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2800000010

第10章 充满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2)

能否因为《本训篇》中既有唯物主义观点,又有唯心主义的观点,就说王符的哲学是二元论呢?或者因为《本训篇》的大部分内容符合唯物主义,而将王符的哲学划为唯物主义呢?都不能。在王符哲学中,道与气、气与物、物与规律是不同层次的问题。根据道生气、气生物、物生规律的关系,道、气、物、规律分属不同的层次,道是最高层次,气次之,物又次之,规律是最低层次。决定某一哲学的性质的是看它对世界终极本原是什么的回答,由于王符哲学是把精神实体的道作为最高范畴,因此,王符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唯心主义的。但王符又用物质性的元气来说明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使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又具有极大的不彻底性,而容纳了较多的唯物主义。因此不能否认王符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唯心主义,但对其中气与物、物与规律的论述,却是应该给予唯物主义肯定的。

从哲学史的发展来看,王符虽然对道气的关系作了错误的回答,但他把道气关系作为重要的哲学问题来探讨,反映了王符力图克服先秦以来气论哲学不足的积极倾向。先秦以来的气论哲学几乎都把元气看成一种特殊的物质,而用这种特殊的物质是难以解释世界万物的差异的。到了汉代,随着元气理论的发展,气论哲学的这一缺点就愈益显露,从而引起了哲学家们对克服气论哲学的缺点的关注。前于王符的王充就试图从气的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来合理地解释世界万物的差异,一方面用阴阳之气、五行之气等不同质的气,另一方面又用气的数量的多少不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区别。但王充哲学的元气仍是特殊的物质,因而不可能克服传统气论的缺点。王充以后有人重新提出“道”的观念来说明世界,以克服气论的缺陷,从而使道和气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道”源于老子的哲学,王符用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具有比气论哲学更高的抽象性和思辨性,这就克服了用某一具体物质来解释世界万物的缺陷。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符哲学的道的观念从思辨性上发展了汉代的哲学,并给后来的魏晋玄学以影响,从而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的一个发展环节。

二、对天、鬼神、占梦的矛盾认识

王符的哲学还较多地论述了天、鬼神和占梦问题,这些论述散见于《潜夫论》各篇,同在《本训篇》中所表现出的矛盾一样,王符对这些问题的观点也是矛盾的:一方面是对天、鬼神、占梦的迷信观点,另一方面是对它们的怀疑和否定。

《潜夫论》中有对天的迷信的较多论述。王符把天看成有意志的神,认为天有天心,天心的顺逆最终决定社会的治乱(《潜夫论·本政篇》。)。天又具有“赏善而刑淫”的意志(《潜夫论·述赦篇》。),能“观恶深浅,称罪降罚”(《潜夫论·忠贵篇》。),根据人的过错给予相应的刑罚。人在天面前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白起、蒙恬等人逆天,就被“天夺其鉴,神惑其心”,“卒泣血号咷以辱终也”(同上。)。相反,如能顺天,就“吉无不利也”(《潜夫论·慎微篇》。)。这些论述把天神看成人类社会的主宰者,而同董仲舒的神学唯心主义关于天的看法差不多。

把天看作有意志的神,必然要讲天命论。在王符看来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受天命支配的,他说:“天命五代,正朔三复,神明感生,爰兴有国。”(《潜夫论·五德志篇》。)社会朝代的更替是按天命规定变化的。人的富贵贫贱也是天命决定的,“或王公孙子,仕宦终老,不至于谷;或庶隶厮贱,无故腾跃,穷极爵位,此受天性命,当必然者也”(《潜夫论·相列篇》。)。王符并且认为受天命的贵贱不同,可以通过骨相表现出来,“人身体形貌皆有象类,骨法角肉各有分部,以著性命之期,显贵贱之表”(同上。)。这是唯心主义的骨相论。王符把朝代的更替、人类的富贵贫贱都归结于天命,就给本来是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人们后天形成的富贵贫贱之差,抹上了先验的天命的神光。

东汉是谶纬神学的天人感应盛行的时代,王符受其影响相信天人感应之说。他说人君能兴太平,就“麒麟可臻”(《潜夫论·实贡篇》。),如汉宣帝“能致治安而世升平,降凤凰而来麒麟,天人悦喜,符瑞并臻”(《潜夫论·三式篇》。),社会安定,天就降临凤凰等瑞祥之物,这是天人感应的瑞祥说。王符又相信,如果官吏严酷,造成人民愁怨,“愁怨者多,则咎征并臻,下民无聊,上天降灾”(《潜夫论·实边篇》。),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上天就会降下灾异,这又是天人感应的灾变说。而无论是天人感应的瑞祥说,还是灾变说,都是神学唯心主义的说教。

