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4000000005

第5章 向世界优秀企业学习,升级组织系统(1)

【任正非拜会“经营之圣”稻盛和夫】

哪一种组织最适合二次创业?当属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模式。因为这种组织模式有效整合了多种创业型小公司、独立核算的小组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的活力与创造性。稻盛和夫在拯救日航进行二次创业的过程中,这种组织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1年9月,稻盛和夫不顾79岁的年迈之躯,跨海西进,来到中国广州。稻盛和夫此行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与2000多名中国企业家近距离交流,与众人分享其“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和独特的“阿米巴”经营模式。稻盛和夫说:“我不是来布道的,我只是希望帮助那些迷失了企业经营与人生方向的中国企业家,为他们指出一条可行之路。”

另一个目的就是应邀前往深圳华为,与任正非进行私密交流。稻盛和夫之所以要与任正非单独密会,主要因为二人的哲学思想比较吻合,在企业治理、持续经营、组织建构等方面有很多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稻盛和夫说:“华为的老总曾到日本访问过,并读过我的书,也赞同我的想法,我们也进行过沟通。华为的业绩十分出色,是一家很不错的公司,最重要的是,它的老总的哲学思想我也十分认同。”

任正非经营的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还是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在成就面前,任正非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放眼世界,向世界优秀企业学习。以前任正非学习IBM,采用强穿美国鞋的办法,他说:“在管理改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管理方面,我们的方针是‘削足适履’,对系统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1997年,任正非亲自前往美国拜访IBM前董事长郭士纳,并成功引进西方管理模式。而现在,任正非要学习稻盛和夫,想要消化并创新出一个具有华为特色的管理版本。他试图通过解构和建构一些独立的核算组织,让华为的四大主营业务(电信运营商业务、终端消费者、企业业务和其他业务)迅速发展为四个世界500强企业。

任正非认为自己并没有比别人聪明多少,到了不惑之年才组建华为,到了耳顺之年,手下经营的华为才跃居世界500强。而稻盛和夫曾经将两家企业带到了世界500强的行列:京瓷公司和KDDI。更令世人惊叹的是,2010年2月,70多岁高龄的稻盛和夫毅然接手申请破产保护的日航公司,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让这家公司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88亿日元。

2011年,任正非67岁。在稻盛和夫面前,他像学生一样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学习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努力在华为的土壤中植入类似“阿米巴”的经营模式。

【相通的管理理念】

稻盛和夫在广州的报告会中,谈及了“阿米巴”经营模式的三个目的和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阿米巴本是一种单细胞的变形虫,它能根据环境变化迅速繁殖和收缩细胞组织。阿米巴灵活易变的特性启发了稻盛和夫,他在京瓷公司独创了一套组织管理机制——“阿米巴”经营,它将公司分为一个个的“阿米巴”小集体,每个小集体就像一家中小企业,独立核算,独自承担风险。京瓷公司共有1000多个“阿米巴”,这些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员工的现场创造力,把大公司的规模和小公司的好处统揽一身。

在报告会上,稻盛和夫说:“阿米巴经营有如下三个目的:第一,确立与市场直接挂钩的分部门的核算制度;第二,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第三,实现以经营哲学为基础的全员参与的经营。” 在稻盛和夫看来,如何分割组织、制造阿米巴,才是成功经营的关键。企业家在划分“阿米巴”时,一定要确保该组织能成为一个独立运营的事业中心,而且还能够贯彻公司原本的整体目标。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模式与华为的经营模式有相通之处。华为按照业务划分了多个事业部,如华为移动终端部、华为通信部、华为企业部等,每个事业部实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另外,华为在全球各地有众多已经实现独立核算的分公司,如华为广州分公司、华为北京分公司、华为美国公司、华为俄罗斯公司、华为印度公司等。这些事业部和分公司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而在《基本法》第一条中,任正非指明了华为的产业目标。任正非说:“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任正非提出“工程商人”的概念,实际上就是稻盛和夫所说的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任正非说:“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要想成为院士,就不要来华为。”“院土”即任正非所说的“工程商人”,这种“工程商人”既懂技术又懂营销。

2011年12月,任正非在撰写的内部文章《一江春水向东流》中,谈及了如何让全员参与经营的具体做法。任正非说:“我创建公司时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团结起员工,那时我还不懂期权制度,更不知道西方在这方面很发达,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仅凭自己过去的人生挫折,感悟到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创立之初我与我父亲相商过这种做法,结果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他在30年代学过经济学。这种无意中插的花,竟然今天开放得如此鲜艳,成就华为的大事业。” 可见,华为的员工持股制度,让员工从打工者身份转变为企业的主人,这是实现全员参与经营的关键。

任正非在发展独立核算事业部、培养“工程商人”和推行员工持股制度等方面,与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模式有很多相通之处。

