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4400000020

第20章 部派佛教与阿毗达磨(3)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凡二十卷,印度舍利子造,玄奘大师译。又作《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略称《集异门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系舍利弗为预防佛陀入灭后之争论而作,计分十二品:第一《缘起品》,明示舍利弗代佛陀结集法律之缘起。自第二之《一法品》至第十一之《十法品》,明示一法乃至十法之法门。第十二品《赞劝品》,明示佛陀之印可。该论典主要是注释《长阿含经》中所属《众集经》的内容,解说《众集经》中各种佛数术语,因此是说一切有部《阿含经》的延伸,是论藏从经藏中开始分离出来的最初形态。此论的出现,促使说一切有部逐渐成为单独的部派。但该论典常引《法蕴足论》,故必作于是论之后。又广本有一万二千颂,今流传者为八千颂。此外,有关该论典之作者另有异说,称友之《梵文俱舍释论》及西藏传说,均载为执大藏所作。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凡十二卷,印度大日犍连造,玄奘大师译。又称《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略称《法蕴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该论典系以众法之宝聚普施群众之著作,故有此论名。全书分二十一品,即:《学处品》、《预流支品》、《证净品》、《沙门果品》、《通行品》、《圣种品》、《正胜品》、《神足品》、《念住品》、《圣谛品》、《静虑品》、《无量品》、《无色品》、《修定品》、《觉支品》、《杂事品》、《根品》、《处品》、《蕴品》、《多界品》、《缘起品》。该论典选取《阿含经》中的二十二种主要说教逐一加以解释,每一种说教的解释单独成篇。例如《杂事品》注解了有部所传《阿含经》中所列举的“七十八种烦恼”;《根品》注解了二十二根。此论与南传上座部的《分别论》有共通之处。靖迈所作之后序,称此论为:“盖阿毗达磨之权舆,一切有部之洪源也。”此外,有关该论典之作者亦有异说,称友之《梵文俱舍释论》及西藏传说,均载为舍利弗所造。

《施设足论》全称为《阿毗达磨施设足论》,玄奘大师译出“六足”之五部,尚未译出该论典便止。旧译《俱舍论》卷一以下名此论为《分别假名论》,旧译《婆沙论》亦往往有所引用。北宋法护等所译之《施设论》七卷,即该论典之节译本。《施设足论》之完整本,今唯有西藏本,存于《丹珠尔》中,其内分:世间施设、因施设、业施设。汉译之《施设论》即其第二因施设,前四卷为宋代法护所译,后三卷为宋代惟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该论典述说《长阿含经》中所属《世起经》的思想,对阿毗达磨的宇宙观、世界观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分析,是说一切有部中期出现的论著。汉译《施设论》内容论述有关世间业报差别之因,凡十四章。其中卷首标示对法大论中“世间施设门第一”即第一章,其文注曰:“按释论有此门,梵本元阙。”即世间施设门等缺,余十三章为对法大论中“因施设门”,于诸门中论释轮王之七宝、佛初生之瑞相、有情之因果、三毒之轻重、世间诸法之差别、山海、变化、神通等。关于《施设足论》之作者,亦有说为大迦多衍那或大目犍连所作。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凡十六卷,印度提婆设摩著,玄奘大师译。又作《说一切有部识身足论》,略称《识身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该论典主要内容是对人们的心识活动的分析,与上座部的《界论》相通。此论说明识心与肉身相应具足,应如法修行,有七千颂,分为六品,即:《目乾连蕴》、《补特伽罗蕴》、《因缘蕴》、《所缘缘蕴》、《杂蕴》、《成就蕴》。初品论破目乾连之过去无体现在有体说,建立说一切有部之教义;第二品论补特伽罗论者之有我说;第三品以下叙述教义,显明我空法有之说。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凡三卷,印度世友造,玄奘大师译于龙朔三年(663)。又作《说一切有部界身足论》,略称《界身足论》,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六册。该论典之内容是对心和心作用的分析,是说一切有部的理论基础,与上座部的《发趣论》相通。全论分为二品:1《本事品》,叙说十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十小烦恼地法、五烦恼、五见、五触、五根、五法、五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等。2《分别品》,略分十六门,广立八十八门,分别心所与五受、六识、无惭无愧等之相应不相应,及蕴、处、界与心所之相应不相应。有关该论典之作者亦有异说,称有之《梵文俱舍论》,西藏传说均载为富楼那所造。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凡十八卷,印度世友造,玄奖大师译。又作《说一切有部品类足论》,略称《品类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系因五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虽众多而流类不同,该论乃随品类而条贯义理,收摄一切法,周圆满足而不乱。计分八品,即:《辩五事品》、《辩诸智品》、《辩诸处品》、《辩七事品》、《辩随眠品》、《辩摄等品》、《辩千向品》、《辩决择品》。另有南朝宋求那跋陀罗与菩提耶舍之异译本《众事分阿毗昙论》十二卷。学术界认为此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各作品的汇集,并认为该论典出现在《大毗婆沙论》编集之后。

