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74600000046

第46章 清(13)

《杜诗论文》的研究也有不足。由于作者也用“以意逆志”的方法理解杜诗,有的理解未能完全避免穿凿,有的论述也嫌肤浅。对艺术的论述,有的太简单,有的太浅。如“诗成若有神助,顶‘绿酒’句”(《独酌成诗》,卷七)便没有多少意思。

总的说来,《杜诗论文》的作者鉴于历来研究杜诗多穿凿附会、强为臆说,或曲征博引、释事忘义的弊病,开辟一条旨在以杜论杜,专门研究杜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创造的道路,并取得巨大的成就。《杜诗论文》是明代单复、邵宝以杜解杜的道路的继续与发展。在杜甫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吴兴祚云:“今学杜与注杜者,皆泥乎诗之见,所由失之愈远也。独家齐贤诵其诗能会其心,其所为文,即以文章之法次第疏导之,不强杜以从我,而举杜以还杜。但学晦者如揭,塞者以开,血脉贯通,而神气盎溢,则不待易其衣冠,改其故步,而千载之活杜公出矣。”(《杜诗论文序》)龚鼎孳云:“虞山宗伯笺注,尊重艺林,殆非一日,今吴子互相发明,虞山论其事,吴子论其文,文既剖析无晦,事更可考而知矣。”(《杜诗论文序》)钱谦益名重一世,当时看,对吴见思的评价似乎太高。世易时移,今天看,这个评价是公允的。

九仇兆鳌

仇兆鳌(1638—1717),字沧柱,号章溪老叟,鄞县(今浙江鄞县)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康熙四十三年,仇兆鳌将所著《杜诗详注》献给康熙皇帝,受到赏识。为翰林院检讨,总裁纂修《方舆程考》。历官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学士。

仇兆鳌一生从事杜甫研究,搜集了大量杜诗版本和材料,辑为《杜诗详注》,历时二十余年。书刻成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他在《杜诗详注》的《凡例》中说:“宋元以来,注家不下数百,如分类千家集注所列姓氏尚百有五十人,其载入注中者,亦止十数家耳。其所未采者,尚有洪迈之《随笔》,叶梦得之《诗话》,罗大经之《玉露》,王应麟之《困学纪闻》,刘克庄、楼钥之文集。……今备采编中。”(《杜诗凡例》)书出版后,他仍然孜孜不倦地搜集材料,进行增订。他说:“甲申冬,仍上金台,复得数家新注,如前辈吴志伊、阎百史、年友张石虹、同乡张迩可,各有发明。辛卯,致政南归,舟次辑成,聊补前书之疏略,时年七十有四矣。”(《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后《今按》)可以说,《杜诗详注》是一部惨淡经营的杜甫学巨著。

创作学术巨著,首先要有高远的研究理念。仇兆鳌高瞻远瞩,他不把杜甫仅仅看作一位著名的作家,而是看作一位政治与思想的伟人。因此,他特别注重站在儒家的立场,用儒家思想来指导杜甫、杜诗的研究。研究从实际出发,将当时的社会与杜甫和杜诗参照研究,知人论世。同时将杜甫作为古代忠义的代表来研究,揭示他人格的社会意义。对于他的作品的艺术也从大处着眼研究,而不单单“较诸词句之工拙”。故其《杜诗详注·原序》说:“盖其(杜甫)为诗也,有诗之实焉,有诗之本焉。孟子之论诗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又曰:‘可以兴观群怨,迩事父而远事君。’诗有关于性情伦纪,非作诗之本乎?故宋人之论诗者,称杜为诗史,谓得其诗可以论世知人也。明人之论诗者,推杜为诗圣,谓其立言忠厚,可以垂教万世也。使舍是二者而谈杜,如稹愈所云,究亦无异于词人矣。”“故注杜者必反复沉潜,求其归宿所在,又从而句栉字比之,庶几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恍然如身历其世,面接其人,而概乎有余悲,悄乎有余思也。”在研究杜甫的艺术思想、方法和体裁上的创造与成就时,往往能从历史的高度和发展的眼光来观察,评价大多准确而深刻。因此,我们说仇兆鳌对杜诗的研究比一般研究者站得高得多,研究的领域也广得多,成果也丰富得多,深刻得多。