王符的鬼神迷信,反映在对卜筮和鬼神的肯定上。他说:“天地开辟有神民,民神异业,……吉凶之期,天难谌斯”,于是圣贤“立卜筮以质神灵”(《潜夫论·卜列篇》。)。这就肯定了鬼神的存在,把卜筮看成通鬼神的手段。他认为:“天生神物,圣人则之,蓍龟卜筮,以定嫌疑。”(《潜夫论·叙禄篇》。)占卜的蓍草、龟壳是天生的神物,圣人可以用来决定嫌疑。而“巫史祈祝者,盖所以交鬼神而救细微也”(《潜夫论·巫列篇》。),认为巫史祈祝能与鬼神交通而挽救人们的失误。这种对鬼神的相信,与他对天的迷信是一致的。

对占梦的迷信表现在王符相信梦能预示吉凶。他认为人做梦总是代表某种预兆,特别是“奇异之梦多有故,而少无为者矣”。人们有时占梦吉凶不准,是因为“说者不能连类传观”(《潜夫论·梦列篇》。)。就是说梦确实能预示吉凶,人们有时占梦不准不在梦,而在占梦者本身。并且他认为那些占梦的迷信书籍是可以相信的。以上关于天、鬼神和占梦的观点,表现了王符在这些问题上的唯心主义思想。

在王符哲学中,更多的是对天、鬼神、占梦的唯心主义思想的否定。如对天的看法,王符在《本训篇》认为,天是物质的清阳之气形成的,因而天也是物质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天是有意志的神的观点。《卜列篇》虽把天上的太岁说成是天神,但认为“天之有此神也,皆所以奉成阴阳而利物也”。这种奉成阴阳促进万物生长的作用完全是一种自然功能,这在实际上也否定了天是有意志的神的观点。把天看作元气形成的,认为天的功能是一种自然作用,这是合乎唯物主义的。

王符对鬼神主张敬而远之:“圣人不烦卜筮,敬鬼神而远之。夫鬼神与人殊气异务,非有事故,何奈于我?”(《潜夫论·卜列篇》。)认为鬼神与人事不相干,这是一种人鬼相分的思想。王符还对鬼神产生的原因作了科学的说明,他说“人不可多忌,多忌妄畏,实致妖祥”(《潜夫论·巫列篇》。),认为精神上多忌妄畏,就会产生妖祥。这就把鬼神的产生的根源,看成是精神混乱的作用,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鬼神的存在。

王符对占梦的否定,是以对梦的科学解释为基础的。他说:“本所谓之梦者,困不了察之称,而懵朦冒名也。”(《潜夫论·梦列篇》。)梦这个名称是指人的神志昏馈时的现象。他认为梦的起源与人的精神活动密切相关,“人有所思,即梦其到;有忧即梦其事”,“昼有所思,夜梦其事”(同上。),思念什么,忧虑什么,就会梦见什么;白天想什么,晚上就做什么样的梦。人做梦又同人的生理病变有关,“阴病梦寒,阳病梦热,内病梦外,外病梦发,百病之梦,或散或集”(同上。),人生不同的病就会做相应不同的梦,这种说法显然吸收了汉代医学的成就。王符对做梦所作的说明是合乎科学的,在此基础上,他反对据梦“以断事”(同上。),反对用梦来预测吉凶。

王符在对天、鬼神、占梦的否定中,贯穿着一条强调人的决定作用的主线。他认为在人类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事,而不是所谓天。谈到社会治乱时,王符多次讲天以民为心,认为天以民心为转移,人心是社会治乱的决定因素。他在分析官兵镇压羌民屡遭失败时说:“其败负,理数然也。故曰:其败者,非天之灾,将之过尔”,“长吏过尔”(《潜夫论·劝将篇》。)。官兵的失败有其必然性,是由于当权的将吏造成的,而不是什么天灾,因此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天。王符认为鬼神也依人事为转移,人要有德才会来福,否则淫祀鬼神也难免祸害临头,为此王符称赞晏婴等人注重社会人事,反对迷信鬼神的思想,“可谓明乎天人之道,达乎神民之分矣”(《潜夫论·巫列篇》。)。王符还认为梦的吉凶,也以人是否有德为转移,他举例说:“是故太姒有吉梦,文王不敢康吉,……修省戒惧,闻喜若忧,故能成吉以有天下。虢公梦见蓐收赐之上田,自以为有吉,囚史嚣,令国贺梦,闻忧而喜,故能成凶以灭其封。”据此他提出了祸福依德转化的思想,“见瑞而纵恣者,福转为祸”,“见妖而戒惧者,祸转为福”(《潜夫论·梦列篇》。)。这是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对天、鬼神、占梦的否定,对人的决定作用的肯定,是王符哲学中有价值的积极因素,它与王符对天、鬼神和占梦的迷信思想形成尖锐的对立。

在天、鬼神、占梦问题上的矛盾,同王符政治上的两重性有密切关系。王符在政治上具有改良主义的进步思想,他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某些腐败现象,要求进行政治上的改良。但王符又是封建制度的拥护者,他的改良主义是站在维护封建制度的立场上提出来的,因此,从根本上说王符还是一个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一般地讲,王符对天、鬼神、占梦的迷信,同他维护封建制度的政治态度相联系,而对天、鬼神、占梦的否定,对人的作用的强调,则同他的改良主义政治思想有关。由于王符的改良主义是他政治思想的主要倾向,因而在天、鬼神、占梦问题上,王符主要倾向于否定天、鬼神、占梦的唯物主义。

