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5100000071

第71章 前三世纪的思潮(2)

宋子的意思只要人知道“见侮”不是可耻的事,便不至于争斗了(娄师德的“唾面自干”便是这个道理)。譬如人骂你“猪狗”,你便大怒;然而你的老子对人称你为“豚儿”、为“犬子”,何以不生气呢?你若能把人骂你用的“猪狗”看作“豚儿”之豚,“犬子”之犬,那便是做到“见侮不辱”的地位了。

宋子还有一个学说,说人的性情是爱少不爱多的,是爱冷淡不爱浓挚的。《庄子·天下》篇称为“情欲寡浅”说(欲是动词,即“要”字)。《荀子·正论》篇说:

子宋子曰:“人之情欲(欲是动词)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故率其群徒,辨其谈说,明其譬称,将使人知情之欲寡也(《正名》篇亦有“情欲寡”句)。

这种学说大概是针对当时的“杨朱主义”(纵欲主义)而发的。宋子要人寡欲,因说人的情欲本来是要“寡浅”的,故节欲与寡欲并不是逆天拂性,乃是顺理复性。这种学说正如儒家的孟子一派要人为善,遂说性本是善的。同是偏执之见(看《荀子》的驳论),但宋钘、尹文都是能实行这个主义的,看《天下》篇所说,便可见了。

尹文的学说,据现有的《尹文子》看来,可算得当时一派重要学说。尹文是中国古代一个法理学大家。中国古代的法理学乃是儒墨道三家哲学的结果。老子主张无为,孔子也说无为,但他却先要“正名”,等到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地位,方才可以“无为而治”了。孔子的正名主义已含有后来法理学的种子,看他说不正名之害可使“刑罚不中,……民无所措手足”,便可见名与法的关系。后来墨家说“法”的观念,发挥的最明白,墨家说“名”与“实”的关系也说的最详细。尹文的法理学的大旨只在于说明“名”与“法”的关系。《尹文子》说:

名者,名形者也。形者,应名者也。……故必有名以检形,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检名(疑当作“名以检事,事以正名”),……善名命善,恶名命恶。故善有善名,恶有恶名。圣贤仁智,命善者也。玩嚣凶愚,命恶者也。……使善恶尽然有分,虽未能尽物之实,犹不患其差也。……今亲贤而疏不肖,赏善而罚恶。贤、不肖、善、恶之名宜在彼;亲、疏、赏、罚之称宜在我。……名宜属彼,分宜属我。我爱白而憎黑,韵商而舍徵,好膻而恶焦,嗜甘而逆苦:白、黑、商、徵、膻、焦、甘、苦,彼之名也;爱、憎、韵、舍、好、恶、嗜、逆,我之分也。定此名分,则万事不乱也。

这是尹文的法理学的根本观念。大旨分三层说:一是形,二是名,三是分。形即是“实”,即是一切事物。一切形都有名称,名须与实相应,故说:“名者,名形者也;形者,应名者也。”尹文的名学好像最得力于儒家的正名主义,故主张名称中须含有褒贬之意,所以说:“善名命善,恶名命恶,……使善恶尽(疑当作画)然有分。”这完全是寓褒贬,别善恶,明贵贱之意。命名既正当了,自然会引起人心对于一切善恶的正当反动。这种心理的反动,这种人心对于事物的态度,便叫做“分”。例如我好好色而恶恶臭,爱臼而憎黑:好色、恶臭、白、黑,是名;好、恶、爱、憎,是分。名是根据于事物的性质而定的,故说“名宜属彼”。分是种种名所引起的态度,故说“分宜属我”。有什么名,就该引起什么分。名不正,则分不正。例如匈奴子娶父妻,不以为怪;中国人称此为“烝”,为“乱伦”,就觉得是一桩大罪恶。这是因为“烝”与“乱伦”二名都能引起一种罪恶的观念。又如中国妇女缠足,从前以为“美”,故父母狠起心肠来替女儿裹足,女儿也忍着痛苦要有这种“美”的小脚。现今的人说小脚是“野蛮”,缠足是“残忍非人道”,于是缠足的都要放了,没有缠的也不再缠了。这都是因为“美”的名可引起人的羡慕心,“野蛮”、“残忍”的名可引起人的厌恶心。名一变,分也变了。正名的宗旨只是要“善有善名,恶有恶名”;只是要善名发生羡慕爱做的态度,恶名发生厌恶不肯做的态度。故说“定此名分,则万事不乱也”。

