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4400000020

第20章 部派佛教与阿毗达磨(3)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凡二十卷,印度舍利子造,玄奘大师译。又作《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略称《集异门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系舍利弗为预防佛陀入灭后之争论而作,计分十二品:第一《缘起品》,明示舍利弗代佛陀结集法律之缘起。自第二之《一法品》至第十一之《十法品》,明示一法乃至十法之法门。第十二品《赞劝品》,明示佛陀之印可。该论典主要是注释《长阿含经》中所属《众集经》的内容,解说《众集经》中各种佛数术语,因此是说一切有部《阿含经》的延伸,是论藏从经藏中开始分离出来的最初形态。此论的出现,促使说一切有部逐渐成为单独的部派。但该论典常引《法蕴足论》,故必作于是论之后。又广本有一万二千颂,今流传者为八千颂。此外,有关该论典之作者另有异说,称友之《梵文俱舍释论》及西藏传说,均载为执大藏所作。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凡十二卷,印度大日犍连造,玄奘大师译。又称《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略称《法蕴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该论典系以众法之宝聚普施群众之著作,故有此论名。全书分二十一品,即:《学处品》、《预流支品》、《证净品》、《沙门果品》、《通行品》、《圣种品》、《正胜品》、《神足品》、《念住品》、《圣谛品》、《静虑品》、《无量品》、《无色品》、《修定品》、《觉支品》、《杂事品》、《根品》、《处品》、《蕴品》、《多界品》、《缘起品》。该论典选取《阿含经》中的二十二种主要说教逐一加以解释,每一种说教的解释单独成篇。例如《杂事品》注解了有部所传《阿含经》中所列举的“七十八种烦恼”;《根品》注解了二十二根。此论与南传上座部的《分别论》有共通之处。靖迈所作之后序,称此论为:“盖阿毗达磨之权舆,一切有部之洪源也。”此外,有关该论典之作者亦有异说,称友之《梵文俱舍释论》及西藏传说,均载为舍利弗所造。

《施设足论》全称为《阿毗达磨施设足论》,玄奘大师译出“六足”之五部,尚未译出该论典便止。旧译《俱舍论》卷一以下名此论为《分别假名论》,旧译《婆沙论》亦往往有所引用。北宋法护等所译之《施设论》七卷,即该论典之节译本。《施设足论》之完整本,今唯有西藏本,存于《丹珠尔》中,其内分:世间施设、因施设、业施设。汉译之《施设论》即其第二因施设,前四卷为宋代法护所译,后三卷为宋代惟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该论典述说《长阿含经》中所属《世起经》的思想,对阿毗达磨的宇宙观、世界观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分析,是说一切有部中期出现的论著。汉译《施设论》内容论述有关世间业报差别之因,凡十四章。其中卷首标示对法大论中“世间施设门第一”即第一章,其文注曰:“按释论有此门,梵本元阙。”即世间施设门等缺,余十三章为对法大论中“因施设门”,于诸门中论释轮王之七宝、佛初生之瑞相、有情之因果、三毒之轻重、世间诸法之差别、山海、变化、神通等。关于《施设足论》之作者,亦有说为大迦多衍那或大目犍连所作。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凡十六卷,印度提婆设摩著,玄奘大师译。又作《说一切有部识身足论》,略称《识身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该论典主要内容是对人们的心识活动的分析,与上座部的《界论》相通。此论说明识心与肉身相应具足,应如法修行,有七千颂,分为六品,即:《目乾连蕴》、《补特伽罗蕴》、《因缘蕴》、《所缘缘蕴》、《杂蕴》、《成就蕴》。初品论破目乾连之过去无体现在有体说,建立说一切有部之教义;第二品论补特伽罗论者之有我说;第三品以下叙述教义,显明我空法有之说。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凡三卷,印度世友造,玄奘大师译于龙朔三年(663)。又作《说一切有部界身足论》,略称《界身足论》,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六册。该论典之内容是对心和心作用的分析,是说一切有部的理论基础,与上座部的《发趣论》相通。全论分为二品:1《本事品》,叙说十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十小烦恼地法、五烦恼、五见、五触、五根、五法、五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等。2《分别品》,略分十六门,广立八十八门,分别心所与五受、六识、无惭无愧等之相应不相应,及蕴、处、界与心所之相应不相应。有关该论典之作者亦有异说,称有之《梵文俱舍论》,西藏传说均载为富楼那所造。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凡十八卷,印度世友造,玄奖大师译。又作《说一切有部品类足论》,略称《品类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系因五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虽众多而流类不同,该论乃随品类而条贯义理,收摄一切法,周圆满足而不乱。计分八品,即:《辩五事品》、《辩诸智品》、《辩诸处品》、《辩七事品》、《辩随眠品》、《辩摄等品》、《辩千向品》、《辩决择品》。另有南朝宋求那跋陀罗与菩提耶舍之异译本《众事分阿毗昙论》十二卷。学术界认为此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各作品的汇集,并认为该论典出现在《大毗婆沙论》编集之后。

