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4400000021

第21章 佛教的第四次结集(1)

§§§第一节 迦腻色迦王与佛教

佛教经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扶持而大兴,阿育王崇佛作广大布施,动辄以百万计,建佛舍利塔八万四千座,修精舍、厚供僧,乃至使外道因贪利养之丰而入他建的鸡园寺,破坏僧伽的和合,不能和合诵戒达七年之久。因此而引起了三种后果:1佛教因生活富裕而僧侣分子复杂堕落;2国家因连年大作修福的佛事而库府空虚,乃至三以阎浮(国土)施;3外道因见国王偏为佛教作无遮大施而妒嫉愤慨。阿育王一死,国势衰变,嗣君无能而仇视佛教,至其重孙多车王,因不孚众望,被大将补砂密多罗得婆罗门国师之助而举兵杀王自立,孔雀王朝经历六王137年(公元前322—前185年)而亡。

补砂密多罗建立熏迦王朝,推行排佛,恢复马祀,佛教僧侣四散,而向西南及西北发展,是为“中印法难”。据《大毗婆沙论》卷百二十五记载:“昔有一婆罗门王,名补沙友,憎痴佛法,焚烧经典,坏窣堵波,破僧伽蓝,害比丘众,于迦湿弥罗国一边境中,破五百僧伽蓝,何况余处。”

可是摩揭陀的熏迦王朝在灭佛之后,传到第十主地天王时,仅120年(公元前185—前73年)也由婆罗门大臣婆须提婆而篡位,创建伽恩婆王朝,四传至善读王时,计45年(至公元前28年)即为南印案达罗侥娑诃王朝所灭,中印度自此即为南方建立的案达罗王朝所兼并,南方建立的案达罗王朝,即与北方的贵霜王朝对峙,成了南北朝的形势。

贵霜王朝是继希腊人之后,入侵印度的月氏族所建立。据《汉书·西域传》载:“大月氏本居敦煌祁连间,至冒顿攻破月氏,而老上单于杀月氏,以其头为饮器。月氏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都嫣水北为王庭。”《后汉书·西域传》说:“初,月氏为匈奴所灭,迁于大夏,分其国为五部翎侯。后百余岁,贵霜瓴侯邱就却。攻灭四翎,自立为王国,号贵霜王。侵安息。取高附地,又灭濮达罽宾,悉有其国。邱就却年八十余死,子阎膏珍代为王,后灭天竺。”

月氏族本为中亚的游牧民族,被匈奴从中国的甘肃山谷间赶到大夏(今土耳其的布哈尔州),此时大夏为希腊人的殖民地,由亚历山大的部将建立小国。邱就却打败了希腊人而建立了贵霜王朝。希腊人败退南下,进入西北印度的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月氏人紧随希腊人之后,也进入印度,阎膏珍大拓疆土,到第三代迦腻色迦王时,统治了印度北部,势力伸展到中亚、伊朗,创建了自阿育王以来之最大强国。迦腻色迦王之年代被认为是印度政治史上、文化史上之关键时代,然而有关其出世及即位年代等,众说纷纭:1据僧伽罗刹所集经《序》、《杂宝藏经》卷七所载,王出世于佛陀入灭后七百年顷。2《毗婆沙经序》载,王出世于佛陀入灭后六百年顷。3《婆薮槃豆法师传》、《彰所知论》卷上所载,其年代为佛陀入灭后五百年。4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载,约于佛陀灭后四百年。5《洛阳伽蓝记》卷五载。约于佛陀入灭后三百年。6《大唐西域记》主张王之年代为佛陀入灭后四百年顷,即公元1世纪之时,近代学者大多同意此说。7根据《三国志·魏书》卷三“明帝太和三年(229)大月氏王波调(迦腻色迦王之孙)遗使至魏”之记载,而主张王之年代为公元2世纪。

从阿育王到迦腻色迦王之间,约有三百多年的印度史,不论宗教或政治,几乎是一片空白而不其详。迦腻色迦王继阿育王之后建设大帝国,支配着全北印度,于印度佛教史上,与阿育王并称为护持佛法之二王。他将首都由中亚迁至古印度西北犍陀罗地区之富楼沙城(今巴基斯坦白夏瓦),其领土东至瓦拉那西,南至频陀山脉,北及中亚细亚、伊朗等地。曾与中国、希腊、罗马文化密切接触,造成东西文化之融合。据说迦腻色迦王初时信奉琐罗亚斯德教,不信罪福,轻侮佛法,因受马鸣菩萨之感化始归依佛教。据《马鸣菩萨传》载:

