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74600000047

第47章 清(14)

(六)用按语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见解,或与前人的论点商榷。一部学术著作,应该有自己的学术见解,并形成体系,才算一部高水平的著作。仇兆鳌在长期对杜诗进行集注的过程中,对杜诗有深入的研究,他的主要心得表现在对杜诗的分章阐释中,而有些他认为好的见解也放在诗后。《戏为六绝句》(卷一一),仇兆鳌说:“少陵绝句,多纵横跌宕,能以议论摅其胸臆。气格才情,迥异常调,不徒以风韵姿致见长矣。”杜甫的有些绝句确实以议论为主,纵横捭阖,形成其独特的风格。仇兆鳌的评论是很精彩的。有些考证也很有力。《冬日怀李白》(卷一),仇兆鳌说:“李集有《尧祠赠杜补阙》诗:‘我觉秋兴逸,谁言愁气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相宜。烟归碧海少,雁度青天迟。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段成式《酉阳杂俎》谓杜补阙即杜子美,公此诗用李诗迟字以和之。其说非也。公遇李时尚为布衣,其授拾遗,在至德乾元间。且补阙、拾遗官衔不同,岂可强作傅会耶。”仇兆鳌之说甚是。杜甫未做过补阙,故李白的诗不是赠杜甫的。而杜甫的诗与李白的诗在内容上无关联,故杜甫的诗也不是和李白的。仇兆鳌的考证破前人谬说,有利于李白、杜甫关系的深入研究。《卜居》正本清源,力破众说之谬。仇兆鳌说:“公《壮游》诗云‘鉴湖五月凉’,盖深羡山阴风景之美。今见浣花幽胜,仿佛似之,故思乘兴东游,此快意语,非愁叹语。诸说纷纷,总于诗意不合。张谓东向山阴,意在访郑虔也。按公崎岖入蜀,方构草堂,岂能舍妻子而远寻故人?其说迂矣。周珽谓欲东归洛阳,须从山北阴处上船而去。按成都无山,不当以溪畔为山阴,其说凿矣。顾宸谓公欲万里而至山阴,则冕之为人可知。此似作憾冕之词。按公至成都,在乾元二年十二月。次年三月,以李若幽为成都尹,时公方卜居,而裴亦将去矣,焉得有不足之词?其说亦无据也。”仇兆鳌对《卜居》的理解是正确的,力破旧说,虽无新意,但使人们不为谬说所蔽,使其回到正确的轨道,也是对学术的贡献。

《杜诗详注》是清代朴学盛行的产物,是民族诗歌研究方法的结晶。一方面,作者尽量汇集历代关于杜诗研究(广义的研究,包括注释)的重要的和有代表性的成果,汇集各种有关杜诗的重要资料。(值得注意的是,《杜诗详注》集注所用的原著,有的已经亡佚,这些所存的集注之文,就弥足珍贵。)同时作者进行新的注释,包括对前人研究错误的甄别与批评,提出自己的新的见解,它是一部包含着著者鲜明学术创新的、以阐释为中心(或者说以集注为特点)的、汇集历代杜甫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著作。集成和创新在这里达到了很好的结合。它是杜甫研究史上的高峰。就内容的丰富而言,就影响的巨大而言,在它以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巨著,在它之后,也还没有产生过能与之比肩的巨著。

当然,《杜诗详注》也有严重的缺陷。一方面因为作者并非清代最杰出的学者,在学识方面还没有达到宏博精深的境界,一方面也因为这样一部包罗万汇的著作,难免出现很多错误。故而《杜诗详注》一方面很受推崇,一方面也颇受指责。杨伦《杜诗镜铨》和浦起龙《读杜心解》对《杜诗详注》都有批评与纠正,施鸿保的《读杜诗说》更是一部批评《杜诗详注》的专著。我们认为,《杜诗详注》主要有以下缺陷:

(一)解说和注释存在大量错误。到清代,已经有大量的杜诗注释存在,这对集注来说很方便。然而,《杜诗详注》却将有些错误的注解采入集注中。《阆水歌》“巴童荡桨欹侧过”,解说者没有读懂原文,本来是巴童在船上荡着桨欹侧从江上走过,而解说者误解为“桨欹侧”。“巴童荡桨欹侧过”与“水鸟衔鱼来去飞”两对,句式完全一样。“水鸟衔鱼来去飞”的“来去飞”的是水鸟,而不是鱼在来去,那么“巴童荡桨欹侧过”的“欹侧过”的是巴童,而不是“桨欹侧”。同时,阆中的嘉陵江非常宽,“桨欹侧”,人在岸上是难以看清的,而船工荡桨侧身的姿态却历历在目。同时,船工欹侧荡桨,姿态优美,富有诗意,而写桨欹侧则味同嚼蜡。《上水遣怀》“我衰太平时,身病戎马后”,仇兆鳌说:“太平指天宝以前,戎马,指至德以后。”其“太平指天宝以前”即不符合杜甫原意,应包括天宝时期才对。实际上,杜甫是说安史之乱前,我不为世所用,身心衰惫,安史之乱后,我奔窜逃难,身体多病。这说明仇兆鳌对杜诗的理解还没有达到正确精微的水平。

(二)有些见解浅薄,评论卑陋。研究杜诗,应该有伟大的胸襟、非凡的学识,才会有高明的见解。关于李白与杜甫,仇兆鳌往往从抑李扬杜出发,不顾事实,乱发议论。《冬日怀李白》(卷一),仇兆鳌:“今考:太白集中,有寄少陵二章,一是《鲁郡石门送杜》,一是《沙丘城下寄杜》,皆一时酬应之篇,无甚出色,亦可见两公交情,李疏旷而杜剀切矣。至于天宝之后,间关秦蜀,杜年愈多而诗学愈精,惜太白未之见耳。若使再有赠答,其推服少陵,不知当如何倾倒耶?”考的前半部分说李白赠杜甫的诗“无甚出色”,已使人不能信服,而后半推测如果李白天宝后见到杜甫诗当如何倾倒,则更加无聊。明知不是事实,说来有什么用。《羌村三首》(卷五),仇兆鳌评:“杜诗每章各有起承转阖,其一题数章者,互有起承转阖。此诗首章是总起。次章,上四句为承,中四句为转,下四句为阖。三章八句为承,中四句为转,下四句为阖。此诗法之可类推者。”杜甫是一个伟大的诗人,《羌村三首》是他的名诗,艺术上有很多创新。而仇兆鳌用作八股文的起承转合的方法来评论杜诗,将一篇奇妙精彩的诗评得只剩起承转合四个枯骨。这不是在阐扬、评论杜诗,完全是在亵渎杜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下,仇兆鳌评论说:“今按,《北征》诗尚带率语,如‘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将真情真事信笔写来,黄彻谓如转石于千仞之山,势也。学者尤之过甚,亦未窥其远大者耳。若此诗(按: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悲愁激切,而语皆雅饬,更无疵句议矣。”本来,仇兆鳌所举的《北征》中的六句诗,运用细节描写,表现杜甫安史之乱回到家中与家人见面的惊喜和自己的身体状况,表现战乱中别离的人们还家的景况,极为真实生动,非常富有艺术创造性。而仇兆鳌以传统的“雅饬”为标准,来进行评论,便显得尴尬与矛盾。既肯定它,又带有否定;认为它是“率语”,又承认它“如转石于千仞之山”,没有说到点子上,没有说深说透,故将对《北征》的主要评论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

(三)见识不高,别裁不精,有不少冗杂的注释和辑评,也有一些当注、当详者没有注释和辑评。杨伦曾说:“至近时仇注,月露风云,一一俱烦疏解,尤为可笑。”(《杜诗镜铨凡例》)《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卷三)“应是雨催诗”集注:“赵曰:东坡诗‘飒飒催诗白雨来’句,本于杜诗。”作为注释,实在多余。《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卷五)诗末集评:“苏轼曰:七言之伟丽者,子美云:‘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而后寂寞无闻。欧阳永叔云‘苍波万古流不尽,白鸟双飞意自闲’,又‘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乐耕耘’,可以并驾争先矣。小生亦云‘令严鼓角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又‘露布朝辞玉关塞,掉书夜到甘泉宫’,亦庶几矣。”苏轼的评论并无高见,且主要谈宋代诗歌,辑入辑评中已嫌不够格,而仇兆鳌更在苏轼基础上引申,大谈宋诗的雄伟激壮:“今按:米南宫《浙江潮》诗‘天排云阵千军吼,地涌银山万马奔’,陆放翁诗‘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云‘云埋废苑呼鹰处,雪暗荒郊射虎天’,又云‘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皆雄伟激壮,可参唐人佳句。”这样的辑评对阅读杜诗没有益处,只是徒增累赘而已。相反,有些应有注释的,却未注释。《北征》(卷五)“仗钺奋忠烈”的“仗钺”只注了出处:“《书》:左仗黄钺。”应有疏解。又《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卷五)“欲知世掌丝纶美”的“丝纶”也只注了出处:“《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应有疏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一〇)是杜甫的名诗,前人多有评论,而《杜诗详注》却没有辑评,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