《阿毗达磨发智论》凡二十卷,佛灭后三百年,印度迦罗衍尼子造,玄奖大师译。又称《说一切有部发智论》,略称《发智论》。《集异门足论》等六论之义门少,故以“足”喻之,称为足论;该论典则文义具足,以“身”喻之,称为身论。七论共为是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著作。在《大智度论》中,被称为《发智经》;在《婆薮槃豆传》中,被称为《发慧论》。异译本有前秦僧伽提婆与竺佛念共译的《阿毗达磨八犍度论》三十卷,犍度意译为聚,积聚之义,以其篇章共有八聚,故称《八犍度论》。两种译本在记述形式和各相概念等方面均有所不同,皆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该论典将经中的要义,用种种阿毗达磨形式加以解释,有释义的,有抉择性相的,也有破除异说的,在各种阿毗达磨中最为详细。全论共分八蕴四十四纳息(品),全面论述了说一切有部的观点,兼论当时部派佛教之间争论的各类问题。它和有部其他论典一样,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人空法有,既反对上座部的各种论点,也批评大众部关于过支、未来无体等说法。该论典在印度部派佛教时期很有影响,后来的《大毗婆沙论》根据该论典的分类,对八蕴作了详细的论释。

该论典八蕴四十四纳息,即:1杂蕴,说明四善根、四圣果,有余涅槃、无余涅槃等种种法。计有世第一法纳息、智纳息、补特伽罗纳息、受纳受、无惭纳息、相纳息、无义纳息、思纳息等八纳息。2法蕴,说明三结、五盖等种种结使。计有不善纳息、一行纳息、有情纳息、十纳息等四纳息。3智蕴,说明圣者断除惑障,而得无漏之智。计有觉支纳息、五种纳息、他心智纳息、修智纳息、七圣纳息等五纳息。4业蕴,说明身、口、意三业所起之善恶行。计有恶行纳息、邪语纳息、害生纳息、表无表纳息、自业纳息等五纳息。5大种蕴,就三世说明四大种所造之善恶色法。计有大造纳息、缘纳息、具见纳息、执受纳息等四纳息。6根蕴,就四果及三世说明六根、五根等色法。计有根纳息、有纳息、触纳息、等心纳息、一心纳息、鱼纳息、因缘纳息等七纳息。7定蕴,说明三界诸天之定与二乘所修之定有种种不同。计有得纳息、缘纳息、摄纳息、不还纳息、一行纳息等五品。8见蕴,说明凡夫外道之断、常二见及六十二见等等之见。计有念住纳息、三有纳息、想纳息、智纳息、伽他纳息等六品。

