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2700000027

第27章 宋翔凤的《论语》学(8)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宋翔凤的《论语说义》带有明显的汉学风格。但是,他并不反对宋学,他以性与天道为孔子微言,从《易经》来言性与天道,而性与天道其实就是儒家的性理之学,也就是宋学最喜讲求的内容。他的特别推重《中庸》、《大学》、《孟子》,一生重视《论语》的研究,与宋学重视四书亦暗自相合。所以,在《论语说义》中我们没有看到宋翔凤关于批评宋学的只言片语。此外,正如陈鹏鸣的《宋翔凤经学思想研究》所指出,宋翔凤对宋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熹十分尊崇,以程朱等人所讲的性命义理之学有益于实用,“最为学问入门要路”,后来的学者只要掌握此论,便可“不流于释氏”;朱熹所阐发的《大学》之道,“合之于《中庸》、《孟子》之义,无不合……朱子之学,自足继往开来,非他儒所能及”。(《过庭录》,中华书局,1986年,第212页。)充分肯定程朱理学对于儒学的巨大贡献。这些都说明宋翔凤的经学既有明显的汉学风格,但对宋学同样兼蓄并收。

同时,宋翔凤的《论语说义》虽然就主要倾向来说是以发挥微言为主,多据《公羊》等今文典籍为说,而否定古文经学;但是,宋翔凤的否定古文经学,却不是完全否定,他时也采用古文经学之说。除前面所引《左传》的除旧布新之说,在《论语说义二》等书中也有数次引《左传》为说的记载。在《论语》的齐、鲁、古三家中,宋翔凤不仅采用《古论语》,有时还在今、古文之间从古不从今,如《论语·颜渊》载:子曰:“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古文家训折为哲,《鲁论语》读为“折”,训为制,宋翔凤以为当“从古也”(宋翔凤:《论语说义六》,《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四,第8页。)。《毛诗》也是古文家说,宋翔凤亦时采以为说,如于《论语·泰伯》孔子曰:“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宋翔凤就取《毛诗》说为解。在关于武王的年龄问题上,克殷之岁《文王世子》今文说为九十七岁,《周书》古文说武王六十余岁,如按今文说,武王作《大誓》时已有95岁,其母当有百余岁。“《周书》属古文,《史记》多古文说,故与今文家不同,揆之于事理,古文说是。马郑说《论语》亦古文……贾生书称成王二十即天子位,亦于今文说不同,当同是古文说”(宋翔凤:《论语说义四》,《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二,第10页。)。有时他甚至认为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都是七十子之学,同出孔子,他在论《诗经·关雎》时就说:“是说《关雎》者有二义,乐而不淫,毛学之所传也;哀而不伤,鲁学之所传也,两家皆出七十子之遗学,同出孔子。”(宋翔凤:《论语说义二》,《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〇,第17页。)

宋翔凤的兼采古今、汉宋,并不是无古今、汉宋之分,更不是古今、汉宋并重。在汉宋、古今中,宋翔凤在观念上是以今文经学为主,在治学方法上是以汉学为本,对宋学、古文经学的兼采只是次要的方面。宋翔凤所以兼采汉宋、古今,与他“揆之于事理”的治学观念有直接关系。他认为古代典籍各家异说,同一问题有数家之说,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应该仅据古今、汉宋以断是非,而应据“事理”为断。他说:“古今文家说者各异,在读书者折其衷矣。”(宋翔凤:《孟子赵注补正三》,《皇清经解续编》卷四〇一,第21页。)周秦百家之言,多托之于孔子,互相矛盾之处更多,“后之学者,亦但求其当于理而已”(宋翔凤:《大学古义说一》,《皇清经解续编》卷三八七,第10页。)。因此,宋翔凤的著作中常见“以情事推之,昭然可见”(宋翔凤:《孟子赵注补正四》,《皇清经解续编》卷四〇二,第10页。),“理是而文恐非”(同上。)等语。正是有了这样的治学观念,所以,宋翔凤在武王的年龄等问题上,能够经过“揆之于事理”,而断定“古文说是”,并采古文经学以为说。如果将此观念贯彻到底,则无论古今、汉宋,都必须以“揆之于事理”为判定标准,何有古今、汉宋之分?宋翔凤的这一观念是清代汉学实事求是观念的具体化,对于打破学术中的门户之见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宋翔凤没有能够将此观念贯彻到底,尤其是在《论语说义》中,他不仅是以今文经学的观念为主,还时常以今古文经学的不同来评判是非得失,就与他自己说的“揆之于事理”背道而驰了。此外,今文经学与宋学有较多相通之处,而清代的汉学与古文经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也是宋翔凤所以能够兼采古今、汉宋的一个原因。

