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4900000018

第18章 中国需要社会学的想象(3)

中国人为什么失去了淡定?为什么失去了东方逸士之风?昔日,庄夫人故去,老庄击盆而歌。魏晋逸士喝醉了对来访朋友道:“你怎么进到我裤子里来了?”这可不是恶搞或作秀,这是宣道,这是天地人三合一的境界。古人是有范儿的,岂不淡定?只是范儿有庄谐之分罢了。

鲁迅、胡适那一代知识分子,人家是有国学根底再西化的。我们什么根底也没有,穷喊现代化。这就是现在中国人浮躁不淡定的根源。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中国全民大反思。地铁停运,东京人纷纷改乘巴士,排队井然有序。几年前,一位国家领导人访日接受电视采访时曾说,日本国民的公共意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接着他话锋一转摇摇头叹道,我们中国人呐……

中国速度震惊世界,中国也成了急之国。中国人插队,中国人急,中国人像难民,因为社会没有规则。所以不用大地震,一包盐就搅乱天下了。我们每天都像在投胎。

问题首先出在制定规则的人不守规则。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公平,社会公平规则被漠视,失去了改革开放之初群龙过江的热闹场面,人们不再有预期,社会板结了。

社会失范,一是没有了规矩,二是失去了范儿。问题不出在弱势者,恰恰出在强势者。如果这里不挑明这一点,去嘲笑哪位搏出位者是不近情理的。

前央视台长杨伟光让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提意见,道长说央视广告太多了: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好东西不用多说,坏东西才说,牛奶广告多了,就出三聚氰胺。

商界、官场以至社会,都在劣币逐良币。人都有避险心理机制。其直接结果就是麻木,就是沦为橡皮人。

弱势群体在赢家通吃剩下的资源中,去抢,去拼,去搏出位,急功近利是必然的。他们谁愿意用失去尊严的方式去讨生活呢?好比旧时马戏团的小丑,用失去自尊的方式去博得他人的欢笑,“都是为了混碗饭吃”。

我在德国小城斯图加特看到这样的场景:晚上古典音乐会,人们晚礼服盛装出席。他们都是普通市民,站在街边喝啤酒吃烤鱼的人们,却会为了一场音乐会精心打扮。我还看到柏林的美术馆里,一些老头老太拿着解说耳机,一步一看,极为认真。什么叫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这就是吧。让人民有尊严,让打工者有一份体面的待遇,有一份体面的情致,这是中国要努力的方向。到那时,中国人再来谈如何淡定吧。

生活,就像屎一样真实

艺术家就是这个社会的痛感神经,直面真实的痛感神经。假如没有敏感神经,虫牙不痛不痒就会烂掉,直至整个牙床溃败。

坦然面对真实,需要勇气。艺术家是什么?是我们时代的痛感神经。

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你不要去看数据,只要坐上出租车,问一下的哥的年收入即知形势大不如前。A股还有救吗?你只要去看看10多年前吴敬琏有关“中国股市是赌场”的论述就会明白。赌场还讲赌规呢。不要信什么股评家。民主自由是举世追求的普世价值?但“嫉妒是民主的基础”(罗素在80多年前的《幸福之路》上早就说过)。假如一个社会连好好说话、贫富对话、乱插队都搞不定,还谈什么民主自由?

可见,我们的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公知和股民都不敢面对真实。传媒制造假相,新闻每天画大饼,时尚杂志们制造着虚幻的富裕生活,微博上真相挟裹着流言,每个人都想见到自己希望见到的。

我不知道为何这个时代那么喜欢涂脂抹粉的东西。我们不能坦然面对真实的原因,是真实带来痛感,而假相带来甜美。

但艺术家不能不求真实。艺术家就是这个社会的痛感神经,直面真实的痛感神经。假如没有敏感神经,虫牙不痛不痒就会烂掉,直至整个牙床溃败。

无论是当红画家的“玩世”与“波普”,还是新生代艺术家的玄幻与虚拟,都是在逃避,逃避真实。我们的画家,不复有敏感与疼痛,也就不复有震撼,不复有反思。他们娴熟地玩弄笔法,创作出一幅幅复制符合市场口味的符号化作品,一麻袋一麻袋地收钱。

由此,刘小东这样直面真实的画家就有了特别价值。

中国文化可以求仁,可以求和,但就是不讲求真。我们欢笑着,麻木着。当开发商的挖掘机驱赶走所有诗意,当富士康的流水线逼人跳楼,当某些人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遗产兑换成钱,我们仍欢笑着,麻木着。

这是个应该出《人间喜剧》的时代,我们却出不来巴尔扎克;这是个应该出《百年孤独》的时代,我们却还没有马尔克斯。

同样,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虽屡创新高,但又有几件作品提出

了沉重的时代命题?