【相似的人生经历】

稻盛和夫和任正非管理理念的相通,源于相似的人生经历:二人的童年生活都非常困窘,而且都与科研沾上边,都主张艰苦奋斗。稻盛和夫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成绩都很一般,并非什么优等生。他上中学时,正值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由于美军的空袭,稻盛和夫所住的小镇被焚毁,他家的房子也被烧掉了。一连多日,稻盛和夫全家都没有食物充饥,只能挤住在简易房里。

稻盛和夫说:“(那个时候我就暗下决心)要拼命努力。正是因为有了孩子王这样的性格,我想我才能做到这样。正是这种逆境使我变得更坚强,也是我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任正非的童年也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在他的名篇《我的父亲母亲》中,任正非回忆了他的父母是如何省吃俭用养活几个孩子的。当时粮食紧缺,任父按照严格的食物分配方法,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吃的,都能活下去。任正非说:“我与父母相处的青少年时代,印象最深的就是度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今天想来还历历在目。我那时十四五岁,是老大,其他弟妹一个比一个小,而且不懂事。爸爸有时还有机会参加会议适当改善一下生活。而妈妈那么卑微,不仅要同别的人一样工作,而且还要负担七个孩子的培养和生活。煮饭、洗衣、修煤灶……什么都干,消耗这么大,自己却从不多吃一口。我们家当时是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如果不这样,总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

在国家建设初期,自然灾害让任正非真正理解了“活下来”这句话的含义,如果不与命运抗争,不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将不会有出头之日。

任正非和稻盛和夫都是先做科研,然后再通过组织的力量实现事业的腾飞。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后,和同学来到松风公司工作,不过该公司连年亏损,工资不能及时支付,工会经常组织员工与管理层进行各种各样的斗争。松风公司每天都处在内忧外患的困扰中,经营惨淡。因为长期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很多工人都想最后捞一把就走。

面对这种情况,稻盛和夫却专注于技术研发,他认为只要突破技术障碍就能夺回市场、重振雄风。当时,日本本土生产的瓷器高达几万种,松风公司靠代工、模仿别人已经走不通了。此时,稻盛和夫提出采用镁橄榄石瓷做产品,公司管理层也觉得可以尝试。虽然前期需要一些投入,但是管理层还是很快安排稻盛和夫主持新型瓷器材料的炼制和成型工艺技术的研发。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和试验,稻盛和夫成功合成了“镁橄榄石”这种新的陶瓷材料。随后,稻盛和夫又用这种新材料研制成功了U型绝缘体,并使公司获得了来自松下电子工业的大量订单,公司经营渐好。但后来,稻盛和夫被迫离开了原公司。

稻盛和夫随后创办了京瓷公司。公司成立之初,稻盛和夫根本不懂管理。稻盛和夫说:“在京瓷成立之初,准备工作该如何进行,我一无所知。从创业后的第一个月开始,虽然只有28名员工,但为了向他们支付工资、奖金,资金的周转应该如何运作,我也摸不着头脑。产品唯一的客户是松下电子工业,我忙于去交货,忙于收取货款……作为经营者,我对此烦恼不已。” 当时,稻盛和夫既要管理公司,又要负责技术,还要到各厂家争取订单。身兼多职,任何一项决策出现失误,都将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后来,稻盛和夫在阿米巴的裂变中获得启示,将京瓷公司划分为多个独立核算的小组织,在解放自己的同时,也让公司获得了飞速发展。

和稻盛和夫一样热衷研发的任正非,出生于1944年,他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重庆大学)毕业后,进入某军工企业做科研。1988年,任正非从部队转业,到深圳谋发展,当时还想做科研,不过很快他就认识到单纯一个人做科研,是不能赶超时代的变化的,关键要组织别人、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做大事。任正非说:“我刚来深圳还准备从事技术工作,或者搞点科研的,如果我选择这条路,早已被时代抛在垃圾堆里了。我后来明白,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我转而去创建华为时,不再是自己去做专家,而是做组织者。在时代面前,我越来越不懂技术,越来越不懂财务,半懂不懂管理,如果不能民主地善待团体,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

现在,任正非管理的华为已经有十几万名员工,近一半人从事科研活动,而近几年华为的营收都超过250亿美元,可见组织的力量之强大。

稻盛和夫与任正非都主张艰苦奋斗。稻盛和夫曾提出一个重大命题:“何为人一生的目的?”也就是问,人为什么而活。他指出,不管你多么有钱、多么有权、多么有影响力,当你离开这个世界,一切都将离开你。人生不是一场盛宴,而是一场修炼,生老病死是人生的核心组成部分。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炼灵魂,使其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高尚一点点。稻盛和夫认为,这是人生的唯一目的,要笑对人生,要笑着离开这个世界。因此,企业经营的每一天,就是修炼的每一日。