三孔老同源说的援道入儒

自战国以后,儒家与道家之间就一直存在着纷争。儒家尊孔子,道家崇老子,各有宗主,其学术旨趣也不同。宋翔凤治《论语》,《论语》为儒家典籍,当尊孔子而贬老子,但是,宋翔凤却孔子、老子并尊,提出孔老同源说。宋翔凤此说是将道家之说引入儒家经学,为庄存与、刘逢禄的经学所无,是宋翔凤经学的又一个特色。

宋翔凤的孔老同源说,将黄帝追溯为老学、孔学共同之源。他在《论语说义》中有一大段论说,以彭祖为殷之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老子继彭祖为周之守藏史;而殷《易》名《归藏》,《归藏》本为黄帝《易》,由此而得出“《易》、《老子》之学出于黄帝”(宋翔凤:《论语说义四》,《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二,第1页。此说亦见《说义七》,第2页。)的结论。为证老学本于黄帝,宋翔凤说:

老子为黄帝之学何证?考黄帝号曰自然……故老子自然之说皆黄帝之说也。(宋翔凤:《论语说义四》,《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二,第2页。)

黄帝始造文字,始一终亥,皆本《归藏》……知《老子》所述,皆黄帝之说,《归藏》之说也。(宋翔凤:《论语说义四》,《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二,第3页。)

他认为黄帝号自然,老子学说以自然为宗;黄帝造文字,从一终亥,《老子》一书亦据以发挥,所以,老子的学说都出自黄帝。所谓黄帝号自然之说,其说并不见于先秦典籍,而是出于《白虎通·号谥章》“有熊”之伪。清人梁玉绳早在乾隆五十一年成书的《汉书·人表考》卷一中已经指出:“《白虎通·号谥章》曰黄自然,余姚卢学士文弨校本以自然为有熊之伪,甚确。”(梁玉绳等:《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497页。)故此说实难以为据。孔子在春秋时已有文献缺失,夏礼、殷礼不足征之叹,二千五百年后的宋翔凤又从何而得知远比夏代、殷代更古老的黄帝之说,而且就认定《老子》之学即本于黄帝呢?这既难验之于事,也难证之于理,而与他的“揆之事理”的治学理念相违背。

在论说《老子》之学归本黄帝、《归藏》之后,宋翔凤紧接着又提出孔子之《易》与《春秋》多取《归藏》之说:

又观《十翼》之文,则孔子赞《易》,亦多取于《归藏》。《易》、《春秋》为微言所存,故从“窃取”之者也。《春秋》去文从质,般礼也,宋不足征,求于柱下,得之老彭,问礼老聃,《春秋》之礼皆般礼也,《小戴》所录七十子之记皆为殷礼,合乎《春秋》,盖问乎老聃而折其中,不徒《曾子问》之所记也,故《春秋》为礼义之大宗。(宋翔凤:《论语说义四》,《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二,第3页。)