真实是简单的,是赤裸裸的。越简单、越赤裸裸的越有力量。

热衷画“裸山系列”的云南艺术家罗建华提问,人们为什么一到云南就去西双版纳,去大理、丽江,去腾冲,而不愿去昭通?因为人们都喜欢追求甜美的东西。昭通的壮烈、严酷是人们想刻意回避的,因为它带来痛苦。我问他为什么要画“裸山系列”,他说因为它们代表了人类与自然的纠结与痛苦。

罗说,假如你画画时心里想着张老板、李老板,想着能卖多少钱,你肯定画不好。刘小东同样说过:“今天富起来,有的人脑子全被钱给洗干净了。”画画就是到自然面前,与她面对面地交流。所以罗建华佩服刘小东这样还在勤劳地去写生的艺术家。

刘小东之所以成为画界一个现象,原因有三:一是简单直白,越简单越有力量;二是实地写生,田野调查;三是有坚持,不走潮流。其中,第二点尤其值得新生代画家参考。

看刘小东的作画纪录片,我就想这个拿着相机、皱着眉头满世界乱转的男人在干什么。原来他在作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田野调查的结果。邓小平“文革”时下放江西也是在作田野调查,那段经历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方针有重大影响。台湾首富王永庆少年时卖米,能统计出谁家的米缸快没米了,他比那家主妇更知道他们家的实情。李小东就是用勤劳的双腿和艺术家的直觉在作田野调查。这是接近真实最好的方式。

“任何时代的艺术家都跟这个时代有关系。艺术家介于媒体工作者和思想家之间。社会上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你们媒体可能是第一个冲到现场的,这是你们的工作。艺术家可能是稍后的,他不用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他通过回味一点点地呈现……用艺术去凝固这件事。”(刘小东)阿城说,刘小东“每到一个地方就能很快抓住那个地方的质感,这就是一种艺术家身上的动物性—直觉”。

2008年刘小东在甘肃天水混迹于马贩子之间,之前是与三峡民工,与新疆采玉工打成一片—他说他喜欢劳动的人。因为这些人真实,不装。

穿透表象,凝固真实,需要勤劳、直觉,还需要一定的社会学想象力。在刘的《易马图卷》上,有“共产党宣言”、“控制论”、“熵”、“诗经”等字样。我靠,这哥们在干吗呢。我只能说,他在作社会学研究,用画笔、用汗水。

生命力永远是生活的主题。“你瞧小朱,他一脱衣服,他的生命力是掩盖不住的,就像树一样自由生长。”刘喜欢画抡大锤的民工,虽然他们不知道更大范围的悲哀,但他们特有生命力。这赋予他的油画饱满、激情和青春。

在甘肃,刘与马贩子席地而坐。马贩子告诉他:“马,是有灵魂的。”肉体与灵魂,人类与动物,这是他的主题。他的为人就一个词—“简单”。交朋友最看重的也是诚实。诚实就是让生活简单的最好办法。诚实也是一种力量。

“刘小东突然把他生猛的作品朝我们扔过来,生活在他笔下就好像一坨屎,真实极了。”(陈丹青)

“我只是跟着这个社会一起纠结,一起想不通,于是奔赴现场。”

刘小东把自己扔进中国现实,痛其痛,爽其爽,无奈其无奈。但他绝不叽叽歪歪,作文艺青年状。“我只是跟着这个社会一起纠结,一起想不通,于是奔赴现场。”他不逃避,他选择与时代一起纠结。

艾未未评价刘小东的作品以极大的力量表现“呈现出一个国家的伤口和一个艺术家的无言的立场”。他对于时代的变迁阵痛如此敏感,抛却形式的浮华与宏大的叙事,将个体的真实与时代的荒谬紧密衔接,每一个普通人物在他的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形成对生命的深意凝视。

虽身价暴涨,他仍旧等闲视之,潜心作画。他经常说:“画画和生命过程一样是个‘熬’字。”