(四)对前人材料梳理不够,集注引用材料有不少失误。集注理应引用最早的、完善的注释作为注释,而《杜诗详注》对前人的注释钻研、熟悉不够,往往抛弃最早的注释,而用后代的注释。《悲青坂》(卷四)的“青坂”,郭知达本已有注释,钱注本用郭知达本注释。《杜诗详注》不用郭知达本注释而用钱注,显然错误。《不见》(卷一〇)的“匡山读书处”的“匡山”,郭知达本注释颇详。《杜诗详注》不用郭知达本注,不用宋人注,而用明代杨慎《丹铭录》之说“《丹铭录》谓指彰明县南之匡山”,真是舍本逐末,很不恰当。

《杜诗详注》作为古代杜甫学的巅峰之作,却有如此多的缺陷,称不上精湛之作,这是令人遗憾的。这表明杜甫研究确实非常难,与此同时,也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一〇王士禛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阳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时进士,授江南扬州推官。擢礼部主事,迁户部郎中。改翰林院侍讲,迁为侍读。为国子监祭酒,迁少詹事。任兵部侍郎,调户部。迁刑部尚书。后罢,归故乡。王士禛是清代著名诗人,又以博学著称于当时,著述甚富。主要作品收入《带经堂集》。王士禛的杜甫研究成果散见于其著作中。

王士禛是大官僚,又是文坛领袖与文艺理论家,他研究杜甫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儒家思想与自己的神韵理论结合起来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这就形成了他独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从儒家的观点和官僚的立场出发,王士禛对杜诗的思想性评价非常高,总体评价是“杜甫圣语”(《带经堂诗话》卷一《品藻类》),虽是“戏论”,却堪称的评。所谓“圣语”,就是杜诗所表达的思想为人们的指导思想,是人们思想行为的指南,这样的评价,在封建社会可谓最高评价。

杜甫之作为“圣语”,在王士禛看来有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其一,杜甫将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化为了诗的气骨,贯穿诗的一切方面;其二,感时纪事,本之于诚,使其诗成为诗史。他说:“独是工部之诗,纯以忠君爱国为气骨,故形之篇章,感时纪事,则人尊诗史之称。冠古轶今,则人有大成之号。不有拟古浮辞,而风谣俱归乐府。不有淫佚艳靡,而赠答悉本风人。故登吹台于梁宋,则支离东北风尘。栖江阁于夔州,则漂泊西南天地。故浑脱浏漓,只如其自道,顿挫独出,能此者几人?”(郎廷槐《师友诗传录》三〇)忠爱之说,乃为人所常道,史诗之说,也是早已有之。但王士禛论述深刻,而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他超过前人的地方,也是他创新的地方。王士禛还特别强调杜甫之作的“诚”,他说:“盖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故老杜谓之‘诗史’者,其大过人处在诚实耳。”(《带经堂诗话》卷一《品藻类》)这里的诚实非一般的诚实,而是“气”的“诚”。它是事实的诚、思想的诚,也是内容的诚、艺术的诚。也就是说,杜甫做到了内容最大的真实,达到了一般人没有达到的艺术真实的境界。王士禛用“诚”来提升他对杜诗表达忠君爱国和杜诗是诗史的论述,形成了关于杜诗内容评价的理论体系,论述非常完整和深刻,也是有创见的。