宋翔凤以为,孔子之学多取《归藏》,是通过孔子学于老子这一环节来实现的。所谓其义“窃取”之说,即指《春秋》与《易》的经学微言。《春秋》改文从质,出于孔子问礼于老子,并由此推断《春秋》、《小戴礼》所言之礼皆为殷礼,得出《春秋》为礼义之大宗的结论。以《春秋》为礼义之大宗出自汉代司马迁,而司马迁之说本于董仲舒,所以,这是《公羊》学的说法。但是,《公羊》学此说是从《春秋》重礼义名分、诛讨乱臣贼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说的,而根本与老子无关。宋翔凤则从孔子学于老子立论,与《公羊》学之说完全相反。所以,宋翔凤的《春秋》为礼义之大宗,与《公羊》学之说,其说虽同,其义却异。

而孔子是否学于老子,儒道两家一直以后就有异说。一般的正统儒学家、经学家都否定孔子学于老子,宋翔凤本以儒家经学为宗,却持道家的孔子学于老子之说。不仅如此,宋翔凤还竭力加以证明:

《论语》不曰彭老,而曰老彭者,以老子有亲炙之义,且尊周史也。至《三朝记》称商老彭,不言周者,以老子虽生于周代,而所传之学,则《归藏》之学,故归之于商,尤信而好古之明证也。(同上。)

史记彭祖在先,老子在后,而《论语》不称彭老称老彭,在宋翔凤看来就是孔子亲炙老子的明证。经过类似的论说,孔子学于老子似乎成为无可怀疑的铁案。而老子之学出于黄帝,孔子又出于老子,老子所传为《归藏》之学,所以,无论是孔子之学还是老子之学都与《归藏》之义相通。

《易》学史上有一种说法,《易》有《连山》、《归藏》、《周易》,其中《归藏》为殷人之《易》。所以,宋翔凤以为孔子、老子之学都与殷代之学有密切联系,《归藏》与《老子》、《易》、《论语》都是可以相互发明的。他说:

许慎云:惟初大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故造文字始一终亥。乾之初爻为一,此象盈甲而藏于亥,坤辟亥,坤下有伏乾,故坤含光大凝乾之元,此坤乾之义,《归藏》之法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其一为乾元,所谓《易》有大极,是生两仪者也,于天为北辰之中,至虚之地,盛者不可指,故著之以北极之星,其一明者,大一常居也。大衍之数虚一不用,有不用者而用之以通。故《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明虚一之义也。又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穀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者,三者乾之三爻,《易》二篇之策当万物之数,《老子》之说通乎《易》与《论语》,一以贯之说意相发也。《老子》又曰:“道盅而用之,又不盈盅为虚,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为不盈。”又曰:“致虚极守静笃。”致虚者一也,守静者不用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言一以贯之也。(宋翔凤:《论语说义二》,《皇清经解续编》卷三九〇,第32页。)

同类推荐
  • 幕后珍闻

    幕后珍闻

    当您在舞台前或者银幕上,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时候,本集报告文学想告诉您:幕后珍闻——《中国革命之歌》诞生记。
  • 晚清学人之诗研究

    晚清学人之诗研究

    本书阐释了晚清学人之诗的民族诗学背景、时代特征、群体特征、架构出其思想内容以及学术价值和发展演变脉络。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当个手摇木铎的彩诗官,夺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
  • 孤鸿寒啸

    孤鸿寒啸

    人生当有许多梦,大多在时光之箭的猛烈袭击下零落成泥、烟消云散了,实现者寥寥。于我,缪斯之梦却一直“噩梦缠身”,难以解脱。
  •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本书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作者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这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
热门推荐
  • 九堇

    九堇

    她精通占卜,却奈何算不透自己的命数。那年雨季,她掉进下水道,醒来却躺在一所破庙里。才刚踏上这新生之路,左手便废,终生难再弹琴。刺杀丞相,为保命被其逼婚,却遇上小三插道。远离这城,两国交战,无时不刻刺着她的心。一男子温润如玉,伴她良久。一男子自命不凡,舍命护她。一男子风流多情,暗中守护。到底哪一个才是她命中注定,换她一生痴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江影沉浮第一部