刘无奈时感慨该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得了。“我哥就心情特好,做点小买卖,也在单位上班。他的心情好是天生的,天生就乐哈哈的,我挺羡慕这样的人。他就在一个小地方生活,他只要活得比别人好一点儿就高兴得要命了。”事实上,把自己扔到现实人群中,不只是收获焦虑,有时是获得一种坦然。“好多被画的人,不管把他画成什么样子,他都高高兴兴地走了,我喜欢这样的人。”

画笔是刘小东的救赎之道。解脱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表达。艺术家和文人一样,自由惯了,既不受命,也不能令。“这么多人焦虑社会的发展,很多知识分子的很多言谈似乎都在想参与到改变这个社会的进程里,但是真的到实践中去的时候,你发现你还没有一个村长有力量改变这个世界。”其实文化人的使命就是找到问题,找到痛苦的根源。解决方案让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去想吧。

“你他妈能不能活得更像你自己,找到你血液里向往的那种状态,别活得像别人。”刘小东说,到一定年龄就特别欣赏北魏的雕像,与年轻时看的大卫呀啥的罗马雕像完全不是一个趣味了。

“人到40多岁就担当起社会的主要责任了,大到社会,小到家庭,都躲不开了。我也是这个年龄,这个年龄应该学会减法,再不减会承担不住了。”

要直面真实,又不被真实击垮,必须有解脱之道。刘小东喜欢打打拳,罗建华喜欢做做菜,他们的生活观还是健康的积极的,向往美好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否则早被击垮了。一位作深度调查的记者朋友称,这些年要不是凭内心的信念,早就被压垮了。

找到这个时代的正、反命题,须下到现实的最底层,直面真实。我们都生活在传媒缔造的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之中。“现实”有3个层次:一个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媒加工后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我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

在新浪微博你就忧国忧民,在腾讯微博你就HAPPY,在天涯论坛就天天看着要闹事……乱花渐欲迷人眼,真实往往被纷繁世相所遮蔽—请问,你的现实在第几层(现实生活中的盗梦空间)?

通常,我们如此沉迷于人类制造的拟态环境,以至于都不想面对硬邦邦的现实。

这个时代有真相也有假相。看似假相,背后有真相;貌似真相,背后是假相。你不能不相信这个时代,又不能不对一切持有怀疑。

这个时代有正题与反题:中国崛起论与中国崩溃论,西方稳定论(所谓历史的终结)与西方衰退论,全球化与本土化,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城市竞争力与幸福指数,阶层高级化与阶层板结,成功主义与慢生活,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爱情永恒与婚姻速配……

我们纠结在时代的正题与反题之间。找到这个时代的正、反命题,须潜入到现实的最底层,赶赴现场,直面真实,体验纠结。

真实必须直面,是逃避不了的。生活就像屎一样真实。假如你对真实视而不见,早晚有一天它会糊在你脸上。

打好这手烂牌

我们没有追求,是因为我们吃得太饱,过早发福,直接从少年进入中年,进入一种世俗的、算计的、攀比的交易。要找回本该有的纯真,本该有的傻傻的青涩时光,保持单纯、保持饥饿吧。

在该死的“被时代”,有一种“被”是温暖的:“被爱”,或者“被需要”。

一位常年出差在外的朋友有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从女儿3岁开始,他就每晚准时给一个电话,无他,就为道一个“晚安!Byebye!”那一个小电话,让我朋友深感被需要的压力与幸福。女儿是男人前世的情人,是来索情债的。

那一声“晚安!Byebye!”比微博上1 000个粉丝向你欢呼都来得实在亲切。

假如谈爱情就是被需要,那么情人是跟情人谈恋爱,夫妻是跟家庭谈恋爱,艺人是跟大众谈恋爱。

冯小刚、王朔借《非诚勿扰2》袒露中年危机:“人五人六,中流砥柱,其实内心的寂寞掉根针都能听得见。”我说那是晒寂寞。冯氏说抓在手里的竟是一把“十三不靠”的烂牌。我说别得便宜还卖乖,啥都占了,还装穷。你得想想还有手里没牌的呢,还有连上牌桌资格都没有的呢。