内容丰富,结构宏大,体例严密。仇兆鳌多角度、宽领域对杜甫和杜诗进行研究,又用严密的体例使他的研究成果条理化、规范化。从体例上说,《杜诗详注》包括这样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对诗文进行详细的注与评。仇兆鳌说:“先挈纲提领,以疏其脉络,复广搜博征,以讨其典故。汰旧注之楦醸丛脞,辩新说之穿凿支离。夫亦据孔孟之诗论者以解杜,而非敢凭臆见为揣测也。”(《杜诗详注·原序》)其二,有关杜甫的资料附录,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仇兆鳌搜集的有关杜甫的遗诗及相关情况。(二)有关杜甫生平事迹和诗集的重要资料。主要有杜甫诗集(包括所注集)的序,杜甫寓所记、墓志和有关资料。(三)历代咏杜的诗。(四)历代对杜甫的评论。都是提供有关杜甫和杜诗宏观研究的材料。仇兆鳌用这样宏大而严密的体例,把自己有关杜甫的研究心得和历代有关杜甫的成果(包括注释),精心梳理组织,精心阐发,奉献给读者。

诗的注与评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和价值所在,也有严密的体例,以规范和展示作者的成果。现作细致的论述。

(一)广列异文,详细校勘。《杜诗详注》所用校勘材料非常丰富,除不同的杜诗版本外,总集、诗话、碑刻、字幅皆在所用之列。《天育骠图歌》(《杜诗详注》卷四,以后略去书名)“图”(《英华》作图,别本作骑)。“吾闻天子之马”(《艇斋诗话》作天马之子)。“鬃”(从赵作鬃,别作骏)。“缥”(《英华》作骠)。“矫矫(一作矫然)龙性(一云矫龙性逸)含”(蔡云:东坡书作含,《英华》同,一作合)。“监”(一作考)“攻”(一作收,一作神)。“字”(胡仔云:东坡作字,《英华》作守)。“骏”(一作俊)。大量罗列异文,可供阅读参考。一些重要文字的校勘,往往是在正文中出校语,在注中作考定,在附考中辩证。《游龙门奉先寺》校:“天阙”(《正异》作窥,姜氏作开)。注:韦述《东都记》:龙门号双阙,与大内对峙,若天阙然。陆倕《石阙铭》:假天阙于牛头。朱注:《丹阳记》载王茂弘指牛头山两峰为天阙,见《文选注》,禹疏伊水北流,两山相对,望之若阙,见《水经注》,皆确据也。况此本古体诗,何必拘拘偶对耶。钱笺:“韦应物《龙门游眺》诗云:‘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阙。’此即杜诗注脚也。”注释既是释天阙之意,也是确定本文应为天阙的理由。用附考对异文加以否定,说明定本应为“天阙”。“附考:杜诗各本流传,多有字句舛讹。昔蔡伯世作《正异》而未尽其详。朱子欲作考异,而未果成书。今遇彼此互异处,酌其当者书于本文。参见者分注句下,较钱笺、朱注多所辩证矣。如此诗‘天阙’诸家聚讼约有八说:蔡兴宗《正异》依古本作‘天窥’,有《庄子》‘以管窥天’及鲍照诗‘天窥苟平圆’可证。杨慎云‘天窥’‘云卧’乃倒字法,言窥天则星辰垂地,卧云则空翠湿衣,见山寺高寒,殊于人境也。蔡绦及《庚溪诗话》皆作‘天阙’,引韦述《东都记》‘龙门若天阙’为证,言天阙迥而象纬逼近,云卧山而衣裳凉冷也。朱鹤龄从之。姜氏疑‘天阙’既用实地,不应‘云卧’又作虚对,欲改作‘天开’,引《天官书》‘天开书云物’为证,则属对既工,而声韵不失。张谓‘天阙’乃寺门观,‘云卧’犹言云室。《杜臆》解‘天阙’为帝座,以《宋·志》角二星十二度谓之‘天阙’也。王介甫改作‘天阅’。旧千家本或作‘天阔’,或改‘天关’,俱未安。据文翔凤《药溪谈》:伊阳之北山,即鸣皋之派,长殆百里,如云卧然。龙门南直卧云,故云然耶。”所列异文达八种,并列各家持此文的理由,可供读者研究。这样做校勘,非常详细,体例也是一种创造。