    江影沉浮第一部

    他,一路披荆斩棘,半生风雨斑驳成锯;他,深谋远虑全局,似假还真一世自欺;他,冷眼旁观谜底,半生风雨苍茫回忆;他,妄图定下结局,挥手乾坤呼风唤雨。剑锋过处,斩断浮生;转身之后,星河落尘。宿命牵扯,爱恨仇怨,是非对错,又有谁能看透其中真谛?江影沉浮,诠释永不休止的血色江湖……
  • tfboys之易生有你

    tfboys之易生有你

    想看吗?想看就进来吧,这里策划员和小编告诉你吧!顺便说一下,策划和小编的QQ是:2249502161(小编的)3085353437(策划的),加策划的QQ和小编的QQ的前五十名便可以获得小编和策划的剧透哦!还在等什么,快加吧!精彩剧透等你哟!
  • 三千无尽轮回

    三千无尽轮回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作者将古代神话传说与作者自己的想法而融合创造出的一部东方玄幻小说。
  • 地藏经

    地藏经

    神州大地,分隔五州,青州、幽州、荒州、万山、穹州。而这个故事,要从青州讲起,他叫南宫天辰,由于父亲重病而逝,皇室内他又是独苗,被迫穿上了金衣,他登基之时正赶上了幽州侵略青州的时机,一场战争当中,他不幸战死沙场,来到了地狱,曾经敌人所在的地方,他也成了一个幽鬼,在这里,判官看出了他的命运,知道他命中注定的是‘三世皇命’,而今,他那三世中已经过了两世,而当时的地狱,幽州九门与地藏浮屠宫之间的明争暗斗已是分明,判官身为幽州九门中的大人物,自然看准了南宫天辰的‘三世皇命’利用他的命运来抵抗地藏浮屠宫和青州,他的命运真的就这么幸运吗?他能当上鬼皇吗?一本《地藏经》在一个名为零伯的幽鬼手中买到,这是地藏浮屠宫中地藏王的绝世佛法,最终,他是成了幽州九门的棋子还是成了地藏浮屠宫的传人,命运天安排,那么就是那么容易能达到皇命的地步吗?穿越在这炼狱中。
  • 魔道弟子在仙门

    魔道弟子在仙门

    林云本是一名乞丐,机缘巧合之下偶得魔门至高功法和魔门神器饮血剑,为了不被魔道功法侵蚀心智,林云开始卧底仙门。
  • 杀人游戏之飞来恒妻

    杀人游戏之飞来恒妻

    “什么?左培培死了?!怎么可能呢,她昨天不是才嫁给石总吗,怎么会死了呢?!”一大早就听到这样的消息,轩念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前一天吴轩念才作为肖雪的伴娘出现在婚礼上,新郎却阴差阳错娶了另一位伴娘左培培,出人意料的是,左培培居然死了。被抛弃的肖雪成了最有动机的嫌疑人,可当轩念回家,却发现肖雪逃跑了。她说,我不是凶手,你相信我。吴轩念绝对,一定要查出个水落石出来,没想到竟牵扯到了石家谋权之争。。。
  • 倘若爱有天意

    倘若爱有天意

    “车震门”事件,惊爆大明星的地下恋情!只是娱乐圈——见光死的恋情是不是无法解除的咒语?——明星恋人意外身死,米可儿黯然出走异国,四年后回国接管“盛天国际”,只是,那“星海投资”的老板,为何会和死去的恋人长得那么相像……无数次的邂逅巧遇,是否注定了——爱有天意?
  • 业海

    业海

    芸芸众生----------经世态炎凉,品人间冷暖。人生舞台----------忆如梭时光,送匆匆过客。
  • 没什么能把俺击退

    没什么能把俺击退

    青春喷薄如火,热烈如血,是与脉搏一同律动的存在。青春洋溢了整个花季,用满腔的热血泼墨我们不羁的青春。如果不能人生辉煌,那也决不让青春暗淡。侃一侃,那些年我用生命维系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