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5100000070

第70章 前三世纪的思潮(1)

西历前四世纪(前400年至301年,安王二年至赧王十四年)和前三世纪的前七十年(前300年至230年,周赧王十五年至秦始皇十七年),乃是中国古代哲学极盛的时代。我们已讲过“别墨”、惠施、公孙龙、孟子、庄子、荀子的哲学了。但是除了这几个重要学派以外,还有许多小学派发生于前四世纪的下半和前三世纪的上半。因为这几家学派成熟的时期大概多在前三世纪的初年,故统称为“前三世纪的思潮”。这一篇所说,以各家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为主脑。

一、慎到、彭蒙、田骈;据《史记》,慎到是赵国人,田骈是齐国人。《史记》又屡说“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邹奭之徒”(《孟子荀卿列传》及《田完世家》),似乎慎到、田骈的年代大概相去不远。《庄子·天下》篇说田骈学于彭蒙,《尹文子》下篇记田子、宋子、彭蒙问答一段,又似乎田骈是彭蒙之师。但道藏本的《尹文子》无此段,或是后人加入的。大概我们还应该根据《天下篇》说慎到稍在前,彭蒙次之,田骈最后,他们的时代大概当前三世纪初年。《汉书·艺文志》有《慎子》四十二篇,《田子》二十五篇,今多不传。《慎子》惟存佚文若干条,后人集成《慎子》五篇(《汉书》云:“慎子先申韩,申韩称之。”此言甚谬,慎子在申子后)。

《庄子·天下》篇说:

彭蒙、田骈、慎到……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道通导字)。

这种根本观念,与庄子《齐物论》相同。“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象虽大,蚂蚁虽小,各有适宜的境地,故说万物平等。《齐物论》只是证明万物之不齐,方才可说齐。万物既各有个性的不齐,故说选择不能遍及,教育不能周到,只有因万物的自然,或是还可以不致有遗漏。“道”即是因势利导,故下文接着说:

是故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冷汰于物以为道理(郭注:“冷汰犹听放也。”郭说似是。冷汰犹今人说冷淡)。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椎拍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

“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椎拍断,与物宛转”,即是上文“道”字的意思。庄子所说的“因”也是此理。下文又申说这个道理:

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是何故?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块不失道。豪杰相与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怪焉。”

这一段全是说“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的道理。老子说的“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即是这个道理。老子要人做一个“顽似鄙”的“愚人”,慎到更进一层,要人做土块一般的“无知之物”。

如今所传的《慎子》五篇及诸书所引,也有许多议论可说明《天下篇》所说。上文说:“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反过来说,凡有知之物,不能尽去主观的私见,不能不用一己的小聪明,故动静定不能不离于理。这个观念用于政治哲学上,便主张废去主观的私意,建立物观的标准。《慎子》说:

措钧石,使禹察之,不能识也。悬于权衡,则厘发识矣。

权衡钧石都是“无知之物”,但这种无知的物观标准,辨别轻重的能力,比有知的人还高千百倍。所以说:

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

这是主张“法治”的一种理由。孟子说过: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以〉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孟子又说:

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皆见《离娄篇》)

孟子所说的“法”,还只是一种标准模范,还只是“先王之法”。当时的思想界,受了墨家“法”的观念的影响,都承认治国不可不用一种“标准法”。儒家的孟子主张用“先王之法”,荀子主张用“圣王为师”,这都是“法”字模范的本义。慎子的“法治主义”,便比儒家进一层了。慎子所说的“法”,不是先王的旧法,乃是“诛赏予夺”的标准法。慎子最明“法”的功用,故上文首先指出“法”的客观性。这种客观的标准,如钧石权衡,因为是“无知之物”,故最正确、最公道、最可靠。不但如此,人治的赏罚,无论如何精明公正,总不能使人无德无怨。这就是“建己之患,用知之累”。若用客观的标准,便可免去这个害处。慎子说:

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则诛赏予夺从君心出。然则受赏者,虽当,望多无穷;受罚者,虽当,望轻无已。君舍法,以心裁轻重,则同功殊赏,同罪殊罚矣。怨之所由生也。

这是说人治“以心裁轻重”的害处。《慎子》又说:

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所以一人心也。夫投钩以分财,投策以分马,非钩策为均也,使得美者不知所以美,得恶者不知所以恶。此所以塞愿望也。

这是说客观的法度可以免“以心裁轻重”的大害。此处慎子用钩策比“法”,说法之客观性最明白。此可见中国法治主义第一个目的只要免去专制的人治“诛赏予夺从君心出”的种种祸害。此处慎到虽只为君主设想,其实是为臣民设想,不过他不敢明说罢了。儒家虽也有讲到“法”字的,但总脱不了人治的观念,总以为“惟仁者宜在高位”(孟子语,见《离娄》篇)。慎到的法治主义首先要去掉“建己之患,用知之累”:这才是纯粹的法治主义。

慎到的哲学根本观念——“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有两种结果:第一是用无知的法治代有知的人治,这是上文所说过了的。第二是因势主义。《天下》篇说:“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慎子》也说:

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即《天下》篇之“道”,化即《天下》篇之“教”)。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人人不得其所以自为也,则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此之谓因。

这是老子、杨朱一支的嫡派。老子说为治须要无为无事。杨朱说人人都有“存我”的天性,但使人人不拔一毛,则天下自然太平了。慎到说的“自为”,即是杨朱说的“存我”。此处说的“因”,只是要因势利用人人的“自为”心(此说后来《淮南子》发挥得最好,看本书中卷论《淮南子》)。凡根据于天道自然的哲学,多趋于这个观念。欧洲十八世纪的经济学者所说的“自为”观念(参看亚丹·斯密《原富》部甲第二篇),便是这个道理。

上文引《天下》篇说慎到的哲学道:“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这也是说顺着自然的趋势。慎到的因势主义,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上文说的“因人之情”;一种是他的“势位”观念。《韩非子·难势》篇引慎子道:

慎子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螾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适按,服字下之于字系衍文,后人不通文法,依上句妄加者也),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智之不足慕也。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众也。尧教于隶属而民不听,至于南面而王天下,令则行,禁则止。由此观之,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任贤者也。”

这个观念在古代政治思想发达史上很是重要的。儒家始终脱不了人治的观念,正因为他们不能把政权与君主分开来,故说:“徒法不能以自行。”又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他们不知道法的自身虽不能施行,但行法的并不必是君主,乃是政权,乃是“势位”。知道行政执法所靠的是政权,不是圣君明主,这便是推翻人治主义的第一步。慎子的意思要使政权(势位)全在法度,使君主“弃知去己”,做一种“虚君立宪”制度。君主成了“虚君”,故不必一定要有贤智的君主。荀子批评慎子的哲学,说他“蔽于法而不知贤”,又说“由法谓之,道尽数矣“(《解蔽》篇)。不知这正是慎子的长处。

以上说慎到的哲学。《天下》篇说田骈、彭蒙的哲学与慎到大旨相同,都以为“古之道人,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这就是上文“齐万物以为首”的意思。

二、宋钘、尹文;宋钘,又作宋,大概与孟子同时。尹文曾说齐湣王(见《吕氏春秋·正名》篇,又见《说苑》。《汉书·艺文志》作说齐宣王),大概死在孟子之后,若用西历计算,宋钘是纪元前360至290年,尹文是纪元前350至270年。

《汉书·艺文志》有《宋子》十八篇,列在小说家;《尹文子》一篇,列在名家。今《宋子》已不传了。现行之《尹文子》有上下两篇。

《庄子·天下篇》论宋钘、尹文道: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白,《释文》云,或作任)。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也。……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

这一派人的学说与上文慎到、田骈一派有一个根本的区别。慎到一派“齐万物以为首”,宋钘、尹文一派“接万物以别宥为始”。齐万物是要把万物看作平等,无论他“有所可,有所不可”,只要听其自然。“别宥”便不同了。宥与囿通,《吕氏春秋·去宥篇》说:“夫人有所宥者,因以昼为昏,以白为黑。……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别宥只是要把一切蔽囿心思的物事都辨别得分明。故慎到一派主张无知,主张“莫之是,莫之非”;宋钘、尹文一派主张心理的研究,主张正名检形,明定名分。

《尹文子》也有“禁暴息兵,救世之斗”的话。《孟子》记宋轻要到楚国去劝秦楚停战,这都与《天下》篇相印证。《孟子》又说宋游说劝和的大旨是“将言其不利”,这个正与墨家非攻的议论相同。《天下》篇说宋钘、尹文“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此亦与慎到“自为”主义不同),又说:“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这都是墨家“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的精神。因此我疑心宋钘、尹文一派是墨家的一支,稍偏于“宗教的墨学”一方面,故不与“科学的别墨”同派。若此说是真的,那么今本《尹文子》中“大道治者,则儒墨名法自废;以儒墨名法治者,则不得离道”等句,都是后人加入的了(《荀子·非十二子》篇也以墨翟、宋钘并称)。

“见侮不辱,救民之斗”,乃是老子、墨子的遗风。老子的“不争”主义,即含有此意(见第三篇)。墨子也有此意,《耕柱》篇说:

子墨子曰:“君子不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但宋钘的“见侮不辱”说,乃是从心理一方面着想的,比老子、墨子都更进一层。《荀子·正论》篇述宋子的学说道:

子宋子曰:明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知见侮之为不辱,则不斗矣(《正名》篇亦言“见侮不辱”)。

同类推荐
  •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本书集纳红学界内外诸多声音,对红学史上著名的“索隐派”和“考证派”之争、《红楼梦》是不是在隐写历史、曹雪芹是不是作者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 曾经栽下一棵树

    曾经栽下一棵树

    全书收录了作者近10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96篇,共分为红尘了悟、抒情岁月、心动记忆、浮影萍踪四个部分,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足迹,文笔清新自然,内容深刻隽永。透过平凡小事,参悟人生至理;记录心路历程,激扬火热人生。
  • 行走的中国