以上所说,尹文的法理学与儒家的正名主义毫无分别(参观第四篇第四章,第十一篇第三章)。但儒家如孔子想用“春秋笔法”来正名,如荀卿想用国家威权来制名,多不主张用法律。尹文便不同了。《尹文子》道:

故人以度审长短,以量受多少,以衡平轻重,以律均清浊,以名稽虚实,以法定治乱。以简治烦惑,以易御险难,以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归一者,简之至;准法者,易之极。如此,顽嚣聋瞽可与察慧聪明同其治也。

从纯粹儒家的名学一变遂成纯粹的法治主义,这是中国法理学史的一大进步,又可见学术思想传授沿革的线索最不易寻,决非如刘歆、班固之流划分做六艺九流就可完事了的。

三、许行、陈相、陈仲;当时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切要,故当时的学者没有一人不注意这些问题的。内中有一派,可用许行作代表。许行和孟子同时。《孟子·滕文公》篇说: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这是很激烈的无政府主义。《汉书·艺文志》论“农家”,也说他们“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上下之序”。大概这一派的主张有三端:第一,人人自食其力,无有贵贱上下,人人都该劳动。故许行之徒自己织席子、打草鞋、种田;又主张使君主与百姓“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第二,他们主张一种互助的社会生活。他们虽以农业为主,但并不要废去他种营业。陈相说“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因此,他们只要用自己劳动的出品与他人交易,如用米换衣服、锅、甑、农具之类。因为是大家共同互助的社会,故谁也不想赚谁的钱,都以互相辅助,互相供给为目的。因此他们理想中的社会是:

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价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价相若。五谷多寡同,则价相若。屦大小同,则价相若。

因为这是互助的社会,故商业的目的不在赚利益,乃在供社会的需要。孟子不懂这个道理,故所驳全无精采。如陈相明说“屦大小同,则价相若”,这是说屦的大小若相同,则价也相同;并不是大屦与小屦同价。孟子却说“巨屦小屦同价,人岂为之哉”,这竟是“无的放矢”的驳论了。第三,因为他们主张互助的社会,故他们主张不用政府。《汉书》所说“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孟子》所说“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都是主张社会以互助为治,不用政府。若有政府,便有仓廪府库,便是“厉民而以自养”,失去了“互助”的原意了(这种主义,与近人托尔斯太(Tolstoy)所主张最近)。

以上三端,可称为互助的无政府主义。只可惜许行、陈相都无书籍传下来,遂使这一学派湮没至今。《汉书·艺文志》记“农家”有《神农》二十篇,《野老》十七篇及他书若干种,序曰: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上下之序。

却不知序中所称“鄙者”,正是这一派的正宗。这又可见《艺文志》分别九流的荒谬了(参看江瑔《读子卮言》第十六章《论农家》)。

陈仲子(也称田仲,田陈古同音),也是孟子同时代的人。据《孟子》所说:

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避兄离母,处于於陵。

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仲子所居之室,所食之粟,彼身织屦,妻辟 以易之。

陈仲这种行为,与许行之徒主张自食其力的,毫无分别。《韩非子》也称田仲“不恃仰人而食”。可与孟子所说互相证明。《荀子·非十二子篇》说陈仲一般人“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这一种人是提倡极端的个人主义的,故有这种特立独行的行为。《战国策》论赵威后问齐王的使者道:

於陵仲子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这可见陈仲虽不曾明白主张无政府,其实也是一个无政府的人了。

四、邹衍;邹衍,齐人。《史记》说他到梁时,梁惠王郊迎;到赵时,平原君“侧行襒席”;到燕时,燕昭王“拥彗先驱”。这几句话很不可靠。平原君死于西历前251年,梁惠王死于前319年(此据《纪年》,若据《史记》,则在前335年),梁惠王死时,平原君还没有生呢。《平原君传》说邹衍过赵在信陵君破秦存赵之后(前257年),那时梁惠王已死六十二年了(若依《史记》,则那时惠王已死七十八年了),燕昭王已死二十二年了。《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也有邹衍过赵见平原君及公孙龙一段,那一段似乎不是假造的。依此看来,邹衍大概与公孙龙同时,在本章所说诸人中,要算最后的了(《史记》亦说衍后孟子)。

《汉书·艺文志》有《邹子》四十九篇,又《邹子终始》五十六篇,如今都不传了。只有《史记·孟荀列传》插入一段,颇有副料的价值。《史记》说:

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宏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这是邹衍的方法。这方法其实只是一种“类推”法。再看这方法的应用:

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次并世盛衰,因载其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知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

邹衍这个方法,全是由已知的推想到未知的。用这方法稍不小心便有大害。邹衍用到历史、地理两种科学,便不合宜了。历史全靠事实,地理全靠实际观察调查,邹衍却用“推而远之”的方法,以为“想来大概如此”,岂非大错?《史记》又说:

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这是阴阳家的学说。大概当时的历史进化的观念已很通行(看第九篇第十二章及本篇下章论韩非),但当时的科学根据还不充足,故把历史的进化看作了一种终始循环的变迁。邹衍一派又附会五行之说,以为五行相生相胜,演出“五德转移”的学说。《墨辩·经下》说:

五行无常胜,说在直。《说》曰:五合水土火,火离然(五当作互)。火铄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合之府水(道藏本、吴抄本作木),木离木。

此条有脱误,不可全懂。但看那可懂的几句,可知这一条是攻击当时的“五行相胜”说的。五行之说大概起于儒家,《荀子·非十二子篇》说子思“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可以为证。邹衍用历史附会五德,于是阴阳五行之说遂成重要学说。到了汉朝这一派更盛。从此儒学遂成“道士的儒学”了(看中卷第十四篇第五章)。

邹衍的地理学虽是荒诞,却有很大胆的思想。《史记》说他

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这种地理,虽是悬空理想,但很可表示当时理想的大胆,比那些人认为中国为“天下”的,可算得高十百倍了!

《史记·平原君传》,《集解》引刘向《别录》有邹衍论“辩”一节,似乎不是汉人假造的,今引如下:

邹子曰:……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及至烦文以相假,饰群以相悖,巧譬以相移,引人声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不能无害君子。

这全是儒家的口吻,与荀子论“辩”的话相同(看上篇第三章)。

马骕《绎史》卷一百十九。

同类推荐
  •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是学者丁东近年忆及其身边文化人物的结集,周有光、杨天石、钱理群、朱正等都在其笔下,是一本人文情怀相当高的写人小品集。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诗歌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诗歌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诗歌,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天道酬民

    天道酬民

    5000多万元就放在面前,而且明确告诉你:这已经属于你了。你将如何?如此巨额财富面前,它的诱惑力足可以让一个高贵的人丧失高贵,而他却淡然一笑:“我不要。”……伟大的时代,创作着经典故事和经典人物。
  • 孤帆独航绕地球

    孤帆独航绕地球

    本书为作者亲历的第一位个人单独驾驶帆船成功环游地球的英雄壮举的生动记述。
  • 抒情时代

    抒情时代

    灯红酒缘、光怪陆离,这个时代是如此陌生,周洁茹将光代的生活刻画得纤毫毕现,将一些现象展现得如些直接,直接到令你吃惊。这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世界吗?当然是!这就是当今的这个抒情时代!
热门推荐
  • 城市猎妖人