(二)提供诗的写作背景材料,尽可能对诗系年。《杜诗详注》往往在诗的题目下注出诗的写作时间、地点、社会背景以及诗人的情况,这对于读者理解诗的内容很有益处。《夏日叹》题下注:“此乾元二年夏在华州作。《旧唐书》:乾元二年四月癸亥,此久旱徙市,云祭祈雨。《通鉴》:时天下饥馑,九节度围邺城,诸军乏食,人思自溃。与诗中‘上苍久无雷’及‘流冗’‘豹狼’等语正合。”注提供了当时大旱和战争的社会背景,使读者知道诗“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豹。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完全是纪实,而对于杜甫“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的感情和思想也理解得更为深刻。由此我们也可以对古人称杜诗为“诗史”有更深刻的理解。《杜诗详注》对前人系年的错误,或对诗内容理解的错误也进行了辩证,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杜诗。《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卷五)集朱鹤龄注:“去秋群胡反,赵次公、黄希诸注,皆指吐蕃,非也。《唐书》:至德元载,吐蕃陷威戎等诸军,入屯石堡,在此陇右河鄯等州,而河西凉州未尝陷。《通鉴》:至德二载,河西兵马使盖庭伦,与威武九姓商胡安门物等,杀节度使周泌,聚众六万。威武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贼据其五,二城坚守。度支判官崔称与中使刘日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日,平之。此云群胡反,正指其事。曰去秋者,讨平在正月,而发难则在去秋。是时武威虽复,而余乱尚有未戢者。故欲早到凉州,安黎甿而按城堡也。”原来注家认为此诗“去秋群胡反”指吐蕃,朱鹤龄则认为是河西兵马使盖庭伦之乱,朱鹤龄的看法是符合事实的。

(三)分章解说。分析每章的内容、具体词语的含义、诗人的思维脉络、具体的艺术表现、篇章结构。仇兆鳌分《北征》为八段。一、“首段从北征问家叙起。”二、“次述辞朝恋主之情。上八,欲去不忍,忧在君德。下八,既行犹思,忧在世事。”三、“此历叙征途所见之景。既逾越阡陌,复回顾凤翔,自此而过邠郊、望鄜畤,家乡渐近矣。”四、“此备写归家悲喜之状。裋褐以上,乍见而悲,极夫妻儿女至情。老夫以下,悲过而喜,尽室家曲折之状。在贼四句,缴上起下,所忧在君国矣。”五、“此忧借兵回纥之害。妖氛豁,天意回矣。回纥助,人心顺矣。此兴复大机也。但借兵外事,终为国患,故云‘少为贵’。”六、“此陈专用官军之利。是时名将统兵,奇正兼出,可以收两京、定河北,而擒安史,此为制胜万全之策。朱注:当时李泌之议,欲令建宁并塞北出,与光弼犄角,以取范阳,所见正与公同。”七、“此借鉴杨妃,隐忧张良娣也。许彦昭曰:祸乱既作,唯赏罚当,则能再振,否则不可支矣。陈元礼首议诛国忠太贞,无此举,虽有李郭,不能奏匡复之功,故以活国许之。欲致兴复,当先去女戎。”八、“终以太宗事业,望中兴之主。当时旧国思君,陵寝无恙,其光复在指顾之间矣。此章大旨,以前二节为提纲。首节北征问家,乃身上事,伏第三、四段。次节恐君遗失,乃意中事,伏五、六、七段。公身为谏官,外恐军政之遗失,内恐宫闱之遗失,凡辞朝时,意中所欲言者,皆罄露于斯。此其脉理之照应也。若通篇构局,四句起,八句结,中间三十六句者两段,十六句者两段,后面十二句者两段,此又部伍之整肃也。”研究文学应该像研究建筑一样,既要从整体和宏观上观察,也要从结构与细部研究。仇兆鳌的分章分段解说,正是从结构的角度对诗篇的内容与艺术进行细致的剖析,深入诗的内部体会诗的妙处。即便不太长的诗,也有具体解说。《登兖州城楼》本是一首律诗,仇兆鳌解说云:“公至兖州省亲而咏南楼也。通首皆登楼所见。‘海岱’‘青徐’属远景,故以‘纵目’二字起之。‘秦碑’‘鲁殿’属近景,故以‘临眺’二字结之。仍上下四句分截。”下并引他人的解说以补充。“赵汸云:三四宏阔,俯仰千里,五六微婉,上下千年。曰‘从来’则平昔襟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以分析结构为中心,具体详说诗的内容与艺术特点。