有言道,年轻时比长短,年老了比硬软。现在还比寂寞。招惹得多少“大叔控”唏嘘不已。

是啊,生活水平提高了,50后、60后仍龙精生猛,退而不休,情场上且折腾呢。

被需要,被一个人需要是真实的,被一万个人需要是虚幻的。不被需要就是被抛弃。“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张楚这话修道者肯定不同意。道人一旦上电视、接受传媒追捧,就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比如李一。

爱情政治学

改革开放30多年,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商品供给从短缺到过剩;同样,爱情也从一男一女的计划经济,到一男多女或一女多男,三角恋、四角恋以至多角恋,情爱过剩,可爱情却短缺了。

性的数量增加了,爱的质量却下降了。

政府号召,有房住不是有住房。但在强大的“丈母娘需求”面前,这显得苍白无力。丈母娘代表强大的、坚硬的现实。德国人平均42岁才有第一套房,中国人24岁就想有婚房。其结果是,24岁的女人只有找42岁有房的二手男了。高房价把多少未婚少女推向二手男怀里,于是史上不断上演的光棍起义在网上发生了……

“大叔控”与“爱无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双生现象。《中国青年报》报道,如今,不少人一门心思地希望借助“捷径”实现个人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类人被称为“傍傍族”,67.7%的人认为那么多人喜欢傍的原因是“靠自己的能力难以实现梦想”。于是,想迅速上位的民企要傍财大气粗的垄断国企;想一步成功的物质女要傍成功人士,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在单车后座上笑……

2010年贺岁档是“五叔闹春”:当时葛大叔53岁,姜文大叔47岁,润发大叔55岁,德华大叔50岁,本山大叔53岁。奶油小生们只能当配角。电影是现实的隐喻。

在微博上,我挑起过一场关于青春问题的争论。一位当过兵的50后讲了自己欲求而不得的经历。我说,比起现在想要就能得到的80后—Just Do It!(做就是了!)50后岂不是可怜?另一位50后断然道,错!没了压抑哪来的美?网上的80后则反驳说,我们哪有想要就能得到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50后、60后要把“失去的青春补回来”,可80后被剥夺的青春找谁来补?

50后先天匮乏,80后赶上高房价。冯小刚、王朔在电影里哂寂寞。情场是战场,请别灌迷魂汤,谈谈残酷的现实吧。今天的所谓爱情,分明是代际战争,50后、60后抢70后的,70后抢80后的,80后再去抢90后的……一直抢下去。谁有资源谁抢。这么说,学生时代的爱情才是对等的,管他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的爱情呢。

同类推荐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全球最强势的神秘力量,你不可不知的超级潜意识!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之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在16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了这种神秘的力量。近十年以来,它在180多个国家流行开来,它风靡全球,改变世界!它就是潜意识!
  •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本书分为思路成就出路、做最好的自己、心态左右一切、学会为人处世、突破常规束缚、善于思考与发现、创新其实并不难、新思路打造成功、让你的思维作锻炼、人无自信不成功、给自己好的改变、逆境之中显英雄、做个受欢迎的人、好口才带来好人生14个部分,从心态、观念、环境、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口才交际等方面,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并针对思维定势这一难题进行突破,旨在帮助人们寻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开启人生的成功之门。
  • 活学活用心理学

    活学活用心理学

    人的思维和言行总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因此,及时掌握人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左右人的思维和言行。基于此,本书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对于读者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办事能力、实现人生目标,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一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一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顾客的心理有多种,其中包括“求实惠”和“求便宜”的心理,对抱有这种心理的顾客,一般可以用价格和产品的质量来说服,重点指出自己产品的“物美价廉”,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被打动。另外顾客的求“效率”心理,求“舒适”心理,求“安全”心理,求“方便”心理等,在读懂消费者心理的旅途中,本书将为您一一展现!让您在1分钟之内读懂顾客心理,打开顾客的钱袋!
  • 非读不可的心理学

    非读不可的心理学

    乘坐电梯,为什么人们往往习惯性地往上看?占小便宜,为什么往往会吃大亏?甜美的初恋,为什么大多登不上婚姻的殿堂?一提上学,为什么孩子就会肚子疼?……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心理学问题。《非读不可的心理学》从学习、交际、自我管理、教育、爱情、事业等诸多方面讲述了心理学的日常应用,结合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抽象的心理学知识在轻松的氛围中演绎出来,并告诉读者如何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去。
热门推荐
  • 冷傲老公,我不嫁你