《舍利弗阿毗昙论》凡三十卷,姚秦昙摩耶舍、昙摩崛多等合译。又称《舍利弗阿毗昙》,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内容系解释小乘诸法之名义,并加以分类组织。体裁同于《六足论》中之《集异门足论》。计分四分三十三品;第一问分十品,第二非问分十一品,第三摄相应分二品,第四绪分十品。其中第一问分,就十二入、十八界、五阴、四谛、二十二根、七觉支、三不善根、四大五戒等作问答解释。第二非问分,先略解释色界非色界等之一六○事、思业思己业等之二○五事、凡夫非凡夫之七十五事、正见正智等之二三四事;其次,再详释十二因缘、四正勤、四神足,又随释所引《中阿含经》卷二十四、《杂阿含经》卷三十等文,复依增上法列举解释身念处乃至十一解脱入之三十八事,及恃生乃至六十二见等四二○事。第三摄相应分,初举苦谛系法非苦谛系法四二三事,次分性门摄事门,又阐释眼识界、耳识界等七十二事,而说各法之相应关系。第四绪分,阐释因缘、无间缘等十缘,因因、无间因等三十三因,因起等六十六名色,见结等十结,身、口、意等三行,一五八触,圣心非圣心等一三七心,杀生等十不善业道,不杀生等十善业道,五支定、五智定等二六三定。

该论典与其他小乘之诸大论典相比略有异同,例如与《法蕴足论》相比,缺少预流支、证净、圣种等三品;与《品类足论·辩千问品》相比,缺少四证净、四圣种二事;与《巴利毗崩伽》相比,则缺有关法心之论述。此外,关于该论典之成立、弘传及其论者与各部派之关系,有下列说法。1根据《大智度论》卷二、《部执异论疏》与《三论玄义》等说,该论系佛陀十大弟子之舍利弗所讲,后由犊子部弘传。2《法华经玄赞》卷一则认为该论系正量部之教义。3若由该论第二十七假心品之立论内容观之,则显然与大众部所立之义相同,故可谓该论论旨亦通于大众部之教说。

《三弥底论》失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据说是正量部解释毗昙的论典。正量部的学说有笃守犊子本宗旧说的,其中“有我论”就是典型。所谓“有我”,即是一种法体在谛义上(实有的意义)、胜义上(究竟的意义)是可得的、存在的。实际上和佛教以外的学派所说的“有我”完全不同,而对佛教余义也取得一些调和,所以尽管受到批评、破斥,但它依旧流行,并还影响到其他部派,为他们暗地里采用。如大众部的根本识、化地部的穷生死蕴、乃至说一切有部的同随得,都不妨说是变相的“有我”说。《三弥底论》对这种理论比较详尽的作了解说,据该论典说,犊子部“有我”学说的建立乃是经过料简了内外各种异论而后达的。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写大手印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诸多智慧“看法”,分为两个部分:人生方向——智慧路标,人生选择——智慧问答,内容涉及怎么在工作中兼顾修行,怎么读书、怎么处理家庭矛盾、怎么影响家人、怎么对待爱情、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修行人怎么面对日常纠纷、怎么看待社会热议的一些问题,等等。第一部分为散谈随笔,第二部分为问答形式。问答多临阵相遇,直面“交锋”,机锋外露,流于自性,妙趣盎然。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指人心,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二是鲜活生动,包罗万象——因为问者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行业、心病不同,问答之间便显出了一种大海般的宽广,集结了当下生活和修行中的方方面。
  • 中国神仙排行榜:民间信仰的花样解读

    中国神仙排行榜:民间信仰的花样解读

    本书以生动诙谐的文笔,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全书共分四辑:《人心不古,巫风日下》--巫术片,皇上你爹贵姓--宗教与社会篇,《人鬼情未了》——鬼怪篇和《我和神仙姐姐有个约会》——神仙篇。作者认为,隐藏在正统宗教之下的日常民间信仰,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方向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书中附有100多幅插图,形象的展示了作者的基本观点。
热门推荐
  • 双语学习丛书-故乡情怀

