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2800000004

第4章 关于董仲舒人性论的两个问题(2)

董仲舒承袭了这一思想,也以圣人为德行最高尚的人格。《春秋繁露·威德所生》:“行天德者谓之圣人。”所谓天德,就是最高的德行。同时,他又认为具有至德的圣人就是天子。在他看来,受命于天的天子并不是居于帝王之位的君主,而是行天德的圣人。《春秋繁露·仁义法》说:人有恶行,“虽立天子诸侯之位,一夫之人耳”。只有“德侔天地者,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春秋繁露·顺命》。)。以圣人为受天命的天子,是董仲舒关于圣人的最重要规定。

把圣人视为天子在董仲舒的著作中是不乏例证的。如《春秋繁露》与《天人三策》中就经常把圣人与天子作同一概念来使用:

圣人法天(《天人三策》。)。

天子法天(《春秋繁露·楚庄王》。)。

圣人配天(《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王者配天(《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天子受命于天(《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天施符授圣人王(《春秋繁露·执贽》。)。

命非圣人不行,……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天人三策》。)。

这些论断足以表明,董仲舒讲的圣人就是受命于天的天子。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中,天子最本质的规定是受命于天的天的儿子。圣人是天子,圣人之性,自然就是天子之性,即天的儿子的特性。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认为,天具有完美的忠孝仁义的道德属性,天子作为天的儿子自然也具有这些特性。他在《春秋繁露·执贽》中借“天子执贽”用“畅”比喻说:“畅有似于圣人者,纯仁淳粹。”又在《三代改制质文》中讲舜帝的人性是“纯于孝慈”,商的第一位天子汤是“质易纯仁”。这些论述表明纯粹的仁义孝慈就是圣人之性的具体内容。

圣人的纯粹仁义之性具有过善的特点。董仲舒说:“善过性,圣人过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性作为天生资质,有善恶两因子,圣人之性是纯粹的善。而董仲舒是以善恶评价人性高低的,因此说圣人过善。所谓“其尊至德,巍巍乎不可加矣”(《春秋繁露·顺命》。),是一种至高至极的德性,因此,董仲舒将其规定为上品。而作为圣人之性具体内容的仁义孝慈,不过是地主阶级的伦理观念。所以,圣人之性实质上是地主阶级伦理观念在人性上的净化反映。董仲舒将其规定为上品,这就给封建君主统治万民提供了人性的理论根据。

董仲舒关于圣人之性的规定,是当时皇权绝对化在人性上的反映。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改变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政策,一方面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另一方面,强干弱枝,削弱与铲除诸侯王,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皇权。皇权的绝对化反映在天国中,是凌驾于百神之上的太一神的出现。董仲舒将圣人之性说成至高至极的超人之性,这同太一神的至高无上性是一致的,说到底不过是对汉武帝人性的神化和颂扬。难怪董仲舒的思想能成为汉武帝的官方思想。

至于斗筲,董仲舒在斗筲之性外,只提到过一次所谓斗筲之民,用来指不讨伐弑君贼子的大臣。《春秋繁露·玉杯》说:“他国不讨贼者,诸斗筲之民,何足数哉!”董仲舒此说实源于孔子。《论语·子路》记载,子贡在问孔子怎样才配称士的问题后,又问:“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用十分轻蔑的口气回答:“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斗筲都是古代容量不大的容器。根据前后的文义,孔子谓当政者为斗筲之人,是说他们缺乏士行应有的道德。当权大臣不讨贼,是不忠,是缺乏起码的封建道德。可见,孔子与董仲舒用斗筲的小容器比喻当权者,都是指他们缺乏遵循封建伦常的操行。

廖文正确地指出了董仲舒的斗筲是指当权者中的“恶厚”之人。但又认为“斗筲之人以社会地位极低贱的人居多”。应该说,封建时代的思想家都是轻视劳动人民的,然而具体到董仲舒的人性论,我们却没有发现他以被统治者为斗筲之人的论述。所以,笔者认为董仲舒讲的斗筲之人只是统治阶级中无德行的所谓小人。

董仲舒以斗筲“弗系人数而已”(《春秋繁露·玉杯》。),只是有人的名,而无人的实。为什么呢?董仲舒自有其理论根据:

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灿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天人三策》。)。