    冷傲老公,我不嫁你

    离家三日,被家里的爹妈告知自己和全国最冷最嗜血的军官定了婚,肖素素一个冷颤,她不要被虐死或冻死。于是乎,肖素素伪装身份把自己送到那冷血军官的面前,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取消婚礼。可是最后的最后,婚约是解除了,但是肖素素肚中貌似已经有了某男的种,这辈子是休想再逃掉了。
  • 恶魔先生请接招

    恶魔先生请接招

    她只不过偶然捡回一条项链,里面怎么就住了个恶魔?!这个恶魔还有着天使的脸庞,是不是设定不对?她盯着天使脸庞,邪魅气息的恶魔,头皮发麻,结果……人家甜甜唤她小主人,真是萌萌哒!“主人,走路太累我还是抱着你了。”“主人,有人偷瞟你,我去揍他。”“主人,为了你的人生安全,我必须与你寸步不离,包括睡觉!”NO!这个粘人的恶魔,她可不可以不要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涅槃

    三涅槃

    何以白发?除岁,唯情。情之一字,欠相遇,不欠时光。
  • 天才萌宝:绵羊王爷精明妃

    天才萌宝:绵羊王爷精明妃

    她,惊才绝艳,一代女神偷,狡诈腹黑。他,百里国七王爷,外人眼中的残废懦弱王爷,实则惊才绝艳,隐忍深沉。他,宠她入骨,唯妻命是从。只认一句至理名言:顺妻者昌,逆妻者亡!她,眯眯眼一笑,点头赞同:果然是名言!三个小奶包凑上前,又补一句:顺娘者昌,逆爹者盛!她:……笑颜如花。他:逆子!看我怎么收拾你们!三个小奶包狡诈腹黑一笑:爹爹,洗洗睡吧,打狗尚且看主人,你看看我娘亲,再说这话吧!他:……青青,走,儿子让咱们睡去!
  • 诺未门

    诺未门

    在本书中,我们用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教育故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向家长揭示犹太教育的神秘面纱,让世界上通用的优秀教育方式的本质浮出水面。我们将和家长一起分享犹太人的创意家教理念和家教方式,包括犹太人的生存教育、美德教育、自立教育、财富教育等诸多方面创意家教方法。
  • 和果子纪世

    和果子纪世

    一间和风古朴的甜品栈,一段绵延千年的爱恨情。当(看似)天真的少女遇上腹黑高冷(伪)的店主,将会擦出怎样绚丽的火花?
  • 混沌蕴天决

    混沌蕴天决

    幕林旭日城的有名废材,不慎跌落山崖,移魂换位,被刘林替代,完成共同的不忿,不愤,成为强者的强烈愿望。参加完旭日城的年轻大比,为了找父寻母的真相,幕林深入雾岭山脉历练,途中结识东方夏烟,以及于铜,收一小弟,奥苏,后参加碧云宗三年一届的招收真力以上的力之境界的弟子预赛,被幕飞谗言破坏。辗转勾雨院,成为学院弟子。进入勾雨院参加大比揭穿应步列阴谋诡计,结成世仇,为了避仇幕林前往它方,进入远古墓地,被困其中一年有余。结识林枫世家之弟林涵,得知玉佩的真实主人,进入林枫世家,但因林枫世家古板长老的阻拦,未能达成所愿。
  • 乱世争雄记

    乱世争雄记

    江湖仇杀,爱恨情仇,沙场退敌,争霸天下怀着复仇的决心,少年一步步的实施着自己的计划,尽管他知道也许他这一辈子也达不到目标,但他还在继续坚持。也许是苍天怜悯这可怜的少年,机缘凑巧之下,最终让少年成就了一方霸业。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罢了……如果前边的江湖仇杀说成是一道水果拼盘的话,那后边的沙场厮杀,争霸天下才是真正的主餐,精彩还在后头……
  • 永不磨灭的军魂

    永不磨灭的军魂

    每个男人曾经都有军旅梦,而这是一部少年成为军人的故事,这也是给曾经无法圆梦的人一起去感受军旅梦
  • 来自异界的杀手

    来自异界的杀手

    炎帝萧炎,一分为二。都是本尊,他们两心神相通。且看“他们”如何再度从最底层修炼到最高层,且看“他们”如何遨游天下。