稻盛和夫还说:“弄明白了人生的目的,才能弄明白做企业的目的。”企业刚开始创业时,追求金钱以使企业生存,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好,这是对的,但如果把企业的最终目的归结为单纯地追求物质利益,那是错误的。他说:“每次面对犯错误的员工,面对你的客户,面对你的领导,面对和你有矛盾的同事,每一次都修炼一次,每一次去问作为人这样做对吗,作为君子应该这样去做吗,这就是修炼。”因此,稻盛和夫提倡在企业里艰苦奋斗,实现自利利他。他指出,企业不是成就个人的地方,根本意义上是在成就大家,而为了成就他人和自己,首先要成就员工,让员工成就客户,客户再成就投资者。作为企业家,哪怕是打造一小块商界的净土,也是修炼成功的一大标志。

任正非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说:“我们会不断改善物质条件,但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可忘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华为草创之初以代销为生,任正非做了几年后,发现代销门槛低,市场准入者越来越多,竞争十分激烈,很难长久存活。于是,他想到了研发交换机,并提出“没有研发,就没有销售”的研发口号。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做研发,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做不到的。任正非说:“创业初期,我们的研发部从五六个开发人员开始,在没有资源、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秉承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忘我工作、拼搏奉献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大家以勤补拙,刻苦攻关,夜以继日地钻研技术方案,开发、验证、测试产品设备……”

1992年,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华为开始进行交换机技术研发。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华为自主研发的第一款产品——局用交换机JK 1000成功问世。现在,华为平均每一天都诞生六件专利成果,每年专利申请数高达2000件,这些都是广大员工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华为事业发展的基石。

任正非强调华为人艰苦奋斗,不仅要在身体上艰苦奋斗,还要在思想上艰苦奋斗,要善于进行自我批评、总结和学习,这样才能在管理上超越别人。任正非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懒汉、二流子之外,90%的人都在身体上艰苦奋斗,吃大苦、耐大劳是人们容易理解的。但什么人在思想上艰苦奋斗呢?这并不为多数人所理解。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种田能手、养猪状元、善于经营的个体户、小业主、优秀的工人……他们有些人也许生活比较富裕,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艰苦奋斗。他们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向他人学习,无论何时何地都进行自我修正与自我批评,‘每日三省吾身’,从中找到适合他们前进的思想、方法,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永远强调在思想上艰苦奋斗。思想上艰苦奋斗与身体上艰苦奋斗的不同点在于:思想上艰苦奋斗是勤于动脑,身体上的艰苦奋斗只是手脚勤快。华为人做任何事都十分认真,而且第一次就把它做好,这种风气已广泛为员工接受。只有在思想上艰苦奋斗,才会在管理上赶上日本。”

任正非拜会“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也是在思想上艰苦奋斗的表现之一,通过不断向他人学习,通过一点一滴地改进与修正,最终让华为成为一家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公司。只有不断激活组织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为华为在云时代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砸掉部门墙:让听见炮火的人作决策】

聪明的医生都知道,成功的手术不仅要修补创伤,还要增强肌体的功能。任正非砸掉部门墙,对华为大动手术,无异于捅破多层细胞壁,让各种资源和营养在华为体系内实现相向流动和无缝对接。

砸掉部门墙,对于华为在云时代的发展意义重大。所谓的部门墙,就是企业内部官僚习气严重,故步自封,想集中力量办点事情还要跟多个部门沟通,往往资源调配不到位,研发周期缓慢,实施步调不一致,很多事情也无法正常开展。1993年,IBM就因为部门墙问题,亏损50亿美元。

同类推荐
  • 管理人员的第一本书

    管理人员的第一本书

    管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无所不在。琼·玛格丽塔博士认为:管理并不是领导者的专利,人人都是管理者;管理也不仅仅局限于商业机构,非营利机构和社会公共部门同样也需要管理。因此,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已经无须多言,可以说,管理成就了一切。鉴于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许多人总是对管理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争论不休,最后更多的人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从平衡中寻找答案。其实,管理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其有双重属性所致。
  • 新增值税转型会计操作实务

    新增值税转型会计操作实务

    本书附有新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对比,新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对比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对比,以便学习查阅。
  • 执行力是管出来的:打造高效执行力的58个关键

    执行力是管出来的:打造高效执行力的58个关键

    本书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结合诸多企业的真实案例,从核心竞争力、选用人、激励、授权、细节、创新、速度、领导力、员工培养这九大角度,详细分析并阐述了提升企业和管理者执行力的基本思路及方法,是一本为中国企业量身打造的执行力本土化读本。它能切实帮助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了解工作执行的基本理念与流程,提高指导员工更有效执行的能力;同时还能帮助管理者自身提高工作执行力,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实力。
  • 中国资本配置优化研究