(四)注解详明。《杜诗详注》的基本内容是对诗中有关的人名地理、典章制度、天文名物、事典语典、难辞僻句进行注释。总之,一切需要说明的地方,一切需要提供阅读材料的地方,《杜诗详注》总是尽量注解,让读者尽可能充分理解杜诗,研究欣赏杜诗。

(五)集诗歌评论,对整首杜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进行阐发。有的还从诗歌发展的历史角度,对杜诗的创造和地位进行评论。《兵车行》列评论五则:“单复曰:此为明皇用兵吐蕃而作,故托汉武以讽,其辞可哀也。先言人哭,后言鬼哭,中言内郡凋敝,民不聊生,此安史之乱所由起也。吁!为人君而有穷兵黩武之心者,亦当为之恻然兴悯,惕然知戒矣。王道俊《杜诗博议》:王深父云:时方用兵吐蕃,故托汉武事为刺。此说是也。黄鹤谓天宝十载,鲜于仲通丧师泸南,制大募兵击南诏,人莫肯应。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前,故有牵衣顿足等语。按明皇季年,穷兵吐蕃,征戍驿骚,内郡几遍。当时点行愁怨者不独征南一役,故公托为自诉之词,以讥切之。若云惧杨国忠贵盛而诡其词于关西,则尤不然。太白《古风》云:‘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怯卒非壮士,南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已明刺之矣,太白胡独不畏国忠耶?蔡宽夫曰:齐梁以来,文士喜为乐府词,往往失其命题本意。《乌生八九子》但咏乌,《雉朝飞》但咏雉,《鸡鸣高树颠》但咏鸡。大抵类此。甚有并其题而失之者。如《相府莲》讹为《想夫怜》,《杨婆儿》讹为《杨叛儿》之类是也。虽李太白亦不免此。唯老杜《兵车行》、《悲青坂》、《无家别》等篇,皆因时事,自出己意立题,略不更蹈前人陈迹,真豪杰也。海宁周甸曰:少陵值唐运中衰,其音响节奏,骎骎乎变风、变雅,与骚同功。唐非无诗,求能仰窥圣作,裨益世教,如少陵者鲜矣。胡应麟曰:六朝七言古诗,通章尚用平韵转声,七字成句,读未大畅。至于唐人,韵则平仄互换,句则三五错综,而又加以开阖,传以神情,宏以风藻。七言之体,至是大备。又曰少陵不效四言,不仿《离骚》,不用乐府旧题,是此老胸中壁立处。然风骚乐府遗意,老杜往往得之。太白以《百忧》等篇拟风雅,《鸣皋》等作拟《离骚》,俱相去悬远。乐府奇伟,高出六朝,古质不如两汉,较输杜一筹也。又云:乐府则太白擅奇古今,少陵嗣迹风雅。《蜀道难》《远别离》等篇,出鬼入神,惝恍莫测,《兵车行》《新婚别》等作,述情陈事,恳恻如见。张王欲以拙胜,所谓差之厘毫;温李欲以巧胜,所谓谬以千里。”这些评论对《兵车行》的写作时代背景、立意命题的创造、有益于社会的创作主旨、对风骚乐府创作精神的继承发扬、对七言体(或者说乐府体)的贡献与地位都有精辟的论述,对于读者阅读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一生三件事

    比尔·盖茨一生三件事

    本书叙述了比尔·盖茨,一个计算机天才一生的三件事。简而言之,谋人、谋势、做老板。这就是比尔·盖茨的智慧核心,世界首富的成功箴言。本书将为你打开一扇洞察盖茨智慧的窗户,诠释他传奇的人生,破译他成功的密码。
  • 秀出东南(2)

    秀出东南(2)

    该书记述了泰兴名人的主要业绩、重大事情、生平回忆、兴趣雅致等,留下美好的人生回味。但此书又不限于名人。《秀出东南(2)》共收编了29人的作品,弘扬泰兴文化,光耀前辈,启迪后代。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传奇式的商界人物,本书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和经营之道等。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热门推荐
  • 臭小子,我是你妈咪!(全本)

    臭小子,我是你妈咪!(全本)