《阿毗达磨发智论》凡二十卷,佛灭后三百年,印度迦罗衍尼子造,玄奖大师译。又称《说一切有部发智论》,略称《发智论》。《集异门足论》等六论之义门少,故以“足”喻之,称为足论;该论典则文义具足,以“身”喻之,称为身论。七论共为是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著作。在《大智度论》中,被称为《发智经》;在《婆薮槃豆传》中,被称为《发慧论》。异译本有前秦僧伽提婆与竺佛念共译的《阿毗达磨八犍度论》三十卷,犍度意译为聚,积聚之义,以其篇章共有八聚,故称《八犍度论》。两种译本在记述形式和各相概念等方面均有所不同,皆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该论典将经中的要义,用种种阿毗达磨形式加以解释,有释义的,有抉择性相的,也有破除异说的,在各种阿毗达磨中最为详细。全论共分八蕴四十四纳息(品),全面论述了说一切有部的观点,兼论当时部派佛教之间争论的各类问题。它和有部其他论典一样,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人空法有,既反对上座部的各种论点,也批评大众部关于过支、未来无体等说法。该论典在印度部派佛教时期很有影响,后来的《大毗婆沙论》根据该论典的分类,对八蕴作了详细的论释。

该论典八蕴四十四纳息,即:1杂蕴,说明四善根、四圣果,有余涅槃、无余涅槃等种种法。计有世第一法纳息、智纳息、补特伽罗纳息、受纳受、无惭纳息、相纳息、无义纳息、思纳息等八纳息。2法蕴,说明三结、五盖等种种结使。计有不善纳息、一行纳息、有情纳息、十纳息等四纳息。3智蕴,说明圣者断除惑障,而得无漏之智。计有觉支纳息、五种纳息、他心智纳息、修智纳息、七圣纳息等五纳息。4业蕴,说明身、口、意三业所起之善恶行。计有恶行纳息、邪语纳息、害生纳息、表无表纳息、自业纳息等五纳息。5大种蕴,就三世说明四大种所造之善恶色法。计有大造纳息、缘纳息、具见纳息、执受纳息等四纳息。6根蕴,就四果及三世说明六根、五根等色法。计有根纳息、有纳息、触纳息、等心纳息、一心纳息、鱼纳息、因缘纳息等七纳息。7定蕴,说明三界诸天之定与二乘所修之定有种种不同。计有得纳息、缘纳息、摄纳息、不还纳息、一行纳息等五品。8见蕴,说明凡夫外道之断、常二见及六十二见等等之见。计有念住纳息、三有纳息、想纳息、智纳息、伽他纳息等六品。

《舍利弗阿毗昙论》凡三十卷,姚秦昙摩耶舍、昙摩崛多等合译。又称《舍利弗阿毗昙》,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内容系解释小乘诸法之名义,并加以分类组织。体裁同于《六足论》中之《集异门足论》。计分四分三十三品;第一问分十品,第二非问分十一品,第三摄相应分二品,第四绪分十品。其中第一问分,就十二入、十八界、五阴、四谛、二十二根、七觉支、三不善根、四大五戒等作问答解释。第二非问分,先略解释色界非色界等之一六○事、思业思己业等之二○五事、凡夫非凡夫之七十五事、正见正智等之二三四事;其次,再详释十二因缘、四正勤、四神足,又随释所引《中阿含经》卷二十四、《杂阿含经》卷三十等文,复依增上法列举解释身念处乃至十一解脱入之三十八事,及恃生乃至六十二见等四二○事。第三摄相应分,初举苦谛系法非苦谛系法四二三事,次分性门摄事门,又阐释眼识界、耳识界等七十二事,而说各法之相应关系。第四绪分,阐释因缘、无间缘等十缘,因因、无间因等三十三因,因起等六十六名色,见结等十结,身、口、意等三行,一五八触,圣心非圣心等一三七心,杀生等十不善业道,不杀生等十善业道,五支定、五智定等二六三定。