群生是指不同于人的禽兽。这是说人之为人在于人能按照封建的伦理纲常来行动。斗筲之人没有伦常,因而只是名义上的人,实际上却同禽兽一样。把缺乏封建纲常的人视为禽兽,在董仲舒以前早已有人。《晏子春秋》有“庶人无礼是禽兽”之说;《礼记·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孟子·滕文公上》说:“饱食而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董仲舒的斗筲禽兽论,正是先秦这一思想的发展。

既然斗筲是禽兽,那么斗筲之性也就是禽兽之性了。董仲舒说:“天之为人性命,使行仁义而羞可耻,非若鸟兽然,苟为生为利而已。”(《春秋繁露·竹林》。)这说明为生为利就是斗筲之性的具体内容。为生为利是纯粹的恶,因而只能在三品人性中居于下品的地位。

董仲舒把斗筲视为统治阶级中的小人,并把斗筲之性规定为禽兽之性,同他生活时代的特点有密切关系。他生活在西汉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尚未公开激化,因此,农民的反抗斗争还不是西汉王朝的主要危险。但是,官僚和豪强的土地兼并,却造成了严重的贫富悬殊,酝酿着可怕的社会危机。《汉书·食货志》描述这一时期说:“于是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物盛而衰,固其废也。”董仲舒作为有眼光的地主阶级思想家,也看到了这一危险。《天人三策》说:

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民安能如之哉!是故众其奴婢,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富其积委,务此而亡己,以迫蹴民,民日削月朘,浸以大穷。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此刑罚之所以蕃而奸邪不可胜者也。

董仲舒站在维护地主阶级长远利益的立场上,认为这些官僚豪强的兼并行为只顾个人的眼前利益,破坏了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是社会动乱的祸根,因而痛斥他们是气量狭小的斗筲。董仲舒关于斗筲之性的界说,同他主张限兼并、省徭役、宽民力等进步的政治主张是相联系的。

关于中民之性,由于董仲舒论性只言及上、中、下三个品级,因而圣人、中民、斗筲三个概念包括了一切人,相应地中民包括除圣人、斗筲以外所有的人。它包括三个部分:除天子和小人以外的统治阶级成员、中间阶层、被统治阶级。作这样的理解还有两点根据:第一,封建社会上至公卿,下至民众,虽然有多重等级,但在君主面前都属于万民之列;第二,董仲舒的人性论以圣人为教化者,斗筲为不可教化的对象,中民是教化对象。这个教化对象显然应该包括除教化者与不可教化者以外的所有人。因此,董仲舒讲的中民是一个包括范围极广的概念,有时直接称为万民。难怪在专论人性的《深察名号》与《实性》中,往往将中民之性与万民之性作为同一概念。

在论述董仲舒的人性的基本定义时,我们已经看到,董仲舒讲的中民之性是包含着善恶两因子的。他在《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中说:“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深察名号》讲:“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都是此意。因此,善恶、义利兼有构成中民之性的具体内容,由此也决定着中民之性的中品地位。一方面,因其有恶、利,而不是纯粹的善,决定着中民之性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圣人之性的高度;另一方面,因其有善、义,而非绝对的恶,决定着中民之性无论如何又有别于只知为生为利的斗筲之性。前者决定了中民绝不可能成为教化者,后者则决定了中民又不是不可教化的,而是可以教化的对象。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的具体内容表明,他所谓圣人之性是天子之性的表现,由于天是天神,天子是天神之子,因而圣人之性实是一种超人的神性。斗筲之性又实是禽兽之性。自然,上、下二性都不代表一般人的人性,唯有中民之性有善有恶,代表着一般人的人性。所以,董仲舒虽承认性有三品,但却名性以中,不以上、下。

分析了三性之后,再探讨一下三性的划分依据。廖文说:“实际上董仲舒划分圣人、中民、斗筲之人的依据从理论上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天赋素质,即他所讲的人性;二是后天的表现。”其实,董仲舒明确讲过天生人性“可养而不可改”,因此,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在他的人性论中,不仅生而如此,而且后天也如此。天生人性与后天表现二者是一致的。所以,董仲舒区分三性并不存在“天赋素质”与“后天表现”的双重依据。