王士禛对杜诗的艺术论述很多,也很精彩。从宏观上说,他认为杜甫所以能成为一位最伟大的诗人是因为他能集大成,也善于创新。关于集大成,前人论之已多,王士禛所论又有创新。他借汪洪度的话说:“纵观载籍,由汉魏以迄于今,大而塞乎无垠,细而入乎无间,集古今之大成,敻万象而独出者,莫先杜陵,尊之曰圣,诚莫与京矣。”(《居易录》)一般说集大成,是集诗歌艺术之大成,而王士禛所谓的集大成,是集一切文章技巧之大成,集一切文化之大成,其见解又进了一大步。而这个说法,更能反映杜甫集大成的实际。对于杜甫的创造,其论述甚多。不仅称赞其语言技巧的创新,尤为称赞其格调和体裁的创新。“至少陵乃大惩厥弊,以雄辞直写时事,以创格而纾鸿文,而新体立焉。”(《师友诗传录》二六)王士禛特别强调杜甫的“变”:“杜之《新婚》《无家》诸别,《石壕》《新安》诸吏,《哀江头》《兵车行》诸篇,皆乐府之变也。”(《师友诗传录》三)“李杜始大变其(指其古换韵法)格。”(《师友诗传录》一三)所谓变,就是创新之意。正是集大成和大创造,形成杜诗伟大的艺术魅力。“诗至工部,集古今之大成,百代而下无异词者。七言大篇,尤为前所未有,后所莫及。盖天地元气之奥,至杜而始发之。”(《带经堂诗话》卷四《纂辑类》)虽所论为七言大篇,实际上适合一切体裁的诗。的确,王士禛的话非常有见地,正是因为杜甫最善于继承和创新,杜诗才有那样无可比拟的巨大艺术力量。杜甫所以能成为最伟大的诗人,其秘诀也在于此。

王士禛认为杜甫诗的风格是高浑典厚、苍凉悲壮,而其基本艺术方法,就是以赋为主,而兼比兴,即将赋比兴结合运用。“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雅,四曰颂,五曰比,六曰兴。夫六义之序,以赋次风者,何也?元晏先生所云:‘赋也者,因物造端,敷弘而体理也。引而申之,故文必极美,触类而长之,故辞必尽丽。是赋者,古诗之流也。雅颂之则,于是乎托,比兴之音,于是乎俪。故讽喻抑扬之音以寓,涵蓄消停之义以存,是真风雅之正则也。流极其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并务恢张,其辞博诞绝类。大者罩天地之表,细者入纤毫之内。祖构之士,雷同附和,罔知所终。’至杜少陵乃大惩厥弊,以雄辞直写时事,以创格而纾鸿文,而新体立焉。教之白太傅讽喻诗《秦中吟》之属,及王建、张籍新乐府,倍觉高浑典厚,苍凉悲壮。此正一主于赋,而兼比兴之旨者也。以贯六义,无遗憾矣。”(《师友诗传录》二六)王士禛以传统的文艺理论来观照杜甫,对杜诗的风格和艺术方法的把握非常准确,论述非常深刻。

王士禛对杜诗的艺术也有具体论述。他认为杜诗长于议论和叙事。“至于议论和叙事,自别是一体。故仆尝云,五七言有二体,田园丘壑,当学陶韦,铺叙感慨,当学杜子美《北征》等篇也。”(《师友诗传录》五)王士禛还认为杜甫的语言是最美的,“句法杜老最妙”(《然镫记闻》七)。

从各种体裁诗的成就来说,王士禛认为杜甫很多体裁的诗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谈七律云:“学诸家七律(指王维、李颀等),久而有所得,然后取杜诗读之,譬如百川而至于海也,此是究竟归宿处。”论七古云:“七言古诗,诸公一调。唯杜甫横绝古今,同时大匠,无敢抗行。李白、岑参二家,别出机杼,语羞雷同,亦称奇特。”(《带经堂诗话》卷一《品藻类》)评价极高,但非常公允。

对具体的诗的艺术,他也有精彩的论述。如谈杜甫《登高》和《滟滪》二诗:“七言律有以叠字益见悲壮者,如杜子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江天漠漠双鸟去,风雨时时龙一吟’是也。”(《带经堂诗话》卷三《真诀类》)论杜甫《高都护骢马行》云:“《高都护骢马行》:此子美少壮时作,无一句不精悍。”(《石洲诗话》卷六《渔洋评杜摘记》)谈杜甫《子规》诗云:“常爱杜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又明初人诗‘数家茅屋临江水,一路松风响杜鹃’,写蜀江风景宛然在目。”(《带经堂诗话》卷一二《佳句类》)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一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一

    本文主要内容为黄爱和旁人铨的故事、林祥谦的故事、施洋的故事、顾正红的故事、李慰农的故事等。
  • 相信你会到达明天

    相信你会到达明天

    她们是华语媒体中最炙手可热的女主播,对于经常在电视屏幕里侃侃而谈、风姿绰约的她们,你也许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她们从默默无闻的青年成长为优秀女主播的艰难和她们在幕后的奋斗与艰辛,却知之甚少。本书将为你展现柴静、董卿、侯佩岑、谢娜、柳岩、朱丹、阿雅、王冠等18位魅力女主播不同于荧幕前的别样生活,展现她们身上的正能量,带给读者追逐和实现梦想的希望、勇气与力量。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戴高乐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戴高乐