该论典与其他小乘之诸大论典相比略有异同,例如与《法蕴足论》相比,缺少预流支、证净、圣种等三品;与《品类足论·辩千问品》相比,缺少四证净、四圣种二事;与《巴利毗崩伽》相比,则缺有关法心之论述。此外,关于该论典之成立、弘传及其论者与各部派之关系,有下列说法。1根据《大智度论》卷二、《部执异论疏》与《三论玄义》等说,该论系佛陀十大弟子之舍利弗所讲,后由犊子部弘传。2《法华经玄赞》卷一则认为该论系正量部之教义。3若由该论第二十七假心品之立论内容观之,则显然与大众部所立之义相同,故可谓该论论旨亦通于大众部之教说。

《三弥底论》失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据说是正量部解释毗昙的论典。正量部的学说有笃守犊子本宗旧说的,其中“有我论”就是典型。所谓“有我”,即是一种法体在谛义上(实有的意义)、胜义上(究竟的意义)是可得的、存在的。实际上和佛教以外的学派所说的“有我”完全不同,而对佛教余义也取得一些调和,所以尽管受到批评、破斥,但它依旧流行,并还影响到其他部派,为他们暗地里采用。如大众部的根本识、化地部的穷生死蕴、乃至说一切有部的同随得,都不妨说是变相的“有我”说。《三弥底论》对这种理论比较详尽的作了解说,据该论典说,犊子部“有我”学说的建立乃是经过料简了内外各种异论而后达的。

同类推荐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生活在纷乱繁杂的世界里,整天就是房子、车子、面子、票子;使我们难以认识真实的自我,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迷失于大千世界。本书通过佛教智慧为读者阐述生活的真谛。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文字版)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文字版)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热门推荐
  • 千世争锋

    千世争锋

    看烽火变化,品人间滋味,我自逍遥,笑傲天下无人知,斩妖除魔直上云霄
  • 唯爱王源薰衣草之恋

    唯爱王源薰衣草之恋

    四叶草家人可以看看男主是王源第一次写请多多支持
  • 偶遇的十年

    偶遇的十年

    因为这是第一次写小说,所以请大家多多包涵。这部小说呢,讲述了一个成绩很好考上外国大学的女生和一个喜欢tfboys的闺蜜要在外国读大学,但是意想不到的是tfboys之中的队长也要在那里读大学,他们之间擦出了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哈!
  • 未闻鬼之言

    未闻鬼之言

    一个离家出走的叛逆高中生与鬼的故事。“我有个梦想——我想和鬼聊聊天。”她的眼睛里不一样的风景。这个夜晚你还害怕吗?
  • 电商大亨

    电商大亨

    只能维持温饱的淘宝小店主凌羽,穿越到了一个类似地球的新世界。在这里,他马上要降级。在这里,电子商务行业还处于高速发展期。凌羽的生活,发生了奇妙而精彩的改变。
  • 黄天摇曳

    黄天摇曳

    第二卷《死亡连锁》正式开始连载!甲子盛宴刚刚开始汪熙凉等人却被困在了太平洋的孤岛上!挑战本格推理的黄天摇曳的最新一卷,今天正式开始动笔!
  • 政府论

    政府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论证“天赋自由和平等”,驳斥了“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论;下篇从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政治社会和政府的组建等方面正面阐述政府理论。
  • 惊世霸主

    惊世霸主

    少年步翊,惨遭异性兄弟暗算,一代天骄殒落,不过,他并不认命,得星宿诛神诀,终苦尽甘来,且看他如何快意恩仇,为己正名,抱得美人归!步翊站在威盛王朝中,遥望着天府,心中燃烧起滔天怒焰:“待我崛起归来,必让中天下黄泉!”
  • 后唐帝女传:半城烟沙

    后唐帝女传:半城烟沙

    李唐王朝之后,政权更迭,到了后唐这一朝,仍是李氏的天下!这一朝中,猛将与诸侯为得更多人才,都有自己的养子,更是重用庶子。侯爷之女树夏因为爱上了一名将军的庶子,竟一步步踏入争王夺嫡的漩涡。挚爱,阴谋,算计,推波助澜,她身边的人也被命运左右,那些美好的可能带着罪恶的伪装,那些罪恶的人,却也可能洗涤了肮脏的灵魂,试图救赎自我。到了最后,她彻底疯狂与迷惘了,什么是善与恶,谁该拥有这王朝,她无力再评判,只想离去。当年的初心,是一心人,白首不分离,可最后,她被伤得彻底。复仇吗?她犹豫过,可她终究是黑化了吧?她要用自己的心机与力量,震慑这个王朝!
  • 时间的继承

    时间的继承

    世人皆知,帝家大少是位恶魔,人称:帝煞。象征是比女人还邪魅的笑容。世人皆知,千家老二是个恶魔,人称:千恶魔。象征是恶魔式笑容。世人还知,帝煞与千恶魔是最相配的一对,惹了他们那绝对就是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