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2200000020

第20章 庄子学说的影响和争论问题(4)

任继愈的这些看法,主要是以司马迁所提到的《庄子》一书外、杂中的几篇文章为根据,但他去掉了司马迁所说的“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就是说:在司马迁的眼中,不仅把现在的外、杂篇和内篇在一起的《庄子》一书,统统都算在庄周的名下,如果除去了内篇七篇,其余的便不仅没有“十余万言”甚至五万言也不到了。而且任文还避开了历代学者所指出的,为什么外、杂篇用了庄周死后的一些历史材料,而内篇中没有这些材料这个事实。任继愈的文章发表后,张德钧在《哲学研究》1961年第5期上,针对任文的观点发表了《庄子内篇,是西汉人的著作吗?》一文,用大量材料,否定了任继愈认为内篇晚出的依据。张在文章中指出:①有中心题目作为篇名,不能决定必为晚出。因为在战国初期,立题目以著述的现象,就已经相当普遍了。如《汉书·艺文志》所记的《曾子》十八篇、《子思子》二十三篇、《公孙龙子》二十八篇、《孙子》十三篇等,这些书都有一个中心题目作篇名。而且与庄子同时的商鞅、公孙龙、屈原等人的著作一样,每篇也全都有一个中心题目。②篇分内、外,不起于两汉,因为在战国时期的《管子》、《韩非子》中便有内、外之分。汉人在整理书时区分内外的标准总是把“内”作为最先的,最真实的,最根本的;把“外”作为是后起的,不太真实的,带有羽翼和辅助说明性的东西。③内篇七篇与汉代纬书、宗教神学方术全不相干。纬书出现较晚,不说西汉初年,就是到了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在秘阁校书时,都还没有编造出来,因此说不上《庄子》内篇的标题是受它的影响而得出来的。④神仙的传说甚早,求神仙并非汉初的时代特征。如屈原的著作中便有神仙。《庄子》一书中的神仙思想,不仅内篇有,外、杂篇中也有。⑤《史记》写庄子,提《渔父》等篇是以微词见者,不能证明司马迁未见到内七篇。因为司马迁说:庄周的学问渊博,是“无所不窥”。庄周著书的体例和文章风格是“皆寓言”,“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汪洋自恣”。庄周在理论上批判的矛头是“剽剥儒墨”和“当世宿学”。如果除去了《内篇》,便不符合司马迁所指的这些特点。⑥荀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从这里正好看出内七篇是庄子的代表作。这句话不是荀况对庄周的肯定,而是对庄周的批评。荀况这个批评,正好是看到了《庄子》内篇所表述的“安时处顺”、“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等,这种夸大自然无为的作用,是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说的。

张德钧是坚持内篇为庄周所作这一看法的,所以他对任继愈的内篇晚出论,集中地进行了驳斥。当张德钧的文章发表后,任继愈又在1961年8月25日《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庄子探源之二》一文,重申《庄子》的内篇“所体现的没落阶级的悲观绝望的世界观”,不能产生在战国中期,只能在西汉时期,“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已经巩固,奴隶主贵族阶级再也没有复辟的可能,这时出现奴隶主阶级绝望的哀鸣,才是可以理解的”,并且还重新坚持了内篇是后期的庄学这一观点。到了1980年,齐鲁书社出版的《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中,由任继愈、闫韬合撰的《庄子》一文,任继愈再次说:“司马迁不仅指出了庄周”“明老子之术”、“诋訾孔子之徒”这个基本的思想倾向,而且明白点出他所读到《庄子》中的若干篇的篇名,列举了《渔父》等篇。司马迁有忠于史实的品质,有卓越的才识学问,他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统观《庄子》全书,凡是“剽剥儒墨”,“明老子之术”的一些文字,多数集中在外、杂篇。可以说外、杂篇反映的基本思想是庄周的思想,(《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庄周》,第11—12页)坚持了他的内篇为后期庄学,外、杂篇才能反映庄周思想这一主张。

3.以冯友兰为代表的学者,他不同意高亨和任继愈的意见。他认为:“庄之所以为庄者”,突出地表现在《逍遥游》、《齐物论》这两篇文章中,应打破自郭象以来传统的内、外、杂区分的界限,应按这两篇文章的思想作标准,编选出庄周的资料,来研究庄周的哲学。(《哲学研究》1961年第三期)但杨荣国在《哲学研究》1961年第5期上发表的《庄子思想探微》中说:“《庄子》内篇七篇,其中六篇自较可靠,只有《齐物论》属慎到的思想。……《齐物论》中的主要思想,和《天下篇》中所评述慎到的思想,大体一致。”……所以内六篇,加上《齐物论》中若干庄子言论比并研究,和《天下篇》所评述庄子的实相一致。(《庄子哲学讨论集》,第290页)从而不同意冯友兰专以《逍遥游》、《齐物论》作标准,来研究庄子哲学的这种说法。