    为偿还父亲的赌债,她成为富翁的第四任妻子。大婚之日,新郎遇袭,生死不明,她莫名成为了寡妇,还无端端多了四个同父异母的继子。长子冷酷神秘,堂堂雷氏集团现任总裁。二子妖孽祸世,偶像明星,天天绯闻不断。三子竟然是她同校的校友,让全校女生癫狂的校草。第四个本以为很乖很正太,到头来,却是一个腹黑小魔头。她叉着腰走到他们面前,大声宣布:“从今以后,你们都是我儿子!”“儿子吗?”他笑,意味深长。~~~~~~~~~~~~~~~~~~~~~~~~~~~~~~~~~~~~~~~~~~~~请大家支持马甲新作——《陛下,我们离婚吧》http://novel.hongxiu.com/a/260929/简介:我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土财主家的小姐,家有良田万顷,仆人无数,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没事带着一群狗奴才上街——调戏良家妇男!有一天我醒来,发现梦想成真了。于是兴高采烈地去鱼-肉乡里,却鱼-肉了一个最最惹不得的人,抢婚当晚,他咬牙启齿:“米小虫,朕要你负责!”
  • 首席的迷情小蛮妻

    首席的迷情小蛮妻

    她是孤儿院长大孤女夏未央。而他,则是盛天集团总裁冷浩天。一场车祸,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相遇,倔强的性格夏未央给这个既多金又帅的男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夏未央应聘金融师一职却意外沦为首席的玩具。“做我的女人,多少钱都可以!”他大手一挥,有意刁难。夏未央却不为所动,为了生活,努力工作,打赢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 别赋(四国系列之皇子篇)

    别赋(四国系列之皇子篇)

    “只要你跳下这风尘崖,我就亲自拿着阴雪草为展少远解毒。”然而,当少女纵身跳下时,那双暗蓝的眸子里一片死寂,黑暗,已将他牢牢困死。就连这世间最后一个信任的人也离他而去,他彻底地失去了所有。只有爬上权力巅峰的欲望,在驱使着他不断征战……
  • 阳光女孩的校园生活

    阳光女孩的校园生活

    一个平凡的女生认识了两个帅气聪明的男生,展开了一段青春校园追爱剧,青春,搞笑,浪漫,甜美,
  • 我欲画天

    我欲画天

    一方印可翻天,一支笔画破天道,谈笑间天地覆灭。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青年从边陲小镇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exo之商界王女

    exo之商界王女

    她,无论做什么都风轻云淡的,却因为自己的势力,被闺蜜杀害,然而,老天也就是这么的任信!没死成,还得知自己是吸血之王,这什么鬼!嗯,突然发现自己的认命力也是扛扛的。在这途中她遇见邪魅霸气的边伯贤自恋成狂的黄子韬冷俊无情的吴亦凡多重性格的吴世勋
  • 尼姑裸浴月光下:美人宗师

    尼姑裸浴月光下:美人宗师

    《东城西咎》作者蓝药师又一部千万点击巨著!女侠林芷彤,出身于漳州一个底层的武林世家,机缘巧合之下,历经侧福晋、乞丐、杀手等角色,游离于王爷府、少林派、天地会之间,是世间一个最不听调摆的妙人。最后以一介女流,成为了黑白两道的公敌,以尼姑之身裸浴于月光之下,泛舟于南洋之外,场面宏大,情节意外堪称一绝………
  • 至尊狂少

    至尊狂少

    高奇格言:所有阻挡在我前面的对手,都被碾压!
  • 神棍媒狐:魔君您命中缺我

    神棍媒狐:魔君您命中缺我

    霉运当头,诸事不顺。厄运缠身,连走背字。九卦宝鉴,玄术之宗。驱恶改运,时来运转。这是一个故事,一只被厄运缠身的倒霉狐狸为了驱恶改运而坑蒙拐骗的故事。神马,想要破除厄运体,须和那位煞名响彻三界的魔君双修?哼哼,她可是一只很有节操的倒霉狐狸!“魔君大人,我观您面相,掐指一算,您这命中缺……我呀!”
  • 听说相公是“土豪”

    听说相公是“土豪”

    不甘被固定剧情炮灰的蓝瑟为了赚钱买房、独立生活,嫁给了京城第一美男,也是曾经人尽皆知的呆子土豪。可他为什么啥也不问就给她这么多钱?他夺走了她的财产睡了她的人,还总拿当家人的身份压她,让她成了个没钱的空壳少奶奶。于是她韬光养晦,励精图治,决定做个有尊严又洋气的打工皇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