    双语学习丛书-故乡情怀

    流淌心灵的隽语,记忆的箴言,在双语的世界里,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体会英语学习的奥妙,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丛书包括:爱的交融、财富精英、成长课堂、醇香母爱、父爱如山、故乡情怀、节日趣闻、快乐心语、浪漫往昔等故事。
  •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随着观念的不断革新,人们的思维、品格、身体、成就等各方面也都有了新的感悟,而这些又恰恰成为了人类社会欣欣向荣的核心关键。于是,人们探索着其中的奥秘,我们不清楚这种神秘力量源自何方。我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隐约地发现,这一些都可能源自我们自身生命中的神秘能量,是可以带我们获得新生的福音,进而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生命形式和形态,远离平庸,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和风采。
  • 绝世美人:一笑乱天下

    绝世美人:一笑乱天下

    21世纪著名的神偷无意间脑抽了准备盗墓于是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去了暂未发掘的古墓,谁知竟然墓中身亡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本文绝对宠!女主绝对有钱!女主绝对能吃!女主人脉绝对广!男主绝对帅!男主绝对腹黑!男主绝对能装!男主绝对扮猪吃老虎!自己的身体还竟然是已入棺的皇后,她没想到,无意间自己买的小饭馆一经改造会成为第一酒楼。她也想不到自己会在一国国君面前坑一个王爷自己当。当爆笑傻傻的千朵遇到扮猪吃老虎的腹黑太子,谁能更胜一筹?本文是宠文是爽文,邪魅太子最后悔的就是太宠女主了。因为他,让后来女主和他姐妹一起祸害了天下众人。简介太仓促,内容保准完善。
  • 无颜禾倾城

    无颜禾倾城

    她是现代的精英白领,独自旅游,却被神秘古树带到古代。一睁眼,就遇见龌龊男想侵犯自己,拼命逃出,被同村的魏家二少爷所救。细细观察,她不但貌若无盐,身上还背负着自家藏宝图的秘密。来到京城,她的身世更是掀起波澜。宝藏、天下,众多男子为此争抢,而她,该如何分辨真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赶蝉

    赶蝉

    一张饼,一碗米汤,嚼着草根躺在山坡上,看天上暖软的云彩聚散成馒头的形状,蒲公英落到鼻尖,又清清扬扬飘走,在碧玺似的远方,像极了浮萍。世人常道寻仙如蝉蜕,于茫茫黑暗中蛰伏,十丈软红在外,寂寞孤独相伴,不知四季变换,只知轮回更替,即便有朝一日破土,双目也早已失色,覆着薄翼在餐风饮露中万劫不复。吾之寻仙路,当如赶蝉,八步之外,走过大江南北,踏遍山河内外,天上人间。
  • 薰衣草色的天空

    薰衣草色的天空

    谁的青春里没有一段隐忍而又羞涩的爱恋,当你发现你不知不觉中已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是否会义无反顾地去为爱而努力大胆地争取一次?而在这场无疾而终的暗恋中,你是否会从中获得成长的养料?又是否会感谢那个曾让你迷得一塌糊涂、心驰神往的那个人?在一条叫做青春的路上,你有没有孤单和彷徨?独处会不会倍感孤独的厉害?青春无梦想,何以为青春!你会为你的梦想而坚持不懈而做出努力奋斗吗?
  • 大谋士

    大谋士

    三国!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那是武将和谋士的天下。三国的时期的谋士,有人可以用智谋夺取一座城池,有人可以用智谋夺取天下。而意外穿越到三国,成为荀家子弟的荀颜,将如何用他的智谋,掀起整个时代的波浪。
  • 风雨江湖三两事

    风雨江湖三两事

    江湖和庙堂从来都是两个世界。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庙堂有庙堂的法则。鸟飞蓝天,鱼游大海,飘萍无系,来去无踪,这是江湖的特征;而飞龙在渊,在野,在天,早朝晚宴,居有高堂,行有路线,则是庙堂的特征。正所谓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血暗香待永生

    血暗香待永生

    有谁,在她的本世默默的等着她。她却在来世恍茫的生活……她是谁?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也许,在某一个天的以边,有她的亲人。她能做的,也就只剩下了——杀人!抢劫银行!没错!她是黑客秉杀手!她要为她的亲人报仇,她要把她们留下的“财产”发扬光大!然后……就随着她们一起去吧!
  •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