迦腻色迦王进攻摩揭陀国,将王城团团围住,只是未动刀兵,中印度国王派使者去询问:“你们长时间将我王城围困,使我人民遭难,你们为的是什么呢?”小月氏国王说:“我要你们送我三亿金,我即可退兵。”中印度国王说:“我倾国相赠,也收集不到三亿金。”小月氏国王说:“你有稀世的两大国宝,足可抵二亿金。”中印度国王说:“我哪有这样的国宝?”小月氏国王说:“你藏有释迦佛留下的佛钵,还有一位具有辩才的比丘,你把这两样宝贝赠于我,就足抵二亿金,我可以满足了。”中印度国王说:“这两样确是我的国宝,但是我不能赠于你。”

具有辩才的比丘得知此事,就去劝说国王:“你就满足他的要求吧,一则可以退兵,生灵免遭涂炭;二则他只要佛钵与我,说明他心中十分敬仰佛法。陛下把我留在国内,只佛化一国,若把我送到他国,我就可以到别国去弘扬佛法,让天下都受到佛化的利益。”

中印度国王终于同意了,小月氏国王迎着佛钵和比丘才退兵回国。快到京城,举国臣民焚香恭迎。数日后,有些大臣议论道:“国王啊,佛钵确实是稀世之宝,而区区比丘,国内有的是,怎抵得上一亿金呀?”国王说:“这位比丘名扬四海,佛学高深,精于说法,而且又是胁长老的弟子,我请他来弘扬佛法,于国于民,都是有很大利益的。”

一个月以后,国王打算请比丘说法,并且想试一试比丘的道行。他寻思:“人们都说畜生也有灵性,也能受到感化,我何不借此此机会试试。”他挑了七匹好马,并且连续饿了五日,到第六日早上,召集国内沙门、外道及臣民都来听法;同时又命令把饿马系在道场的柱子上,在说法的时候,不断添加拌有香料的肥草,看看饿马是吃草料,还是听法。

比丘登坛讲法,他讲的是《佛遗教经》,讲时语词恳切,深入浅出,感人肺腑,场上肃静;连那七匹饿马似也听得出神,尽管饲以草料,他们都竖耳谛听,不思进食。

比丘讲法毕,只闻那七匹饿马一声长鸣,都潸然泪下。国王见此情景,深为感动,当即皈依三宝,信奉佛教。由于饿马能解闻佛法的原故,因此称这位比丘为马鸣菩萨。

《杂宝藏经》卷七中有《月氏国王与三智臣作善亲友缘》,亦记录了迦腻色迦王与马鸣菩萨等人交往的传说:

时月氏国有王,名栴檀罽尼吒,与三智人,以为亲友。第一名马鸣菩萨;第二大臣,字摩吒罗;第三良医,字遮罗迦;如此三人,王所亲善,待遇隆厚,进止左右。

马鸣菩萨而白王言:“当用我语者,使王来生之世,常与善俱,永离诸难,长辞恶趣。”

第二大臣复白王言:“大王若用臣密语,不漏泄者,四海之内,都可克获。”

第三良医复白王言:“大王若能用臣语者,使王一身之中,终不横死,百味随心,调适无患。”

王如其言,未曾微病。于是用大臣之言,军威所拟,四海之内,三方已定。唯有东方,未来归伏,即便严军,欲往讨伐。先遣诸胡及诸白象,于先导首,王从后引。欲至葱岭,越度关险。先所乘象马,不肯前进。王甚惊怪,而语马言:“我前后乘汝征伐,三方已定,汝今云何不肯进路。”

时大臣白言:“臣先所启,莫泄密语,今王漏泄,命将不远。”

如大臣言,王即自知,定死不久,是王前后征伐,杀三亿人,自知将来罪重,必受无疑;心生怖惧,便即忏悔,修坛持戒,建立僧房,供养众僧,四事不乏,修诸功德,精勤不倦,时有诸臣,自相谓言:“王广作诸罪,杀戮无道,今虽作福,何益往咎?”

时王闻之,将欲解其疑意,即作方便,敕语臣下:“汝当然一大镬,七日七夜,使令极沸,莫得断绝。”

王便以一指环,掷于镬中。命问诸臣:“仰卿镬中,得此环来。”

臣白王言:“愿更以余罪,而就于死,此环叵得。”

王语臣言:颇有方便,可得取不?”时臣答言:“下止其火,上投冷水,以此方便,不伤人手,可取之耳。”

王答言:“我先作恶,偷彼热镬;今修诸善,惭愧忏悔,更不为恶,胡为不灭。三涂可止,人天可得,即时解悟。”群臣闻已,靡不欢喜,智人之言,不可不用。

玄奘大师《西域记》卷二记载迦腻色迦王皈依佛教的故事,与马鸣菩萨无关。而是受释迦佛的预言和点化在《健驮逻国》条下之《卑钵罗树及迦腻色迦王大窣堵波》中说:

城东南八九里有卑钵罗树,高百余尺,枝叶扶疏,荫影蒙密。过去四佛已坐其下,今犹现有四佛坐像,贤劫之中九百九十六佛皆当坐焉。冥祇警卫,灵鉴潜被。释迦如来于此下南面而坐,告阿难曰:“我去世后,当四百年,有王命世,叫迦腻色迦,此南不远起窣堵波,吾身所有骨肉舍利,多集于此中。”

卑钵罗树南有窣堵波,迦腻色迦王之所建也。迦腻色迦王以如来涅槃之后第四百年,君临膺运,统赡部洲,不信罪福,轻毁佛法。数游草泽,遇见白兔,王亲奔逐,至此忽灭,见有牧牛小竖于林树间作小窣堵波,其高三尺。王曰:“汝何所为?”牧竖对曰:“昔释迦佛圣智悬记,留有国王于此胜地建窣堵波,吾身舍利多聚其内。大王圣德宿殖,名符昔记,神功胜福,允属斯辰,故我今者先相警发。”说此语已,忽然不现。王闻是说,喜庆增怀,自负其名大圣先记,因发正信,深敬佛法。周小窣堵波,更建石窣堵波,欲以功力弥覆其上,随其数量,恒出三尺。若是增高,逾四百尺。基址所峙,周一里半。层基五级,高一百五十尺。方乃得覆小窣堵波。王因喜庆,复于其上更起二十五层金铜相轮,即以如来舍利一斛而置其中,式修供养。营建才讫,见小窣堵波在大基东南隅下傍出其半,王心不平,便即掷弃,遂住窣堵波第二级不基中半现,复于本处更出小窣堵波。王乃退而叹曰:“嗟夫,人事易迷,神功难掩,灵圣所扶,愤怒何及!”惭惧既已,谢咎而归。其二窣堵波今犹现在。

这些记载迦腻色迦王皈依佛教的因缘故事,说明了贵霜王朝至迦腻色迦王始,极力保护佛教,建立说一切有部之寺院,并集召胁尊者、世友、法救、妙音、觉天等五百圣众,于迦湿弥罗结集三藏,而后注释之,据云,现存之《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即其中之论藏释论,惟此事实真伪殊难确定。于其治世,佛教普遍弘传,高僧辈出,从而促进了大乘经典的编纂。而自迦腻色迦王至自其子富西色迦王时代,深受希腊文化影响,故犍陀罗之佛教美术盛极一时。

§§§第二节 佛教的第四次结集

迦腻色迦王的名字,见于佛教的记载,西藏及蒙古均有所传。公元1909年,期邦内博士在西北印度掘得一舍函,函盖上即刻有迦腻色迦王名,函内表面刻有“纳受说一切有说众”的字样,可见他是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的护法之王。但据迦腻色迦王时所铸的钱币图文考察,他之皈依佛教当是晚年的事。他早期发行的钱币,形式最美,以希腊语题字,并刻日月神像;其次发行的,以希腊文题古代波斯语,所刻亦为希腊、波斯、印度所尊的神像,但未见有释迦之像。由此证之,迦腻色迦王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

迦湿弥罗及犍陀罗的佛教,是始于阿育王时末阐那等来弘传的,因其环境特殊而渐自成一系,其特色是富于论典的撰述及对禅定的重视,故后来的论师十之八九皆是这一系的学者。论师多了,便不能无诤,所以,迦腻色迦王对佛教最大的贡献,即是促成第四次结集。关于第四次结集,据玄奘大师《西域记》卷三载:

同类推荐
  • 浮云

    浮云

    抬眼望,云烟散去,天际空空,这没有任何障碍的天空,浩荡苍茫,没有凝滞,多么羡慕那没有来处的流云,悠闲散去的归宿。生命原本都有着落,就如同花香,生在枝头,散在无处。多少云烟,不过是心头的迷雾,把追逐的目光收回来,让浮云还它浮云,我们终将发现,最宽的天空来自心底的辽阔。你是谁,他是谁,我是谁,故事里的,故事外的,书里写的,书里忘的,入眼的,错过的,都是风景。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半路出家

    半路出家

    一个作家、网络红人、编剧、广告策划人、丈夫和父亲,在人生的转弯处遇见佛法,使他有所领悟,决定凿开尘世混沌,放弃一切,剃度出家。本书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述,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为我们开拓出一条探究生命的道路,同时也试图帮助修行者在生活和学修中,让自己的行为来符合佛法,而不是用佛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为所有尘世中“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为纷乱世界里,想要回归一颗清贫之心的人,尝试传递一种力量,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的心灵小品。
热门推荐
  • 夭夭小丛