    行走的中国

    作品集以重大的社会变革为背景,从具体的城市、乡村撷取题材,视角独特,激情澎湃,气势恢宏地全方位展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画卷。
  • 第七个是灵魂

    第七个是灵魂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我的天空你的城

    我的天空你的城

    和风乍起,吹皱一纸桃花笺,梵音如水,看不尽草长莺飞。在时光签上写下有你的凡尘,从夏云冬雪到秋之斑斓,关于青春和爱情的记忆终将沉淀,凝固成一幅斑驳的画。滚滚红尘中寻找岁月的痕迹,青春的稚拙翻出词牌中久违的感动,一个梦让烟花不落,理智的剑挑不断牵肠挂肚的情结,一城终老的愿几世流转,年华是辗转的落寞,醉了相逢的泪眼。云淡风轻,鱼书凭寄,空等的轮回开出寂寞的莲花。水过无痕,青丝暮雪,弹不断相思的五月。躲在繁华背后看笙歌散去的黄昏,跋涉的足迹散落在彼岸,寂静的夜,刻画一个有你的细节……行走在季节深处,寻找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热门推荐
  • 分手之后的我们

    分手之后的我们

    我以为,执子之手就能与子偕老。我以为,等待的终点就是幸福的大门。我以为,那深埋于心的记忆不会再轻易揭起。我以为,一辈子就只是爱一个人。我以为,爱情不只是一见钟情,还有一恋终老.我以为,没有了苏青的未来我会孤独终老。而当她的婚讯传来,我的心再一次被刺痛,那些回忆也再次被揭起,那回忆里的一幕幕和分手之后的我们.........
  • 天道之潜龙传说

    天道之潜龙传说

    天道巅峰高手轮回阴差阳错投身主角身上,由此产生的极端双重性格集于一身的一人,背负二人不同的理想和意志,历尽兄弟情义和儿女情仇冲上九天云霄,展开一段段搞笑深刻的爱恨情仇故事
  • 死了一般活着

    死了一般活着

    小受受出车祸意外身亡,可好像更意外的事情还在后面呢……一觉醒来自己又复活了是什么节奏?可口饭菜不能吃,大半夜的睡觉睡不着,爹妈还把他送到了一个神棍手里!可更诡异的是,神棍居然是个医生,还特么是自己的代课老师!黎宁想,这个神棍教导自己寻死因,最终还不知走向的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未来呢,神棍就是神棍……某攻插嘴:请叫我神学大师。
  • 守护甜心之我叫千舞菲

    守护甜心之我叫千舞菲

    她,原来的日奈森亚梦,因为不信任和背叛,而成了首富的女儿千舞菲。
  • 雪菲日记之战争来袭

    雪菲日记之战争来袭

    内容情节都是自己现象出来的,剧情都是从部分电影和游戏剧情改编的,里面部分就是都是游戏角色,以及一些电影人物,其中雪菲雪影是穿越火线的零,白莺和葵分别是审判者和葵,雪莉是逆战里的布兰妮,蕾伊和瓦西里以及伊娃是战地之王的游戏角色,雷藏就是逆战来的AI角色,林奇这个角色其实是一个真实人物改编成的游戏角色,尤金斯莱奇和温特斯是二战老兵,温特斯是101师2营E连的一名士兵后来成为了营长,尤金的话是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一名迫击炮手,他把他参与战争的所有看到的一切写成了小说,西福第也是E连士兵,里面都是经典人物。
  • 守护甜心之蜕变的心

    守护甜心之蜕变的心

    是背叛,她伤了她的心,心冷了。她走了三年,三年后,她回来了,不是复仇只是蜕变。当她回来后,他再一次背叛,她火了。
  • 轻快悦读悦活:芳香之旅

    轻快悦读悦活:芳香之旅

    本书荟萃蔡中锋最近创作并发表过的闪小说佳作200篇,共分为官场扫描、世相点击、情海泛舟、今古传奇四辑。本书收录的闪小说采用“单独成篇,合成整体”的系列形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通过深邃的思想,巧妙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尾以及幽默、荒诞、夸张、象征等手法的运用,思考了现代人的喜怒哀乐,让读者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和体悟到芸芸众生的真实存在与生存之道,堪称其闪小说代表作,不愧为当代文坛的一朵奇葩,是一部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闪小说精品集。
  •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神咒经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者白仲传

    王者白仲传

    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家族正值鼎盛时期,尽管他并没有不错的天赋,他也可以和家族中的其他同辈人快乐的生活着,他的生活过的很愉快,但,一个突如其来的恶魔血洗了一切,令他陷入一片黑暗,他发誓会杀了那个恶魔,但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另有烟云……
  • 一切的改变,因为你

    一切的改变,因为你

    自从7岁起,母亲因生病去世了,父亲在母亲生病的时候拿着一笔钱和别的女人走了,南宫慕凡的祖父一直养着他们,南宫慕凡发誓自己要变为强者,只有16岁的他就已经掌管公司,叱咤风云,黑白通吃,冷酷无情,自从遇见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