    中国资本配置优化研究

    本书在阐述资本、资本配置和资本配置优化的基本内涵以及资本配置的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资本配置的演进状况和实际效率,提出了中国资本配置的战略目标、调节机制和具体途径。
  • 人本教练模式

    人本教练模式

    本书不仅告诉了我们教练的起源,而且还设计了一些极具价值的独特的教练技巧,并把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多年在各国实践的经验全都融入了其有效的“人本教练模式”里面。
热门推荐
  • 夏夜微凉,幸有薄曦

    夏夜微凉,幸有薄曦

    她与世隔绝生活了十五年,一夜之间,她逼不得已远赴异乡。他没有“童年”,生来命运坎坷。因为她,他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造物弄人,几经周折,她只言:“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总裁V587

    腹黑总裁V587

    妹妹上了她男朋友,还拍了视频发给她炫耀,妹妹的生日会上,当着宾客的面把视频播了。说她性冷淡是吧,她转身就把宴会上一观众给泡了。妹妹的婚礼黄了,家里公司股票大跌,她被逼嫁给那个原本是她妹夫的人。于是她找人闪婚了。“你干什么,我们是假结婚!喂,停下,我要告你QJ!”“我只是行使我的合法权利。还有,你确定看清楚结婚证上的名字了吗?”“你设计我!”最先设计的人不是你吗?”终于想起第一次见面,故意追尾还大言不惭说:“我的车头亲了你的车尾,看不明白?我想泡你啊!”他霸道宣布:“什么时候开始你定,结束我来定!”后来的后来,她终于相信,有些缘分一定会来,有些人怎么也躲不过。
  • 恨青春,不怨你

    恨青春,不怨你

    《恨青春,不怨你》是很多我自己原创小小说的小说集,都是青春的爱情小说。有暗恋成真,也有爱了很久没有结局。有爱有恨,纠纠葛葛中,还是不想怨那个人。所以,恨青春,不怨你。
  • 恶魔不好惹:甜心,独宠你

    恶魔不好惹:甜心,独宠你

    在浪漫的青春时期,十六岁的女主爱上了男主,他们原本是开心的,可是女主后来知道了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赌局,“凌熠辰!你骗我!我再也不要见到你”,她伤心的离去,没有听男生的解释,五年过去了,女孩回来了,她也知道了真相,而男孩却失忆了,他爱上了别的女生,女孩没有放弃,开始了一场女追男的戏场,“凌熠辰你是我的男人,是我的未婚夫,我不允许你和别的女生在一起!”
  • 麒麟儿

    麒麟儿

    葵葵起身的速度很快,以致有瞬间的眩晕。她知道这是因为清晨血糖低,自己又蹲得太久了。她握牢水池沿,看到镜里一张青黄的脸,被密实长直的黑发盖掉一半。
  • 一贱钟情:老公,别乱来

    一贱钟情:老公,别乱来

    热心务实的许多多为了救朋友于水火,拖三个月婚期,夜爬苏少家,将某正沐浴的男神壁咚。“娶我吧,我会洗衣做饭、种草养花、两万块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为了能搞定高冷禁欲的苏少,许多多甚至不惜苦肉计、反间计、美人计连番上阵。战战兢兢三个月,婚礼成功延期举行,许多多披着婚纱正要走为上计时,苏少携保镖款款而来。“夫人去哪?”那一刻她才恍然,什么叫反客为主,什么叫将计就计。当许多多后知后觉苏少并非你传言般清心寡欲,实际是个腹黑狐狸时,她开始感叹世事无常。所以说一报还一报,苍天饶过谁。
  • 纯爱之恋上电台美主播

    纯爱之恋上电台美主播

    ”姑娘,一个人吗?愿意做我女友吗?”“是的,我一个人,靠近点,我告诉你答案。”“啊,不要打了,我不要你做女友了,不要打了,饶命啊”······在一个寒风冷肃的秋晚,失业的吴迪,因为一次酒醉,遇上精灵古怪电台女主播苏语嫣发生一段温馨爱情故事。
  • 异界之重甲暴力贼

    异界之重甲暴力贼

    生物死后会向空气中散发灵魂之力,能吸收灵魂之力辅助于战斗的人们,在斯佩尔伯格大陆被称之为灵师。吴松,一个沉迷于虚拟游戏的宅男,带着一只可以观察对手弱点和各项战斗数值,以及略微带一点儿透视功能的植入式辅助器穿越到了灵师的世界。
  • 肆念非歌

    肆念非歌

    “我爱你”“念念别闹”“我爱你”“念念,这种玩笑不好笑”“我爱你”......“念念开门!”
  • 瓦洛兰战争

    瓦洛兰战争

    以LOL为背景,游戏里的每个召唤师在这里都是主角,战争,纷乱,爱情,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