    夭夭小丛

    一个青梅竹马,一个温文学长,一个腹黑大神,他们爱她呵护她,却一个个转身背弃,把她推得老远。漫漫青春路,她踽踽独行,花落何处?
  • 愿生缘灭

    愿生缘灭

    剑与玉的宿命,玉与石的因缘。他与她的轮回。三生树前的愿生,奈何桥边的缘灭。那一剑的风情,斩断多少爱恨。那一眼的迷离,催生多少情丝。江湖路长,修真路漫。爱恨纠缠不休。爱恨情仇在这里书写了一段段壮丽的悲歌。一段因缘,一曲殇歌,一条执着的不归路!
  • 娶个天师做老婆

    娶个天师做老婆

    被女汉子倒追,无奈啊,更无奈的是,女汉子还是漂亮可爱的小萝莉。普通大学生,年轻的古董保养师刘易阳意外的得到了上古神器传承,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必须接受神器传承者的身份,一步一步踏向巅峰。
  • 不轻然诺:花开半月

    不轻然诺:花开半月

    某日,某男送了某女一枚戒指,没错是戒指。某女拿出戒指一看,惊呼:这戒指很贵吧。某男跪在地上看了眼某女抢过去的戒指,答:不贵。某女明显不相信他的话,轻哼:你当我傻呢。某男改跪为坐,认真的点头:你要是不傻,我怎么把你骗到手。某女……还能不能好好求婚了::>_<::
  • 妃你莫属:青色倾城

    妃你莫属:青色倾城

    她是一个名不转经也不传的毛丫头,初到青楼就一不小心地成为了曌朝的第一花魁。青楼里,她得罪了冷面夜殿下,面对刚得到的“荣誉”,她撒腿就跑,却不知道缘份已定。欲闯江湖,却落入第一首富的怀抱,而且在路上捡回了杀手组织的头目。这下惨了,从此面对各类追杀,她只会一些三脚猫功夫,要如何逢凶化吉呢?
  • 盛宠独爱

    盛宠独爱

    她异世灵魂,常以男装示人,同样喜欢戴着面具,江湖人称千绝公子,传言,她冷酷无情,杀人如麻,双手沾满了鲜血,其实,她也是一个小鸟依人,温文尔雅的女子,只是还没有遇到对的时间对的人而已。她就是紫韵大陆翻云覆雨,叱咤风云的风云榜第一,千若寒。他,京城人见人怕,鬼见鬼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鬼王——苏云瑾,传言,他是天煞孤星,张着一张其丑无比的脸,一直生活在面具下。其实,没有人知道他那是伪装,他,腹黑,霸道,强势,冷酷,不近女色,可为何一见到她就无法自拔的爱上她?这难道就是一见钟情?他许下承诺,若有一天天下人欺她,他必将毁其天下,若全世界负她,他必将弑杀天下人,陪她陨落。
  • 追爱999天:安少请入怀

    追爱999天:安少请入怀

    "被未婚夫公然算计嘲笑,她为颜面,不得已赖上他。谁知道他竟默许了。之后她屡次被刁难算计,他都如天神般及时出现解围。为了偿还人情,她答应假装他的女友,让他的各种烂桃花知难而退。正当她想抽身离开之际,他拦住了她,霸道质问:“人情债,难道不需要肉偿吗?”"
  • 面包树

    面包树

    零食国里有一棵巨大的面包树,所有人都以为它不见了,都已经淡忘了它,一个女孩却在一个名叫死亡岛上看到了它,可这个女孩也即将面临死亡,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原来是奶奶和灵思。
  • 穷人好办事:创富与成功需要掌握的办事方法

    穷人好办事:创富与成功需要掌握的办事方法

    过去常说,一无所有的人办事,一个字:难。正所谓“人穷办事难”。贫穷失败、怀才不遇的人说话,一个字:轻。正所谓“人微言轻”。其实,办事不难,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办事成败的并不完全是你所拥有的关系、背景和财富。有那么多成功和富有的人都曾经一贫如洗,但最终靠着自己的奋斗精神和办事绝招,一步一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前程。本书概括起来将从三个方面提升你的办事能力:第一,树立正确的办事心态;第二,办事才能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第三,把办事当成人生的挑战和乐趣。
  • 号外:那是谁的儿子

    号外:那是谁的儿子

    号外号外,娶一个女人就能得到亿亿的财产,还能得到超天才智商小萌娃一枚。传说追溯到三年前,一场原本甜蜜的游轮蜜月,却让乐正爱雪儿永远失去了爱她的李佑无,包括所有的亲人。从那以后她心灰意冷,隐姓改名小妖,一场意外却让她再次站在风口浪尖上。身体被曝光,探秘者蜂拥而至。不爱,被爱,伤痛,逃避。当一切尘埃落定,海难的真相却浮出水面。还能往哪里逃,天涯海角,却沦陷在他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