4.以严北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庄子这部书固然不是一个人写的,但确实是以庄子思想为主的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庄子是先秦道家各派的集大成者,分析庄子思想应从整部《庄子》出发,反对片面割裂,只根据内篇或外、杂篇,甚或限定某一思想公式,某一种文章风格作为评定庄学的标准。”(《如何评价庄子的哲学思想》1962年6月19日《文汇报》)到了1980年,严北溟又在《哲学研究》第一期上《应对庄子重新评价》一文中说:“现存《庄子》分内、外、杂共三十三篇,系晋人郭象整理编定,按诸《汉书·艺文志》著录的五十二篇,可能有所删节,至唐代始成定本。一般认为内篇由庄子自著,外、杂篇则较多掺入庄子后学或他人作品,但亦议论不一。在过去讨论中,参加同志曾环绕各篇作者问题提出分歧意见,从而对庄子本人哲学思想的完整性,感到不易把握。我个人认为:年代湮远,史料残缺,要严格确定哪篇是庄子自著,哪篇是他人所作,是难得有一致结论的。好在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是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这点是历来公认的。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正是以整部《庄子》为基础,而不是其中的某一篇,某一节。也就是说,作者纵非一人,而发生影响的主体或中心人物,则要非庄子莫属。这样,我们就完全可以把《庄子》一书,看做是以庄子思想为主的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道家专著,而不必为书篇作者为谁总是去做茫无结果的烦琐考证。”

二、庄子哲学的性质是唯物主义,或是唯心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或者客观唯心主义的问题

1.主张庄子哲学是唯物主义的,应以任继愈为代表。他在1957年便说:“作为一个唯物主义哲学的庄子,他首先肯定了自然界独立发展,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能改变的。庄子认识到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到了60年代初,他又在《庄子探源》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等五篇论文中,坚持和进一步发挥了上述观点。认为外、杂篇是代表庄周本人的唯物主义思想作品,内篇是庄周的学术,由唯物转化为唯心主义的后期庄学作品。

到了80年代,严北溟改变了他原来认为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看法,而同意任继愈的看法,主张《庄子》书里保存了庄子以发展老子自然天道为核心的、基本上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性质的整个思想体系。但其中又“包含着不少的唯心主义成分”。(《应对庄子重新评价》,1980年《哲学研究》第一期)

除严北溟外,张松如、赵明二人在1981年《中国哲学史研究》第三期《庄子哲学初探》一文中,认为庄子哲学“应该属唯物主义”。庄子提出了哲学的发展,最初是从原始宗教神话中分离出来的,首先从中国的实际历史来看,是反对宗教神学的。他们认为:庄子“以‘道’为至高无上的宇宙本体,对殷、周以来传统的一切有关帝、天、鬼、神的观念进行了扫荡。承认天地是自动,万物是自化,否定了神的支配作用。其次庄子还用‘气’来说明事物的生成变化,把‘气’看做是世界万物变化的基础,用唯物主义的回答,解决了世界本源的问题”。因此“庄子哲学不属唯心论,属于唯物论”。

2.主张庄子哲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人很多,最早以侯外庐、吕振羽为代表,稍后的是冯友兰、杨荣国、张岂之、潘富恩等人。

冯友兰1957年认为:从宇宙论方面说:庄子哲学是唯物主义,但庄子的人生观就有更多的唯心主义成分。1959年他认为:庄子学派代表的道家,基本上已转化为唯心主义。1961年他信服关锋的说法。稍后,他又对关锋的说法提出了一些修正。认为庄子的“道”不是“我”而“是全,可是这个全,就是无事物。……所以道只能是无。这是一种虚无主义”。因此,庄子是不折不扣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集》)

杨荣国认为:庄子所谓的自然观点,实际上是离开了时空的超现实观点。他说:超越时空,就是对物质存在形式的否定。因此,庄子所说的世界,就是人们的主体观念。庄子的哲学,只能是主观唯心主义。(《庄子探微》1961年《哲学研究》第五期)

3.主张庄子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学者,最早是严北溟。他认为庄子哲学基本上是客观唯心主义,但也包含有一些唯物主义因素。他列举了六条理由:①庄子强调客观物质世界和规律的存在;②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之者,贬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③无论从相对主义,或不可知主义都不可能说明庄子是主观唯心主义;④对生死问题的自然态度;⑤庄子的“无己”、“忘我”思想同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我论”直接对立;⑥从文学的角度上看,庄子的浪漫色彩和现实主义两方面,都不能说明他是主观唯心主义。因此,庄子的失足,是由唯物主义陷入客观唯心主义,而不是由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