    城市猎妖人

    【一个窝囊废被逼成主宰的故事】乡下穷小子胡小枫觉醒稀有风灵根,自带一方小世界,却偏生性懦弱、畏惧权贵,一心只求有车有房娶个美娇娘……界灵暮老表示很无奈,且看烂泥如何扶上墙,朽木如何雕成材,一代窝囊废如何成长为最强猎妖人!胡小枫:“我本求安然一生,奈何我不欺人人欺我!这个世界,该换个主宰了……”
  • 枳花虽未开,伴随柒年来

    枳花虽未开,伴随柒年来

    每个女孩的心中都有个心愿,就是在正确·美好的时光遇见对的人。共度一生。他们能够共同承担,一起携手度过余生。或许,在这过程中,他们有过争吵。但那都是一时,很少人能够拿捏自己的脾气。而选择在一瞬间爆发,但又会和好如初。栗枳的生活一向很平静。没有过多的轰轰烈烈。但是,她不曾后悔。就在她不经意间,拥有一个始终如一对她好的人!
  • 穿越之樱の国

    穿越之樱の国

    在那场校园魅力女生比赛颁奖会上,沐绮雪被一场怪风吹到了一个架空的世界。离开了自己相依为命的姐姐,沐绮雪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变得更加坚强。原本以为会这样下去,没想到却碰到了自己生命中的意外——他,风邪国的国王,一个愿意为了爱的人付出一切的家伙。随着时间的推移,沐绮雪的身世之谜一一被揭开。充满着鲜血和纯爱的炼狱,就这样被沐绮雪这个特殊的女孩子征服。当经历了重重磨难,终于在一起的两人,却又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沐绮雪对爱情仅有的幻想。三千弱水,只可惜,你无法只取我一瓢。没有了百分百的爱,我只能接受炼狱之火无情的灼烧。沐绮雪的爱情,原来一直盛开在弱水之滨,那朵等着自己主人的曼珠沙华啊,可否为了她,再次绽放呢?
  • 神道巅峰

    神道巅峰

    少年死而复生,逆天改命,一路超绝际遇,强势崛起,纵横九天十地,称霸万古,横扫世间一切敌!收最厉害的宠物,踩最妖孽的天才,睡最倾城的女人,这就是王渊的彪悍人生!
  • 广弘明集

    广弘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上校内清风

    爱上校内清风

    一个写青春恋爱的校园时光故事!是回忆学生时代的最后的机会!
  • 一纸婚书:帅哥,嫁给我吧

    一纸婚书:帅哥,嫁给我吧

    What?不同意离婚?拜托帅哥老公,当初五百万换你一纸婚书,你嫁给了我,期限一辈子!但你舍不得孩子,就套不到娘啊!况且家花哪有野花香,老娘已经腻你了,现在是付钱的是女王,爱啥时候甩你都可以!反正姐有的是钱,下次买个貌美的老公来玩玩……
  • 武侠之无限幻想

    武侠之无限幻想

    本人大爱飞升之后,以飞升第一次神魔大战为起点,构建一个全新的属于战帝的故事,改变太古人族被神魔欺压的悲惨命运。故事期间夹杂穿越其他影视,动漫作品世界。或许黎明文笔一般,或许比不上皇甫大大,但这是我所希望的太古,我所希望的飞升。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 台湾文献丛刊南明史料

    台湾文献丛刊南明史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漠公主邂逅贵族校草

    冷漠公主邂逅贵族校草

    一次次的邂逅,一次次的打击。他的爱、他的情、他的背叛心痛过、伤过,近乎死亡。他,霸道,执着;他、真心、努力;他们,冷漠、阳光。当他们遇到褪变后冷傲、孤寂的她时,爱情、友情、仇恨与背叛,何去何从?注定了,有的人是恋人,有的人是朋友,但有的人也注定不可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