同类推荐
  • 老夫子品评管子

    老夫子品评管子

    《管子》作为一部集大成之作,曾经达到“家有之”的程度。《管子》坚持朴素唯物主义的精气说,在继承气一元论的基础上肯定“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础。“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内业》)“精”是一种物质,即最精细的“气”。世上万事万物,从物质现象到精神现象,都是由精气构成的,一切事物都是“精气”变化的结果。《管子》不但明确指出物质性,而且认为自然界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人也能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规律。《管子》一书中,举凡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外交和个人修养、人际关系等各领域的智谋韬略,应有尽有,被众多学者们视为“百家争鸣的高潮”时期的代表作。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博大精深的兵书,它从政治、军事、人才等多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战争规律的各种因素,历时两千多年而流传至今。这正反映了这部传世之作的生命力,也体现了我们祖先超人的智慧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灿烂选择。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刻神记

    刻神记

    主人公林昊从小性格叛逆,当得知自己家族遭遇的劫难后,性格大变,努力练功继承家族的特殊练功,努力寻找当年灭族的仇人,当得知蛛丝马迹之后,自己家人却又被仇家找到,斩草除根,家人全部死亡,父亲的灵魂被封印。从而主人公林昊踏上复仇之路,报仇成为他唯一的动力,为了解救父亲被封印的灵魂。。。一路坎坎坷坷,最终走上强者之路,报仇雪恨。。。。
  • 青仙曲

    青仙曲

    仙途盛行的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的诸多种族,该只身前行,还是携羁绊同往,仙路一途茫茫不可知,我当自在由心,寻属于我的路。
  • 我的那双阴阳眼

    我的那双阴阳眼

    我叫张超,从一出生就八字偏轻时运低。五岁的时候撞邪幸好遇到一个老头,他说我天生阴阳眼不学道术扛不过十八,从那以后我就走上了另一条道路。斗山魅,战僵尸……
  • 请看着我的眼睛

    请看着我的眼睛

    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谓不平等。谁,都没有资格幸福一辈子。或许是我的前半生过得太顺利,连上天都看不下去了,以至于造成我的后半生是那么的冗长。苦难似乎没有境头。也有人劝我说,只要还活着,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意味还有可能东山再起。人生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以寿命作为时间的量度,以身体作为赌博的本钱。而我,困死在了这里。更可笑的是,每个人的迷宫绘写者都是自己。曾经我也曾怀揣梦想和义无反顾的轻狂,直到不久的将来,我被恐惧掳获,又贪念上了那一点一滴的温暖,在这时候,我是可以回头的。谁说,你现在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实的就是对的。世人所说,我沉溺的幻境之于我,才是对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愿意跳进棺椁。
  • 最没道理是爱情

    最没道理是爱情

    这个男人不能招惹,招惹了便要一生一世。这个男人不能背叛,背叛了,后果严重。这个男人不能爱,一旦爱上,再难忘记。这个女人胆子很大。
  • 机师传奇

    机师传奇

    你说什么?你说老子是生化人?错了,老子是基因改造者,是念动力者,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感染了生化病毒怎么了?老子感染的是进化版的生化病毒,老子是为了英雄救美才感染生化病毒的,你丫的再说,我宰了你个小瘪三!!人类最强四大机师怎么了?他们不就是机甲比我强一些吗?老子是天才机师,你们来戳我啊,戳我啊,戳我啊。。。。
  • 专业技术孵化器的运行与管理

    专业技术孵化器的运行与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理论、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变化与运行状况分析、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模式、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过程、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管理、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实证研究等。
  • 食色无边:邪魅皇子爱上我

    食色无边:邪魅皇子爱上我

    她迷倒万千男子却愿意为他洗手做羹他得了天下苍生却愿意为她放弃所有
  • 阵破天下

    阵破天下

    宁静山村遭遇,黑衣杀手屠村,背后势力竟然连神州最大宗门都为之胆寒.少年郎身怀五行之体,似乎隐藏莫名玄机.血海深仇的背后,竟然牵扯到远古的秘闻。四方游走,命运之手似乎总在操控,让人难辨现实与梦境。暮然回首,才发觉..........
  • 豪门暖婚:老婆大人节操掉了

    豪门暖婚:老婆大人节操掉了

    叶简容,温婉大方,恬静美好,识得大体……这些都是假象。她上能爬树,下能摸鱼,还能几天几夜不洗澡M床上,熏死某男。唐御笙,唐氏执行总裁,商界令人闻风丧胆的鬼才。他冷漠寡言,体恤员工,聪明绝顶……这些也是假象。“老婆,你饿不饿?渴不渴?要不要吃点什么?我最近学了很多点心。”“麻蛋!谁让你们进来的!给老子滚出去!回来!去领一份辞职书。”“老婆,对不起。我不是故意封杀情敌的。”唐御笙内心独白:没错,他是有意封杀情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