王符在《本训篇》提出的哲学思想与关于天、鬼神、占梦的哲学思想,是王符哲学思想体系中两个既联系又有区别的部分,它们在王符哲学中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关于天、鬼神和占梦的哲学思想,大都是王符为论证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提出来的。因此,它不是王符哲学的主要部分。《本训篇》是王符哲学思想的专论,其哲学思想最能表明王符哲学的实质。评定王符哲学的基本性质,应以《本训篇》的思想为主,当然也要看到关于天、鬼神、占梦的观点是王符哲学的重要内容。由于王符哲学这两个部分都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成分,虽然在两个部分中大量的是唯物主义,但因为精神实体的道是王符哲学的最高范畴,可以认为王符的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唯心主义,但却充满唯物主义的论点。

同类推荐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卢梭谈生活品质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卢梭谈生活品质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 军事战争的智慧

    军事战争的智慧

    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 荀子原来这样说

    荀子原来这样说

    《荀子原来这样说》阐述了荀子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主要讲述了苟子对命运、人性、品格、礼仪、治学、坚持、应变、荣辱等方面的学说,希望给您带来有益的认知。《荀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冰鉴全鉴(第2版)

    冰鉴全鉴(第2版)

    《冰鉴》是晚清重臣曾国藩所著的一部识人鉴人的专著。曾国藩采用由外而内、动静结合的方法,全面阐述了自己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心得,极具实用价值。尽管时过境迁,但其中仍不乏精华,很多见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借鉴。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霸主的征服游戏:谁先动心谁就输

    霸主的征服游戏:谁先动心谁就输

    多少次,在闪光灯下的冷眼与嘲笑,所铸造的是如钢铁般不可逾越的城池,又是如钢铁般腐朽的回忆之都。多少次,在雨中的哭泣与无奈,所谛制的是骄傲的不败之城,是狂妄的不朽之巅。多少次,在泪水上的绝望与无助,所编织的是断情绝爱的孟婆汤,亦是重拾情爱的月老线。有人说过,冷眼与嘲笑,哭泣与无奈,绝望与无助之后,便是凤凰涅槃重生,便是断情绝爱,便是……王者归来!她说过:“只要你是我在乎之人,我必定会为你抛头颅,撒热血,但是如果你背叛我,就准备打算为自己准备后事吧。”人人都说,她是提线孤女,她是风流鬼才,她是骄傲的不可一世,狂妄的不可理喻的段情!
  • 嚣张医妃绝世天下

    嚣张医妃绝世天下

    简介:堂堂s级国际大厨师玉千娇在颁奖的时候摔下台,再醒来却成为被休弃的下堂妇,有好厨艺伴身,忠心丫鬟跟随,再将小正太‘养成’成男神……只是,好日子还没开始,她就惹上了一个腹黑阴险的臭男人,身为鬼医毒王的徒弟,她哪里能忍得下这口气,今天送点小毒粉,明天撒点痒痒粉。什么?六王爷最讨厌女人,某女嘿嘿一笑,将十个女人绑了准备往她床上送,只是,她睁开眼,看着这大红喜房傻了眼,她怎么把自己给送上/床了。
  • 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本书运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大量经典案例,解析如何依靠、怎样依靠这10种人,找到自己人生的帮手和靠山,并运用智慧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成为你走向成功的推动力,得到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和方法,实现辉煌!
  • 哭丧人

    哭丧人

    外公教会我哭丧的本事,却不料被我哭死!从此我哭遍世道所有沧桑!
  • 剑破无痕

    剑破无痕

    无论今生来世,我还是剑派之师!利剑出鞘,宝剑不老!
  • 界冥

    界冥

    随天地异象,界冥之力外泄,灰白色的光晕包裹整个大陆,一句吾道不孤也响彻云霄,界冥之体随之诞生......他的道是什么?他又会有哪些经历?《界冥》带你走进他的世界,一览风采
  • 霸器

    霸器

    不走寻常之道路,寻求奇迹之里程,掌控魔神之生死,再创混沌之辉煌!我这本书,将独特的手法描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玄幻世界。古今结合的人间,极度繁华的地府,尖端科技的虚冥,神秘莫测的天界,浩瀚深邃的银河空间……是否精彩,一看便知。
  • 彼岸花开,一生陪伴

    彼岸花开,一生陪伴

    第一次写文,文笔不好请见谅,本文初始设置就是两个结局,希望你们能喜欢
  • 独武为情

    独武为情

    若你死,我为武癫;若你生,我为情痴。无论这世间万物点头与否,在这万千世界中,我要用我的手,为你撑起一片天空!
  • 小娘子,哪里逃!

    小娘子,哪里逃!

    “我说了,你是我的娘子,跑不了了”“我又没有答应你,而且我也不是你认为的那个人,没时间理你了,我要去找我的如意郎君”。对这个据说是穿越过来但是却让他非常喜欢的女子,允禄真的是彻底无语了,真不知道他到底哪里不好哪里吓人了,不然为什么自己的小娘子每次一见到他就想要逃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