同类推荐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神话溯:女娲伏羲神话的源头及其哲学意义

    神话溯:女娲伏羲神话的源头及其哲学意义

    女娲、伏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祗,但也被史官们誉为三皇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英雄,所以追溯女娲、伏羲神话的源头,自然要追溯中华文化的源头,因为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相一致。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追溯女娲神话的源头,这是中国远古生殖崇拜,也是母性崇拜的时期;中编追溯伏羲、女娲成婚神话的源头,这是中国远古图腾崇拜,也是双性崇拜的时期;下编追溯伏羲神话的源头,这是中国远古太阳崇拜,也是祖先崇拜时期。本书观点新颖,论述严谨,考证严密,行文流畅,图文并茂,是一部有特色、有分量且有补白意义的关于女娲伏羲神话源头及中国神话源头的学术专著及人文读本。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
热门推荐
  • 萌学园之战火未消

    萌学园之战火未消

    光与暗是共存的,暗黑大帝纵使没有复活,但暗黑之子已然重临……(该死的人一定会死,不该死的人也不一定活着!)
  • 妖孽首席求扑倒:爱妻入骨

    妖孽首席求扑倒:爱妻入骨

    生日party上,江如雪高兴多喝了几杯,借着摇晃的灯光,把细白如雪的脸蛋凑到皇甫傲的面前:风情万种地说“傲公子,你就从了本姑娘吧,”傲摇晃酒杯,坐怀不乱:“不要不要,大爷今晚银子不够。”,江如雪一个转身坐在傲的腿上:“什么钱不钱的,本姑娘满意就行了,事后补个欠条吧。”话音刚落,江如雪又改口了,口袋内掏出张十块钱,今晚算我消费你吧。可江如雪就后悔了,被野兽之瞳注视下的江如雪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听使唤了,爱在天亮之前便如霜露般消失,恨在入夜之后如野火般燎原。
  • 亡灵家族杜拉戈

    亡灵家族杜拉戈

    提杰.杜拉戈,一个平凡的名字,不平凡的姓氏,谁也不知道他背负着什么,又将要去做些什么……
  • 霸爱强宠:早安,小辣妻

    霸爱强宠:早安,小辣妻

    婚前,东方绝问:“你认为一个每天都是以千万为单位进账的国际企业总裁很差钱吗?”苏安安摇头:“既然不差钱,为什么我的晚餐只有三菜一汤?而且还全是素的?”婚后她说:“老公,今天晚上只吃素!”他问:“为什么?”苏安安揉着腰,瞪眼道:“昨天晚上,你吃肉还没有吃够吗?”
  • 凤舞九天:何以倾长安

    凤舞九天:何以倾长安

    一朝穿越,她无意中闹出一片乌龙。却不料,一个不小心,竟被一张圣旨赐给了某位王爷?!而且,这某位王爷,她貌似——还狠狠得罪了不止一次?!这下可好,先不说腹黑碰腹黑,单说两个人奇葩的脑回路,就足以将这帝都闹得鸡犬不宁!强强联手,女强,男更强!最终,是她成为完完全全的腹黑“污”女一枚,还是他成为确确实实的宠妻狂魔一位?结局……貌似有待考究啊……
  • 悲血溅神花

    悲血溅神花

    狭路走出的一个少年怎么一步步解开邪魔之谜?众生执念,阴阳合一,神花开尽便无花到底埋藏多大的玄机?狭路之狭,武道之窄,悲恸神花,血洒星空,少年怎样演绎人生风采?
  • 凉城好景

    凉城好景

    廖景疏爱顾城婳,爱到骨子里,从高中追到大学,使劲浑身解数,倾尽所有。他说:余生太长,你太难忘,这一生只赌这一局。她孤傲、冷漠,伪装着她的自卑与软弱,他步步紧逼,她节节败退,七年时光暮然回首,原来他早已在她心里扎了根。廖景疏以为爱情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却未料到,所有缱绻的恩爱都是过眼云烟。他掏出整个世界给她,换来的却是弃如蔽履。当分手只是骗局,恨得越烈,爱是否越深?【小剧场】那日她在厨房做晚饭,他拎着行李进门。“小婳,南京市长是不是叫江大桥?”“不是!”“那为什么广告牌写着南京市长江大桥欢迎您?”“廖景疏,你是白痴吗?那是长江大桥!”
  • 象牙塔物语

    象牙塔物语

    叶子长了又落下来了,树上的花儿谢了。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嫉妒别人我所没有的,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去为自己谋划,是撅撅不振,悲天悯人,还是……
  • 庚申夷氛纪略

    庚申夷氛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房四谱

    文房四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