    本书以戴高乐将军奇峰迭起的一生传奇为主轴,通过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种种亲身经历的逼真摹写,全景式再现,并充分塑造了戴高乐将军坚忍不拔、锋芒毕露的“军人政治家”形象。
热门推荐
  • 西游逆旅

    西游逆旅

    五百年一个轮回,梦的结束,正是醒的开始……一只放弃成佛的猴,一头堪比情圣的猪,一个好色腹黑的和尚,一个争权逐利的赌徒,一条高冷任性的魔龙,一本西游故事的颠覆倒叙,一段自西向东的人性逆旅,一场欺瞒三界的疯狂游戏,终于搅翻了天命注定的一盘大棋!因果相环,且行且看,诸天神佛算尽机关,行者真心千金不换!交流群:470099463
  • 道则是天

    道则是天

    一个是天师降临一个是仙道真人一个是战神投胎穿越战争,挑战冒险,盗墓传说,判案神话,只为一个约。宿世迷情,缘分古井,坐主武荒,仙侠相约,却有一段情。身有仙魂,梦斩过客,浮心醒来,南柯不知,曽约神州界。末世浩宇,千古迷案,勇闯格斗,战名再起,等那个亲人。
  • 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

    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颈椎病调养宜忌

    颈椎病调养宜忌

    本书对颈椎病患者的饮食、营养、起居、运动、娱乐、自疗、就医等各个方面的宜忌,以及不同人群在心理、起居、饮食、运动、日常生活方面的康复宜忌等做了详细的介绍。
  • 探索未知丛书-物理城堡一

    探索未知丛书-物理城堡一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名为旅途

    名为旅途

    名为旅途,无限的旅途。已经历世界——《绝对双刃》,正在经历世界——《学园默示录》本人文笔不好,更的也慢,经常卡文,更新不定(嘛,就这样吧,实在不会写简介)
  • 我吸血鬼...

    我吸血鬼...

    一个吸血鬼和一个人类女的爱情故事,错了,一个非主流霸道吸血鬼和一个天然人类女孩的爱情故事,又错了,,其实就是徐杰和瑞雪儿的爱情故事。
  • 校草来袭:她是我的青梅竹马

    校草来袭:她是我的青梅竹马

    他是万众瞩目的痞子校草,她是默默无闻的平凡女生当他得知她是他的青梅竹马,平凡女生洗尽铅华,痞子校草也风云化龙。“喂!站住!你目睹了我如此倾国倾城的美貌,难道就没有一点点表示吗?”大庭广众之下,许灿猛地拽住秦红雪,一脸痞笑。“啪!”秦红雪一巴掌甩过去,冷着脸离开。“红雪,你给我一秒温暖,我许你一世灿烂!我一定会让你幸福的!”脸上的手指印鲜红,但许灿却笑得更欢,眼底深藏着从没人见过的深情。
  • 画婚之妖夫来袭

    画婚之妖夫来袭

    她被自己的亲姑妈设计爬上他的床。姑妈的目的她很清楚,不就是要稳固豪门地位,保住荣华富贵,偏要拿她做代价,她才不会让她得逞,门都没有!于是,当有人打开那间“凶房”时,她立马大喊,告诫对方:“你认不认识燕非我,有人要害他。我就是被用来害人的棋子。”“我被那个坏女人坑死了,她拿走了我的手机,把我关在这里,还骗我喝了日日夜夜合欢好。呸,这什么鬼名字,一听就不是好东西。”“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快去告诉燕非我,叫他千万别上当,别过来这里。还有,能不能找点泻药给我,我得把这毒拉出来,不然药效发作了我就完了……”那人耐心的听完了她的话,没动,反而饶有兴趣。“你叫什么名字?”“陶新啊。”“那你知道我是谁吗?”“不知道,你是谁?”“燕非我。”“……”“……”“完了,药效发作了…”
  • 浮寂

    浮寂

    南宋初年,金兵肆虐,各路武林人士为结成抗金联盟举办武林大会,不料各派高手纷纷遭遇毒手。神秘少年陆易调查此事,几番波折,不料真相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