭成员的关系等,一一作了分析。《日本论日本人》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代日本的国际局势、经济困境、政党矛盾、阶级隔阂等,综观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这两部作品被学界视为中国人研究日本的标杆性的著作,其思想价值经久不衰,在今天天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民族性格仍有重要作用。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茶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茶文化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边读边悟易经

    边读边悟易经

    《易经》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同时它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并不遥远。因为它还是一面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重锤战鼓,身处逆境者更能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生活的智慧和前进的动力。我们品读《易经》,体悟《易经》,也完全可以用之来谋划和指导我们的事业和生活。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热门推荐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本书主要指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包括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她作为一种“千万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爱亲人爱家的情感升华,由此也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品德。精忠报国、保家卫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 妖猎天下之万妖朝宗(卷四)

    妖猎天下之万妖朝宗(卷四)

    妖星蔽日,红莲出世。魔胎种玉,万法臣服……一个人族小和尚孔雀,修真路途上的妖艳之旅,他一入乱世洪流,几经波折,一朝风云,金鳞化龙!大胆泼辣的银狐少女,温柔可人的鹤女阿颜,外冷内热的塞外胡女,性感忠贞的鲛女,神秘高贵的妖族祭师烟箩……
  • EXO星空下的我和你

    EXO星空下的我和你

    有人说,爱笑的女生运气都不会太差,难道是因为我笑的不够咩?所以运气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愁死宝宝了……(揉脸)欢迎加入沐梵的书友群,群号码:479698427
  • 网游之战神传说

    网游之战神传说

    李白云: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我从小只有调皮捣蛋,学习没有一点上进心,做兼职不认真,走上社会又不务正业,所以我不禁扪心自问,李白的话是真的吗?唯有进入游戏世界后,你会发现,那时的我,才是一个如同神一般的男人,没有之一。因为,整个游戏世界,都会因我的到来而颤抖。我,便是王
  • 疾风亚索

    疾风亚索

    长路漫漫,惟剑作伴。剑之故事,以血为墨。荣耀存于心,而非流于形。
  • 木匠

    木匠

    他十三岁拜师学艺,十六岁出徒,从此开始了他几十年的木匠生涯,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了闪光点。他能坚持为乡亲免费送春联几十年;他救活濒临饿死的玉儿,并为她安了家;他承诺并兑现为师父师母养老送终;他曾被鬼子抓去当过劳工;他成功的把两个朝鲜劳工送到东北;他组织村里的青年干掉了闯入村里的两个鬼子;他在村里办了义务扫盲班;晚年的时候,他把几十年的手艺传给了年轻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那些能干惊天动地的大事的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平凡人的功绩,因为他们同样是不可磨灭的。
  • 关于我们的那些支离破碎

    关于我们的那些支离破碎

    我们一直都很珍惜,我们六个人的友谊。有时候左恒,林子默,季轩然,我,张萱经常会去萧琳家的房子聚集,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我们穿得很清凉,六个人坐在地上……
  • 月潭蔷薇

    月潭蔷薇

    世人皆说她是妖女,没有人愿意接近她。她住在一间木屋里,院子里开满红蔷薇,她常常坐在花海里,仰望湛蓝的天空,一抹苦笑绽自唇边。她一出生便是双瞳异色,一只琥珀色,一只玫瑰色。夜晚,双眸会透出淡淡的血色。她没有父母,或者说,她不知道她的父母是谁。她自小便是一人。她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他们相遇的那天的红蔷薇花满院开,血色涟漪,染上她的裙子,记在她的心里。他是唯一一个愿意接近她的人。。。。。可命运偏偏弄人,身为成主的他为她而死,魔君却要与她厮守。顾卿霜你知道为何给你起这个名字吗?愿我如星卿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 重做后娘

    重做后娘

    这辈子活得太失败,追悔莫及……然而苍天垂怜,死了之后我竟然回到了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今生我要重新做人!好好教导儿子,挽回丈夫,支起家业……
  • 小小刁民

    小小刁民

    这是两个刁民和一个准刁民的故事。一个从小小刁民一路玩官、考官、做贤官,官运亨通。一个从小小刁民一路佐官、经商、掌兵权,玩个自在。还有一个跟着刁民们练兵、救急、当幕僚,累的要死。三个娃娃一台戏,何况刁民。各位,好戏即将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